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写作”阶段目标的解读.doc
3页对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写作”阶段目标的解读这是2012年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的写作部分,加粗字词均为改动部分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1. 对写话有兴趣,写H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白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 想)2.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 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第二学段(3・4年级)1.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 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原第3条)2.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 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原:注意表现H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3. 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4.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H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5. 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川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6. 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原8条,现6条)第三学段(5・6年级)1. 愦得写作是为了白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 习作素材3. 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 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删:学写读书笔记)4•修改白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報洁 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调柴:不提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 字的习作)(原7条,现5条)相对血言,在第二学段小,写作课程标准改动最大这也正是我新学期要而 临的中段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尤其第二条和第四条的规定,我们发现H 标界定的更加清晰新课程写作教学改革的特点是多方面的,在这里谈一点个人体会:一、 淡化技巧训练,注重生活积累尤其对于中低段学生而言,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积累和兴趣,中年级的教学 中的是积累和信心除了中低段对标点符号的要求和把想写的印象深刻或感兴趣 的内容写清楚外,对写作技巧几乎没有具体的要求仅在高年级的学段H标中 提到“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和“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 书写规范、整洁”但对积累素材,却作了具体的规定:“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可 见,在小学阶段,《标准》淡化了写作技巧训练,而更注重培养学生从生活中积 累索材的习惯。
二、 注重写作过程,评价要实施与作文的每一个环节《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除了课内 外作文外,还应记录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等内容,以全而反 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可见,《标准》非常关注写作过程,无论是 写作前(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评价),还是写作吋(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 的H标,综合考虑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情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 与态度的评价),或者写作后(“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 方法”)学生的表现都作为评价的内容然而,以往我们评价学生作文的好坏,只看作文本身,这也是导致学生不喜 欢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因作文的评价一直是一个引起广泛注意的问题,问题的焦 点是对同一篇作文,不同的老师的评价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有时甚至会得出截然 相反的结论有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却不一定能得到老师们的肯定, 得到的只是一个低分或者几句无关痛痒的评语,甚至有些评语还很不具体,久而 久之,自然对写作失去信心和兴趣三、 突出写作主体,关注个体生命体验《标准》在对写作的要求上,也非常强调“自己”,倡导自由地表达“自己” 的观点。
《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基于此,《标准》 在“写作”阶段的H标是“写口己想说的话”,“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 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 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此外,《标准》在“教学建议” 小更明确地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 作的束缚,鼓励口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口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相对于过去教学大纲中“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想象写出来”、“感情真实、内 容具体、中心明确”等笼统提法,《标准》则提出“重在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 性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以求得写作的个性化和独特化的导向更加鲜 明突出这样,学生的作文自然多了些真实、童真、童趣四、 写作和综合性学习相融合,关注生活现象,倡导研究性写作如果仅从“写作”的要求来看,《标准》对小学生是否应该进行综合性研究 写作似乎没有明确规定,但是,结合课程改革新提出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来看, 它同样适用于小学生进行研究型写作。
如“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对感兴趣的 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第一学段)“能提出学习和生活 中的问题,有H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第二学段)“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 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调查报告第三学段)写作的境界不是为了写作而写,而是有好多想法和印彖深刻的事以及独特感 受让你忘记自我地流泻与笔端我想,保护兴趣,注重积累,尊重体验,学会修 改与润色,这都不是一句口号,要我们老师动足脑筋,指导自己操作的每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