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真题.docx
8页扬州市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说明:1.本试卷共6页,计21题(包含单项选择题:第3题、第4题,共2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准确无误地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同时务必在试卷的装订线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毕业学校填好,在试卷第一面的右下角填好座位号3.所有的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的“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非选择题在指定位置用0.5毫米书写黑色字迹的水笔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一、积累运用(30分)(1)诗歌中的意象,含情蓄意,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人格朝晖夕阴,晨钟暮谷,对同一诗人,会因境遇不同而有别 , 浮云落日,野渡舟楫,对不同诗人,更有不一样的意趣鉴赏诗歌,应当玩味意象,体会诗人寄寓其中的万种情思2)诗歌中有“山”的雄壮《望岳》中“ ① ,一览众山小”,展露出青年杜甫宏伟的抱负;《沁园春·雪》中“ ② ,原驰蜡象”,体现了伟大领袖博大的胸怀3)诗歌中有“水”的柔情 ③ ,万里送行舟”,是李白对故乡的眷恋;“君问归期未有期, ④ ”,是李商隐对妻子的思念:“黄梅时节家家雨, ⑤ ”,是赵师秀对友人的期盼。
4)诗歌中有“花”的美丽和希望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 ⑥ , ⑦ ”,尽显生命勃发的本色:陆游《游山西村》中的“ ⑧ , ⑨ ”,千百年来激励着人们,面临困境,不改初心!(5)诗歌中的经典意象,源自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类事物形象,由诗人们反复着色, ;经时间慢慢发酵,酝酿成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杯甘醇美酒1.根据第(1)段文字的语境,完成下列各小题4分)(1)给加点字注音:含情蓄意( )(1分)(2)画波浪线的成语中有一个错别字:“ ”应改为“ ”(2分)(3)画横线的“逗号”应改为 (1分)2.根据语境,在第(2)—(4)段画横线处,填写相应的诗词名句9分)3.最适合填入第(5)段画横线处的一句是( )(2分)A.如同一幅风格明亮艳丽的中华田园画卷B.幻化为华夏儿女记忆中的一抹美丽底色C.好像一曲韵味悠远绵长的中华山水歌谣D.成为华夏儿女心中不可磨灭的深刻记忆文学作品中,有这样一类形象: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容易被人忽视,但他们身上又有不能被忽视的东西作者创作这一类形象,是为了引发读者的深思和社会的关注4.以下关于这一类形象的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于勒”:年轻时,因放荡挥霍,被迫离家:老年归来,依然穷困潦倒,最终被兄嫂厌弃。
作者的目的是借他的经历启示读者:自己不努力,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是行不通的B.《故乡》中的“闰土”:少年时,聪明能干,充满活力;成年后,迟钝木讷,恭顺卑微,成为“辛苦麻木而生活”的一类人封建道德的束缚,是他生命活力慢慢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C.《骆驼祥子》中的“高妈”:她处于社会底层,有不幸的经历;她为人精明,向处境不如自己的人放贷,赚取一点微薄的利钱;她不乏底层人的善良和朴实,是生活的重压教会了她生存的技能D.《老王》中的“老王”:从旧社会到新社会,他都是一个社会底层人,身世孤苦,身体残疾,除了一辆三轮车,他没有别的谋生手段,但他纯朴、厚道、善良,得到作者及其家人的同情、尊重和感激孝”,小篆写作“”,用小孩扶侍老人的形象来表达“孝”的原意百善孝为先”,中国传统节日中多有推崇孝、实践孝的内容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尽心奉养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才是完整的孝祭之以礼”主要在传统节日进行,清明节、中元节等均以祭祖悼亡为核心,春节、冬至、重阳节也不乏祭祖的内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祭祖悼亡,基于血缘关系,但又不限于血缘关系,而会延展至对族群、国家、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文祖先和历代先贤。
清明节对黄帝炎帝、革命烈士的祭祀,端午节对屈原的祭祀等,不仅使个人虽死犹生,还具有激励后人的力量5.语言实践活动(12分)活动一:洋洋的爷爷是一名语文老师,年满六十退休洋洋要赠送爷爷一副对联,你建议他选下面的哪一副?简述理由3分)对联1:人活古稀非为易 福在心田实乃安对联2:诗文馨香漫乡里 桃李天下绽芬芳选 ,理由: 活动二:尽孝道与距离远近有关吗?结合下面两幅漫画的内容,说说你的理解4分) 活动三:班会就“清明祭祖”话题展开讨论。
有同学认为这种活动形式繁琐,意义不大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写一段话谈谈你的想法5分) 二、阅读理解(57分)(一)名著阅读(12分)6.【精神引领】学校举行“青春向党,喜迎二十大”主题演讲。
下面是洋洋演讲稿的结尾部分请你从备选名著中提炼素材,帮他完善讲稿4分)面对军统特务的威逼利诱,许云峰不为所动,拒绝与反动派合作,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 (1) ,因为他有奉献的精神; (2) ,因为他有顽强的意志……我们要继承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备选名著:《红星照耀中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创业史》(1) (2) 7.【美的体验】从下列三则片段中任选一则,结合内容,自选角度(如形象、情感等),说说你从中获得的“美”的感受4分)片段一:“还有一件要紧的小事情:信封上的字别太大,把整个封面都占满了:两次来信,一封是路名被邮票掩去一部分,一封是我的姓名被贴去一只角。
因为信封上实在没有地方可贴邮票了你看看我给你的信封上的字,就可知道怎样才合适摘自《傅雷家书》,1954年9月4日傅雷给傅聪的信)片段二:“坐了半日,日色已经西斜,只见两个挑粪桶的,挑了两担空桶,歇在山上这一个拍那一个肩头道:‘兄弟,今日的货已经卖完了,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回来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摘自《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诸葛佑僧寮遇友杜慎卿江郡纳姬》)片段三:“我怀念那:同着伙伴提了篾篮/到田堤上的豆棚下/采撷豆英的美好的时刻啊——我常进到最密的草丛中去,让露水浸透了我的草鞋,泥浆也溅满我的裤管,这是自然给我的抚慰,我将狂欢而跳跃……”(摘自《艾青诗选·黎明》) 8.【释疑解惑】在“五个一百工程·经典成就人生”阅读分享活动中,洋洋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才能获得别人的理解和尊重?请你以《简·爱》《朝花夕拾》《平凡的世界》中某个人物的经历或思想为据,为他指点迷津。
4分) (二)诗歌阅读(5分)长相思·雨①[宋]万俟咏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②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注]①长相思,词牌名②道,知9.(1)运用想象,描绘“窗外芭蕉窗里灯”的画面2分) (2)赏析“一声声,一更更”或者“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的妙处。
3分) (三)文言文阅读(13分)麹祥,字景德,永平人永乐①中,父亮为金山卫百户祥年十四,被倭掠国王知为中国人,召侍左右,改名元贵遂仕其国,有妻子,然心未尝一日忘中国也屡讽王入贡宣德②中,与使臣偕来上疏言:“臣夙遭俘掠,抱衅痛心,流离困顿,艰苦万状今获生还中国,夫岂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