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0-3岁婴幼儿营养膳食1——消化吸收课件

50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88278466
  • 上传时间:2019-04-2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05MB
  • / 5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婴幼儿营养膳食,小儿年龄分期,(一)胎儿期:受孕到分娩,约40周(280天)。受孕最初8周称胚胎期,8周后到出生前为胎儿期。 (二)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足28天。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 (三)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 (四)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 (五)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周岁。 (六)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开始之前。 (七)青春期: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岁到1820岁。,营养对婴幼儿重要性,婴儿期良好的营养,是一生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基础,亦是预防成年慢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的保证。由于婴儿期的生长极为迅速,对营养素的需要很高,因此,如何科学喂养,确保婴儿的生长发育就显得极为重要。 幼儿期由婴儿食品逐步过渡到摄取普通食物的时期,这一时期各器官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而同时又是饮食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需要对他们的食物营养给予特别照顾。,第一讲 消化与吸收,第一节:认识消化系统 第二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第三节:小儿消化系统生理特点,第一节 认识消化系统

      2、,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十二指肠及以上为上消化道,空肠及以下为下消化道。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胰及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如胃腺、肠腺)等。,口腔,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 口腔内有上、下颌牙,是人体最硬的器官。乳牙一般在出生后6个月开始萌出,3岁初出全,共20个,6岁开始先后自然脱落,病逐渐长出第二组牙(恒牙)替换全部乳牙,恒牙共32个。 舌位于空腔底部,具有协助咀嚼、吞咽,辅助发音和感受味觉的功能。,唾液腺,人的口腔内有三对大的唾液腺: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还有无数散在的小唾液腺,唾液就是由这些唾液腺分泌的混合液。,咽,咽是一个垂直的肌性管道,略呈漏斗形,前后略扁。上段与鼻腔相对称“鼻咽”;中段与口腔相对称“口咽”;下段在喉的后部称“喉咽”。,食管,食管是一前后扁窄的肌性长管,是消化道最狭窄的部分。上端在第6颈椎下缘平面续喉,向下通过膈肌进入腹腔,与胃的贲门连接,全长约25厘米。食管全长有3处狭窄,分别距切牙15厘米、25厘米和40厘米。狭窄部位是食管异物易滞留和食管癌的好发部位。,胃

      3、,胃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上缘为凹缘,较短,朝右上方称胃小弯,下缘为凸缘称胃大弯。胃与食管连接处的入口称贲门,胃的下端与十二指肠连接处的出口称幽门,幽门处的环行肌特别发达形成幽门括约肌。胃可分为贲门部、胃底、幽门部和胃体。,胃腺,胃腺包括贲门腺、泌酸腺和幽门腺。幽门部的胃腺由粘液细胞组成,能分泌碱性粘液,其中不含消化酶。泌酸腺主要由三种细胞组成,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壁细胞分泌盐酸,还能产生“内因子”一种与维生素B12吸收有关的物质;颈粘液细胞,能分泌粘夜。,幽门腺,泌酸腺,贲门腺,小肠,小肠是消化道最长的一段,上端起自胃的幽门,下端与盲肠相连,成人的小肠全长5-7m。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十二指肠位于上腹部,紧贴腹后壁,长约25cm,呈“C”行,包绕胰头。空肠和回肠迂曲盘旋于腹腔中下部,借肠系膜固定于腹后壁,二者间无明显界限。空肠比回肠的管径大,管壁厚,粘膜环状皱壁和绒毛结构较多。,大肠,大肠是消化道的末段,长约1.5m,起自右髂窝,止于肛门,包括盲肠、阑尾、升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肠腺,小肠内有两种腺体,即十二指肠腺和肠腺。十二指肠腺分布于十二指肠粘膜下层中,分泌碱性液

      4、体,内含粘蛋白,因而粘稠度很高。肠腺分布于全部小肠的粘膜层内,其分泌液是小肠液的主要组成部分。,胰腺,胰腺是兼有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的腺体。胰腺的腺泡细胞和小导管管壁细胞分泌的胰液,经胰腺导管排入十二指肠。胰液具有很强的消化力,在食物消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肝,肝细胞不断分泌胆汁,经肝管、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或由肝管转入胆囊管而贮存于胆囊。在非消化期,肝胆汁大部分流入胆囊贮存,在消化期,胆汁可直接由肝脏以及胆囊排入十二指肠。,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消化是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称为吸收。消化和吸收是两个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过程,共同将食物分成精华和糟粕两个部分,通过吸收其精华,最后将糟粕排出体外。 消化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机械性消化,即通过消化道的运动将食物磨碎,并使之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将食物不断向消化道远端推进的过程。另一种是化学性消化,即通过消化道分泌的消化酶的各种化学作用,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在整个消化过程中,两种消化方式同时进行、密切配合。,口腔内消化,消化过程是从口腔开始的。食物

      5、在口腔内通过咀嚼运动被磨碎,由大变小,被唾液湿润形成食团便于吞咽,同时由于唾液淀粉酶的作用,食物中淀粉开始分解。虽然食物在口腔内停留很短暂,只有15-20秒,但却能引起整个消化系统改变,为依次接收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做好准备。,咀嚼及吞咽,咀嚼的作用是利用牙齿将食物切割、磨碎;在舌的帮助下,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形成食团以利于吞咽;并使食物与唾液淀粉酶充分接触,有助于化学消化。此外,咀嚼运动还能加强食物对口腔内各种感受器的刺激,可反射性地引起胃液、胰液、胆汁的分泌,为随后的消化过程准备了有利的条件。 吞咽是指食物由口腔经咽、食管进入胃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反射性动作。根据食物通过的部位,可将吞咽过程分为三段: 第一阶段:食团由口腔到咽。 第二阶段:食团由咽进入食管上端,约需0.1秒。当食团刺激了软腭部的感受器时,引起一系列肌肉的反射性收缩,而引起软腭上升,咽后壁向前压,封闭鼻咽通路;声带内收,喉头上升并向前紧贴会咽,封闭咽与气管的通道;喉头前移,食管上括约肌舒张,使咽与食管的通道开放,食团由咽被推入食管。 第三个阶段:食团沿食管下行至胃。,唾液及其作用,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的混合液体,无色

      6、、无味,近于中性(pH6.6-7.1)。水分占99%,还有少量有机物和无机盐。有机物主要为唾液淀粉酶、溶菌酶、黏蛋白、球蛋白等,无机物有钠、钾、钙、硫酸盐、氨和一些气体分子。,1.湿润口腔,润滑食物,使其便于吞咽,并刺激味蕾引起味觉。 2.对清洁和保持口腔卫生起者非常重要的作用 3.唾液还有促进生长、利于伤口愈合的作用。 4.唾液可用于血型鉴定。 5.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有初步消化淀粉的作用。,胃内消化,食物入胃后暂时储存,在此期间受到胃液的化学性消化和胃壁肌肉的机械性消化。食物通过胃的机械性消化形成食糜;通过胃的化学性消化,使蛋白质初步分解;此后,食糜借助于胃的运动被逐步排入十二指肠。,胃的运动,胃的运动形式: 1.容受性舒张:正常成人空腹时胃的容量仅为50ml,进餐后可达1.0-2.0L,结果使胃能够接受吞咽入胃的大量食物,而胃内压则无显著升高。其生理意义是使胃更好地完成容受和贮存食物的功能。 2.紧张性收缩:其生理意义在于使胃保持一定的位置和形状,维持一定的胃内压,有利于胃液渗入食糜中。 空胃尤其显著,又称饥饿收缩。,3.蠕动:从胃的中部开始,有节律地向幽门方向进行,每分钟3次。意

      7、义: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以利于消化,有可搅拌和粉碎食物,推动胃内容物向十二指肠移行。,胃的运动,胃的排空及其控制 1.胃的排空:食物在胃内与消化液混合后形成食糜,随胃的运动,将胃内食糜排向十二指肠称为胃排空。食物进入胃后5分钟即有少量食糜排入十二指肠。糖类排空最快,蛋白质次之,脂肪类食物最慢。对于混合食物,由胃完全排空通常需要4-6小时。 2.胃排空的控制: 1)胃内的食物促进胃排空:胃与十二指肠之间的压力差是胃排空的主要动力。胃运动加强时,胃内压力增大,促进胃排空。 2)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后抑制胃排空:食糜中的酸、脂肪、高渗及扩张刺激,可兴奋十二指肠壁上的相应感受器,反射性地抑制胃的运动,使胃排空减慢。此反射称为肠胃反射。,胃的运动,另一方面,食糜中的酸和脂肪还可以刺激十二指肠粘膜释放促胰液素、抑胃肽、胆囊收缩素等胃肠激素,它们经血液循环到达胃后,还可以抑制胃的运动,这些激素称为肠抑胃素。 3.呕吐:是将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经口腔强力驱出的一种反射性动作。呕吐是一种具有保护意义的防御性反射,它可把胃内有害的物质排出以免对人体造成损害。,胃液及其作用,胃液是无色透明呈酸性的液体(pH胃0

      8、.9-1.5),主要成分有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和内因子。 1.盐酸:也称胃酸,有泌酸腺区的壁细胞分泌。,作用: 1)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同时还可使蛋白质变性而易于水解。 2)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 3)盐酸随食糜排入小肠后,可间接地引起胰液、胆汁和小长夜的分泌。 4)盐酸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内铁和钙的吸收。 但盐酸分泌过多对胃和十二指肠粘膜有侵蚀作用,是溃疡病的发病原因之一。,胃液及其作用,2.胃蛋白酶原:由泌酸腺的主细胞合成并分泌。它本身无活性,进入胃后在盐酸的作用下,它被水解掉一个水分子的肽链,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本身也可激活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作用:能将食物中的蛋白质水解成和胨,以及少量的多肽和氨基酸。其作用的最适pH胃2.2-3.5,随着pH的升高,活性逐步降低,当pH超过5时,将发生不可逆的变性。,胃液及其作用,3.粘液:粘液由胃粘膜表面的上皮细胞、泌酸腺的粘液颈细胞、贲门腺和幽门腺分泌,化学成分为糖蛋白。 作用:在胃粘膜的表面形成厚约500m的凝胶层,起润滑食物和保护胃粘膜的作用。其能与表面上皮细胞分泌的HCO3-一起共同构成

      9、所谓“粘液HCO3-屏障”。胃粘膜表面的中性或偏碱性环境不但能避免H+对胃粘膜的直接侵蚀,而且可使胃蛋白酶失去活性,从而能有效地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粘膜的侵蚀,在胃粘膜保护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4.内因子:由壁细胞分泌的糖蛋白。与维生素B12结合,促进小肠对维生素B12的吸收。维生素吸收障碍,结果影响红细胞的生成而出现巨幼细胞性贫血。,小肠内消化,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后,即开始了小肠内的消化。在整个消化过程中小肠内消化是最重要的阶段。在小肠内,食糜通过小肠的机械性消化及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化学性消化转变成可吸收的物质。小肠的运动还可以使食糜与肠粘膜广泛接触,以利于消化产物的吸收,同时将食糜从小肠上段推向下段。因此,食物通过小肠后,消化过程基本完成,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随食物的性质而有所不同,一般为3-8小时。,小肠的运动形式 1.紧张性收缩:能使小肠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位置,维持肠腔内一定的压力,也是小肠进行其他各种运动的基础。 2.分节运动:是以小肠壁环行肌的收缩和舒张为主的节律性运动。 3.蠕动:一种将食糜向大肠方向推动的运动,小肠的运动,分节运动生理意义: 1)使食糜和消化液充分混合,有利于化学性消化。 2)增加小肠粘膜与食糜的接触,并不断挤压肠壁以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促进吸收。 3)由于分节运动存在着由上至下的活动梯度,因此对食糜也有较弱的推动作用。,胰液及其作用,胰液是无色、无味的碱性液体,pH胃7.8-8.4。成人每天分泌量为1-2L。胰液主要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 无机成分中最重要的是碳酸氢盐,其作用是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使肠粘膜免受胃酸的侵蚀,并为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活动提供最适的pH环境。 有机物主要是消化三种营养物质的消化酶,即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胰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及葡萄糖。 胰脂肪酶可分解甘油三酯胃脂肪酸、甘油一酯和甘油。 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均不具活性,只有当胰液进入十二指肠后,一蛋白酶原被肠液中的肠致活酶激活成为具有活性的胰蛋白酶,而糜蛋白酶原则由胰蛋白酶激活为糜蛋白酶。两种酶都能分解蛋白质,二者共同作用时,可使蛋白质分解为更小分子的多肽和氨基酸。,胆汁及其作用,胆汁是一种苦味的液体,肝胆汁为金黄色,pH为7.4,胆囊胆汁为深棕色,pH为

      《0-3岁婴幼儿营养膳食1——消化吸收课件》由会员F****n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岁婴幼儿营养膳食1——消化吸收课件》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