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李煜词作的本色与真情性.docx
11页论李煜词作的本色与真情性作者:王丹丹指导教师:刘畅摘要:李煜前期词绮丽柔美、优雅浪漫;后期词如歌如泣、缠绵伤感但两个时期作者都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普遍的人生体验综观李煜一生词作,皆真情流露,纯任性灵,直言坦率地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其词形象真切,情感真挚,语言真率,意境真纯,引起人们情感上强烈的共鸣关键词:李煜;至情;至性;真挚谈词,不能不说到南唐后主李煜晚唐五代,词日趋成熟花间派词人居主导地位他们“镂玉雕琼”、“裁花剪叶”(引自五代词人欧阳炯之词,其词见于《花间集》),内容狭窄,语言华靡原先民间词那种清新纯朴的泥土气息丧失李后主的出现,既承袭了花间词风,又一扫花间积习,以求清新疏淡、情深雅韵的独特风格在词坛上独树一帜,首成一家,为宋词的发展开辟了一条道路应该说,李煜并不具备作为一代君王所应有的果敢、坚忍、英明、果断等气质历史与命运的阴差阳错,将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悲情之人置于皇冠宝座之上由于不谙国事、刚愎自用、疏于治理,终始无限江山在其手中葬送由帝王加才子式的奢华浪漫生活沦为国破家亡后的“日夕只以泪洗面”(《乐府纪闻》)的臣虏生活词人惨淡的际遇牵动着他每一根敏感的神经,使他望月兴叹,感怀身世,无限悲愁由极盛至极衰,由繁华至荒芜。
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对李煜词是极为赞赏的他在《人间词话》中写道:“予于词,五代喜李后主、冯中正,而不喜《花间》本文主要从王国维的评论切入,通过李煜词作所流露的情感及其性情来探求李煜词作的本色1、 李煜词作的本色表现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体性》认为:“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各师成心,其异如面”也就是说,精神气质和思想感情决定语言的格调,文章的风采才华都是作家性情的表现李煜词作语言的格调透着真率自然,显示着纯任性灵的“真”的艺术语言的真,即自然李煜的词表现出一种朴素、醇厚、自然的美,随手拈来,脱口而出他的词一如他的为人,敢说敢做,率直纯真,胸无城府,不知机变他惯于用赋体,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正如清人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曾说:“李后主词,如生马驹,粗服乱头,王嫱、西施,天下美妇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已淡妆也,后主粗服乱头矣1】粗服乱头而不能掩国色,这才更能显示出绝代佳人的天然丽质,全无人工涂抹装饰痕迹周济的比喻极为恰当,表现出后主语言的真率自然李煜词作中多用口语、白描语言不加雕琢,少修饰词藻李煜善于运用白描手法他没有雕琢之言,但笔致极深,创造出那些人人懂得的通俗语言而同时又是千锤百炼的艺术语言,真实而又深刻地表现那种最有抽象性的情感,把这些难以琢磨的东西,写得具体,形象,富于个性和概括力。
如《菩萨蛮》: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这是一首描写男女幽会的小词后世的许多评论家都认为是后主和小周后情事的纪实上片写她的行动:手提金缕鞋,刬袜潜来,可见女子的谨慎心细,生怕被别人发现下片写她的情态语言:“偎人颤”,传神地写出她与情郎见面时既紧张又惊喜的神态恣意怜”,毫无忌讳地吐露爱情,大胆真率清代许昂霄《词综偶平》评为:“情真景真,与空中语自别2】这类词还如《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雨云深绣户,未便谐衷素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李煜写男女恋情,千姿百态前首摄取笑脸相看的一瞥,未涉淫靡这样爱情生活中的动人场景,难为后主为这幸福的一瞬抓拍得好,描画得神似与真切难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道:“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已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后者写出好事成空的结局,不失高雅由于他的恋情词有逼真的情景,美丽的形象,深沉的心态描写等独特之处,所以高出《花间》,洵为上品李煜运用白描的手法,表现了他的坦白、率真。
把他那种贵族的华贵、腐朽、淫逸的生活毫不掩盖地刻画出来这些对生活感情最真实的描写,给词添了新活力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李煜的这些词是慵倦和淫靡,是糟粕其实这些描写宫廷生活的诗词虽比不上后期词的深邃,但也并不是不可取的季特菲耶夫对贵族诗的评价说:“贵族的抒情诗并未提出较大的社会问题,但却展现了人的内心世界对自然的感受和爱情经验的最细致的情绪,这一切都使读者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更为提高,并且指示了新的审美价值,就是对社会有意义的价值3】这段评论用来评价李煜描写宫廷生活的词是很恰切的正是这些词展现了李煜真实的精神世界也为词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新的审美价值,丰富了词的表现力亡国之后的作品仍然保持了语言上的单纯明净作为亡国之君,李煜是不幸的,然而正如赵翼所说的“国家不幸诗人幸”,他以单纯明净而蕴藉丰赡的笔,写真率的人生,写深沉的感慨,写感发人心的千古悲歌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破阵子》)在告别故国,沦为囚徒时,他依依不舍,垂泪相对的不是百姓宗庙,而是宫娥,因而苏轼讥讽他:“后主既为攀若水所卖,举国与人,故当恸哭于九庙之外,谢其民而后行,顾乃挥泪宫娥,叫教坊离曲”(《东坡题跋•书李后主词》)。
但是他如果真能对民谢罪的话,那反而就不是李后主了,相反这首词实实在在书写了李煜的心情,而他想抒发的也只是自己内心的感受,丝毫也不想掩饰什么也好像从不会掩饰,感情真挚,一字一泪,如泣如诉,既是内心的独白,又是真切的陈情又如《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此首从惜春写起,“无奈”句又转怨恨之情,说出林花所以速谢之故,朝是雨打,晚是风吹花何以堪,人何以堪说花即以说人,一语双关无奈”二字,且见无力护花,无计回天之意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尤能揭示出人生苦闷之意蕴,与“此外不堪行”,“断肠更无疑”诸语,皆重笔收来,沉哀入骨唐圭璋《屈原与李后主》:“以水必然长东,比喻人之必然长恨,沉痛已极真实的悲哀,无边的隐痛,字字渗透着血泪能以血泪书者必须如李煜,虽沦为阶下囚,但是骨子里的“真”却无法泯灭能持守这一份真者也必须如李煜詹安泰认为李煜词“超然直率,直写观感”,并且指出:“李煜所有的词都是由自己的亲切感受出发,大胆抒写,绝无拘束”4】李煜现实生活中的情感直率真诚,他用一种朴素,自然的艺术形式表现内心的精神世界,这就使他的作品有高爽、清朗的意境,也体现了他独特的风格。
李煜用真率明朗的语言为我们勾勒了他丰富真挚的情感世界,本文下面将走进李煜的情感世界来挖掘其词作的真性情的表达2、 李煜词作的真情性表达李煜前期词绮丽柔美、优雅浪漫;后期词如歌如泣、缠绵伤感但真性情的表达,是其词作贯穿始终的王国维赞赏后主之词源于“真”他曾评价:“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之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5】“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也后主正是因阅世浅而性情真,因性情真而感慨深西汉扬雄在《法言・问神》中提出“心画心声”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他认为从说话和文章中就可以看出人的人格后来,曹丕在《典论•论文》中以“气”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他把“气”与“体”相连,以文气论文体和风格扬雄所说的“情”和曹丕所说的“气”都强调人格品性或个性气质对文学风格的决定作用后主的真性情使他的作品亦流露出真挚的情感我国古典美学十分注重“真情”的要求《庄子》释“真情”谓之“精诚之至”它不仅指出“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而且还辩证地描述了“真情”与“假意”的不同艺术效应:“强哭者,虽悲不哀”,而“真悲无声而哀”。
6】后主写悲,真可谓是沉哀入骨后主笔下的悲情主要是从离愁别绪写起一)离恨恰如春草——手足之情友爱兄弟,重视亲情是儒家重要思想和道德观念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提到《尚书》“友于兄弟”这句话时,把它抬到与政治密切相关的高度:“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但在封建时代,实践者有之,践踏者亦有之李煜在治国才干上是个低能儿,而在这方面却是一个忠实的实践者后主李煜仁厚,对待诸弟,忠诚笃爱开宝四年,后主七弟从善被派前往汴京奉献供物宋太祖赵匡胤却任命从善担任宋官职,并强迫他留在汴京,不准回到金陵后主曾多次上书宋太祖请求从善回国,都不被批准当春天来到,想起往年春日与从善踏青赏花的情景,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和寂寞感袭上心头,他向弟弟倾诉,呈郑王十二郎调寄《阮郎归》词说: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落花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3M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寰?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郑王是中主李璟的七子从善,李煜行六从善行七从善的最后封号是郑王古人的排行有大、小诸种排法,七弟与十二弟乃是一人词中借托贵妇口吻写自己百无聊赖的心境3M声悄”,听不到男子所佩戴的叮当玉声,是指远方的男子不见归来,喻羁宋的郑王从善。
晚妆残”指这一边的思妇无心梳洗,喻作者对兄弟担心与怀念下面紧接一问:“凭谁整翠寰?”危窘忧伤,六神无主强调要梳妆打扮,却无人称赞,只有对镜自怜,只有一任芳华虚度后主的一腔实感真情给词注入了生命,后主的一番相思沉哀实能催人泪下清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春暮怀人倚阑极目,黯然有鸽原之思,煜虽孱主,亦性情中人也7】这类词还如《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春讯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他把离愁比喻成野火烧不尽的春草,是那样绵绵望不到尽头,是那样不可遏止整首词用平实清新的语言道出了词人内心对兄弟的眷眷深情能作出这样真挚动人的词句,没有对所思念的人的深挚情感是难以想象的李煜对从善的思念,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南朝江淹《别赋》中所说的惊人的一句:“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后主将满腔的真情都融入了思念的笔端,真情乃文学的生命托尔斯泰说:“艺术本身在传达感情又说:“,,表现自己独特感情,并以这些感情感人,于是就有了真正的艺术诗词更是情的最高艺术以情动人,情必得其真,真挚真诚,发自肺腑而李煜词始终不变的就是那情深意切的真性情对待亲情如此,对待爱情更是如此。
二)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追忆亡妻有人说皇帝是没有爱情的,因为中国的传统社会历来注重亲情,排斥爱情宫廷的环境也不是滋生爱情的好土壤,因为爱情的最基本前提是平等这恰恰是宫廷中最缺少的作为一个普通人想要拥有一份爱情都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更何况是高高在上的皇帝?然而李煜却把自己的爱情倾注在大小周后身上李煜平生最大的乐事莫过于拥有大小周后这一对姊妹花自然失去这一对姐妹花就是后主平生最大的悲哀了后主19岁与周宗之女娥皇成婚,后主与娥皇感情甚笃然而好景不长,婚后十年,娥皇不幸染病去世后主悲哀逾恒,甚至自称“鳏夫煜”亲自撰写诔文《昭惠周后诔》,情真意切,字字血泪如《喜迁莺》: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凭欹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