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陕西省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板块一中国古代史主题七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ppt

18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80091300
  • 上传时间:2024-08-2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63.51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主题七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在青铜工艺、数学、中医学、地理学、农学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工程和建筑,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 考点17 司母戊鼎 《九章算术》 祖冲之 《伤寒杂病论》 《本草纲目》《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都江堰 长城 大运河 赵州桥 北京故宫 “四大发明”(8年2考)【中考说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和数学成就;知道《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了解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古代工程和建筑;知道“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一、司母戊鼎一、司母戊鼎 九章算术九章算术 祖冲之祖冲之(识记)识记)(一)青铜工艺1. 出现(1)时间:原始社会后期(2)分布:我国的甘肃、青海、陕西、河南、山西、山东、辽宁、安徽等地(3)代表:距今4 000多年的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铜镜2.发展(1)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2)商周时期,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3.功能: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4.工艺 •(1)成分:铜、锡、铅•(2)技术: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5.代表——司母戊鼎 •(1)得名:鼎的腹内铸有“司母戊”三个字(有学者认为应是“后母戊”)•(2)特点: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饰华丽、工艺高超,体现了庄严凝重的特•(3)地位: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6.其他代表: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文明等•7.文化意义:高产量、高质量的青铜器折射出强•盛国力的光辉,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 (二)数学成就1.《九章算术》 (1)时间:成书于东汉(2)内容: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现代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其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2.祖冲之 (1)评价:南朝数学家和天文学家(2)成就:①运用前人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②与其子合著数学名著《缀术》二、麻沸散”与五禽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识记)(一)“麻沸散”与五禽戏1.概况:(1)东汉名医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研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在给病人服用后成功施行了开腹手术(2)华佗模仿动物的动作,创编出了一套强身健体的“五禽戏” •2.评价:是最早运用麻醉方法进行的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鼻祖和“神医”•(二)《伤寒杂病论》•1.作者:东汉张仲景(被后人称为“医圣”)•2.内容: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方法,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3.地位: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三)《本草纲目》•1.作者: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2.内容:全书约190万字,共记载了药物1 800多种,比前人所记载的增加370多种;收录药方11 000多个,比前人所收录的药方增加4倍;还附有1 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书中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 •3.评价:这部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4.传播:《本草纲目》自问世以后,广为流传,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又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四)《水经注》•1.作者: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文学家郦道元•2.评价:代表了当时地理学著作的最高水平•(五)《齐民要术》•1.作者:北朝贾思勰•2.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3.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4.评价:这部农业科学技术著作,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六)《天工开物》1.作者:明代科学家宋应星2.内容:这部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宋应星在具体介绍各种物品、生产工具及生产流程时,还绘有120多幅插图,画面直观生动,描绘了生产过程和各行业劳动人民的形象 •3.评价《天工开物》这一科技著作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4.传播这部书后来传到国外,被译成日文、法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三、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识记)•(一)都江堰•1.时间:修建于公元前256年(战国后期)•2.组成: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工程建于岷江之中,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3.作用:防洪、灌溉、水运等 •4.影响:•(1)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2 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5.地位:世界文化遗产•(二)长城•1.秦长城•(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将秦、赵、燕三国北面原有的长城连接起来•(2)目的:抵御匈奴的袭扰 2.明长城(1)目的:防御北方蒙古贵族的袭扰(2)评价:在长城修筑史上,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坚固。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3)作用: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结合部,在它附近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3.地位:世界文化遗产(三)大运河1.隋朝大运河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凿时间:隋炀帝在位时(从605年起) (3)路线: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 000多千米 (4)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元朝大运河 (1)目的:便利南粮北运 (2)开凿时间:元世祖在位时 (3)概况:新开凿两段运河:会通河、通惠河 (4)作用:促进了规模空前的海运:从长江口的刘家港出发,经黄海、渤海到达直沽,再运往大都粮食运输逐步以海运为主•3.地位:世界文化遗产•(四)赵州桥•1.建造者:隋朝著名工匠李春 •2.地位:中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3.意义:赵州桥是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 (五)北京故宫1.明朝北京城(1)背景: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2)构成: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个部分(3)特点: ①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布局合理,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建筑群 ②北京城的建筑,以宫殿为重点,并建有坛庙、宫苑、王府、城垣、城楼、官衙、仓库、寺观、桥梁、街巷、工商场所,以及其他各种民生设施2.故宫(1)概念:北京城的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是北京城的核心(2)地位: ①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②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③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和宫殿建筑的典型风格,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 ④世界文化遗产 四 “四大发明”(理解)(一)造纸术1.概况:西汉时期发明的麻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降低造纸成本,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人们将他改进的纸称为“蔡侯纸”2.传播:首先传入朝鲜、日本,公元8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最后传遍全世界3.影响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且便利的书写材料,是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二)印刷术1.概况(1)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发明,刻印于868年的《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辽、宋、西夏、金时期,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但刻书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2)活字印刷术:北宋中期,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对古代印刷技术的重大突破;元代科学家王桢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2.影响:加快了社会进步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火药1.概况:唐朝时,中国人发明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领域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人们主要利用火药的特性,制成爆炸性武器,或者用来制成管形火器2.传播: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3.影响: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对摧毁欧洲封建制度和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推动和加速人类历史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四)指南针1.概况:源于战国时发明的司南,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2.传播: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3.影响: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五、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理解)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也是我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之一【拓展思考】1.指出古代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的变化,并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地位变化的原因。

      1)变化:一度领先直至宋元时期达到顶峰,明清时期逐渐落后于世界2)原因: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据统治地位,极大地限制和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日益没落的封建制度抑制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③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统治(或大兴“文字狱”),禁锢了思想,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发展④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东西方科技文化交流⑤中国传统科技自身存在的缺陷,如注重实用、忽视理论研究,注重经验、缺少实验等特点,也阻碍了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突破⑥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2.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比较•(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西方文艺复兴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迅速晚明时期的科技发展曾有过“黄金时期”,却稍纵即逝,中国的传统科技由先进转向落后•(2)中国古代科技重应用,在天文、历法、医学、手工业等生产的实际需要中产生;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3)研究方法上,中国主要是对传统典籍的整理与经验的总结;西方重实验,注重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4)中国的传统科技重综合,从整体出发是其一大特色;西方的近代科技重分析•(5)中国古代科技推动了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西方天文学的成就标志着近代科学的产生,也为反封建思想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6年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综合能力》预习卷.docx 2025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预测试卷一.docx 2026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提分卷二.docx 2025高考真题--全国II卷高考英语真题【原卷+听力音频+听力原文+答案】.docx 2024年高考真题--新课标全国ⅠⅠ卷【英语】真题及答案(含听力音频).docx 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农业生态工程060165形考作业123答案.docx 2026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土建专业)》模拟卷.docx 2024年一级建造师-港口与航道工程管理与实务-2024年真题解析.docx 2026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破题卷.docx 2026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金融市场基础知识》提分卷二.docx 2025年秋江开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050096第1次形考作业带答案.docx 2025年高考真题---山东省高考真题地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年高考真题--山东省生物高考真题(含答案).docx 2025年秋江苏开放⼤学建筑材料第⼀次作业答案.docx 2025年高考真题--云南高考地理真题(含答案).docx 2025高考真题--北京卷语文真题(含答案).docx 2025年秋江苏开放⼤学机电设备伺服与变频应⽤第1次形考作业答案.docx 2025年秋江苏开放⼤学机械创新设计060260过程性考核作业1.docx 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 知识产权文献检索与应用060933过程性考试.docx 2025年高考云南物理真题(答案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