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手册汇总.docx
14页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手册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手册 第一章 班级心理委员的内涵 1、什么是心理委员制度? 心理委员制度是指学校班级设立特地负责心理健康教化相关职责的班委成员的制度,它于2004年诞生于天津高校并随后在我国大陆地区的部分高等院校以及中小学校中快速得到传播,是近几年来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化工作得到蓬勃发展这一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是将学校心理健康教化工作逐步推向深化的产物,是学生自助与助人需求的统一体现,也是我国学校教化中学生干部制度和学生自我管理制度相结合这一传统的沿革和新发展 2、什么是心理委员? 心理委员是为班级同学、寝室同学及身边挚友供应有关切理健康方面帮助的人,他们是班级学生干部,他们以同等、敬重、服务同学的看法为有相关须要的同学供应帮助,担当或帮助实施针对班级心理健康教化的各类事务或活动 心理委员通常要具备肯定的条件,如拥有胜任该项工作的特性特征,经过系统的培训之后,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担当本职,接受院系和学校心理健康教化机构的双重领导,工作的同时还需接受长期的专业指导和监督,以便于有效发挥主动作用 其次章 心理委员的遴选 班级心理委员是校内心理健康预警和救济体系中最基础的一个环节,他们生活在学生之中,最简单发觉问题,最简单彼此沟通。
通过对遴选出的心理委员进行选拔培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染力,可以让心理委员在自助的基础上学会互助,在互助中和谐成长 1、竞选班级心理委员的意义是什么? 班级心理委员同其他的班级干部在某些地方是类似的,都是在班级为同学服务的一份工作通过每学年或一个固定周期竞选的班级心理委员,通过竞选的形式担当班级干部,对其本身的心理发展也会产生主动的影响,同时可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在自我成长的基础上完成对同学的帮助工作 通过竞选成为班干部的人一般具有三个特点:自信念强、劝服别人的实力强、协调实力强而这些属于情商EQ范围内的实力被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比智商IQ更重要,更 能确定人能否融入他人,能否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因此,那些长期在学校里担当学生干部的学生在社会中更简单适应这些特点同样反映在班级心理委员的身上 2、对班级心理委员的详细要求是什么? 1酷爱心理学学问,热心班级心理健康工作,有敬业奉献精神与服务意识; 2酷爱同学,在学生中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3学习成果良好包括良好以上,保证其学有余力担当此任; 4心理行为要符合年龄特征; 5擅长与人沟通,具有肯定的语言表达实力; 6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7有良好的心理素养,为人乐观开朗,能够做到悦纳自己、善待他人; 8能够遵循心理健康教化工作中的保密原则。
3、心理委员的选拔程序是什么? 1自荐方式 个人填写《心理委员报名表》,并参与班级干部竞选,其后上交心理健康教化中心审核; 心理健康教化中心依据报名表,结合心理委员的基本要求进行审核; 心理健康教化中心将审核结果反馈到系、班级,正式确定 2学生、老师举荐方式 参与班级干部竞选,由学生、老师写好举荐信,举荐信内容包括被举荐人姓名、性别、学院、年级、班级、性格、爱好、个人意愿等基本信息,再上交心理健康教化中心审核; 心理健康教化中心依据举荐信,结合心理委员的基本要求进行审核; 心理健康教化中心将审核结果反馈到系、班级,正式确定 3年度选拔制度 心理委员首任期为一个学年,依据年度考核结果确定是否连任,详细程序如下: 心理委员填写《心理委员续职申请表》,上交心理健康教化中心审查; 心理健康教化中心对申请连任者进行面谈,依据面谈状况、心理委员考评结果以及《心理委员续职申请表》确定是否连任,原则上年度考评不合格者不连任; 心理健康教化中心将连任结果反馈到系、班级,正式确定; 心理委员确定后由心理健康教化中心存档备案。
4、竞选和选拔结果如何? 想要通过竞选方式成为班级心理委员的同学,一般都是对心理学感爱好或者有肯定的心理学基础的同学,也可能是对自身身心健康发展特别关切的同学竞选的过程是一个剖析自我、表达自我的过程,同学间可以通过竞选的过程获得更多的了解,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建立一个初步的信任,提高竞选人的自信念 通过选拔并最终确定的班级心理委员,通常都是具有主动为同学服务的精神主观上的动力结合心理健康教化中心的系列培训,都能够促进班级心理委员的个人成长和工作实力 5、班级心理委员的遴选标准与任职条件? 1酷爱心理学学问,热心班级心理健康工作,有敬业奉献精神与服务意识; 2酷爱同学,在学生中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3学习成果良好包括良好以上,保证其学有余力担当此任; 4心理行为要符合年龄特征; 5擅长与人沟通,具有肯定的语言表达实力; 6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7有良好的心理素养,为人乐观开朗,能够做到悦纳自己、善待他人; 8能够遵循心理健康教化工作中的保密原则 6、对心理委员进行心理测试的好处是什么? 专业心理测验是一种心理测量工具,主要用于评估人的某些心理特征,它依据客观的、标准化的程序来测量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既可以起到心理卫生的宣扬作用,使心理委员相识到心理健康对高校生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并增加心理保健意识,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主动调整心理状态达到良好适应、发展和提高;又可以通过心理测试,使自己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更好地为同学服务 第三章 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 1、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目的是什么? 即“了解现状、获得学问、驾驭技能、明确职责 了解现状—须要了解全国近两千万高校生心理健康的普遍现状 获得学问—获得基本的心理健康学问与心理素养学问 驾驭技能—驾驭与班级同学进行心灵沟通的基本技能 明确职责—精确明确自己的职责 2、对心理委员的培训要求是什么? 1经过培训后,能够对高校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总的了解,尤其是对本院学生特点有较精确的了解假如能结合不同专业、性别、年级有深化的了解,对于心理工作的开展则会更有针对性 2经过培训后,能够对高校生心理健康的评定标准、心理素养的评定指标等有正确理解,特殊是能较好地利用这些标准来对班级同学或四周人员进行科学推断和理解 3经过培训后,能够较好地与班级同学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使他人情愿与自己交友,畅抒自己的个人情怀,诉说心理苦恼,或能够主动接近同学,刚好发觉并报告同学的心理困惑。
4经过培训后,能够对学院规定的“心理委员职责”娴熟驾驭并能敏捷运用 3、班级心理委员岗前培训包括几大方面? 包括三大方面内容: 第一部分是心理委员制度培训使班级心理委员了解全部的心理委员工作制度,根据制度开展工作 其次部分是心理学学问培训使班级心理委员了解基本的、相关的心理学常识,扩展学问面,增加对心理问题的鉴别实力,提高他们对心理健康教化工作重要性的相识 第三部分是技巧性培训目的在于使心理委员娴熟驾驭基本技能,提高人际沟通实力和洞察实力,增加责任感 4、班级心理委员日常工作程序是什么? 1定期报告每月向系心理员报送《班级学生心理状态晴雨表》,分别从学习、生活、交往、情感、危机事务、综合评价等多个维度对本班学生的月心理状态进行报告 2危机事务刚好反馈制度对班级中可能或即将发生的危机事务,刚好向本班员、系心理员、心理健康教化中心反馈,避开恶性事务的发生 3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心理健康教化活动通过班级墙报、主题班会、团体心理等活动,促进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4结合本班学生的现状开展调查探讨,促进改善班风、学风,解决本班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5在参与心理委员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的基础上,对有需求的学生进行个体心理工作学院会依据心理委员的需求,在集中培训基础上,可为心理委员供应接着培训 第四章 班级心理委员的职责 1、心理委员明确自己应当做什么?懂得如何做? 心理委员作为班委会的成员之一,他们的工作性质与学习委员、宣扬委员、文体委员等不同,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具有自身的特点,详细内容如下: 第一条 保密原则心理委员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必需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对自己所接触的同学隐私不得向亲戚、恋人或挚友等泄露,特别状况可向心理询问老师请教 其次条 心理委员负责全班同学的心理问题工作考虑男女性别差异,分男心理委员 和女心理委员 第三条 心理委员应敏锐视察并刚好记录本班同学心理改变动态视察记录的内容严格根据《心理委员工作手册》中规定的“常见心理问题”与“应急心理问题”两部分内容进行,不夸大、不引申,记录内容务必真实客观,而且谨慎保管、严加保密、定期上交 第四条 心理委员对本班同学所视察到的心理问题要按规定程序进行汇报 第五条 心理委员对“常见心理问题”的汇报实行“零报告”制度。
报告时间为一个月一次,每学期共计5次,全年10次详细时间为:9月30日、10月31日、11月30日、12月31日、寒假前一周;3月31日、4月30日、5月31日、6月30日、暑假前一周 第六条 心理委员对“应急心理问题”的汇报实行“即时报告”制度原则上要求心理委员把本班发生的应急心理问题刚好向所在系的心理员报告当心理委员与所在系的心理员因故联系不上时,心理委员可干脆与学院心理健康教化中心老师联系同时,由心理委员补交相关的书面汇报材料 第七条 心理委员在面对本班同学向心理委员本人提出的心理救济时,应严格根据培训中讲解并描述的心理健康学问与心理助人技巧进行在超出自身助人实力范围时,心理委员应刚好向有关同学建议转介到学院心理询问中心 第八条 心理委员帮助学院心理询问中心做好一年一度的全院同学的心理建档工作 第九条 定期收集本班同学提出的一般性心理困惑问题并刚好反馈到上一级机构寻求专业解答 第十条 对须要做心理测试、个体心理询问、团体心理的同学进行集中登记并与心理询问中心老师取得联系 第十一条 组织开展全班性的其他相关切理活动 2、班级心理委员的日常事务有哪些? 主要是宣扬并普及心理健康学问,同时对班级同学中表现出的一些基本心理问题症状发觉并刚好汇报。
详细包括二大块:一是以“综合项目”为体系的日常事务内容;二是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日常事务内容 3、班级心理委员以“综合项目”为体系的日常事务内容有哪些? 1自助与自我教化 2视察与反馈班级学生的心理动态 3联络:在班级同学与学院心理健康教化中心之间起联系作用 4助人工作 5参加系以及全院性的心理健康系列活动 6协作系里组织班级心理卫生活动 7参加学院心理健康教化中心的日常服务工作 8遵守职业道德 9高校生心理健康调查 4、班级心理委员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日常事务内容有哪些? 高校生中常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