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经络腧穴学总论上篇

63页
  • 卖家[上传人]:suns****4568
  • 文档编号:93490564
  • 上传时间:2019-07-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11.50KB
  • / 6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针灸学,(上),经络腧穴概论,上篇,总 述,1.经络腧穴学定义经络腧穴学是研究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脏腑气血的相互关系以及腧穴的位置特点、主治作用及其基本理论的一门基础学科。,1.经络腧穴学定义经络腧穴学 是研究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脏腑气血的相互关系以及腧穴的位置特点、主治作用及其基本理论的一门基础学科。,1.经络腧穴学定义 经络腧穴学是研究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脏腑气血相互关系以及腧穴的位置特点、主治作用及其基本理论的一门基础学科。,2.经络腧穴学在针灸中的地位,经络基本理论 腧穴基本知识 刺灸基本技能 治疗基本应用 经络腧穴学构成针灸科学的基础 刺灸治疗学构成针灸临床的基石 针灸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将构建在基本理论之上的基本知识借助于完善的刺灸技能正确的应用于临床治疗。,3.经络腧穴学的学习方法,明确概念基本概念是所学学科核心内容的高度概括:经络、标本根结、气节四海、腧穴、特定穴、骨度等。 牢记重点经络循行、腧穴定位、操作、主治等。 “以纲带目”“经络是个纲,纲举目张” “背、悟并举”“死记”与“思考”并重:“死记”是基

      2、础,思考是主导。 培养兴趣提高效率,事半功倍。,第一章:经络概述,1.经络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 2.历代论述 有关经脉的论述: 灵枢:“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医学入门:“经者,径也”,“脉之直行者为经”。 经脉的两大特点“直行” ,“深行”。,2.历代论述:,有关络脉的论述: 灵枢:“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医学入门:“经之支脉旁出者为络”。 络脉的两大特点“支行”,”浅行”。 有关经脉和络脉关系的论述: 灵枢:“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经脉、络脉鉴别点 经脉少大长纵深,络脉多小短横浅。,3.经络概念的演变过程,“血气”论语.季氏(约公元前450年): “血气未定”、 “血气方刚”、 “血气既衰”;管子.水地(公元前465年):“水者地之血气”;灵枢.经脉:“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脉”吕氏春秋.达郁(公元前230年):“凡人360节、九窍、五脏、六腑-血脉欲其通也”。 “经络” 灵枢.脉度:“经脉为里-”。,4.对经络的认识过程,针灸、按摩的感应是古人发现并逐渐认识经络的主要渠道,尤其针灸过程中出现的“气行”现

      3、象。 气功的“行气”对古人认识经络有帮助。 疾病的症候使古人从临床的角度认识经络。 穴位的主治使古人从实践中认识经络。 解剖知识使古人形象的认识经络:通过解剖尸体。,5.学习经络学的重要性,古人对学习经络学重要性的认识 灵枢.经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 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 医门法律“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者,开口动手便错”。 学习经络学对临床医疗的指导作用,结语:,经络学的重要性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汇聚了针灸的基本理论,又容纳了针灸各科的内容,它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是指导临床医疗的向导,是未来人体生命革命的希望。,小结与思考,经络腧穴学、经络概念,历代论述, 学习经络学的重要性,1.本讲主要内容,如何学习经络腧穴学? 前人通过什么途径逐渐认识了经络?,2.本 讲 思 考 题,第一节 经络系统概貌,十二经脉经络系统的主体部分。 奇经八脉经络系统中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 十二经别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内行支脉。 十二经筋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筋肉连属部分。 十二皮部与

      4、十二经脉相应的皮肤部分。,第一节 经络系统概貌,一.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名称与手足阴阳关系 1.内为阴,外为阳。 2.脏为阴,腑为阳。 3.上为首,下为足。 脏腑-手足-阴阳。 4.“一阴一阳”与“三阴三阳”阴阳对立统一与生长消亡的动态过程。,(二)十二经脉循行分布规律,依次衔接,首尾相连构成环状整体。 “阴升阳降,左右对称”整体走向及肢体分布规律。 阴经行阴面,阳经“前、中、后”在躯干分布规律。 阳经上行首,厥阴达巅顶阳经均上行头部,足厥阴上行巅顶。 皆拥重穴,“内外”分明经脉循行线分“内行、外行”两部分,其上皆有穴位分布。 表里相合,归属脏腑阳属腑,阴属脏,(三)十二经脉走向、流注、衔接,“脉行之逆顺”“手三阴,从胸手;手三阳,从手头;足三阳,从头足;足三阴,从足腹。” 流注之次序“肺大胃脾,心小膀肾,包三胆肝,任督相连”。 衔接之规律 阴经阳经(表里经):手足部衔接 阳经阳经(同名经):头面部衔接 阴经阴经(手足阴经):胸中衔接,(三)十二经脉衔接、流注表1,手太阴经,手阳明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食指,鼻旁,大趾,第一回环,(三)十二经脉衔接、流注表2,手少阴经,手太阳经,

      5、足太阳经,足少阴经,小指,内眦,小趾,第二回环,(三)十二经脉衔接、流注表3,手厥阴经,手少阳经,足少阳经,足厥阴经,无名指,外眦,大趾,第三回环,(三)十二经脉衔接流注表4,肺,大,食指,鼻旁,大趾,胃,脾,心,小,膀,肾,包,三,胆,肝,心中,胸中,肺中,小指,内眦,小趾,无名指,外眦,大趾,二.奇经八脉,组成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 特点 1.不直属脏腑,无表里配合。 2.无十二经脉起止、走向、络属规律。 3.循行不受十二经脉拘制:“别道奇行”。 4.仅任、督二脉有专属腧穴:此特点与十二经脉相同,故并称“十四(正)经”。 5.主要功能:溢蓄、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统帅、联络十二经脉。,三.十二经别,概念十二经脉“离、入、出、合”、深入体腔的别行支脉,为别道而行之正经。 特点 1.多从肘膝以上正经别出: “离入、出合” 。 2.阴经经别合与相表里的阳经;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经脉,十二经脉合而为六:故称之为“六合”。 3.主要走向趋势为:“向心性”。 4.主要功能:加强“表里之间、内外之间、经脉与脏腑之间”的联系,濡养脏腑。 5. 弥补阴经循行之不足:指导临床治疗。,四.十五

      6、络脉,特点 1.十五络脉均起自本经络穴:“穴脉同名”。 2.十二络脉位于四肢:走向相表里的经脉。 3.任脉络布胸前、督脉络散身后、脾大络居体侧:沟通腹、头背、胸胁部经气。 概念十四正经分出的具有沟通表里两经联系、沟通躯干部经气、并具渗灌气血作用的重要支脉。 4. 皆有虚实病候:临床意义较大。 5. 皆有分支及孙络、浮络:输布气血于经筋和皮部。,五.十二经筋,概念十二经脉连属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特点 1.循行:以经为纲、向心行走、变异较大。 2.分布:仅布体表、不入脏腑、偶进体腔。 3.特征:“结、聚、散、络”。 4.作用:联缀四肢、约束百骸、维持体姿、 调控运动。 5.病候:瘛纵、挛缩、抽搐、肿痛。 6.治则:“以痛为腧”。,六.十二皮部,概念十二经脉(机能活动)、络脉(之气)反映、散布于体表皮肤的相应部位。 特点 1.循行:“以经为纪,如影随形;面状分布,边缘相融”。 2.生理: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3.病理:反映病候,协助诊断。 4.治疗:激发功能(经络),调整气血(脏腑)。,小结与思考,经络系统组成、概念、特点、分布规律,1.本讲主要内容,十二经脉如何衔接、流注、走向、分布? 奇

      7、经八脉、络脉、经别、经筋特点如何?,2.本 讲 思 考 题,第二节.经络作用及经络理论临床应用,一.经络作用 (一)沟通内外,网络全身: 1.十二经脉、经别:“表 脏;脏 脏”。 2.十二经脉、十五络脉:“表 表;表 脏”。 3.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经 经”。 4.标本、根结,气街四海:“前后腹背,头身上下”。 5.诸经协同:“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将人体各部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一.经络作用,(二)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1.经络将气血输布全身:“行血气”,为组织器官机能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经络气血称之为“经气”:由“原、宗、营卫”气组成;原气 先天之气,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宗气 后天之气,维持心肺功能活动;营气 由水谷精微化生,濡养脏腑,营运全身;卫气 抵抗外邪、调节体温、控摄汗液。 3.维持阴阳平衡:“营阴阳”。,一.经络作用,(三)抗御病邪,反映症候: 1.抵御外邪:“溢奇邪” 。 2.多重“防线”:“皮部 孙络 络脉 经脉 腑 脏”:“双向性”。 3症候特点:“寒局部发亮、全身怕冷等;热五心烦热、全身发热等;虚麻木萎废等;实红肿热痛等”。 4.症候

      8、范围:局部、一经、多经、整体。 5.传变特点:“由表及里、由三阳入三阴”。,一.经络作用,(四)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1.感应形式: “得气”,“行气”“中气穴则针游于巷”(“体感”)灵枢。 2.临床意义:“刺之要,气至而有效(不至)”“气先针行”灵枢.九针十二原。” 3.补虚泻实:”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灵枢.针灸第一要则。 4.调整方式:良性的双向调整作用 兴奋 抑制 ;抑制 兴奋,二.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一)经络诊法: 1.传统形式: “审查、指切、推循、扪摸、按压,视其局部寒温气血盛衰而调之”灵枢.经水。 2.具体方法:分经切脉寸口:阴经,冲阳:阳经,太溪:肾气;分部诊络 青痛、黑痹、白寒、赤热、黄湿;循查压痛、结节状物临床诊断、取穴、治疗。 3.现代方式:皮肤温度、电阻检测,红外热象观测等。,(二)分经辩证:,1.按经络分析病症:脉书:孕育雏形;灵枢: 奠定基础;伤寒:充实发展。 2.十二经脉主病:主疾病之常:“是动病”本经异常变动病症;“所生病”本经主治所发生病症。 3.十二经脉主病分类:“外经病”、“脏腑病”、其他病证(络脉、经筋、皮部病)。 4.奇经八脉主病:

      9、主疾病之变。 5.临床意义:了解疾病性质、程度、发展、预后,指导临床诊断、治疗。,(三)循经取穴:,1. “腧穴 ”概念: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 2. “神气”概念:经气所表现出来的生命现象。 3.腧穴、经络、脏腑关系:三位一体,密不可分。 4.循经取穴方式:近取(局部、近部):腧穴所在,主治所在;远取(远部):经络所过,主治所及;远近结合。 5.本经穴均可治疗“所生病”:四肢穴效佳。,(四)药物归经:,1. 概念:应用经络学说,对药物性能进行归类(经)整理的一种方法。 2.“归经”:药物对机体各部分的特殊作用如补药:或补肺、或补肾、或补脾,各有所长。 3. 起源:药物归经理论源于内经。 4.奠基:药物归经理论奠定于伤寒论。 5.提出:归经概念提出于本草衍义:“泽泻-利水-归就肾经”(宋.寇宗爽)。 6.成书:药物归经最早著作:珍珠囊(1168年.张洁古),小结与思考,经络作用、经络理论临床应用,1.本讲主要内容,经络作用有什么生理、病理、临床意义? 什么是“是动病”、“所生病”? 为什么要循经取穴,如何循经取穴?,2.本 讲 思 考 题,第二章:腧穴概述,1.腧穴概念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的刺激点。 2.腧穴含义 腧古代通俞、输:输注、转输。 穴原义为“土室”:孔隙、空隙。 3.腧穴名称演变 内经:“节” 、 “会” 、 “空” 、 “气穴” 、 “气府” 、 “骨空” ; 甲乙经: “孔穴”;太平圣惠方 :“穴道” ;

      《经络腧穴学总论上篇》由会员suns****4568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络腧穴学总论上篇》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2022年小学体育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2022年家长会心得体会集合15篇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