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Ⅰ)(共11页).doc
11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Ⅰ)编 号:课程总学时:48 实验学时:10课程总学分:2.5 实验学分:(非单独设课的实验不用填此项)先修课程:《自动控制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汇编语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方向本科)、网络工程(本科与专升本)开课部门: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一、本课程实验的主要目的与任务计算机控制技术是实践性、应用性以及综合性较强的一门专业技术课,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进一步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进一步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掌握系统的使用方法,达到能初步设计主要接口电路硬软件的能力1) 实验前预习实验指导书及教材有关知识;(2) 实验前预习有关芯片的原理与应用电路;(3) 实验前预习有关软件知识;(4) 和老师一起构建实验框架、内容和方案二、本课程实验应开设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类型必做/选做所需主要设备型号、名称1D/A数模转换实验2验证必做EI实验箱2A/D模数转换实验2验证必做EI实验箱3数字PID控制实验2验证必做EI实验箱4数字滤波器2验证必做EI实验箱5电机调速实验2验证必做EI实验箱注:1、类型---指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2、该表格不够可拓展。
三、各实验项目主要实验内容和基本要求实验 1 D/A数模转换实验1.实验目的 (1) 掌握数模转换的基本原理 (2) 熟悉12位D/A转换的方法2.实验内容(1) 实验内容通过A/D&D/A卡完成12位D/A转换的实验,转换公式如下: Uo=Vref(211K11+210K10+….+20K0)/212 Vref=5.0V 例如:数字量=0100,0000,0000 K11=0, K10=1, K9=0, K8=0, K7=0, K6=0, K5=0, K4=0, K3=0, K2=0, K1=0, K0=0 模拟量Uo=Vref(4096-211K7+210K6+….+20K0)/212=2.5(2) 实验方法1)硬件连接:将数据采样卡上标有AD1 IN的插孔与DA1 OUT的插孔相连2)实验硬件原理示意图: 数字量――>D/A――>转换――>A/D采集――>计算机显示结果(3) 实验步骤1) 打开软件,在实验课题菜单中选中D/A数模转换实验;或者在左栏快捷区选中D/A数模转换实验项目条,双击即可2) 在相应弹出的对话框中填写参数,在数字量对应区填写目标数字量注意:数字量的范围从0……40963) 点击变换按钮,转换出对应的模拟量,如果点击运行,则执行采用数据,等待数据传输完成后,在测量图形中观测对应的数据;点击取消,则取消当前实验4) 实验完成后起用测量标尺,观测图形并测量数据;在主窗口中单击Measure键,使用弹出标尺,进行单值测量;选择Single项,进行单测量;Double项,进行双测量,测量标尺可以拖动使用5) 退出实验,在实验课题菜单中选择退出即可。
4) 实验报告 1) 画出数字量与模拟量的对应曲线 2) 计算出理论值,将其与实验结果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3.实验要求 通过本实验应达到如下要求:(1) 熟练掌握数模转换的硬件实现原理2) 理解12位D/A的转换方法4.实验器材 (1) EI实验箱;(2) 计算机一台实验2 A/D模数转换实验1.实验目的 (1) 掌握模数转换的基本原理 (2) 熟悉12位A/D转换的方法2.实验内容(1) 实验内容通过A/D&D/A卡完成12位A/D转换的实验,转换公式如下: 数字量=模拟量/Vref*2N 其中N是A/D的位数,Vref是基准电压 例如:N=12 Vref=5.0V 模拟量=2.5 则数字量=(5-2.5/5.0)*212=1024(十进制)(2) 实验方法1)硬件连接:将自控试验箱上标有AD1 IN的插孔与DA1 OUT的插孔相连2)实验硬件原理示意图: 由A/D&D/A卡输出模拟量――>A/D转换――>计算机显示结果(3) 实验步骤1) 打开软件,在实验课题菜单中选中A/D模数转换实验;或者在左栏快捷区选中A/D模数转换实验项目条,双击即可2) 在相应弹出的对话框中填写参数,在模拟量对应区填写目标数字量注意:模拟量的范围从-5……+5V3) 点击变换按钮,响应的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
完成填写参数后,如果点击运行后,则执行采样数据,等待数据传输完成;点击取消,则取消当前实验 注意:实验1,实验2共用相同的测量图 在实验1中,数字量为X轴,电压量为Y轴 在实验2中,仍用数字量为X轴,电压量为Y轴4) 实验完成后起用测量标尺,观测图形并测量数据;在主窗口中单击Measure键,使用弹出标尺,进行单值测量;选择Single项,进行单测量;Double项,进行双测量,测量标尺可以拖动使用5) 退出实验,在实验课题菜单中选择退出即可4) 实验报告 1) 画出模拟量与数字量的对应曲线 2) 计算出理论值,将其与实验结果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3.实验要求通过本实验应达到如下要求:(1) 熟练掌握模数转换的硬件实现原理2) 理解12位D/A的转换方法4.实验器材(1) EI实验箱;(2) 计算机一台实验3 数字PID控制实验1.实验目的 (1) 研究PID控制器的参数对系统稳定性及过渡过程的影响 (2) 研究采样周期T对系统特性的影响 (3) 研究1型系统及其2型系统的稳定误差2.实验内容(1) 实验内容 1) 系统结构图示于图10。
图10图中 Gc(s)=Kp(1+Ki/s+Kds) Gh(s)=(1-e-KT)/s Gp1(s)=5/((0.5s+1)(0.1s+1)) Gp2(s)=1/(s(0.1s+1)) 2) 开环系统(被控制对象)模拟电路图分别示图11-1和图11-2,其中图11-1对应GP1(s), 图11-2对应Gp2(s) 3) 被控对象GP1(s)为“0型”系统,采用P1控制或PID控制,可使系统变为“1型”系统,被控对象Gp2(s)为“1型”系统,采用P1控制或PID控制可使系统变成“2型”系统4) 当r(t)=I(t)时(实际是方波),研究其过渡过程5) PI调节器及PID调节器的增益 Gc(s)=Kp(1+K1/s)=KpKI((1/K1)+1)/s=K(Tis+1)/s 式中 K=KpKi Ti=(1/KI)不难看出PI调节器的增益KpKi,因此在改变Ki时,同时改变了闭环增益K,如果不想改变K,则应相应改变Kp采用PID调节器相同6) PID递推算法 如果PID调节器输入信号为e(t),其输送信号为u(t) 则离散的递推算法如下:U=KPek+Kiek2+Kd(ek-ek-1) 其ek2是误差累积和。
2) 软件使用1) 打开软件,在实验课题菜单中选中PID控制实验;或者在左栏快捷区选中PID控制实验项目条,双击即可2) 相应弹出的对话框中填写参数,在AD1标签填写AD采样参数 A、打开AD启用标志,操作:点击即可;B、填写采样周期(0.01……100s),操作:填写参数;C、填写采样电数(50……999),操作:填写参数;D、打开AD显示标志,操作:点击即可;E、选择AD采样数据显示颜色,信源颜色按钮; 注意:AD启用是AD采样通道开启标志;采样周期最小为0.01s;F、AD显示是AD采样通道显示颜色;(不能使用与系统背景相同的颜色填写相关参数V,KP,KI,KD) 注意:电压给定不要超过范围限制;3) 完成填写参数后,如果点击确认,则执行采样数据,等待数据传输完成;点击取消,则取消当前实验4) 实验完成后起用测量标尺,观测图形并测量数据;在主窗口中单击Measure键,使用弹出标尺,进行单值测量;选择Single项,进行单测量;Double项,进行双测量,测量标尺可以拖动使用5) 退出实验,在实验课题菜单中选择退出即可3) 实验步骤 1) 连续Gp1(s)为对象的模拟电路图11-1及A/D&D/A信号线。
检查无误后,接通12V电源 2) 输入采样周期T,(参考值T=0.02) 3) 输入参数Kp,Ki, Kd(参考值Kp=1,Ki=2, Kd=0) 4) 观察响应曲线若不满意,改变Kp,Ki, Kd的数值和与其相对应的性能指标p、ts的数值 5) 取满意的Kp,Ki, Kd值,观查有无稳态误差 6) 断开电源,连接模拟电路图11-2,并接上A/D,D/A信号线 7) 接通电源,重复2-8步骤4) 实验报告 1) 画出所做实验的模拟电路图 2) 总结一种有效的选择Kp,Ki, Kd方法,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满意的参数3.实验要求通过本实验应达到如下要求:(1) 能够理解PID控制器的参数对系统稳定性及过渡过程的影响 (2) 进一步理解采样周期T对系统特性的影响 4.实验器材(1) EI实验箱;(2) 计算机一台实验4 数字滤波器1.实验目的 (1) 研究数字滤波器对系统稳定行及过渡过程的影响 (2) 熟悉和掌握系统过渡过程的测量方法3) 掌握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4) 了解数字滤波器的通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2.实验内容(1) 实验内容 1)需加入串联超前校正的开环系统电路及传递函数 ① 实验电路②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③ 系统闭环结构图④ 数字滤波器的递推公式 模拟滤波器的传函数: 利用双线性变换得数字滤波器的递推公式: UK=q0uK-1+q1ek+q2ek-1 q0=(T-2T2)/(T+2T2)q1=(T+2T1)/(T+2T2)q2=(T-2T1)/(T+2T2)T=采样周期 T1=超前时间常数 T2=滞后时间常数2)需加入串联滞后校正的开环系统电路及传递函数① 实验电路②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③ 系统闭环结构图④ 数字滤波器的递推公式 模拟滤波器的传函数: 利用双线性变换得数字滤波器的递推公式: UK=q0uK-1+q1ek+q2ek-1 q0=(T-2T2)/(T+2T2)q1=(T+2T1)/(T+2T2)q2=(T-2T1)/(T+2T2)T=采样周期 T1=超前时间常数 T2=滞后时间常数(2) 实验步骤 1) 连接模拟电路图,按软件默认的T1、T2测量系统阶跃响应,并记录超调量和调节时间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