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程, 经验与启示.doc
6页美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程、经验与启示韩 萌一、美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之历程1 殖民地学院的建立美国高等教育起源于私立学校,1776 年独立以前是英属殖民地从 1636年至 1769 年,殖民地共建了 9 所学院1636 年,经马萨诸塞殖民地议会批准,公理会创办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高等院校——哈佛学院;1693 年,由圣公会在南部殖民地威廉斯堡创建了威廉玛丽学院;从 1701 年至 1769 年,殖民地相继建立了耶鲁学院、新泽西学院、金斯学院、费城学院、罗得岛学院、女王学院和达特茅斯学院等学院美国殖民地学院多由宗教教派创办培养宗教工作者和传播宗教是殖民地学院的首要宗旨威廉.玛丽学院宣称:“为教会提供宗教信仰虔诚的具有渊博知识和优雅举止的青年,并在印第安人中传播基督教 ”耶鲁学院院长克拉普明确宣布:“学院是传教士的社团,耶鲁学院的伟大意图,是按我们的途径培养传教士 ”然而, “由于殖民地的扩大,教会的和政治的事务需要越来越紧迫由于缺少适当的指导和填补各种政治职务的一批有能力的人士,政府的事务也更为难办” ,因此,殖民地学院除致力于培养各个教派的牧师之外,也追求多方面的教育目标如费城学院就十分注重科学教育,神学色彩淡薄,将“祛除文盲所带来的社会灾难,灌输正确的宗教原则,引导民众形成守法的公民意识”列为目标之一;哈佛学院也提出了“促进一切的良好的文学、艺术和科学”及“对这一国土的英国的和印第安的青年在知识和虔诚方面实施教育”的要求。
正是这种殖民地学院的职能释解与社会的迫切需要,促进了殖民地学院的职能拓展和建国后美国州立大学的快速发展2、州立太学的崛起1776 年建国后,美国急需培养大批具有政治、管理才干的官员和优良素质的公民,由于教派主办的大学难以履行或胜任这一使命,很难满足新型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筹建“公立”高校势在必行1819 年,托马斯·杰弗逊以“中央学院”为基础,创建了由州管理的弗吉尼亚大学它是美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州立大学,其成立标志着美国高等教育史上个新时期的到来不同于殖民地学院,州立大学的校董事会由州长任命,经费由州政府提供,大学的任何事务在任何时候都要受到州立法机关的控制,并在办学目标、谋程设置、教师聘任等方面进行改革弗吉尼亚大学公开表明自己是完全的公立高等教育机构,致力于服务世俗社会的实际需要它十分重视地质测量和农业科学等应用科学的建设与发展,并将教育目标确定为培养满足当地社区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并公开宣称要向学生提供超出现有学院的高水平的教育;允许学生存在职业性倾向并享有选课的自由为确保弗吉尼亚大学的良性运行,杰弗逊不允许各种教派来挑选教授或董事会成员,不设神座,拒绝来自任何教派对学校管理和教学实践的控制和干预;学校设立了不包括神学教授在内的古代语文、现代语言、数学、哲学、历史、解剖学和医学、法学、伦理学等 8 个学科的教授职位,并赋予教授最大限度的学术自由。
弗吉尼亚大学的办学模式,不仅为南方各州的大学提供了样板,而且对中西部州立大学的建设、乃至美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3 莫里尔法案的颁布南北战争以后,美国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激增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向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延伸1862 年,联邦政府颁布了《莫里尔法案》 ,向各州赠地,资助建立农工学院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在每州至少资助一所从事农业和机械工艺教育的学院按照 1860 年规定分配的名额.每州凡有国会议员一人可分得 3 万英亩的公用上地或相等的土地期票;出售土地所获资金,除 10%用于购买校址用地外,其余将设屯捐赠基金,其利息不得低于 5%;这笔捐赠基金如果 5 年内未能用完,将全部退还联邦政府赠地学院的蓬勃发展,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世俗化和大众化,使得高等教育不再是特权阶层的垄断领域,而成为任何人在任何学习领域都能接受教育的学校在教育内容上.赠地学院以农业教育与工艺机械教育为核心,主要向学生讲授农业科学知识、农业生产技术;工业教育主要把工程与技术教育作为教学重点;通过设置铸造厂、熔铁炉及机械工场等劳动实践基地,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有效结合。
为强化对高校的支持力度,1890 年,联邦政府通过了第二个莫里尔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每年向赠地学院拨款,开创了联邦政府资助高等教育的先河,促使州政府对州立高等学校的财政拨款制度化莫里尔法案不仅孕育出了康奈尔大学“科学直接服务于农业和其他生产行业”的办学理念,而且使“帮助州政府在全州各个领域开展技术推广和函授教育以帮助本州公民”为主旨的“威斯康星思想’ ’应运而生,J 司时还确立了农业、工艺学科和与之相关的应用科学在高等学校中的主导地位,使社会服务观念逐渐固化为美国高等学校继教学、科研之后的又一项基本职能:值得称道的是,联邦政府在资助创建农业、机械或其他应用学科的高等院校时,并没有否认高校讲授自然科学或古典学科也正是这一举动,有力推动了美国高等院校中最有影响的学校——综合大学的诞生4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美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从其实质来说是高等教育大学化的过程南北战争之后,美国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社会工业化步伐加快,创办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呼声日渐高涨加之大批赴德留学的美国学者纷纷回国,美国开始了学习德国重视科学研究、创建研究型大学的历程1858 年,亨利.P 塔潘在辩执安大学开设了正式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被誉为美国最早开设硕士课程的大学。
在大学学术化的进程中,耶鲁学院是最早开设博士研究生课程的学校,1861 年该校首次颁发了 3 个哲学博士学位,成为美国最早颁发博士学位的大学;1868 年康奈尔大学成立.1 872 年开始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889 年创办克拉克大学,成为美国第一所完全实施研究生教育的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开展,标志着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开端,使大学旨次把培养研究生作为重要职能之一,使学者们第一次能够在自己的专门领域把教学与创造性的研究结合起来;开创了大学科学研究的新职能,创设了基于学术研究的研究生教育的新模式至1900 年,美国研究生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开设研究生课程的学校已达 150 多所,在校研究生达 5800 名,有 50 多所高校开设了博士课程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在哈佛大学等 5 所大学校长的倡议下, “全美大学联合会”成立,标志着美国研究生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标准化阶段,使得研究生院成为美国高校的正式组成部分该会的成立,规范了研究生院的办学标准,确保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促进了美国专业式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发展5、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 “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约有 30%的相关年龄组的青年接受过高等教育,至 60 年代,美国青年入学的百分比提高到 50%,开始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审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历程,其关键得益于军人权利法案、国防教育法的有效推进1944 年,二战接近尾声,美国国会为了奖励服役军人二战期间的贡献,颁布了《军人权利法案》 该法案规定,二战期间服役 90 天以上的军事人员退役或战争结束后,均享有 14 年的教育与培训的权利,政府将支付一定的学杂费和生活津贴该法案实施后,上百万退伍军人涌入了高校,1946 年、1947 年的退伍军人占全美高校学生总数的 50%在该浪潮的冲击下,美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在 1940 年至 1950 年期间,几乎扩张了一倍 《军人权利法案》的颁布,使美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成为美国第一次入学潮的开始《国防教育法》是推进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法律依据,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把教育置于关乎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地位,是美国教育立法的一个里程碑1957 年 10 月,苏联人造卫星上天,打破了美国人科学技术一直领先的优越感加强科学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成为美国教育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1958 年 9 月,美国国会议员通过了《国防教育法》 该法授权联邦政府拨款 2 亿 8 千万美元给州立高校,实施了学习货款计划和研究生奖学金计划,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学生数从 1960 年的 358 万人上升到1970 年的 792 万人,翻了一番;研究生数量也由 35 .6 万人上升到 103 .1 人万,增长了三倍二、美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之经验l 政府积极作为,以立法方式促进大学发展美国宪法并未赋予联邦政府任何教育责任或义务,然而,联邦政府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却从来中断过从州立大学的学科建设至赠地学院的创建,联邦政府均采取积极行为促进高等教育发展设置了联邦教育部,负责分配和发放联邦教育经费、开展教育研究、提供一个州不能独立承担的教育服务等,还通过发放学生助学金、调整税收等政策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在联邦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诸多举措中,最主要、最有力的手段是教育立法如前所述,1862 年美国通过了《莫里尔法案资助农业院校的刨建年美国颁布了第二莫里尔法案》 ,规定联邦政府每年向赠地学院援款;1944 年的《军人权利法案》 ,联邦政府通过资助退役军人进入高校学习,使高等教育明确地成为了国家实现目标的工具;1958 年,颁布了《国防教育法》 ,采取了全面而具体的措施以确保高等教育的优先发展在该法案及后来美国国会通过的一系列有关大学立法推动下,联邦政府对大学的影响和干预空前加强,以至出现了“大学的‘联邦时期”’。
据统计,该时期美国高等教育立法达 50 余项,如 1963 年的《高等教育实施法案》 ;1965 年的《高等教育法》 ;1984 年的《投身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潜力》 ;1987 年的《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院》 ;1993 年的《学生贷款改革法》和《全国服务信托法》 ;1994 年的《2000 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 《学生贷款拖欠免除扩大法》等一系列法案这些法案,形成了高等教育领域相对独立的法律体系,对美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 强化实用改革,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用主义是长期以来指导美国高等教育建设和发展的核心理念美国州立大学创办伊始,就确立了服务世俗社会需要的办学宗旨莫里尔法案、威斯康星思想、康奈尔计划等办学理念均反复强调:“大学的目标是要把知识的光亮和发展的机会带给全国各地的人民,服务应成为大学的惟一理想, ”短期大学、社医学院和成人大学更体现了这一思想这些学校灵活机动,社会需要什么,就开设什么课程,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中高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改革中,大学与企业的联系更为直接其渠道主要有三个:一是大学科技人员个人与企业的联系通过散点式、灵活性的联系和接触,促进了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增强了商校科技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和信心。
二是在大学中创办工程学系19 世纪末,美国为了应对国际竞争和发展工程技术学科的需要,在大学中创办了一些工程技术系.对加强大学与工业的联系起了积极作用三是创办新型技术学院为消除“象牙塔” 、 “纯学术”型大学与工业联系的障碍,美国在传统大学基础上创办技术学院,促进传统大学的改革,以加强大学与工业的联姻与合作在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政府产业界相互合作的三螺旋模式应运而生,使学校与其所在地区企业界、公众以及政界领导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动双赢的伙伴关系.承担起了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战略性和策略性选择的重任在此思想的指导下,许多公立大学与各州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科技开发、合作与推广活动,促进了高校与地区间的共同繁荣3 多种形式办学,创建科学合理的高教体系美国为适应多元化经挤的发展,采取了多种形式办学不同层次和类别的高校目标各异、定位明确19 世纪美国大学以古典学科见长,但 1868 年成立的康奈尔大学,其办学宗旨却是“使科学直接服务于农业和其他生产行业” 从目前看,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研究型大学它以基础性、学术性研究著称,设有研究生院,能授予博士学位。
在这些大学的周围,形成了一个个集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