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渭南市2021-2022学年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11页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有X,Y两元素,使12g X2与XY3反应生成24gC,化学方程式为:X2+XY3=3C,则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A.1:1 B.1:2 C.3:1 D.3:42.轻质碳酸钙为牙膏摩擦剂之一,模拟工业上用石灰石制取轻质碳酸钙的流程如下(假设每步反应完全,物料损耗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灰石可能未完全分解 B.制得的 CaCO3与石灰石中 CaCO3的质量相等C.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只有CO2 D.CO2和制得的 CaCO3的物质的量可能相等3.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线BC段无明显实验现象B.在C点后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C.溶液的pH由大变小D.随逐滴加入稀盐酸,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4.城市污水经深度净化处理后的水统称“中水”,因为水质介于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的污水(下水)之间,故名为“中水”,说法正确的是A.“中水”是一种饮用水B.利用“中水”有利于节约水资源C.“中水”中水分子的构成与蒸馏水中水分子的构成不同D.将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成“中水”的过程中要过滤、吸附和蒸馏5.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丁一定是化合物 D.x的值是76.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错误的是A.足量红磷在充满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B.给水通电一段时间C.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O2D.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7.下列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够直接构成物质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上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原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8.甲、乙两烧杯中分别盛有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H2SO4溶液.现向甲杯中加入m克Mg,向乙杯中加入m克Zn,充分反应后,有一只烧杯中仍有金属未溶解,则甲、乙烧杯中原有H2SO4的溶质质量x应为( )A.≤x< B.>x≥C. D.x<9.以下化学反应都有气体产生,反应类型和产生的气体性质均正确的是( )选项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类型气体性质A置换反应还原性B分解反应可燃性C化合反应氧化性D复分解反应酸性A.A B.B C.C D.D10.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用化学符号填空。
1)3个氢分子_______2)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向盛有20 g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加入20 mL质量分数为7. 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提示:7.3%的稀盐酸密度约为1.035g/mL)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1)生活中为了防止铁生锈,常采用哪些措施?(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2)液氨有望成为新一代绿色能源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和一种氧化物,且放出大量的热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4.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关注物质变化过程,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很有必要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A .探究燃烧的条件 B.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实验A 是通过控制哪些因素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B中,中间试管的实验目的是什么? 请总结出铁制品发生锈蚀的主要条件 写出防止铁制品锈蚀的一种方法 。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并且瓶盖没有完全密封的无色溶液(如图),化学小组的同学询问老师后知道是NaCl、NaOH、Na2CO3、NaHCO3中的某一种溶液为确认原瓶中是何种溶质的溶液并判断其是否变质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猜想a:原溶液的溶质是NaCl 猜想b:原溶液的溶质是NaOH猜想c:原溶液的溶质是Na2CO3 猜想d:原溶液的溶质是 NaHCO3常温下,有关物质的相关信息如表物质NaClNaOHNa2CO3NaHCO3常温下的溶解度/g3610921.59.6常温下稀溶液的pH713119从物质的相关信息可知原溶液的溶质一定不是NaHCO3,因为_____取少量样品测得溶液的pH大于7,则原溶液的溶质肯定不是_____下列检测溶液pH的实验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A 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B 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C 将pH试纸湿润后放在表面皿上,用千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D 读数时将pH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同学们另取样品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如图:①生成白色沉淀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②通过实验可以判断样品无色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和_____(填化学式)实验完成后,最终得到的结论:原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且已变质16.为探究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试管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同学把反应后的C、D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甲同学欲探究无色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无色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I NaCl猜想I I NaCl和CaCl2猜想Ⅲ NaCl 和Na2CO3猜想IV:NaCl 、CaCl2 和Na2CO3小明认为猜想IV定不成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i.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猜想____成立ⅱ.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____有气泡产生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析】12g X2与XY3反应生成24g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不变可知参加反应的XY3的质量=24g-12g=12g。
物质反应的质量比即为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计量数之比,那么2x:x+3y=12:12,故x:y=3:1 2、D【解析】A、石灰石高温反应后得到的固体再加水后过滤,在滤渣里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证明碳酸钙已经完全分解,故选项A不正确B、制得的 CaCO3与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故选项B不正确;C、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不只有CO2,还有其他物质,故选项C不正确;D、根据,CO2和制得的 CaCO3的物质的量可能相等,故选项D正确故选:D3、C【解析】试题分析:最后反应结束后,随逐滴加入稀盐酸,使得溶液的质量增大,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在C点后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氯化氢,图线BC段对应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盐酸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气体、水,因此现象是有气泡产生,C点是反应结束的点,所以后面是盐酸过量,因此溶质含有氯化氢;溶液的pH由原来的碱性逐渐变为中性直到后来变为酸性所以PH会由大变小;考点:物质的变化及其现象 酸碱盐的性质和变化4、B【解析】A、“中水”水质介于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的污水(下水)之间,不是一种饮用水,故A错误;B、利用“中水”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故B正确;C、“中水”中水分子的构成与蒸馏水中水分子的构成相同,故C错误;D、将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成“中水”的过程中要过滤、吸附,不需要蒸馏,故D错误。
故选B5、A【解析】由图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4g﹣2g=12g,故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12g;同理可以确定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36g﹣5g=31g;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乙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31g﹣12g=19g,故X的数值为26g﹣19g=7g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2g:19g=12:19,错误;B、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正确;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丁,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丁是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确;D、由质量守恒定律,乙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31g﹣12g=19g,故X的数值为26g﹣19g=7g,正确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6、B【解析】A、足量红磷在充满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放出热量,瓶内气压升高,开始冷却,气压降低直至平衡,正确;B、给水通电一段时间,生成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8:1,不是2:1,错误;C、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O2,Mn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正确;D、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开始时,碳酸钙沉淀的质量为0,随着二氧化碳的通入,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的沉淀,沉淀质量逐渐增多,当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沉淀的值最大。
继续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碳酸钙反应,生成碳酸氢钙,沉淀逐渐溶解,当通入的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完全反应时,沉淀全部消失,正确7、A【解析】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正确;B、分子、原子、离子都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错误;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错误;D、离子、分子、原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错误;故选:A8、B【解析】设与mg镁反应消耗硫酸的质量为x,与mg锌反应消耗硫酸的质量为y,,x= ,,由此可以得出相同质量的镁和锌,镁可以消耗更多质量的硫酸,所以剩余金属一定是镁,那么 要使镁有剩余而锌完全反应,则原来硫酸质量x的取值范围为:≤x<故选:B9、A【解析】A、 符合“单质+化合物=新单质+新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氢气具有还原性;故选项正确;B、产生的氧气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故选项错误;C、该反应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