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呼和浩特市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研究.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14889576
  • 上传时间:2022-06-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5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呼和浩特市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研究 社会保障支出是指政府通过财政向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暂时或永久性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工作机会或生活面临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支出其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个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民生财政投入的加大,社会保障本身的目标基本实现了,但是社会保障的外部效应引发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重视 毕竟,政府手中的资源总是相对有限的,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税收资源的相对紧张使得社会保障支出对于经济增长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有限的税收资源是否用于社会保障开支及多大部分用于此目的,是否会对经济产生良好的效果,经济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和争论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为了缩小和发达国家社保投入差距,更应该关注社保支出对经济是正效应还是负效应一国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应同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文献回顾与梳理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的德国,长期以来,对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一直是社会保障研究的核心问题,从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到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主要流派都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和政策,大致可分为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社会保障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的一种形式将随着产出增加而增加,即“瓦格纳法则”。

      德国财政学家瓦格纳在考察了 19 世纪西欧国家及美国、日本等国的公共部门增长状况后,从市场失灵和收入弹性两个方面来解释政府增长的现实,认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教育、娱乐、文化、医疗等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也随之提高,需要政府加强社会保障职能,继而政府发生在这方面的支出也会提高;另一种观点建立在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和国家干预理论之上,认为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的短期波动具有“自动稳定器”作用当经济过度繁荣时,减少社会保险的支出会导致总需求下降,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当经济萧条时,增加社会保险的支出会导致总需求增加,起到降低失业率的作用 许多国外学者探讨了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长期以来这都是社会保障研究的关键Zhong和Ehrlich(1998)考察了1960-1995年4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以此为样本建立了两步回归固定效应模型,以养老金占GDP 的比重为变量探讨社保支出对经济发展、生育率、储蓄以及结婚/离婚率的影响, 研究表明社保支出对以上变量均为负相关关系Barro (1990)以公共转移、公共消费与公共投资三大块为主体研究公共支出, 结果表明似乎只有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正相关。

      Bellettini和Ceroni(2007)的研究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社会保障支出有助于形成人力资本在社保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中,选取61个国家的数据为样本,结果表明二者呈正相关关系,这种相关性在欠发达国家越明显米尔斯、卡特林(2008)指出,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保障公平,消除不平等,促进社会稳定,应该增加财政社会保障投入,以促进就业,加快经济发展 国际劳工局(2009)的文献将社会保障看作是一种投资,认为它能够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促进劳动力流动,帮助缓解周期性经济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Chang和Lee(2009)在社会保障支出与GDP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上,通过考察 1972-2006年亚洲1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主要采取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以及因果关系检验等检验方法,另二乘法(OLS 法)检验的结论告诉我们,社会保障支出能够促进GDP增长,从长期来看社保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不过没有发现二者在短期内是否具有因果关系 社会保障的内在特征是用经济手段解决社会问题一方面,没有经济增长的支持,社会保障将无从谈起;另一方面,作为一项重大的社会公共政策,社会保障对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通过改变受保者的预算约束和福利状况影响了个人的储蓄、消费和投资等微观经济决策,进而影响到经济运行中的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形成,不可避免地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然而从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受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慢、政府财政负担沉重以及人口老龄化加速等因素的影响,有关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争论日趋白热化国外对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较早,主要讨论两者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社会保障支出的效应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是否存在差异以及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影响,进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但结论各异,特别是在两者究竟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以及两者因果关系的判断上莫衷一是(别朝霞 2004,许晓茵、韩丽妙 2006)Sala-i-Martin(1996)在研究美国、日本和欧洲五国经济发展趋同问题时,发现各地趋同速度惊奇地相似为每年2%,通过研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占GDP比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认为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正Gupta等(2005)研究了上世纪90年代39个低收入国家财政一体化和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公共支出的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增加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和转移支出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国际劳工局2004 年年会认为应将社会保障视为一种投资,一种社会凝聚力的动因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作为投资,社会保障有助于个人健康的提高和家庭状况的改善;具有反周期性的经济影响,可以在高失业率期间保持消费者的商品和服务需求;有利于促进劳动力的流动,使工人在变换工作时不至于失去已积累的应得权利。

      总之,社会保障计划以一种维护和加强受益人尊严的方式,对收入进行再分配,这种做法又转过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的凝聚力和民族团结 受我国社会保障发展水平的限制,在国内虽然有学者研究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但实证研究特别是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的不多穆怀中(2001)从国家福利和自保公助两种社保模式出发,运用相关性和直接回归方法分析了社保支出与 GDP、国内储蓄、投资及私人消费之间的相关影响,证明社保支出与人均 GDP 增长高度正相关许晓茵、韩丽妙(2006)运用 1996-2004 年我国 31 个省份离退休人员保险和福利费用分析了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发现养老金支付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董拥军、邱长溶(2007)利用协整分析方法,发现我国 1989-2004 年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分析却呈现负相关于文革(2007)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1978-1998 年的时间序列采用 OLS方法检验了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政府社会保障支出与产出显著负相关曹艳春(2007)利用我国 36 个城市 1998-2005 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影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变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及其效应,发现“低保”标准并未有效地缩小贫富差距。

      赵怡(2007)选用 1989-2005 年的数据回归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经济增长、居民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及居民储蓄等变量之间的关系,认为社保水平与消费、储蓄正相关,但对投资的作用不明显张欣(2007)通过构造数理理论框架,研究了社会保障支付对总需求和总供给变量的各种不同影响,以及社会保障支付对经济增长、价格、政府财政开支等宏观经济变量的效应,从理论和实证上说明了在经济萧条时,社会保障支出可以积极地增加有效需求,从而增加产出和就业;在非萧条时期,通过正确设计社保制度将有助于促进积累和投资,从而促进长期的经济发展特别地,通过总量经济模型得出 2004 年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乘数为1.67,这样,在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情况下,100亿元的社会保障支出就可以增加167亿元的产出 二、理论与方法 为了明确变量间的当期关系,首先来研究两变量的VAR模型结构式和简化式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含有两个变量(k=2)、滞后一阶(p=1)的VAR模型结构式可以表示为下式,一般称为一阶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1)) 在模型中假设: (1)变量过程 xt 和 zt 均是平稳随机过程; (2)随机误差 uxt 和 uzt 是白噪声序列,不失一般性,假设方差 sx2 = sz2 =1 ; (3)随机误差 uxt 和 uzt 之间不相关,cov(uxt , uzt )=0 。

      一阶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1))是一种结构式经济模型,引入了变量之间的作用与反馈作用,其中系数 b12 表示变量 zt 的单位变化对变量 xt 的即时作用,g21表示 xt-1的单位变化对 zt 的滞后影响虽然 uxt 和 uzt 是单纯出现在 xt 和 zt 中的随机冲击,但如果 b21 ¹ 0,则作用在 xt 上的随机冲击 uxt 通过对 xt的影响,能够即时传到变量 zt 上,这是一种间接的即时影响;同样,如果 b12 ¹ 0,则作用在 zt 上的随机冲击 uzt 也可以对 xt 产生间接的即时影响冲击的交互影响体现了变量作用的双向和反馈关系 前面已经提到,在VAR简化式中变量间的当期关系没有直接给出,而是隐藏在误差项的相关关系的结构中自Sims的研究开始,VAR模型在很多研究领域取得了成功,在一些研究课题中,VAR模型取代了传统的联立方程模型,被证实为实用且有效的统计方法然而,VAR模型存在参数过多的问题,如式(9.1.1)中,一共有k(kp+d)个参数,只有所含经济变量较少的VAR模型才可以通过OLS和极大似然估计得到满意的估计结果。

      三、样本说明和数据来源 本文以呼和浩特经济增长(GDP)和财政社会保障支出(FS)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跨度从2000-2012年数据来源于历年呼和浩特统计年鉴 呼和浩特2012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10382万元,比上年增加22468万元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市级财政下达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资金7530万元和3364万元,下达农村五保对象供养资金1025万元,拨付孤儿集中供养资金595万元,拨付优抚事业单位供养人员生活补助113万元,拨付救助资金804万元,拨付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497万元,拨付高龄老人补助资金618万元,拨付公益性岗位补助资金3060万元,拨付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补助资金1亿元,同时还将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增加10%,使全市10.98万企业离退休人员人均月养老金增加174元,达到1830元/月其中,市本级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132678万元,增长3.8%主要用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助、“三无”人员及孤残人员等困难群体救助、发放弱势群体取暖补贴、劳动力就业培训和劳动维权、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资金、为行政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和离退休人员待遇支出等方面。

      四、实证结果 (一)回归分析根据呼和浩特经济增长(GDP)和财政社会保障支出(FS)数据,在本文的研究中以一元线形回归模型来反映呼和浩特经济增长(GDP)和财政社会保障支出(FS)的关系,具体模型如下: (1)对呼和浩特经济增长(GDP)和财政社会保障支出(FS)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1表1 回归分析结果 相关系数 标准误差 T统计量 相伴概率 FS 0.680972 0.058639 11.61288 0.0000 C 8.423325 0.648464 12.98966 0.0000 样本决定系数 0.924585 因变量均值 15.91306 修正后的样本决定系数 0.917729 因变量标准差 0.847371 回归标准误差 0.243051 AIC赤池信息准则 0.149548 残差平方和 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