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学习课件.ppt
21页第五章第五章 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学习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学习l主讲人:武春芳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学习第一节 动作技能的学习一、技能的概念1.定义:经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一定规则或操作程序的活动方式2.分类及特点l操作技能:客观性、外显性、结构展开性l心智技能:观念性、内潜性、结构简缩性3.作用:解决问题、调节经验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学习二、动作技能1.定义:是在练习的基础上,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完善的、合理的程序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2.特点:动作对象的客观性 动作技能的外显性 动作结构的展开性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学习三、动作技能的种类1.连续技能与不连续技能1)连续性动作技能是指以连续、不间断的方式所完成的 一系列动作,如说话、唱歌、打字、弹琴等在这些技能中,动作的持续时间较长,动作与动作间没有明显可以直接感知到的开始与结 束2)间断性动作技能是在对特殊的外部刺激作出反应时,机体作出特定运动的一种典型动作其特点是一个动作的开始和结束非常明显,它只包括比较短的动作序列,其精确度可以计量如推铅球、 举重、射箭、足球中的罚点球等都是间断性动作枝能。
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学习2.封闭性动作技能和开放性动作技能(1)封闭性动作技能是个体依靠内部的本体的感受器的反馈信息来调 节的技能,如体操、游泳等这类动作技能是在比较稳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而且一般具有相当固定的动作模式因而要求动作尽可能 准确、稳定掌握这种技能主要靠练习,使动作达到某种理想的程度2)开放性动作技能是个体依据环境因素变化来调节和控制自己 动作的技能如打乒乓球、拳击等这类动作技能的学习和完成动的主要信息来源于人体外部,它是以环境和个体感觉变化的整 体性、统一性为特征的开放性动作技能要求个体一定要对环境有整体的认识,对临场情况作出准确而恰当的判断和预测,并形成准 备应付各种情况发生的相应的完整信号体系或动作程序 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学习3.精细技能和粗大技能 (1)精细技能:由手指等小肌肉群来完成动作技能,如打字、弹琴等具有细致精巧的特点(2)粗大技能:伴随着大肌肉群收缩 和全身性运动的活动方式,如跑步、打球等这类动作技能具有强有力、幅度大的特点这种技能虽然 一般由大肌肉的活动来实现,但它的活动也常常伴有小肌肉群的微妙运动,从而帮助和促成大肌肉活动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学习四、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与特征四、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与特征(一)动作技能形成的主要阶段(一)动作技能形成的主要阶段1.认知认知-定向阶段定向阶段 人在学习一种新的动作技能的初期,在“脑中形成某一动作技能最一般的、最粗略的表象例如,初学临帖的儿童,要想把大楷字写好,首先必须仔细看帖上的字,通过观察,了解某个字由哪些笔画构成,每一笔如何起笔、如何收笔,要知道笔顺、字的结构框架及各笔画间的距离和倾斜度等 在此阶段学习者的注意范围比较狭窄,不能分配,很难觉察出指导者示范动作的全部细节;而且学习者全身肌肉紧张,动作忙乱而不协调,出现多余的动作,难以发现错误和缺点 根据上述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这一阶段应多做示范动作示范时要注意突出动作的要领,示范的速度不宜太快4于复杂的动作技能要分解示范,帮助学生掌握动作的基本环节或基本轮廓,使他们形成正确、清晰、完整的动作表象在此阶段对学生的要求不能过高、过严,也不能过多强调动作细节 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学习2.动作系统初步形成阶段动作系统初步形成阶段 学习者通过练习把已掌握的局部的、个别的动作联系起来,以成比较连贯的动作。
这就是联系形成阶段 在这一阶段,必须排除过去经验中的习惯的干扰例如,已经学会开汽车的人在学习驾驶飞机时,因为飞机的转弯是用脚操纵的,所以他必须排除用于转动控制盘的习惯同时,排除局部动作之间的相互干扰例如,初学游泳时,手脚、头等的动作是相互干扰的,手脚不能协调,动手时忘了动脚,动脚时又忘了动手,手脚协调了却又忘了抬头换气 根据这一阶段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始对整个动作做较细致的口头分析,更好地揭示动作的内在联系,以及某些难点与关键,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教师应重视纠正学生的纠正动作以及动作连贯上的缺点,帮助他们体会每个动作的细节,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使他们能轻松地完成动作 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学习3.动作协调和技能完善阶段 在这一阶段一长串的动作系列已构成一个连贯的稳定的动作系统,整个动作相互协调似乎是自动出来的,无需特殊的注意和纠正,自始至终是一气呵成的 在这一阶段,完成动作时的紧张状态和多余动作都已经完全消失意识对动作的控制作用减少到最低限度 根据这一阶段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把心理活动指向准确而协调地完成动作技能,改进动作细节,提高动作质量,并通过增加练习难度使动作技能斗到运用自如的程度。
指导学生在环境变化时,能够灵活应变或创造性地完成动作 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学习(二)动作技能形成的特点1.意识调控减弱,动作自动化2.动觉反馈作用加强:由外----内3.动作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增加4.建立起协调化的运动模式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学习五、练习及其在技能形成中的作用1、练习是指在反馈的参与下,反复多次地进行一种动作2、练习包括:重复与反馈3、练习的主要作用是促使技能的进步与完善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学习(一)练习曲线技能形成的过程可以通过练(一)练习曲线技能形成的过程可以通过练习曲线来表示习曲线来表示 所谓练习曲线,就是在连续多次的练习期间所发生的动作效率变化的图解通过练习曲线不仅可以看出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动作速度和准确性变化,而且还可以看出各种技能在形成过程中的共同趋势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学习(二)练习进程的特点(二)练习进程的特点1.练习成绩随练习的进程而逐步的提高2.练习进程中存在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1897年布瑞安提出即练习成绩的进步并非直线式上升,有时会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3. 练习进程是不均匀的4. 练习中存在个别差异 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学习(三)提高练习效率的条件(三)提高练习效率的条件1、确定练习的目标2、灵活应用整体练习和分解练习。
3、恰当安排练习时间4、练习中必须有反馈5、影响练习成绩的其他心理因素包括:态度、自信心、情绪状态和意志品质 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学习第二节第二节 智力技能的学习智力技能的学习一、智力技能与动作技能的区别一、智力技能与动作技能的区别不同点:不同点:(1)活动对象不同 动作技能:物质的、具体的 智力技能:具有隐藏性2)活动结构不同 动作技能:系列动作连锁,不能省略 智力技能:借助于内部语言实现,可以高度省略(3)活动要求不同 动作技能:S——R 智力技能:思维方法 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学习共同点:(1)速度:由慢到快(2)结构:个别到整体(3)紧张到灵活相互联系:手脑结合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学习二、智力技能的理论二、智力技能的理论(一)加涅的智力技能层次理论l1.辨别——区分事物之间的不同点,如区分字母b、d、p、q,汉字已、己、巳 l2.具体概念——识别具有共同特征的同类物体,如把大小、厚薄、封面颜色和图案不同的书,都看作是“书”这个类别的实例 l3.定义性概念——运用概念的定义特征对事物分类,如把2、3、7、11、17、19、23等数分成质数一类,把4、6、9、10、12、14、15、16、18、20、21等数分为合数一类。
l4.规则——运用单一规则办事,如用公式S=πr2计算r为15cm的圆的面积 l5.高级规则——同时运用几条规则办事l 加涅进一步提出五种智慧技能的习得存在着如下的层次关系 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学习(二)加里培林的智力技能按阶段形成理论(二)加里培林的智力技能按阶段形成理论l1.活动定向阶段:这是准备阶段定向,是要求学生在头脑中构成 关于认知活动和活动结果的表晚,以便对活动本身及其结果进行定向l2.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指运用实物的模象、图片、言语、模型、示意图等进行活动本阶段使学生通过处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促进认知活动,既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又保证形成新的智力活动l3.有声言语阶段:指学生运用出声言语对动作程序作精确的陈述,使智力活动摆脱实物,向不直接依赖实物的出声言语水平过渡l4.无声外部言语阶段:本阶段是由出声言语活动向内部转化的开始,到以内部不出声的言语自由叙述而结束l5.内部言语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压缩和自动化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学习三、智力技能学习的过程与条件(一)辨别学习(二)概念学习(三)规则学习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学习四、智力技能的培养(一)展开与分解性策略(二)变式练习策略(三)反馈策略(四)条件化策略(五)专家化策略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学习第三节 技能的迁移理论1.形式训练说2.共同要素说3.概括说4.关系说5.认知结构论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