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林工程管理}任务十六园林植物常见叶花果部病害的防治技术6.pptx
150页园林植物保护,任务十六、园林植物常见叶、花、果部病害的防治技术 一、白粉病类病害的特点与防治技术 二、锈病类的病害的特点与防治技术 三、叶斑病类病害的特点与防治技术 四、霜霉病类病害的特点与防治技术 五、其它叶、花、果类病害特点与防治技术,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目标,1能鉴别常见观赏植物叶、花、果部病害的种类 2了解常见观赏植物叶、花、果部病害的发生规律 3能制定观赏植物叶、花、果部病害的防治方案并实施 重点 叶、花、果类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案 难点 叶、花、果类病害的发生规律,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一、白粉病类病害的特点与防治技术,(一)白粉病类概述 白粉病是植物上发生极为普遍的一种病害一般多发生在寄主生长中后期,可侵害叶片、嫩枝、花、花柄和新梢 叶上初为褪绿斑,继而长出白色菌丝层,并产生白粉状分生孢子,在生长季节进行再侵染,重者可抑制寄主植物生长,导致叶片卷曲,萎蔫幼嫩枝梢发育畸形,病芽不展开或产生畸形花,新梢生长停止,使植株失去观赏价值严重者可导致枝叶干枯,甚至可造成全株死亡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二)白粉病症状、病原及发病规律,1、月季白粉病 (1)症状识别:月季上普遍发生,还可寄生蔷薇、玫瑰等。
主要危害叶片、新梢、花蕾、花梗,被害部位表面长出一层白色粉状物(即分生孢子),同时枝梢弯曲,叶片皱缩畸形或卷曲老叶较抗病,嫩梢和叶柄发病时病斑略肿大,严重时叶片萎缩干枯,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开花和观赏 花蕾受害后被满白粉层,逐渐萎缩干枯受害轻的花蕾开出的花朵呈畸形幼芽受害不能适时展开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蔷薇白粉病,发病初期,白色粉斑,叶片皱缩,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月季白粉病,花梗上的白粉层,白色粉斑,发病初期,花蕾受害,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2)病原 蔷薇单囊壳菌,属子囊菌亚门,单丝壳属1. 受害枝条 2. 分生孢子 3. 分生孢子串,电镜照片,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3)发病规律 以菌丝在病枝、病芽及病落叶上越冬翌春病菌随病芽萌发产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在适宜条件下只需几天的潜育期56月及910月发病严重温室栽培时可周年发病 月季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墨红、白牡丹、十姐妹等易感病,而粉红色重瓣种粉团蔷薇则较抗病 多施氮肥,栽植过密,光照不足,通风不良都加重该病害的发生灌溉方式、时间均影响发病,滴灌和白天浇水能抑制病害的发生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2、黄栌白粉病 (1)症状识别 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嫩枝。
叶片被害后,初期在叶面上出现白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白色粉霉斑,严重时霉斑相连成片,叶正面布满白粉 后期白粉层上生出先变黄、后变黄褐、最后变为黑褐色的颗粒状子实体(闭囊壳)秋季叶片焦枯,不但影响树木生长,且受害叶片秋天不能变红,影响观赏红叶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中期,初期,后期,黄栌白粉病,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黄栌白粉病,初期产生 白色粉霉 斑,后期 连成一片,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2)病原 漆松钩丝壳菌,属子囊菌亚门,钩丝壳属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发病规律 以闭囊壳在落叶或附着在枝干上越冬,翌年56月当气温达20,雨后湿度较大时,闭囊壳开裂,子囊孢子借风吹、雨溅等传播 子囊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30,子囊孢子萌发后,菌丝在叶表生长,以吸器插入寄主表皮细胞吸取营养,菌丝上不断生出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借风、雨、虫等传播,多次进行再侵染条件适宜时,造成病害大发生,78月为发病盛期多雨、郁蔽、通风及透光较差时,病害发生严重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3、瓜叶菊白粉病 (1)症状识别 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花蕾、花、叶柄、嫩茎等初期,叶片上产生白色粉霉状圆斑,条件适宜时,病斑迅速扩大,使整张叶片布 满白粉,造成叶片扭 曲、卷缩、枯萎,导 致植株生长衰弱,花 小而提早凋谢。
苗期 发病较重 瓜叶菊白粉病 1. 症状 2. 闭囊壳 3. 子囊孢子,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2)病原 二孢白粉菌, 属子囊菌亚门,白粉菌属 (3)发病规律 以闭囊壳或菌丝体在病叶及其它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气温回升时,病菌借气流和浇水传播孢子萌发后以菌丝侵入寄主表皮细胞,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适宜发病的温度为1624,湿度大、通风不良时易引起该病大发生成株在34月为发病高峰,幼苗11月为发病高峰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4、紫薇白粉病,(1)症状识别 主要危害紫薇叶片,嫩叶比老叶易感病,嫩梢和花蕾也能受害叶片展开即可受到侵染,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小粉斑,后扩大可覆盖整个叶片叶片扭曲变形,枯黄脱落后期白粉层上生出闭囊壳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2)病原 南方小钩丝壳菌属鞭毛菌亚门,小钩丝壳属 (3)发病规律 以菌丝体在病芽或 以闭囊壳在病落叶 上越冬,粉孢子由 气流传播,存在多 次再侵染 主要 发生在春、秋两季, 其中以秋季发病较 为严重紫薇白粉病菌,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5、草坪草白粉病 (1)症状识别 草坪草的常见病害,以早熟禾、细羊茅和狗牙根发病较重。
主要侵染叶片和叶鞘,也危害茎秆和穗部受侵染的草皮呈灰白色,像是被撒了一层面粉受害叶片和叶鞘上出现长度为12mm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成近圆形、椭圆形霉斑,初白色,后变灰白色、灰褐色霉斑表面着生一层白色粉状分生孢子,受振动后飘散,后期霉层中生出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 可降低光合作用,加大呼吸和蒸腾作用,致使草坪发育不良、早衰,严重影响草坪景观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草坪草白粉病的危 害症状及其病原菌,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2)病原 禾布氏白粉菌,属子囊菌亚门,布氏白粉菌属 (3)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闭囊壳在病株上越冬翌春闭囊壳释放出子囊孢子;越冬菌丝体也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成为 初侵染来源春季病叶持 续产生分生孢子,1周内就 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不 断引起再侵染夏季高温 可限制分生孢子的萌发1.分生孢子 2.闭囊壳 3.子囊,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环境温湿度与白粉病发生程度有密切关系,1520为发病适温,25以上病害发展受抑制空气相对湿度高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和侵入,但雨水太多又不利于其生成和传播 水肥管理不当、荫蔽、通风不良等都是诱发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其他常见的白粉病有大叶黄杨白粉病、四季海棠白粉病、凤仙花白粉病、牡丹白粉病等。
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九里香白粉病,竹节蓼白粉病,紫叶小檗白粉病,金银花白粉病,紫叶小檗白粉病,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三)白粉病类的防治,1、消灭越冬病菌 秋冬季节结合修剪,剪除病弱枝,并清除枯枝落叶等集中烧毁,减少初侵染来源 2、休眠期喷洒石硫合剂 波美23度,消灭病芽中的越冬菌丝或病部的闭囊壳 3、加强栽培管理,改善环境条件 栽植密度、盆花摆放密度不要过密;温室栽培注意通风透光增施磷、钾肥,氮肥要适量灌水方式最好采用滴灌和喷灌生长季节发现少量病叶、病梢时,及时摘除烧毁,防止扩大侵染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4、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施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250050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45%特克多悬浮液300800倍液温室内可用10粉锈宁烟雾剂熏蒸 5、生物制剂:近年来生物农药发展较快,BO-10 (150200倍液)、抗霉菌素120对白粉病也有良好的防效 6、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白粉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二、锈病类的病害的特点与防治技术,(一)锈病类概述 锈病是一类特征明显的病害,锈病因多数孢子能形成红褐色或黄褐色、颜色深浅不同的铁锈状孢子堆而得名。
锈菌大多数侵害叶和茎,有些也为害花和果实,产生大量的锈色、橙色、黄色,甚至白色的斑点,以后出现表皮破裂露出铁锈色孢子堆,有的锈病还引起肿瘤 锈病多发生于温暖湿润的春秋季,在不适宜的灌溉、叶面凝结雾露及多风雨的天气条件下最有利于发生和流行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1. 玫瑰锈病 (1)症状识别 主要危害芽、叶片,也危害叶柄、花、果、嫩枝等部位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淡黄色粉状物反面生有黄色稍隆起的小斑点锈孢子器,初生于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散出橘红色粉末,后期出现橘黄色粉堆夏孢子,秋末叶背出现黑褐色粉状物,即冬孢子堆和冬孢子受害叶早期脱落,影响生长和开花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玫 瑰 锈 病,叶面孢子堆,叶面孢子堆,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2)病原 玫瑰多胞锈菌、短尖多胞锈菌和蔷薇多胞锈菌,属担子菌亚门,多孢锈属夏孢子,,冬孢子,冬孢子,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3)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芽内或以冬孢子在发病部位及枯枝落叶上越冬玫瑰锈病为单主寄生翌年玫瑰芽萌发时,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侵入植株幼嫩组织,4月下旬出现明显的病芽,在嫩芽、幼叶上呈现出橙黄色粉状物,即锈孢子 5月间玫瑰花含苞待放时开始在叶背出现夏孢子,借风、雨、虫等传播,进行第1次再侵染。
条件适宜时叶背不断产生大量夏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 发病适温在1526,6、7月和9月发病最为严重 温暖、多雨、空气湿度大为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 北京重瓣红玫瑰和甘肃小叶玫瑰易感病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2. 海棠桧柏锈病 (1)症状识别 春夏季主要危害贴梗海棠、木瓜海棠、苹果、梨,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黄绿色小点,后扩大成橙黄色的油状斑,然后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粒点,即性孢子器发病后期叶片背面生出黄色须状物,即锈孢子器(俗称羊胡子)转主寄主为桧柏,受害严重的桧柏小枝上病瘿成串,造成柏叶枯黄,小枝干枯,甚至整株死亡在海棠、苹果与桧柏混栽的公园、绿地等处发病严重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木瓜海棠锈病,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柏类树上的冬孢子角,冬孢子角膨胀,冬孢子角,吸水胶化,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2)病原 山田胶锈菌、梨胶锈病菌,属担子菌亚门,胶锈菌属1. 菌瘿 2. 冬孢子萌发 3. 海棠叶症状 45.性、锈孢子,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3)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桧柏枝条上越冬,翌春34月份遇雨时,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主要借风传播到海棠上,在叶正面产生性孢子器,后叶背面形成锈孢子器。
锈孢子成熟后随风传播到桧柏上,侵入嫩梢越冬 此病发生与雨水关系密切两种寄主混栽较近、有病菌大量存在,34月份雨水较多,是病害大发生的主要条件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3. 菊花锈病 (1)症状识别: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在叶片正面出现淡黄色斑点,相应叶背面出现疱状突起,由白色变为淡褐色至黄褐色,表皮下即为病菌的冬 孢子堆严重时,叶 上病斑很多,引起叶 片上卷,植株生长逐 渐衰弱,甚至枯死1. 症状 2. 冬孢子,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2)病原:菊花白色锈病菌,属担子菌亚门,双孢锈属 (3)发生规律:菊花白色锈菌为低温型,冬孢子12-20内适于萌发,多数菊花栽培地在夏季可以自然消灭,但在可越夏地区则可蔓延成灾此病在内地分布不广, 但在台湾和日本是比较重要的病害病菌随菊苗传播(1984年上海从日本引进的早菊上带有此菌;1997年山东潍坊从国外引进的秋菊上带有此菌,发病严重),应加强检疫露地在秋末,多风雨天气有利于发病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4. 草坪草锈病 (1)症状识别 该病主要发生在结缕草的叶片上,发病严重时也侵染草茎发病初期叶片上下表皮均可出现疱状小点,逐渐扩展形成圆形或长条状的黄褐色病斑夏孢子堆,冬孢子堆生于叶背,黑褐色、线条状,长12mm,病斑周围叶肉组织失绿变为浅黄色。
发病严重时叶片变黄、卷曲、干枯,草坪景观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