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8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题七改革开放40周年《将改革进行到底》——改革与制度创新

68页
  • 卖家[上传人]:繁星
  • 文档编号:88234650
  • 上传时间:2019-04-21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1.93MB
  • / 6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二零一八年四月,改革开放40周年 将改革进行到底,执教者:汪先武,改革与制度创新,2018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题(七),将改革进行到底:2017年7月17日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该专题片是迄今为止首次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的权威性、全景式报道。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包括时代之问人民的获得感等篇章。,改革开放40周年:2017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2018年新年贺词中提到:2018年,我们将迎来。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热点追踪,视角一:中国历史上的改革,1.中国古代史上的改革,专题整合要点归纳,2.近代历史上重大改革,3.现代历史上重大改革,视角二:世界历史上的改革,1.世界古代史上重大改革,2.世界近代史上重大改革,3.世界现代史上重大改革,1.分析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成功的共同因素有哪些? (1)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2)改革立足国情,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改革家的远见卓识和政治魄力,具有勇于探索、努力开拓、锐意进取、坚强不屈、与时俱进等优秀品质; (4)改革措施行之有效,顺应了人

      2、民的愿望; (5)改革解放了思想,善于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文化和不同社会制度的优越性等。,点拨迷津重点拓展,2.从中外的重大改革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1)改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改革必须立足国情,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改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是强国之路,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之源。 (3)顺应历史潮流,大胆改革创新,化危机为机遇。 (4)改革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改革要关注民生、调动人民积极性。,3.结合中外历史上的改革,谈谈新时期应如何推动我国的改革进程? (1)坚持全面改革与开放;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3)结合我国的国情,从实际出发; (4)不断建设与完善我国改革的领导队伍; (5)改革措施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视角四 制度体制创新,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2.中国近代的制度创新,3.中国现代的制度创新,视角五:世界历史上的制度创新,1.中外政治制度的创新和变革对我们有何启示? (1)任何政治制度都不是绝对完善的,必须在

      3、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进行改革,才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任何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法律制度和民主实现程度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的。人类社会对于民主法制的追求从未停止,建设法制社会是文明社会的必修课,依法治国才是治国的根本,要做到有法可依,才能保障社会的稳定。,点拨迷津重点拓展,2中外改革的类型有哪些? (1)促进社会性质的变化,确立先进社会制度:如商鞅变法、大化改新、明治维新、1861年改革等。 (2)适应先进生产方式,促进民族融合:如北魏孝文帝改革。 (3)社会制度的自我调节、巩固与发展:如罗斯福新政。 (4)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强御侮的探索:如戊戌变法。 (5)学习先进文化,实现富国强兵:如大化改新、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6)吸取不同社会制度优点进行自我完善:如苏联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3改革者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要时刻关心国家命运,为国家作贡献。 (2)要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 (3)要实事求是,具有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4)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5)热爱祖国,以天下为己任,与时俱进。

      4、百折不挠等。 4从不同性质国家的改革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一定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勇于探索和创新,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5中外成功的改革具备的主要因素。 (1)改革要符合国情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顺应历史发展潮流。(2)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3)改革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既要抓住时机又不能急于求成。(4)改革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和谐发展等。 6新中国的制度创新。 (1)经济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政治上,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3)民族关系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国家统一道路上,提出“一同两制”的伟大构想。 (5)国家建设道路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新模拟名师原创,1.中外历史上为解决本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很多国家采取的措施就是进行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过去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方文明带入国内。 摘自日本政治史 (1)材料一中,“外国人引进”和“自己带人”分别寓指什么?(2分)

      5、西方列强入侵;(1分)进行明治维新。(1分) 材料二:价值难以想象地贬缩了;赋税增加了;我们的支付能力下降了;各级政府面临着严重的收入短缺;交换手段在贸易过程中遭到了冻结;工业企业枯萎的落叶到处可见;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销路;千家万户多年的积蓄付之东流。-1933年3月4日罗斯福 (2)材料二中的景象是哪一历史事件造成的?面对这一景象罗斯福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或经济大危机);(1分)实行“新政”,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2分),材料三: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 摘自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3)材料三中邓小平找到的“富国强民的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为引领中国根本转型采取的伟大决策是什么?(3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分)实施改革开放。(2分) (4)上述三个国家的改革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改革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适时改革才能走出困境,走出危机。(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2分),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应当把商

      6、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同时,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农业。 摘自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 (1)材料一中,商品交换可以促进农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2分) 商品交换能够刺激农民扩大种植面积和改进农业。(2分) 材料二:“坦率地说,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摘自邓小平文选 (2)举例说明材料二中,照搬苏联模式产生的问题。“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突出特点是什么?(6分) 1958年开始,实行人民公社化,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重大破坏;(2分)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共同发挥经济调节的作用。 (3)列宁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探索,有何相同之处?(2分) 都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都是对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有益探索;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都肯定市场的积极作用,发挥市场的作用。(任签一点即可,2分),3.制度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

      7、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在今日中国依旧有深远影响的是什么举措?(2分) 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推行郡县制。(1分)地方行政机构中的县制。(1分),材料二:,(2)材料二图示内容反映的地方制度对西汉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汉武帝时期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实行了什么措施?(4分) 王国势力强大,对中央构成威胁;(2分)颁布推恩令。(2分),材料三: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3)隋唐时期制度的突破性进展有何表现?综合以上材料,分析制度创新的作用。(4分)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2分)制度创新是保障国家发展的重要举措。(2分),4.政治文明演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

      8、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摘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1)材料一中“新的政治制度”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与英国“实现现代化”的关系。(2分) 君主立宪制;(1分)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为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1分),材料二:孟德斯鸠认为,因为权力构成了对自由极大的侵犯,所以必须要限制权力。 摘自论法的精神导读 (2)材料二中,孟德斯鸠为了限制统治者的权力提出了什么学说?该学说首先在哪个国家得以实践?(3分) 三权分立;(2分)美国。(1分) 材料三: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虽然各地的既得利益集团坐立不安,反对这些变革,但变革也在许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三,分析拿破仑征服战争产生的影响。(3分) 传播法国大革命的原则,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3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2分) 自由

      9、、民主、法制,是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2分),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戊戌变法提出的“系统方案”的核心思想。说明戊戌变法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的根据。(4分) 倡导博爱、自由、平等和人权;(2分)戊戌变法在中国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冲击了封建制度的束缚。(2分),材料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 (2)你认为材料二中对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的认识是否正确?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4分) 正确。中国当时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环境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自身力量弱小,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这些因素使得戊戌变法最终失败。(4分)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一次成功的改革需要具备哪些条件?(2分) 良好的社会环境;成熟的领导力量;完善的理论指导;坚实的群众基础。(言之有理即可,2分),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的原因是什么?(4分) 商鞅;(1分)对内推行法治,奖励耕织和军功,对外执行“连横”策略。(3分),材料二:在整个历史上,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就会产生两种相应的反应:.第一种反应表现为退却和逃避;第二种反应则体现为调整和适应。前者的口号是“返回美好的从前”,后者的口号是“向西方学习,以与西方作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举例说明材料二中的“两种反应”。(4分) 第一种:申国的义

      《2018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题七改革开放40周年《将改革进行到底》——改革与制度创新》由会员繁星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题七改革开放40周年《将改革进行到底》——改革与制度创新》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2022年小学体育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2022年家长会心得体会集合15篇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