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语文《出塞》教案.docx
2页三年级语文《出塞》教案 ?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组边塞诗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三年级语文?出塞》教案,欢迎大家参考!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2、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意思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渴望平息战事的感情4、以朗读、背诵的方式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叙述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古典乐曲?十面埋伏》,引导学生想象古战场的悲壮场面2、背诵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初步感知古人的慷慨激昂的出征场面3、学生介绍搜集到的有关诗人的资料教师补充出塞〞是乐府的一种曲调,此外还有“前出塞〞、“后出塞〞、“塞上曲〞、“塞下曲〞等题4、请学生完整地叙述诗歌题目的意思板书课题:出塞 王昌龄 二、初知诗意,质疑解疑1、自由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小组之间互相读,相互正音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或注释等多种办法了解诗歌的大意,激励学生质疑4、指名读诗歌,讨论交流小组之间讨论诗意,提出疑问,师生交流,确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三、精读全诗,入境悟情1、教师讲述古诗的历史背景,引入境界2、赏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1)朗读古诗,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景象板书:秦汉(2)再读“万里长征人未还〞,师生共议“人未还〞的内涵,学生想象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悲剧板书:人未还(3)课件展示,师生共同在音乐、景物中想象古时征战的悲壮景象联想战争的残酷4)拓展理解“人未还〞所表现的战争剧烈5)朗读前两句①学生自由读②指读,品味诗歌所描写的场景③同学间互相评读④想象画面朗读⑤在音乐的衬托下朗读3、赏析“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学生自由读后两句2)自由谈谈对“但使〞的理解3)抓住“但使〞、“不教〞一词,体会飞将军李广的威武、英雄气概板书:但使(4)小组讨论后,说说对这两句诗的理解5)指名朗读,教师平读6)学生带领对飞将军的崇拜之情读文7)教师激情引读8)理解诗人所叙述的思想感情9)再次朗读体会作者赞颂汉将李广,渴望平息战事的理想和慨叹边将无能,朝廷无能的悲哀 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1、学生自由组合朗读全诗2、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个性,配乐朗读全诗3、在教师的引导下试背全诗4、观看课件背诵全诗 五、展开想象,入情练笔师:人间最难过的是离别亲人,远征战场。
作者面对荒凉的关山,举头望月,怀念亲人,此时此刻你一定被作者的情感所打动,用你的笔描绘出当时的悲壮景象好吗《 六、拓展思路,布置作业搜集有关边塞的诗歌,比拟、赏读、摘抄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