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平均数再认识.pdf

6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333215600
  • 上传时间:2022-09-0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71.3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平均数再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87-88 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和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具有代表性,任何一个数有变化,平均数都会受到影响2、通过计算平均数的过程,认识平均数的灵敏性3、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教学重、难点1、认识平均数具有代表性,体会一个数的变化引起平均数的化2、体会平均数的灵敏性教学准备:PPT 课件,作业纸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课件出示两位阿姨排队买票的情境图 (一位阿姨抱着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孩子,另一位阿姨领着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孩子)师:从画面上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你认为买票时应该怎样做?(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件依次演示第一位阿姨只买了一张票,而第二位阿姨却买了两张票 师:从画面上你知道了什么?有哪些疑问呢?为什么两个阿姨都带着孩子, 第一位阿姨只买了一张票,而第二位阿姨却要买两张票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初步感知学龄前儿童免票的规定)2引出新知 师: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平均数的再认识 (板书:平均数的再认识)二、探究新知(一)进一步探究平均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 1.2m 的儿童免费乘车1组织学生讨论:1.2m 这个数据可能是如何得到的?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全班汇报)(1)调查了一些 6 岁儿童的身高2)1.2m 可能是这些身高的平均数2据统计,目前北京市 6 岁男童身高的平均值为 119.3cm,女童身高的平均值为 118.7cm引导学生根据上面信息解释免票线确定的合理性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二)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理解平均数课件出示:下表是“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评委 1评委 2评委 3评委 4评委 5平均分98999894100879684851009590选手 192选手 2选手 31.指导学生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 学生进行计算,独立填表,排出名次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在实际比赛中计算平均分的规则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初步感知实际比赛中的评分规则和平常的求平均数方法的不同)3.引导学生讨论: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都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交流并汇报:平均数容易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4.小结:在很多比赛中,为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往往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求平均分的记分方法。

      5.引导学生按照上面的方法重新计算 3 位选手的最终成绩, 然后排出名次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全班汇报) 引导学生理解:其中一个数有变化,所求的平均数也会发生变化9097三、课堂实践1、在条形图上直观感受平均数的灵敏性以及容易受极端数据影响的特点2、判断题:(1)小琳在班级的一项比赛得分是98、95.5、95 97.5 、98.5,她的平均成绩是 98.5 分2)双休日小胖做思考题,第一天做12 题,第二天上午做8 题,下午做 7 题, 他平均每天做奥数题是 (1287) 39 (题) ()(3)男生平均体重 32 千克,女生平均体重 28 千克每个男生不一定比每个女生重 ()3、选择实验小学 6 个年级举行献爱心捐款活动, 第一天捐了 480 元,第二天捐了 500 元,第三天捐了520 元,第四天捐了550 元,平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下面的列式你认为正确的是:()说说你的想法A) (480+500+520+550)4(B) (480+500+520+550)64、一个 10 人小组想知道他们小组更喜欢数学还是英语, 于是他们展开 了 调 查 下 面 是 他 们 调 查 时 使 用 的 评 分 标 准 。

      分别计算数学和英语喜欢程度的平均分根据这些得分判断,对于这个组的学生,哪个科目更受欢迎?5、淘气调查了操场上做游戏的小朋友的年龄情况:7 岁,7 岁,7 岁,8 岁,8 岁,8 岁,9 岁,9 岁计算这些小朋友的平均年龄这时,老师也加入做游戏的队伍他的年龄是 45 岁,估计并计算此时做游戏的人的平均年龄说一说你对平均数的认识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才会思索,有了问题才会引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 这节课通过具体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为什么两个阿姨都领着孩子,第一位阿姨只买一张票,而第二位阿姨却要买两张票呢?”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究平均数的意义的欲望2在分析讨论中促进学生对平均数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再认识在以往的学习中,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学生已经接触过, 但对于具体生活情境中问题的解答, 学生比较陌生,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交流、分析,使学生了解到在不同的情境中,求平均数的方法也不同,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