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复习提纲:2010年宿迁中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必修二)[人教版]

12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89500874
  • 上传时间:2019-05-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6.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江苏省宿迁中学2008级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考点详解必修2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耕作方式不断进步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2、传统农业: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逐渐推广汉朝:西汉推广二牛三人的耦犁。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唐朝:出现曲辕犁拓展: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古代农业一直都使用牛耕而没有得到突破性进步的原因是中国古代传统农业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二、小农经济的含义1、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2、小农经济的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3、评价:进步性:农民拥有部分生产资料,有生产积极性;局限性:十分脆弱。因为农民赋税和徭役的繁重,加上自然灾害等压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国的农业生产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基本形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成为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第二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丝织业:1、新石器时代: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

      2、蚕并有了丝织品。2、汉代:以长沙马王堆素纱禅衣为代表的丝织品技术高超。汉代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欧亚,有“丝国”之称。3、明清:苏州、杭州等成为著名的丝织业中心,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二、冶金业:1、冶铜业: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小件铜器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司母戊鼎)2、冶铁业:春秋晚期:出现人工冶炼铁器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工具水排。南北朝:灌钢法3、制瓷业: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制出成熟的白瓷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宋代:我国制瓷技艺大放异彩,涌现出一批名窑。明清: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江西景德镇是全国的“瓷都”。第三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一、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形成和发展宋以前的市: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固定的交易时间有专门的官员进行严格管理。宋朝时:打破坊市界限,“草市”进一步发展,有些发展为重要的市镇打破经营时间限制,出现了早市、夜市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2、主要的商业城市: 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中心。唐后期,扬州是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二、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1、产生:原因:社会生产

      3、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时间地点: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2、缓慢发展:清朝时期第四课 主要经济政策一、“重农抑商”政策1、首倡: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2、基本含义:强调发展农业,限制商业和手工业发展3、目的:直接目的: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4、影响:积极:封建社会初期,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消极:封建社会后期,抑制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二、海禁政策1、内容: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后实行“闭关锁国”,含义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2、根本原因:自然经济的影响3、影响: 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一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背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鸦片战争后,外商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2、产生: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分布:东南沿海地区代表企业:方举赞创办发昌机器厂(上海

      4、)、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广东南海)二、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1、原因:甲午战后,列强争向向中国输出资本,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2、表现:商办企业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出现由沿海向内地的扩展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第二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民国初期短暂春天1、原因: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2、发展表现:轻工业发展较快,其中纺织业、面粉业发展最快。3、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1、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较快发展。背景:国民政府推出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如“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表现:19351936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2、抗战时期沉重打击。原因:沦陷区:一些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

      5、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官僚资本的垄断压制表现: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萎缩3、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原因: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官僚资本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不断膨胀。表现: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纷纷倒闭拓展:认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要实现近代化,必须实现民族独立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一课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531956年)1、“一五计划”建设成就时间:19531957年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成就:鞍钢;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影响: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3、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时间:1953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过程:农业、手工业成立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实质: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

      6、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年)1、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1956年)内容:指出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确定主要任务: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评价: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大跃进:表现: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和高指标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内容:吃大锅饭、平均分配,片面追求公有化的程度与规模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启示: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后果: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造成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第二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

      7、策。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新中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二、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核心)实行:1978年最早从安徽、四川两省开始。随后在全国普遍实行实质: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影响: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大发展,农村真正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全面展开:1984年以后3、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4、改革内容: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改革: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中共十四大(1992):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3、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第

      8、三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1、创办经济特区: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海南。时间最早的是深圳,最晚、最大的是海南。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线)1984年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旨在加快利用外部资金,引进技术的步伐)最南端的是湛江,最北端:秦皇岛,位于江苏的是:连云港和南通。3、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面) 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4、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沿海和其他地区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5、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0年4月。目的:以浦东开发为龙头,建设上海,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意义: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二、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我国的对外开放从设立经济特区沿海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一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一、近代服饰变迁:1、鸦片战争前:长袍马褂2、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洋装”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3、辛亥革命以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欢迎4、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服装更加五花八门二、近代社会习俗变迁:1、废止缠足: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短发易服”“废止缠足”;民国成立后,政府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2、婚姻自由:近代以后,青年男女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但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农村沿袭下来。第二课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一、近代交通1、轮船: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首次打破列强垄断。2、汽车: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3、航空:中国民航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二、近代通讯工具变迁:1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220世纪初,出现无线电报(上海崇明)319世纪80年代电话传入中国(上海)。第三课 大众传媒的发展一、报刊业:近代前期代表性报刊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五四新文化时期的新青年等。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复习提纲:2010年宿迁中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必修二)[人教版]》由会员小**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提纲:2010年宿迁中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必修二)[人教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