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文学传统课程笔记

22页
  • 卖家[上传人]:jiups****uk12
  • 文档编号:90747325
  • 上传时间:2019-06-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6.80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中国文学传统汪涌豪传统:构成文学背后的东西,大本大宗、传的下来、统的下去、基本的内涵特性。生存样态、言说方式、用园诗意、精神梦境。总论:关注现世的文学中国文学最重要的传统:关注现实(以诗经为代表)日本汉学家百川静:辞书、诗经、神话研究大家,认为中国神话不成体系,因为中国人把神话历史化。“游仙诗”不是对宗教本身感兴趣,而是表达长生久视的现实渴望,但现实渴望无法满足,神话体系即分解。西洋文学则发端于超现实文学,古希腊始,到近代宗教题材也是主流。东西方不同的哲学文学观来源于不同的生存环境(文化生态理论)第一节 生存环境的制约一、社会地理环境中原:地势低平,暖湿、亚热,农耕生活为主,传统中国人易满足现状、易于对同一种生活方式文化产生认同。江河、湖泊众多,交通发达,从而语言、思想、生活习惯流通。地域封闭:心理上保守因循。材料1古人重视道路的建设(陆路为主,海仅为浴盐之利)诗经小雅大东风:“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大陆性意识:以海为田,补贴农耕。而非重视航海。周振鹤,曾撰文认为郑和航海是孤立的事件,历代皇帝不允许存在超出自己理性掌控的东西。康熙帝下令:“片帆不得入海”出现“锁国”。礼记:“三王之祭川也

      2、,,皆先河而后海”(海,吞吐日月之地,是一可怕的存在)材料2地势优势,漠视海洋缺乏信仰,“人定胜天”相比之下,腓尼基人、希腊、罗马人,都是海洋文明,扩张侵略,出航前的祷告变为上帝信仰;日本同样是大海文明,由于灾害频繁,故有宿命意识,认为自然力不可控,视生命如樱花般脆弱,不惜死。神社遍布,宗教情结强烈。二、物质生产方式农耕:夏商周三代耕种只为裹腹不为交换,土地公有,集体劳作,不可买卖; 小农经济:私有出现,男耕女织小生产,可以买卖,解放生产力。原材料生产销售;距离短产品低廉商品经济不发达“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司马光资治通鉴 官本位思想资本主义萌芽 三、社会组织形式氏族社会解体不充分,宗法意识大量留存: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严格的祭祀仪式。等级森严,上下亲和的超稳定结构。家国同构,群体意识发达,最期望有一个统一的天下存在。辜鸿鸣:基督教强调个人本身对个人的价值,做个好人。儒家强调个人本身对全体的价值,做个中庸的顺民。第二节 社会意识的影响文化是人和自然的分离程度以及掌握自然程度的总和。一、崇尚伦理宗法社会,重视血缘(350个称谓,隆重的祭祀)“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从双

      3、亲到君主,国家政治也蒙上了礼、仁的色彩 “德主刑辅”材料3二、务实精神农耕生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利无悻悻,力不虚掷”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章太炎、朱希祖研究孔子文艺思想及其影响:人比神重要,生比死重要。传统中国人不太会关注空空精神,会在不可验出止步。材料4鲁迅:中国人重实际,黜玄想。因此在中国难以形成全民族的宗教。儒家让人做好一个群众,基督教让人做好一个“我”。中国人也重视过天,但是以天人之际(天人感性说)为视野。汉代用天来象征人事,如下雪代表瑞兆等。看似敬天,实把天当傀儡。中国经验理性vs.西方科学理性三、循环观念因为务实,会从周而复始的自然中(播种-收割)得出循环万物循环,朝代更替万事循环。这使得中国人更追求现在,安于现状,不思变革(一定程度上会阻碍进步)。老子:天道反本复始荀子:天行有常无往不复,任何发展都会回归原点(不断认识自己、确认自己;所以中国人历史感深重)四、恒久意识路径依赖:竞争、尝试少了,不确定因素,躁动就少了(虽然和谐,但是创新就少了)传统观念一直流传传统中国人认为世界是恒久的、静定的、无需质疑的;认为改变是一种冒进和功利。所以“袭故蹈常”,改革是很难的

      4、。(正面来看:非竞争、忍耐)五、乐天安土的生活情结乐天知名,不做非分之想,免受无妄之灾。自然农业使与外界联系较少,安于自己的小土地,不走出安土重迁的观念。费考通乡土中国:不流动、孤立、隔膜。以宗族为单位,不需创立新的社会关系。求稳定。对离乡背井的人怀有不好的想法,具有道德戒备。不事生产的人被称为浮脚、游手(无根的)。上编 中国文学传统的精神内涵第一节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文学的表达中国人的一个性格特点:重视现世世界,漠视彼岸世界。这很大地影响到中国文学。吉川幸次郎(日本的汉学专家)认为中国人一般写的都是日常生活,非虚构的,这得以构成中国的文学传统。中国人从不将信仰建立在空想之上,认为只有在现实中才有陶冶情操的美好之物。古代中国人常把自然看作和人同等的,而西方则认为人和自然可以区别开来。例如:比德现象歌德:中国人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没有无法度越的壕堑。山尾郊一:中国人只有在自然之中才能得以安居,只有在自然之中才能找到真正的美。中国人认为自然是有生命的,所以中国诗人常常让自然景物自己呈现,自己演出。相比之下,西方人常把自然当做科学的对象,用以研究,当做体育的对象,用以征服。鲍尔戴密微:西方之所以

      5、没有诞生山水画,是因为与东方对自然的态度截然不同。西方的山水画确实晚于宗教画、人物画出现。而中国的人物画则不行,中国人是很羞于观照自己的。一、自然与人生的契合传统中国人强调人生变化和自然变化的同一性和相对性。材料5:通过人和自然的同一性,抒发情感材料6:自然的循环往复vs.人生的短暂 二、投入与移情把主观感情有意识地投入到无生命的自然物质。陆游春游 平生乐行役,不耐常闭户。今朝新雨霁,一笑整巾屦。青猿导幽蹊,春草伴微步。虽云尊酒薄,蔬果亦略具。辛夷发高枝,杨柳吹堕絮。行歌不知远,落日呼野渡。横林已栖鸦,浅水犹立鹭。归来意颇豪,古锦有新句。陆游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三、物我消泯的境界消除隔阂,直接联系人与自然。汉武帝落叶哀蝉曲罗袂兮无声,玉墀兮尘生。 虚房冷而寂寞,落叶依于重扃。 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宁?前4名写景,后2句写人,其间毫无过渡,读来却不会觉得不适美国汉学专家高友工、梅祖麟曾在书中提到中国人总是把秋风落叶与悲伤联系起来,而西方没有这一文化背景,则

      6、很难产生这种情绪。中国人还喜欢以第二人称来称物,把自然当作人来看:黄颖江上:待汝成荫系钓舟(用第二人称称呼柳树)甚至把物当作人一样会说话会思考:王质山行即事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苹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龚自珍:“此山不语望中原”陶渊明:“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材料7 西方人是很明显的物我二分 “距离说”第二节 恒久的时间意识一、属人的时间追忆似水年华:人在时间上占的位置比在空间上的沉重。(伟大的小说是复调的,一眼看不到头) 所谓“永垂不朽”把自己时刻放在赴死的流程中。时间本来是客观的,但这样置于人之上便主观化了。“时间是表示物质连续运动的物理量”莱布尼茨“记忆对时间的意识”西方哲学喜欢谈死亡、生生灭灭,而这一主题在中国则主要体现在文学领域。时间、生命、死亡都是不可逆转的。中国人认为时间是带来死亡的,所以古人对时间的认识实际是对生命有限性的认识。韩愈秋怀诗:浮生虽多涂,趋死惟一轨。所以说中国古人喜欢写春夏秋冬的循环,但实际他们更认识到时间的一去不复返。“瑶光游何速,行愿去何迟。仰视云间星,忽若割长帷。低头还自怜,盛年行已衰。依依恋

      7、明世,怆怆难久怀。”中国古代作品往往带有一种悲剧感,有一种生命的虚无。二、对不同时间段的感觉早晨-中午:祥和傍晚-深夜:伤感、愁苦第三节 作为生命对应的季节观一、 来自风土环境的影响最显著的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季节意识的发达,反映了时间和生命意识的强烈二、对季节的选择性咏叹以作为过渡期的春、秋为主万物皆春,“春”不仅是新的开始,也是美好事物新一轮流逝的开始“春女思,秋士悲”惜春,伤春,闺怨悲秋,哀婉、绝望的秋,生命垂死“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三、 生命的参照季节与人生都是要流逝的(浅;写的人比较少)季节的循环往复vs.人生一去不复返的悲哀“年年岁岁花香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们对夏、冬的认识是凝固停滞的,写它的人很少。类书中,“岁时”部里多是写春秋。而在日本,春夏秋冬是被一概看待的。(日本文学中的“季语”)日本佛教徒遍照金刚来中国时编了部文镜秘府录,里面对四季的处理是相同的。所以,这的确是文学传统的不同。并且,古人写春秋一般是关照普遍的生活现象,而写夏冬往往寄予特殊的风土或特殊的节日,所以夏冬很难进入诗歌,且成功的作品较写春秋的少,没有深刻的人生感慨。寇准夏日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

      8、无人柳自垂。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歇夏的传统礼记里写,仲夏君子应“处必掩身”,“养之长之,假以仁也”第四节 走不出的乡土一、独特的思乡情绪故乡是人生长的地方,父母之邦,祖上之邦,亦是你将来的归宿,精神上的归宿。故乡进入人们的意识,是一个人认识世界的原型。 口音、习俗都是表象。人为何眷恋故乡:熟悉感、亲切感、历史感、延续感。相比外国人,中国人对故乡的感情尤为强烈。“每个中国人都会觉得他的根扎在家里”“他们最热切的期盼,最执着的追求就是重回故里,与祖先归葬在一起。”这种思乡情绪对于中国人是根深蒂固的。中国文化是种偏阴性的文化,“重母”。上古时思乡情怀已成为文学的主题,后来成为一个传统。材料第12条思乡分主题: 故乡的有意隔置,明明思念却强装冷漠 李频渡汉江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描述美好的东西,仍不及故乡在古人眼里,所谓的理想国、桃花源,都不如自己的故乡:王维桃源行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视人。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刘禹锡桃源行渔舟何招招,浮在武陵水。拖纶掷饵信流去,误入桃源行数里。清源寻尽花绵绵,踏花觅径至洞前。洞门苍黑烟雾生,暗行数步逢虚明。俗人毛骨惊仙子,争来致词何至此。须臾皆破冰雪颜,笑言委曲问人间。因嗟隐身来种玉,不知人世如风烛。筵羞石髓劝客餐,灯爇松脂留客宿。鸡声犬声遥相闻,晓色葱笼开五云。渔人振衣起出户,满庭无路花纷纷。翻然恐失乡县处,一息不肯桃源住。

      《中国文学传统课程笔记》由会员jiups****uk12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学传统课程笔记》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2022年小学体育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收藏店铺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