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9A文】中国哲学史考研笔记

42页
  • 卖家[上传人]:Jerm****014
  • 文档编号:93178784
  • 上传时间:2019-07-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8.04KB
  • / 4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一、孔子正名中国礼制思想中关于名实关系的一个原则,最早由孔子提出。在孔子看来,他所生活的春秋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邪说暴行”不断发生的大乱时代。为了有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正名。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至于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他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就是说,“实”应当与“名”为它所规定的含义相符合。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含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君、臣、父、子都是这样的名,负有这些名的人都必须相应地履行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孔子的“正名”思想还具有一定的认识论和逻辑学意义,他第一次提出了事物的名称、概念和实际事物应当相符的观点。忠恕春秋孔子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论语里仁载曾子语:“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南宋朱熹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而已矣者,竭尽而无余之辞也。”(论语集注)孔子认为,“忠”、“恕”相通而有别。“忠”要求积极为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恕”要求推己及人。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

      2、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即“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孔子又称为“能近取譬”(论语雍也)。由人同此心此心出发,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施于己而不欲”,推知人亦不欲,故“亦勿施于人”。同样,我之所欲,推知人亦所欲,故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恕是实行“仁”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即“为仁之方”。为后儒继承,成为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庸儒家倡导的一种宇宙观、方法论和道德境界。中,有中正、中和、不偏不倚等义;庸,有平常、常道、用等义。最初由孔子作为至高无上的道德准则提出来,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以“中庸”为最高的美德。要求“事举而中”,反对“过”和“不及”。子思作了发挥,不仅以“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释“中庸”,而且赋予“中庸”以“中和”新义,视之为天地万物的法则,并以此作为道德修养的要求,由此而提出“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主张。后儒释“中庸”多以此为据。北宋程颢、程颐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遗书卷七)南宋朱熹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

      3、及,而平常之理。”(中庸章句)这些解释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孔子中庸思想的特点。文质中国哲学史的一对范畴。文指事物的形式表现;质指事物的内容、本质。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谓朴实的内容乃是“礼”的根本,华丽的形式则是“礼”的表述。北宋程颐说:“质必有文,自然之理。必有对待,生生之本也,有上则有下,有此则有彼,有质则有文”(二程集粹言),说明事物的内容(质)和形式(文)是“必有对待”的关系。南宋朱熹也说:“凡物之理,必先有质而后有文,则质乃礼之本”(四书章句集注),强调内容决定形式。明末王夫之认为,“形者,言其规模仪象也,非谓质也”,“质日代而形如一”(思问录外篇)。事物外部形体有时看不出明显的变化,而其质却不断变化。为仁由己春秋孔子主张的修养方法。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何晏、邢昺疏:“言行善由己,岂由他人乎哉!言不在人也。”朱熹论语集注:“又言为仁由己而非他人所能预,又见其机之在我而无难也。”仁是孔子的最高道德理想和标准,实行仁德修养全靠自己,此实强调自律。在承认有客观标准(如见贤思齐等

      4、)的同时,又强调主观自觉。孔子还提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程颐注解:“为仁由己,欲之则至,未有力不足者也。”(论语解)克己复礼儒家的道德原则和修养方法。由孔子首倡。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感情欲念,“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使思想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后世正统儒家据此发挥,作为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朱熹以为“克己”即胜自身之私欲、“复礼”在返归义理之节文,称:“为仁者必有于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复全于我矣。”(论语集注)乡愿儒家对无节操者的贬称。论语阳货:“乡愿,德之贼也。”北宋邢昺注:“谓人不能刚毅,而见人则愿其趣响容媚而合之,言此所以贼德也。”孟子更具体指出其特点:“言不顾行,行不顾言。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愿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孟子尽心下)南宋朱熹又进而指斥说:“乡愿是个无骨肋底人,东倒西擂,东边去取奉人,西边去周全人,看人眉头眼尾,周遮掩蔽,惟恐伤触了人。”(朱

      5、子语类卷六十一)历来被视为言行不一,阿谀奉承,同流合污,没有骨气的小人。二、老子无为道家关于否定人为,强调顺物之自然的学说。老子认为宇宙的本原是“道”,“道”无为;人应依循“道”,故人也应无为。他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老子二章)宣扬一任万物之自然。把“无为”作为道德的实践原则和高尚境界,“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老子三十八章)。庄子更由无为而逍遥,以游心于四海之外为最高境界。老庄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三章),“无为而万物化”(庄子天地),表现了消极的处世思想。汉初黄老之术与刑名法术之学相结合,采用“无为”治术,“与民休息”,对稳定社会秩序和发展生产起了一定作用。淮南子书中对老庄无为说作了修正:“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也”(原道训),“若吾所谓无为者,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修务训),认为“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就是无为,从而把无为改造成“有为”。玄览(玄鉴/涤除玄览)春秋老子用语。“玄”,玄冥;“览”,观察。指一种神秘直观的认识方法。老子十章:“涤

      6、除玄览,能无疵乎?”河上公注:“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物,故谓之玄览。”具体做法为:“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老子五十六章)要求人们对于“道”的观照,必须保持内心的虚静。“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十六章)认为只有排除一切感性经验、语言概念和欲望,保持心灵虚寂清静的状态,才能观照到道的循环往复、发展变化。帛书老子“览”作“鉴”。故近人认为“玄览”当为“玄鉴”,即玄妙的心境。保持心境的洁净,便能观照万物。玄同道家用语。一种与“道”混同为一的境界。“玄”,玄妙深奥;“同”,齐同、均一。老子五十六章:“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认为人只有杜塞耳目口鼻等认识器官,无知无欲,循应自然,泯灭差别,消除是非,才能使自己进入“玄妙齐同”与“道”混为一体的境界,从而认识“道”与天地万物。道法自然先秦道家基本思想之一。老子二十R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谓宇宙间最根本的原则是自然,听任世界上所有事物的自生自灭而不加以干预最为高明,因而一切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人为活动都应该取消,“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

      7、十四章)。旨在反对儒家“有为”说。也有人认为道是天地宇宙间的最根本存在,“道法自然”意谓道对外无所法,以自己自然而然的存在为法,如河上公注:“道性自然无所法也”。微明春秋老子用语。老子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微明”指不引人注意或令人难以察知的明道境地。前八句讲的其实就是福祸盛衰倚伏之理,消息盈虚相因之理,虽甚幽微而理实显明,故曰“微明”。换句话说,成功者必须善于掌握张合、强弱、兴废、取予之间的转化规律。否则,将如鱼离开了水,不能持久。“微明”在这里的意思是事物最关键的运行转化规律。反者道之动春秋老子用语。老子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意思是说,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道”运动的规律,而柔弱则是“道”的作用。老子揭示出诸如长短、高下、美丑、难易、有无、祸福、强弱、胜败等一些列矛盾都是对立统一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即“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在事物的对立统一中,他还深刻认识到矛盾双方的相互

      8、转化,指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这种事物都包含向相反方向运动转化的规律,可以概括为“反者道之动”。小国寡民春秋老子的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老子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垂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主张一种封闭、孤立的社会生活,无需文明进步。恢复到原始蒙昧状态,使民无所欲求,各安其居,生活淳朴,习俗甘美。集中体现了老子复古倒退的历史观和文化观,为其倡导的“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以复“大道”之世的道德理想提供根据。静为躁君春秋老子用语。老子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其本意是说统治者应该守静持重,不要轻举妄动;同时“静为躁君”也是老子关于事物运动变化的一个重要命题。“静为躁君”就是“弱者道之用”的体现。“弱”与“静”是紧密相连的,“静”是“弱”的表现。“柔弱”可以“胜刚强”,“无为”乃能“无不为”,都是以“弱”与“静”的方式达到目的的。“牝常以静胜牡”,就是“静胜躁”这个抽象命题的生动例证。在老子的

      9、概念中,“静”和“躁”是两种运动变化的形式,“静”是潜移渐进的变化,“躁”是剧烈激进的运动。“动”包括“静”、“躁”两种形式。老子所谓“静为躁君”或“静胜躁”,意即潜移渐进的变化胜过剧烈激进的运动,故“清静为天下正”。袭明春秋老子用语。“袭”指藏。袭明,即内藏的聪明睿智。老子二十七章:“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认为经常善于拯救人和物,是圣人内藏这聪明。一说:“袭”指因循。“明”指常道。“袭明”即因循常道。绝圣弃智道家用语。指弃绝圣贤与智慧。老子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认为圣人无为,智者不言,儒家的仁、义、智慧等,是对自然的道的破坏。主张顺从自然,抛弃一切人为,使民无智无欲,以达到大治。表现出反对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观。庄子发挥了这一思想,认为“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庄子胠箧)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春秋老子用语。老子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认为从事于学,时时增加人的知识和作为;从事于道则相反。道是无为而自然的,任何人为都是对道的破坏。以儒家的态度为非,主张时时减损人为所添加的一切,“绝学”、“弃知”,达到“无为”,恢复自然淳朴的本性。这一思想后为庄子所发挥,为“离形去知”、“坐忘”等学说之滥觞。三、孙武奇正相生中国古代兵家关于奇正变化的思想观点。孙子兵法兵势:“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正与奇,本是用兵布阵的两种不同方式,然而立足于不同的角度,则奇可视为正,正可视为奇;在战事运作的过程中,又可使奇变为正,使正变为奇,正和奇相互转化,辩证发展,不能穷尽,此即奇正之相生也。经之以五事(五事七计)春秋时孙武关于

      《【9A文】中国哲学史考研笔记》由会员Jerm****014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中国哲学史考研笔记》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TA的资源
  • 中考化学专题12 常见的酸和碱-中考化学备考百日捷进提升系列

    中考化学专题12 常见的酸和碱-中考化学备考百日捷进提升系列

  • 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阅读指导

    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阅读指导

  • 中考历史(人教版-北部湾专版)总复习课件-8年级上册-第4单元

    中考历史(人教版-北部湾专版)总复习课件-8年级上册-第4单元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优品课件-第6课 阿长与《山海经》-1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优品课件-第6课 阿长与《山海经》-1

  • 中考历史(人教版-北部湾专版)总复习课件-8年级上册-第1单元

    中考历史(人教版-北部湾专版)总复习课件-8年级上册-第1单元

  • 中考历史高分突破系列-近四年选择题剖析与实战训练

    中考历史高分突破系列-近四年选择题剖析与实战训练

  • 中考语文(人教版-通用版)总复习课件:专题15-议论文阅读

    中考语文(人教版-通用版)总复习课件:专题15-议论文阅读

  • 中考化学专题10 碳及其氧化物-中考化学备考百日捷进提升系列

    中考化学专题10 碳及其氧化物-中考化学备考百日捷进提升系列

  • 中考物理高分突破复习-第6章 质量和密度

    中考物理高分突破复习-第6章 质量和密度

  • 中考历史(人教版-北部湾专版)总复习课件-9年级上册-第7单元

    中考历史(人教版-北部湾专版)总复习课件-9年级上册-第7单元

  • 中考英语高分突破系列-语法精练精讲-第五节介词和介词短语

    中考英语高分突破系列-语法精练精讲-第五节介词和介词短语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优品课件-桥之美-1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优品课件-桥之美-1

  • 中考语文(人教版-通用版)总复习课件:专题12-文言文阅读-第2节-课外文言文阅读

    中考语文(人教版-通用版)总复习课件:专题12-文言文阅读-第2节-课外文言文阅读

  • 中考英语高分突破系列-语法精练精讲-第十一节句子种类、简单句和主谓一致

    中考英语高分突破系列-语法精练精讲-第十一节句子种类、简单句和主谓一致

  • 中考英语高分突破系列-语法精练精讲-第一节名 词

    中考英语高分突破系列-语法精练精讲-第一节名 词

  • 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解题攻略课件-第三章-文学类文本阅读1

    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解题攻略课件-第三章-文学类文本阅读1

  • 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解题攻略课件-第一章-说明文阅读 1

    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解题攻略课件-第一章-说明文阅读 1

  • 中考化学专题08 空气和水-中考化学备考百日捷进提升系列

    中考化学专题08 空气和水-中考化学备考百日捷进提升系列

  • 中考物理高分突破复习-第12章 欧姆定律

    中考物理高分突破复习-第12章 欧姆定律

  • 中考英语高分突破系列-题型解题指导-第一节语法选择

    中考英语高分突破系列-题型解题指导-第一节语法选择

  • 点击查看更多
    最新标签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2022年小学体育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2022年家长会心得体会集合15篇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