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山东省枣庄市2021学年高一语文5月月考试题(东校区含解析).doc

44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43115822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1KB
  • / 4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山东省枣庄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5月月考试题(东校区,含解析)山东省枣庄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5月月考试题(东校区,含解析)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分别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Ⅰ卷一、论述类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绘画从宋代开始就有了意境之说在欣赏中国山水画的审美原则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意境历代山水名家都将山水画的意境提到至关重要的地位,认为凡是优秀的山水画,必定具备山水性情,于是就有了“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镜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佳句,还把作品分为神品、妙品、能品、逸品等档次。

      在中国文化理解的审美观念中,一幅高品的山水画应该具备画山不是山、画水不是水、笔墨不是笔墨的特点这样,才是意境表现的最高境界这里想表达的思想是:艺术家在创作一幅山水画作品时,头脑中想的不仅是自然山水的外部形象,而且是自然界中万事万物运行内在规律的相互关联,并诗意地创造出画家心中更完美的自然形象,在心中得到一种意境体验南朝宋代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澄怀味象”的美学观,指山水画创作应以表现自然物象内在的规律为主要目的,追求“天人合一”,强调“道”等意象表达的观念论述初次系统地形成了中国山水画意境表现的理论体系,提出山水画是以其表现外在“形”而体现内在“道”的观点,以山水形象来领悟虚无的道艺术家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个体心灵与自然物象碰撞交融产生心中的意境王维《叙画》中也提出了“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的抒情达意观点在表现人与自然这一永恒主题时,受“天人合一”自然观影响的中国艺术家和绘画理论著作很多,从东晋顾恺之《画云台山记》到宗炳《画山水序》,都明确表示画家亲身感受自然的重要,从而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主张中国绘画理论在提倡研究客观自然取法自然的同时,着重强调作为主体的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时必须具有主观的审美感情。

      受这种传统美学思想影响,山水画家在描绘山水时,“气积”在绘画创作时就体现在山水画中常展现的气韵,它是画面中展现出的最为生动畅达的一种绘画元素正是因为这种流动绘画元素,使中国山水画有了格调、品味的高低谢赫提出的“六法论”是创作和欣赏的方法,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气韵生动”黄庭坚说“凡书画当观韵”,可见气韵在书画作品中至关重要气韵在画面中构成宇宙万物真气,也就是将《易经》中说的阴阳二气移到画面中,画家们常用黑白节奏和韵律来表达,幽谷山林、寒舍水榭等皆用墨笔来表现,黑白关系的精妙是作品气韵生动的关键龚贤作品以积墨法为我们所熟知,其极为强烈的黑白对比,使作品具有非常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作品虽然黑墨面积较大,但是黑得泾渭分明,层次清楚,通透明晰,清澈可见在条理清晰的黑白气韵下,作品给人以静寂安宁、厚重沉稳、华滋大气、生机勃勃的意境体验非黑无以显其白,非白无以判其黑章法构成和黑白布局使画面气韵精妙,引人入胜 (节选自程绍君《小议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有删改)1. 关于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在中国山水画的审美原则中,欣赏其意境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宋代山水名家将其提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B. 宗炳首次提出山水画要以山水形象来领悟虚无的道,从而使中国山水画意境表现的理论体系阐述系统化C. 从中国文化理解的审美观念来看,画山不是山、画水不是水、笔墨不是笔墨是山水画意境表现的最高境界D. 《画山水序》认为,艺术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心灵与自然物象碰撞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顾恺之、宗炳等人强调绘画要“取法自然”,谢赫、黄庭坚等人指出了气韵在书画作品...中的重要作用B. “气积”是中国山水画画面中展现出的最为生动畅达的一种绘画元素,它使山水画有了格调、品味的高低之分C. 气韵在书画作品中至关重要,它在画面中构成宇宙万物真气,画家们常用黑白节奏和韵律来表达D. 龚贤擅长积墨法,其作品黑墨面积较大,但黑白对比强烈,泾渭分明,层次清楚,通透明晰,视觉冲击力非常强大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历代山水名家一致认为,山水性情是优秀山水画作品的必备要素,并把画作分为神品、妙品、能品、逸品等档次B. 艺术家要诗意地创作出有意境的山水画,首先心中要有自然山水的外部形象,更要把握自然界中万事万物运行的内在规律C. 宗炳认为,山水画创作的主要目的应是表现自然物象内在的规律,实现“天人合一”, 通过意象表达“道”。

      D. 中国绘画理论强调作为主体的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时必须具有主观的审美感情,同时要研究客观自然并取法客观自然答案】1. C 2. D 3. C【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本题要求找出关于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题中A.“宋代山水名家将其提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错误B.因果关系有误D.“山水画艺术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个体心灵与自然物象的碰撞交融”理解有误,原文说“艺术家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个体心灵与自然物象碰撞交融产生心中的意境”点睛: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种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题中D项“黑白对比强烈,泾渭分明”有误,原文说“作品虽然黑墨面积较大,但是黑得泾渭分明。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题中C项 后半部分有误,原文 “山水画创作的主要目的应是表现自然物象内在的规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卫将军文子问于子贡①曰:“吾闻孔子之施教也,先之以《诗》《书》,而导之以孝悌,说之以仁义,观之以礼乐,然后成之以文德盖入室升堂者,七十有余人,其孰为贤?”子贡对以不知文子曰:“以吾子常与学,贤者也,不知何谓?”子贡对曰:“贤人无妄,知贤即难故君子之言曰:智莫难于知人,是以难对也文子曰:“若夫知贤,莫不难今吾子亲游焉,是以敢问子贡曰夫子之门人盖有三千就焉赐有逮及焉未逮及焉故不得遍知以告也文子曰:“吾子所及者,请问其行子贡对曰:“能夙兴夜寐,讽诵崇礼,行不贰过,夫称言不苟,是颜回之行也若逢有德之君,世受显命,不失厥名以御于天子,则王者之相也 “不迁怒,不深怨,不录旧罪,是冉雍②之行也。

      孔子告之以《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恭老恤幼,不忘宾旅,好学博艺,省物而勤也,是冉求之行也孔子因而语之曰:‘好学则智,恤孤则惠,恭则近礼,勤则有继尧舜笃恭以王天下’其称之也,曰‘宜为国老’ “齐庄而能肃,志通而好礼,傧相两君之事,笃雅有节,是公西赤之行也孔子语人曰:‘当宾客之事,则达矣’谓门人曰:‘二三子之欲学宾客之礼者,其于赤也’“满而不盈,实而如虚,过之如不及,先王难之博无不学,其貌恭,其德敦;其言于人也,无所不信;其桥大人也,常以浩浩,是以眉寿③,是曾参之行也孔子曰:‘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参中夫四德者也’以此称之文子曰:“吾闻之也,国有道则贤人兴焉,中人用焉,百姓归之若吾子之论,既富茂矣,一诸侯之相也抑世未有明君,所以不遇也子贡既与卫将军文子言,适鲁见孔子曰:“卫将军文子问二三子之于赐,不一而三焉,赐也辞不获命,以所见者对矣未知中否,请以告孔子曰:“言之乎子贡以其辞状告孔子子闻而笑曰:“赐,汝次焉人矣注】①子贡是端木赐的字,端木赐复姓端木,名赐②冉雍,名仲弓③眉寿:长寿因人老会长出长眉毛,故称眉寿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子贡曰/夫子之门人/盖有三千就焉/赐有逮及焉/未逮及焉/故不得遍知以告也B. 子贡曰/夫子之门/人盖有三千就焉/赐有逮及焉/未逮及焉/故不得遍知以告也...C. 子贡曰/夫子之门人/盖有三千/就焉赐有逮及/焉未逮及/焉故不得遍知以告也D. 子贡曰/夫子之门/人盖有三千/就焉赐有逮及焉/未逮及焉/故不得遍知以告也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子是卫将军的字,子贡称呼卫将军“文子”,表示尊重;古人对人自称名字表示谦虚,如文中“赐也辞不获命”的“赐”为子贡谦称。

      B. 《诗》《书》是《诗经》《尚书》的简称,它们与《中庸》《周易》和《春秋》五本书合称为“五经”,是儒家经典著作C. 傧相,亦作“摈相”, 古时称替主人接引宾客和赞礼的人,郑玄注释《周礼秋官·司仪》有“出接宾曰傧,入赞礼曰相”D. “孝悌”,孝,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孝敬;悌,敬爱兄长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 “仁”的根本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对于文子孔子学有所成的七十多弟子中“其孰为贤”的询问,子贡认为贤能的人没有妄行,了解贤人就很困难,所以他不好回答这个问题B. 通过子贡回答文子的话,我们可以看出,颜渊能成为君王的辅佐,冉求能成为卿大夫, 公西赤精通外交礼仪,而曾参四德具备C. 文子认为,子贡所说到的孔门弟子都可做诸侯的辅佐,但当时世上没有明君,他们不得任用,文子为他们感到惋惜与不平D. 本文主要是卫国将军文子与孔子弟子子贡的对话,子贡有重点地对孔门几位弟子的操行进行了评价,得到了孔子的认可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讽诵崇礼,行不贰过,夫称言不苟,是颜回之行也⑵吾闻之也,国有道则贤人兴焉,中人用焉,百姓归之。

      答案】4. A 5. B 6. C 7. ⑴背诵经书而崇尚礼义,行动不犯第二次过错,引经据典不随便(不马虎、很认真),这些是颜渊的品行⑵我听说,国家按正道行事,那么贤人就兴起来了,正直的人就会被任用,百姓也会归附国家 【解析】选自《孔子家语》 作者:孔子 朝代:春秋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先根据句意从整体上将能断开的断开,再根据主谓或动宾关系及文言虚词断句,根据语法结构分析与语境含义推解,“夫子之门人”“焉”可作为停顿语气参考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