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城乡统筹背景下德州市合村并建模式研究.

11页
  • 卖家[上传人]:好**
  • 文档编号:99559958
  • 上传时间:2019-09-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7.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第十二届“挑战杯”德州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城乡统筹背景下德州市合村并建模式研究摘要本文以山东省农业传统大市德州市为例,调查分析乡村居民点自然、社会经济条件,构建乡村性指数模型,计算分析德州市所辖县市的乡村性,比较不同居民点发展动力来源和方向,科学判断德州乡村发展的区域特色,立足地域差异,结合典型案例提炼并诠释合村并建的区域化模式,并针对德州市合村并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关键词 城乡统筹 合村并建 德州市 一、引言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严重的二元结构。城乡分割,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影响中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竞争力的加强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实行城乡统筹、调整失衡的工农业和城乡发展关系、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发展战略,可以缓解城乡差距日益加剧导致的很多矛盾,此方面研究是我国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热点。在政府方面我国城乡统筹相关概念最早是在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以“统筹城乡发展”形式提出,2010年中央在一号文件的名称中首次突出了“城乡统筹”这一概念,并在文件中多处提及和阐释。现实发展背景下城乡统筹的基本内涵是作为相对独立的主体“城”、“乡”,在一定的时代背

      2、景中,互动发展,以实行“城”、“乡”发展双赢为目的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关键是城市带乡村。城乡统筹需要切实解决农村发展中所面临的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村集体经济弱化、村镇环境不断恶化、城乡差距持续拉大等关键问题,提升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国外学术界对于城乡统筹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理论:一是空间统筹理论。由以英国霍华德等为代表的田园城市理论、德国勒普克等的城市分散配置理论、城乡结合理论、直接补偿理论及欧盟的空间整备政策构成;二是产业统筹理论。该理论以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为依据,指出二元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剩余劳动力由传统劳动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的问题;三是要素统筹理论。代表人物赫尔希曼等提出非均衡增长理论,强调以城市为中心的资源要素应从城市到乡村的流动来带动乡村发展的观点。我国学术界目前在城乡统筹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实证研究较多集中于城乡统筹的制度改革和创新,以土地为切入点,合村并建,通过统筹配置城乡土地、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面的专项研究尚

      3、不多见1-5。合村并建工程指的是针对乡村分布分散,人地矛盾突出,土地瓶颈日益显现的现实问题,将相邻或相近的功能上联系紧密的村庄合并,统一规划功能区,统一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土地集约使用和农村新社区建设的目标。通过合村并建实现空间整合,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利用机制,可以实现土地在城乡之间的优化配置,逐步推动土地、劳动力、资金和信息等要素的城乡互动,促进城乡产业成功对接,拉动产业整合,着力提升农村生产力及其创新发展能力,达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目标。在城乡一体化理念指导下开展合村并建,有利于高效配置城乡土地资源,缓解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矛盾,促进土地要素在城乡(区域)间的高效流动,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6,促进城乡要素流动、产业联动、经济互动。合村并建作为实现城乡统筹,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必经之路,其顺利实施对最终破解我国城乡二元分割、解决城乡统筹难题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合村并建作为是一项长效的、系统的基础性社会建设工程,涉及到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各个方面,具有系统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当前正面临科学认知、科学评价、科学规划与科学决策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亟需加

      4、强综合研究。合村并建工程在切实解决农村发展中所面临的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村集体经济弱化、村镇环境不断恶化、城乡差距持续拉大等关键问题、提升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和统筹城乡协调作用巨大,但此方面的专题研究尚未出现。德州市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中的欠发达地区,农业人口集中、乡村分布较为分散,人地矛盾突出,土地瓶颈日益显现,面临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强村富民”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村社区、中心城市发展与乡村转型的种种矛盾和问题。本研究立足德州这一农业大市不同城镇、农村之间的城乡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基础与水平的地区差异和区域特色,通过典型案例的系统剖析,探讨不同类型的村域并居模式,合村并建工程对当地实现城乡统筹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完善途径,为决策层从城乡整体发展出发,以区域资源与环境容量、产业、就业能力的科学评估为基础、科学规划合村并建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对其他地区深入开展合村并建的研究起到借鉴作用。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课题以德州为例,广泛收集数据,分析城乡关系及其演变规律,阐明城市与乡村系统的互动机制,科学判断德州乡村发展的区域特色,立足地域差异,结合典型案例提炼并诠释合村并建的

      5、区域化模式。为决策层从城乡整体发展出发,以区域资源与环境容量、产业就业能力的科学评估为基础、科学规划合村并建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规划引领的作用,着力推进以中心城镇发展为核心、以中心村与农村新社区为支撑的合村并建战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有效整合人才、技术、产业、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促进专业化、区域化和规模经营新格局形成。具体思路分以下几步:首先通过社会调查、入户访谈、统计资料查询等方法,建立德州市城镇、乡村系统的人口、资源、社会经济数据库;其次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计算分析德州市各乡村居民点的乡村性和发展动力。具体研究分两步。首先选取耕地变化速率、乡村人口变化率、一产就业比例、农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5个指标构建乡村性指数,对乡村居民点的乡村性进行计算和分析。其次研究根据各乡村居民点自身区位、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和与相邻城镇、工业综合体的关系等方面的差异,比较分析乡村发展的动力来源,分析城乡关系及其演变规律,阐明城市与乡村系统的互动机制,科学判断德州乡村居民点发展的区域特色。然后根据当前资源、环境态势和未来发展容量,以发展农业产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6、、构筑农村基础设施为目标,根据不同城镇、农村之间的城乡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基础与水平的地区差异和区域特色,提炼合村并建不同典型模式。通过典型案例的系统剖析,分析不同类型的村域并居模式面临的问题,探讨解决和完善途径,科学规划并管理合村并建工程。三、德州市农村居民点现状德州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 2003年农民占420万,占全省农业人口的6.4,而行政村数量却占全省的10,村均人口比全省少271人;500人以下的村4756个,占57;最小的村只有29人;村庄规模较小,布局相对分散。村庄数量过多给当地带来了“三高”现象:村级组织运转成本高;超标准占用宅基地、空心村比例过高;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难于集中财力办大事。全市城镇化率为38,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0.3个百分点。随着德州市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人口的逐步转移,其农村建设用地粗放利用、城乡用地结构失调以及村庄布局分散的问题日益凸显。推行合村并建、实行 “大村庄”制,建设农村社区已成为一项非常紧迫、不容回避的课题。从2008年10月开始,德州全部13个县各选择一个乡镇试点村庄合并;2009年月,又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市村庄合并

      7、社区建设的意见,做出全面部署。2009年12月底,全市8319个村庄合并为3339个,减少4980个,村均人口由547人增加到1353人,行政村均面积由1平方公里扩大到2.5平方公里。像这样整个地级市范围进行大规模“大村庄制”改革在我国尚属首例。1. 人口、土地状况2005年德州市土地利用总面积为1035643.93公顷,农用地是德州市土地利用构成中的主体,占土地总面积的78.666%。其中耕地639805.53公顷;园地25749.91公顷;林地59082.28公顷;牧草地18.45公顷,其它农用地90006.05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为143504.38公顷;交通运输用地为9291.79公顷;水利设施用地为28609.80公顷,未利用土地面积为23390.81公顷,其他土地面积为16147.95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为9.65万公顷,占土地资源的9.3%,是城市用地的3.54倍。全市农业人口为438万,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为220.21m2,农村居民点用地(以行政村为单位)平均规模为11.62 hm2,各县区用地情况具体见表1。表1 德州农村居民点人口、土地状况2005县、市、区自然村

      8、(个)用地面积(hm2)农村人口(万人)人均面积(m2)居民点规模(hm2/个)德城区3404198.4317.45240.612.35乐陵市108711715.7648.82239.9810.78禹城市100810297.4134.4429910.22陵县9909382.1744.1212.759.48平原县8789568.8837.12257.7810.9夏津县5079434.0741.8225.718.61武城县3937720.0329.82258.8919.64齐河县101412772.5453.58238.3812.6临邑县8498866.6235.73248.1610.44宁津县8567574.1840.02189.268.85庆云县3814922.9124.3202.5912.92根据调查显示2005年全市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为236 m2,是国家规定最高指标(人均150m2)的1.57倍,而且全市11个县市全部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超过国家规定的的最高用地指标,个别县市达到299 m2,接近国家规定最高标准的2倍。若按国家标准进行处理,全市从居民点用地中可整理出各类土地353

      9、76hm2,由此可见农村居民点用地大有潜力可挖7。2. 乡村性状况为宏观上把握德州市乡村居民点的发展阶段和差异性,本研究构建乡村性指数对各县市的乡村性进行评价,考虑到指标的代表性和数据获取的可能性,选取了耕地变化速率、乡村人口变化率、一产就业比例、农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5个指标8。据此,构建乡村性指数评价指标,耕地变化速率和乡村人口变化率根据1999年和2007年两个年度的数据计算,其他三个指标所取数据年份为2007年,数据来自德州市的社会经济统计年鉴。本文采用线性加权和法综合以上5个指标来计算乡村性指数,以反映待评价县市的乡村性强弱。由于各个指标的量纲不同,采用极值法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方法见公式1: 公式1 式中:Si为各指标标准化值(无量纲);xi为第i指标数值;xmin为该指标的最小值;xmax为该指标最大值,i=1,2,.,5。各县市的乡村性指数为Ri,计算方法见公式2: RI= 公式2式中:wi为各指标权重,Si为各指标标准化值,RI为县域乡村性指数,数值越大表明其乡村性越强。计算各县(市、区)的乡村性指数。结果见表2。表2 德州市县市区乡村性指数县、市耕地变化速率%乡村人口变化率%一产就业比例%农地产出率(元/公顷)农业劳动生产率(元/人)乡村性指数陵县0.31-5.5872.1723135165610.48宁津县-7.438.8959.5832204222560.13庆云县-3.56-3.0063.3523174133450.4

      《城乡统筹背景下德州市合村并建模式研究.》由会员好**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统筹背景下德州市合村并建模式研究.》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2022年小学体育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2022年家长会心得体会集合15篇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