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景陵峪地区综合地质报告资料

10页
  • 卖家[上传人]:w****i
  • 文档编号:93297917
  • 上传时间:2019-07-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83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景陵峪地区综合地质报告学院: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班级:资源勘查1503学号:0109150301姓名:覃月月目录第一章 引言1第二章 地层1第三章 岩浆岩及变质岩 2第四章 地质构造 3第五章 构造演化史5第六章 结束语 6第一章 引言景陵峪地质剖面图和纲要图的绘制,是在前几次构造实习的基础上的综合实习,它的目的是使我们能比较全面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从而提高我们分析和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次训练。因此,这种类型作业是重要的。它对培养我们读图、作图及提高我们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构造问题的能力都具有较好的效果。本次实习要求在对选定的图幅进行全面分析后,编出1幅构造纲要图、1幅地质剖面图对说明地质构造和构造发展史的文字概述。本次要求分析景陵峪地区地质图,其比例尺为:1:100000,总面积为(18.5*1000m)(14.0 *1000m)=2590km2,地貌特征为:由图上标高可以观察到最高海拔为1180m(平望岗处),最低海拔为250m(平望岗北部边缘),由地质图亦可以观察到景陵峪地区河流、山地、沟谷、丘陵等地貌均发育较好,河流依照地势基本为南北走向。通过深入的

      2、了解,我们还是可以容易得解释图中出现的一系列构造现象,对我们的分析能力有较好的提升。第二章 地层根据图例判断地层的连续性与否,再结合地质图上地层的出露特征及产状,可以看出景陵峪地区最新出露地层为第四系(Qh),最老地层为下志留统(S1),中间缺失上志留统(S3),下泥盆统(D1),上石炭统(C3),三叠系(T),侏罗系(J),古近系的始新统(E2)和渐新统(E3),以及新近系(N)和第四系的更新统(Qp)地层,其它时代的地层发育较好,出露较全,各地层划分标志明显,易于识别。全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有下志留统(S1)、中志留统(S2)、中泥盆统(D2)、上泥盆统(D3)、中下石炭统(C1+2)、二叠系(P)、下白垩统(K1)、上白垩统(K2)、古新统(E1)和全新统(Qh)。2.1地层分布 (1)下志留统(S1):出露于景陵峪地区的东部靠北地区,代表性岩石为千枚岩,大理岩。 (2)中志留统(S2):主要分布在景陵峪地区的东部靠北地区,在西部也有部分地层,代表性岩石板岩。 (3)中泥盆统(D2):本地层主要分布于清风岭一带,在景陵峪西南西山地区也有分布,代表性岩石为砂岩,砾岩。 (4)上泥盆统

      3、(D3):地层主要出露分布在青风岭的北部,在景陵峪地区中部地区也有大面积分布,代表性岩石为砂岩页岩。 (5)下石炭统与中石炭统(C1+2):该地层主要分布于景陵峪、沙峪、黄村地区和区庄、下台地区,代表性岩石为灰岩,白云岩。 (6)下二叠统(p1):该地层主要分布于景陵峪西部小片地区和黄山周围地区,代表性岩石有砂岩,页岩,粉砂岩。 (7)中上二叠统(P2+3):该地层主要在黄山地区出露分布,该地层出露面积较小,近线状排列。代表性岩石为砂页岩夹煤。 (8)下白垩统(K1):该地层在地表出露面积较小,仅有一小片呈层状分布于景陵峪南部地区,代表性岩石为砂砾岩。 (9)上白垩统(K2):该地层主要分布于景陵峪及黄村以南地区,代表性岩石为灰岩,页岩。 (10)古新统(E1):该地层主要分布于景陵峪地区东部和南部,呈带状在景陵峪南部向东延伸,代表性岩石为页岩,粉砂岩,砂岩。 (11) 全新统(Qh):本地层主要分布于景陵峪地区西南部,沿河谷分布,代表性岩石为砂、砾、粘土。 2.2接触关系 根据各个地层之间的连续性(根据图例的时代是否连续)和各自的产状及分布特征,则可以得出地层的接触关系如下:2.2.

      4、1整合接触 (1)下志留统(S1)与中志留统(S2) (2)中泥盆统(D2)、上泥盆统(D3)、中下石炭统(C1+2)、下二叠统(P1)、中上二叠统(P2+3) (3)下白垩统(K1)、上白垩统(K2)与古新统(E1) 2.2.2平行不整合接触 (1)中志留统(S2)与中泥盆统(D2)(西南方向西山处) 2.2.3角度不整合接触 (1)下志留统(S1)、中志留统(S2)与中泥盆统(D2)(东北方向花岗岩侵入体处) (2)中泥盆统(D2)与全新统(Qh) (3)中下石炭统(C1+2)与全新统(Qh) 第三章 岩浆岩及变质岩读图可以观察出岩浆岩总共有两种:玄武岩和花岗岩。根据岩浆岩的类型,玄武岩为喷出相,花岗岩为侵入相,则可以推断出本区的岩浆活动方式有侵入作用和熔浆溢流及火山爆发等。出露的岩体共有五处分布。 2.3.1青风岭羊山花岗岩侵入体(酸性岩浆侵入体)产出部位:主要分布于羊山地区和红地地区;出露的平面形态为片状,根据地质图的比例尺,用坐标纸镶套计算出露面积总共约为10km2,面积较大;由花岗岩侵入体的分布和出露产状推测出其侵入时代为:中泥盆统(D2)之后;与围岩为不整合接触。2.3.

      5、2 平望岗玄武岩侵入体(基性岩浆侵入) 产出部位:主要分布于景陵峪地区的东南部和平望岗附近一带地区;出露的平面形态为层带状,局部小片状,同上所用方法测得在地质图上的出露面积总共约为2 km2,面积较小;本区的基性熔岩为玄武岩,由于其存在分布于上白垩统(K2)和古新统(Eh)的接触带上,则可以推测岩浆岩的侵入时期为古新统(E1)沿两地层的接触带挤压围岩最终冷凝成为侵入岩体。第三章 地质构造景陵峪地区自早古生代后期(Pz约为438Ma)以来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构造地质作用,在内外地质作用力的作用下,包括内动力地质作用地层的下降或抬升,使较为韧性的水平岩层隆起形成褶皱,或较为脆性的岩层发育形成断层等地质构造;而在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地层遭受风化剥蚀或侵蚀,最终让地貌变得丰富且富有层次,在地质构造形态中也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复杂的褶皱构造和断层构造。本区的褶皱有羊山青风岭大背斜位于该区的东北部,在中部地区也有一大背斜,两翼基本对称。中部地区顺西北到东南走向有一较大的断层发育。同时,可根据地层间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判断褶皱和断层的形成时代:对于褶皱来说,形成时代应该在不整合面以下褶皱岩层最新地层时代

      6、之后,与不整合面以上最老地层时代之前;而断层的形成时代为:一般在被其错断的最新地层之后,未被错断地层的上覆不整合面以上的最老地层之前。总之,结合地质构造各个方面的规律标志等,综合分析主要褶皱和断层的特征如下。3.1 褶皱构造 3.1.1 青风岭大背斜 该背斜位于青风岭一带,呈NWSE向延伸,核部由下志留统(S1)及花岗岩侵入体组成,长约15.2km,宽约6.4km,长宽比约为31,为穹隆构造。青风岭背斜两翼由中志留统(S2)、中泥盆统(D2)与上泥盆统(D3)组成,两翼倾角分别为:北翼35 40,南翼45 50,由此可以看出南翼相对较陡但两翼倾角相差不大,轴面北倾,倾角在35到50之间。在组合类型上可以观察出此大背斜为复背斜,由景陵峪地质构造纲要图可以看出,北翼有两个小褶皱发育,南翼由四个小褶皱组合而成,同时,沿其大背斜的核部和F5正断层,核部较老地层下志留统(S1)和中志留统(S2)被花岗岩(4)侵入,在西北部(羊山西侧)和东部(青风岭南侧)红地地区地层被风化剥蚀均有基花岗岩体(4)出露,且出露面积较大约为10 km2。形成时代为:由地层的不整合关系不容易直接判断出褶皱的形成时代,但

      7、可以根据断层F5将其南翼错断,可以推测出先形成褶皱,而后发育断层,则可以大概确定其形成时代为晚泥盆世(D3)之后。3.1.2 黄山下台向斜 该向斜主要位于该区西部黄山南北两侧和下台地区,呈东西向延伸,核部为中上二叠系(P2+3)地层,出露区长约18km,宽约4.5km,平面呈条带状分布,长宽比约为41,为短轴褶皱,两翼为地层为下二叠统(P1)、中下石炭统(C1+2)和上泥盆统(D3)、两翼倾角分别为:北翼42 46,南翼40 55,由此可以看出南翼相对较陡但两翼倾角相差不大,基本呈对称分布,根据轴面产状可以看作是直立褶皱,翼间角约20,为紧闭褶皱。 形成时代为:由地层不整合接触关系,推测其形成时代为:中上二叠世(P2+3)之后,晚白垩世(K2)之前。3.1.3 黄村背斜 该向斜主要位于黄村地区,轴线呈东西方向延伸,核部为中泥盆统(D2)地层,在地质图西侧,尖山南西发向地质图边缘,仅出露一小片区域,不足1km2,图上出露地层大部分为上泥盆统(D3),核部长约为17 km,宽约为1.2 km,长宽比101,为典型线性背斜褶皱,两翼为上泥盆统(D3)和中下石炭统(C1+2)地层,两翼倾角分别

      8、为:北翼30 40,南翼30 57,两翼倾角变化较大,但基本呈对称分布,轴面近直立。该背斜沿其延伸方向有一大断层发育。 3.1.4 景陵峪向斜 该向斜主要分布于景陵峪地区,轴线呈NWSE方向,核部为下二叠统(P1)长约10 km,宽约2km,长宽比约为51,两翼由下中石炭统(C1+2)和上泥盆统(D3)地层组成,两翼倾角分别为:北翼50 55,南翼42 47,北翼相对较陡,南翼较缓,但两翼倾角相差不大,轴面向南倾斜,倾角在 42到55之间。形成时代为:根据地层不整合接触关系,可以推测出其形成时代为:早二叠世(P1)之后,早白垩世(K1)之前。3.1.5 西山背斜 该背斜位于西山一带,轴面呈东西向延伸,核部为中志留统(S2)地层,长约6.5 km,宽约为2.5 km,长宽比约为:31,据其的长宽比为穹隆构造,两翼地层为中泥盆统(D2)、上泥盆统(D3)与中下石炭统(C1+2),两翼倾角分别为:北翼40 50,南翼33 42,北翼相对较陡,南翼较缓,但两翼倾角相差不大,轴面近直立。形成时代为:根据地层不整合接触关系,可以推测出其形成时代为:早中石炭世(C1+2)。 3.2 断层构造 本区断层发育良好,种类较多,主要有正断层和逆断层,还发育有逆掩断层,且各断层之间又组合形成不同的组合形态,它们分布于景陵峪地区各处,有NWSE走向发育的,有南北向延伸的,亦有东西向延伸的断层发育,但以自西北向东南延伸的断层最为明显。 3.2.1 F1,F2,F3逆掩断层F1 断层走向近东西,长约2km,倾向向北,上盘为下志留统(S1),下盘为中志留统(S2);F2断层东西,长约4km,倾向向北,上盘为下志留统(S1)和中志留统(S2),下盘为中志留统(S2);F3断层走向也是东西方向,长约3.6km,倾向向北,上盘为下志留统(S1),下盘为中志留统(S2)。三条断层均形成于中志留世(S2)之后,中泥盆世(D2)之前,共同组合构成叠瓦式逆冲断层。3.2.2 尖山-黄村正断层 (F4)该断层主要分布于尖山黄村地区,断层走向为NWSE,全长约为14.3km,断层倾角为75 85,上盘由上泥盆统(D3),中下石炭统(C1+2)地层组成,下盘亦由上泥盆统(D3),中下石炭统(C1+2)地层组成。 被该断层错断的最新地层中下石炭

      《景陵峪地区综合地质报告资料》由会员w****i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陵峪地区综合地质报告资料》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2022年小学体育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2022年家长会心得体会集合15篇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