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政治制度史电大作业

37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90754725
  • 上传时间:2019-06-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8.65KB
  • / 3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中国政治制度史电大作业篇一:电大20XX中国政治制度史 练习题及答案全集最新20XX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目及答案全集一、单项选择题:1. 汉代,首次在正史中为制度史的资料整理与研究建立了专题形式,是(司马迁)在史记中专辟礼书、乐书。2. 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列礼乐志、刑法志,上承史记,下启历代正史之写作体例。3. 从黄帝时代开始,中国文献开始频繁地出现对战争的记载。下列哪一场战争确立了黄帝族在联合体内的优势地位和黄帝个人的权威。4. 黄帝时代开始,中国文献开始频繁地出现对战争的记载。下列哪一场战争标志着舜从此确立自己的地位。5. 夏以后,(世袭制)成为王权固定的继承模式,并得到了传统合法性观念的有力支持,从而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夏王朝的建立有着划时代的意义。6. 商代最引人注目的,是制作和使用大量的(青铜器)。包括各种酒具、武器和礼器,制作精美。7. 西周后期已经出现了将王室与国家区分开来的政治观念,相应地,在制度上也出现了内廷与外朝的划分。(卿士寮)成为执政大臣的重要参谋和秘书机构。8. 西周宗法制是以在同一宗族内,大宗、小宗的的划分为基本特征

      2、,而大宗、小宗的划分是以为基础的。9. 据文献记载,西周分封建国,往往赐予相应的爵位。春秋将周的诸侯分成(公侯伯子男)。10. 由于封建制和宗法制的实施,西周的任官制度是(世卿世禄制),几乎所有的官职都是在特定的贵族家族的宗主之间世袭。11. 西周的宗法制,是以在同一宗族内,大宗、小宗的的划分为基本特征,而大宗、小宗的划分是以嫡庶之分为基础的。实际上就是以(血亲)为纽带,构筑了政治等级关系。12. 随着皇帝制度的确立,与皇帝有关的各种礼仪制度也逐渐制定出来。皇帝的言行有法定的名称,皇帝自称(朕)。13. 明代废除宰相的做法为清朝所继承。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以取代传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作为承旨办理军国要务、任免官员、呈递章奏、起草谕旨的中枢机构。14. 汉承秦制,皇帝制度较秦健全。皇帝的名号制度也进一步完善。东汉蔡邕在独断中总结: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其言曰(制诰),史官记事曰上,等等。15. 战国时期,原来的执政正式演化为(丞相)制度。除楚国仍沿用春秋时“令尹”名称外,山东各国的执政均称“相”。其职能为“百官之长”。16. 战国时期,因各国的度量衡不统一,薪俸制

      3、度的支付单位也是不一致的。其中,楚国是以(担)为单位。17. 战国时期,主要采用(粮食)作为官员薪俸发放的形式。18. 清朝为防止皇子争储带来的政治动荡,(雍正)皇帝决定建立秘密建储制度。19. 清朝预立太子的制度开始于(康熙)时期。20. 皇位继承制度是延续专制皇统的重要保证,也是皇帝制度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制度,其核心之一是(世袭制)。21. 唐朝自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后,围绕皇位继承的斗争时有发生,有唐一代,包括武则天在内,共二十一帝,其中,以嫡长子即位的有(1)人。即穆宗。22.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但是皇位继承上却非常混乱,大多伴随政变或其他形式的暴力。(唐太宗)开启了以政变夺取皇位的先例。23. (皇位继承)是延续专制皇统“家天下”的重要保证,也是皇帝制度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24. 汉高祖二年,立刘盈为太子,以大儒叔孙通为太子太傅,负责其教育。从此,(太子预立)制度称为定制。选立皇太子的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25. 所谓皇位世袭制,体现的是皇帝家族对国家权力的独占。皇位继承的唯一合法依据是(血统)。26. 明代四大权宦之一的(魏忠贤)

      4、,是熹宗时期的司礼监太监,他大权独揽,将明代宦官干政推进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27. 唐代宦官地位急剧上升是在(唐玄宗)皇帝时期,宦官高力士等皆宠信一时。28. 宦官在古籍中称寺人、宦者、中官、内侍、内官、阉人、内监等,唐代以后称太监。宦官是(后宫)制度的派生物。29. 隋唐时期宦官机构称(内侍省)。30. 明朝内宫,建立了完善严密的宦官组织系统,计有十二监、四司、八局,共有(24 )衙门,各设提督太监、掌印太监统辖,人数在十万以上。31. 明朝英宗正统初年,司礼监太监(王振)利用了英宗的信任,排挤三杨,掌握了军政大权,开启了明代宦官干政的先河。32. 清朝入关后,设置管理宦官的机构(敬事房),设总管、副总管等职。33. 明朝初年,朱元璋鉴于历代宦官乱政的教训,严禁宦官干政。但最终没有阻止宦官干政在明代重演。明朝重用宦官始于(明成祖)时期。34. 西周时期存在两个职官系统。一是负责处理国家事务的外朝官系统,二是负责王室事务的宫廷系统。前者的首脑称“师”、“保”、或“卿士”。后者的首脑称(太宰)。35. 曹魏时期,侍中的权力进一步增强,已与尚书一同“综理万机”。晋代,侍中寺进而发展成为

      5、(门下省),主管政事范围也不断扩大,侍中的地位大体与尚书、中书比肩。36. 武帝时,为了能直接控制和处理国家事务,开始提升内朝官的地位。西汉最重要的内朝官是(尚书)。37. 曹魏末年,尚书省变成了执行机构,中书省则变成了出令机构,(中书令)成了真宰相。38. 不论是南朝,还是北朝,(门下省)都已成为参与决策的宰相机构,其长官侍中已成为宰相之一。39. 西汉自武帝起,开始有内外朝之分。管理国家的实权逐渐由外朝相府转移到了内宫,以(宰相)为首的外朝国家正式机构,逐渐退居到执行内廷决策的地位。40.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其中的“台阁”,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将尚书从少府中独立出来。扩大机构,赋予更大的权力,时称(尚书台),成为东汉时期的决策机构。它的长官尚书令级别不高,终汉之世只是一千石,但掌握国家实权。三公被架空,只有议事功能,没有实际权利。41. 战国时期,随着官僚制的建立,各国普遍实行(宰相)制度。只是称呼有所不同。42. 文献通考:“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这里指的是唐高祖武德年间,设置(政事堂),作为议政决策机构。43. 唐

      6、朝,政事堂最初设在门下省,后移至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中书令张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政事印”改为“中书门下之印”,并设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等五房于政事堂后,分曹以主众务,其五房长官称“堂后官”。44. 唐袭隋制,中枢机构仍为三省。中书省主出命,长官为中书令,正二品。门下省主封驳。长官为侍中,正三品。尚书省主执行,长官为尚书令,正二品。为避忌讳,尚书省的实际长官为(左右仆射),皆为从二品。45. 三省制发展至宋朝,宋代三省长官虽存,但却不一定行宰相之权。中书门下长官只有加上(同平章事),才能进政事堂议政,是真正的宰相。46. 宋初,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协助宰相管理政务。不久,又命与正宰相轮班掌印,并准许押班奏事。从此,参知政事由副宰相升为(次相)。47. 唐代制度规定,凡属皇帝命令,必须经政事堂会议正式决议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后方可颁布施行,凡未加盖此印,未经政事堂决议副署,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被认为是违制的。48. 清承明制,亦设内阁。从职掌设定看,清代内阁的职权范围较明代为广,且法定地位也高于其他个部门,明代内阁大学士法定品级仅为五品,

      7、中叶以后大学士的品级之所以较高,都是因兼领某部尚书或侍郎而得。但清代内阁大学士皆为(一)品,位在六部尚书之上,其班次在百官之首。49.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明太祖以谋反罪,杀中书左丞相胡惟庸及大批亲胡官员。进而废除(宰相制度),并宣布“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等具体行政机构。50. 明太祖时,内阁大学士为正五品,职掌是“侍左右,备顾问而已” ,也就是皇帝的秘书班子。(仁宗)皇帝以后,内阁地位渐重,阁臣可以兼领六部。嘉靖中叶以后,有些大学士被授予保 、傅、太师等三公名号,班次已在六部长官以上。51. 明朝建立之初,沿用元制,以(中书省)为中枢机构,设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等,三省制转变为一省制,相权有所增大。52. 九品中正制始于(曹魏)时期。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正式创立了九品中正制。53. 历史上“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指的是(西晋)时期,门第成为入仕的首要条件,士族把持政局,庶族很少有机会跻身上层职官。54. 秦以后职官选拔和录用分正途和异途两种。正途选任制度以(隋唐

      8、)为界,前后变化很大。55. 唐代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制科是根据时势需要,由皇帝颁布命令,临时设立的科目。名目繁多,有一百二十余种。在唐代,制科又被称为“杂色”,意即(非正途),主要是因为制科所取多是有特殊技艺的人才,特别是农商医土木营造等技术人员,故不为士人所看重。56. 明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性考试,也称“礼闱”。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季二月举行,故又称(春闱)。参加会试的必须是乡试中式的举人。57. 唐宋科举,唐代进士科首重诗赋,宋代注重(经书义理),与儒学意识形态完全结合起来。58. 宋代科举的科目有进士、九经、三史、三传、学究、明经、明法、制举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进士科)。宋太祖时,该科录取名额一次仅十人左右,太宗以后逐渐增加,一次就达三百余人。59. 明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取中者称“举人”,榜首第一名称“解元”。会试被录取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60. 唐代武则天后,偶尔举行殿试。到了(宋)代殿试已经制度化。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因落第考生告发考官录取不公,太祖下令召集及第与未及第考生若干人重新测试,从此殿

      9、试即成定制。61. 殿试是明朝科举最高一级的考试,因为考场设在奉天殿而得名。凡中式的贡士均可参加。殿试由皇帝主持,因是“天子亲策于廷”,所以又称(廷试)。62. 明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在南北两京及各直省布政司所在地举行的地方性考试,又称“乡闱”,每三年举行一次,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63. 唐代常科每年举行,科目很多。“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谣,意谓三十岁考中明经者已老不堪言,而五十岁考中进士者则正当少壮。唐代名臣多出身于这两科。一中进士,世人皆以“白衣公卿”看待。说明当时世人看重的科目是(进士)。64. 西汉(武帝)时期,应对匈奴用兵,财政压力很大,遂打破商人不得做官的惯例,规定无论是商人、地主,只要捐纳一定数量的奴婢,甚至纳羊,都可以为郎,一时之间,赀选大盛。65. 对官员政绩进行考核称“考课”。秦已初具规模,汉朝则更完备,并设立了专门机构。当时对地方官的考核,主要由(丞相)负责。66. 两汉时期,官吏的俸禄一般都发给粮食,按月领取,以(斛)为单位。67. 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为加强对各郡的控制,始设十三部(州),设刺史负责各部(州)的监察。东汉时,刺史改为州牧。东汉末年,(州)开始成为郡以上的地

      《中国政治制度史电大作业》由会员F****n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政治制度史电大作业》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2022年小学体育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2022年家长会心得体会集合15篇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