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熟读精思(节选)1.docx
4页西师大2001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熟读精思(节选)》教学设计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第六小学:杨永玲设计思路:本节课在已掌握的学习文言文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熟练的朗读课文,精心的思考理解课文的意思,真正达到“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的读书境界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学习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课文内容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段3. 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 积累文言知识,感悟古文的语言特点,把课文读通,读顺2. 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1.出示古诗:《观书有感》,生齐读 2.板书课题,释题 那怎样才能做到熟读精思呢?课文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1. 听朗读,注意给自己不会读的字或读不准的字注音,并注意节奏的划分2.练习朗读小组内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意思3.检查读课文的情况1)字音几(j ī)案 倒(dào) 见(xiàn) 强(qiáng)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 指名朗读,指导读好停顿第一段停顿示例: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看谁能读得好后两段的停顿)5.采用多种方式朗读第二、三段指名读,分小组读,男女生读)6. 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同桌讨论重点句子意思,全班交流三、再读课文,深化理解1. 试着说说全文大意2. 文章先写什么,又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先写读书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然后写熟读的要求和意义;最后写精思的要求和意义四、拓展延伸1. 积累名句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对最触动自己的语句或学习课文后的感受2. 推荐读物:韩愈的《进学解》和荀况的《劝学篇》五、总结同学们,希望大家把这些名句,把朱熹的“熟读精思”的观点牢记心间,让读书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学习和借鉴古人读书方法的同时,我们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学习习惯!六、布置作业:背诵第二、三段板书:21. 熟读精思 准备:整顿几案 正身体 熟读:读书千遍 其义自见 精思:心到 眼到 口到教学反思:这是一篇文言文,由于是与我们相距久远的文字作品,即使课文简短、易懂,都与现代文有不同之处。
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紧紧依靠课程标准,紧扣教学目标,认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思如下:教学本课时,我注重示范性的朗读,采用了多种阅读方式进行阅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文章的意思,真正做到熟读,体会“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强化对重点文言文词语的理解,与现代意义的异同比较,包括对文章主题的正确把握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说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及学习后的感受,加深对熟读精思这一读书方法的领悟在教学中,考虑再周到也存在不足之处,对精思这一读书方法的教学,引导不到位,挖掘不够深,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深层次的挖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