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3创业扶持新政策问答-宁波市江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50页
  • 卖家[上传人]:繁星
  • 文档编号:88211818
  • 上传时间:2019-04-2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54MB
  • / 5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发展 及新一轮政策简介 区就业处 谢拯,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职责,一是发展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 二是制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三是规范人力资源市场; 四是完善就业服务; 五是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 六是提供就业援助。,一、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一)就业政策是为了解决失业问题而产生的,把就业问题视为政府的责任,理论上始于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认为,危机和失业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只要社会上存在足够的“有效需求”,危机就可能避免,失业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但要实现这一点,单靠市场机制是无法实现的,必须依靠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直接的调节和干预。,一、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一)就业政策是为了解决失业问题而产生的,美国是最早以立法的形式规定政府在就业方面责任的国家。大萧条时期,美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失业。19291933年,失业率从3上升到25%。1933年5月,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将各种救济款物迅速拨往各州,第二年又把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为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维护了失业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一、积极就业

      2、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一)就业政策是为了解决失业问题而产生的,以工代赈的方式吸收了大量的失业人员,尤其是青年,从事植树护林、防治水患、水土保持、道路建筑等工作,为失业的非熟练工人找到了用武之地。据统计,新政先后雇用失业人员达2000多万人,约占美国全国劳动力的一半左右。美国政府藉此修筑了近1000座飞机场、12000多个运动场、800多座校舍与医院,不仅为工匠、非熟练工人和建筑业创造了就业机会,还给成千上万的失业艺术家提供了形形色色的工作,这是迄今为止美国政府承担执行的最宏大、最成功的救济计划。1946年美国颁布就业法,规定政府有责任“为那些能够工作、愿意工作和正在工作的人提供有益的就业机会”。,一、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二)世界各国现行的就业政策,1、英美的新自由主义就业政策:新自由主义就业政策通过改革社会保障制度,严格失业保障资格申请,缩短失业保障期限,降低失业保障水平,并将保护性劳动就业政策与积极就业政策相结合,从而“激活”失业者,促使他们积极地重返劳动力市场,以工作代替福利。,一、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二)世界各国现行的就业政策,2、北欧的合作主义就业政策:第一,强调

      3、国家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第二,充分就业与福利国家相结合;第三,充分发挥三方合作机制(即劳工组织、雇主组织和政府就劳工标准等劳资关系问题进行协商、谈判,并进而达成某种社会契约)的作用;第四,政府利用财政资金支持劳动力市场。,一、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二)世界各国现行的就业政策,3、法、德的就业政策:解决就业问题的思路是:减少劳动供给,实行工作分享,实现劳动力市场的边缘灵活化改革。第一,强化教育和职业培训;第二,降低劳动力成本;第三,大力发展服务业,吸纳更多的失业人员;第四,采取更加灵活的就业政策;第五,积极鼓励创办企业,增加就业机会;第六,推行35小时工作制。,一、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二)世界各国现行的就业政策,4、日本的终身雇佣制度:终身雇佣制曾经为日本企业稳定劳动关系和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985年以后,经济持续低迷,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了终身雇佣制的瓦解。,一、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三)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1、统包统配的劳动力就业方式(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发以前,我国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之相适应,国家计划是

      4、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手段,统包统配是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方式。,一、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三)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统包统配的具体表现: 第一,国家对城镇劳动力实行统一计划; 第二,国家对城镇劳动力实行统包就业; 第三,国家对单位用工实行统一招收; 第四,国家对劳动力调剂实行统调配; 第五,劳动力城乡分割。,一、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三)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2、“三结合”就业方针(1979-1985年) 1980年8月初,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劳动就业会议,8月中旬中共中央转发了会议议定的文件进一步做好城镇劳动就业工作(中发198064号),明确提出: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的方针,即“三结合”就业方针。,一、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三)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在“文化大革命”中,我国城镇产生了严重的失业问题。不过,由于当时大多数知青都上山下乡了,就业矛盾暴露得并不十分明显。直至20世纪70年代后期,广大知青纷纷返回城市等待安置就业,矛盾暴发了。1979年,城镇积累的待业人数达到了1500万。一时间难以安排如此众多的人

      5、员就为一,结果导致了21个省、市、自治区相继发生上山下乡知青、城镇待业青年集会、游行、请愿的事件,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曾被称为“爆炸性的问题”。,一、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三)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城镇待业问题由来已久:一是人口严重失控导致劳动力供给数量超过需求,1950-1958的9年间出生了1.87亿人,分别在1966-1974年达到劳动年龄;1962-1975的14年间出生3.55亿人,分别在1978-1991年进入劳动年龄,加上“文化大革命”积累的待业青年。二是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优先发展重工业,限制轻工业和商、饮、服等第三产业,而轻工业容纳劳动力能力是重工业的3.2倍,实际上限制了就业规模的扩大。,一、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三)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三是“文化大革命”使城镇就业矛盾不断积累。当时企业停产、学校停课,使劳动年龄人员既不可能在城镇就业,也不能继续升学,于是,从1968年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实际上是城镇就业矛盾的一种转移,1967-1978的12年间共计知青1622万

      6、人,结果1979年数百万知青如潮水般回城,而当时的生产建设事业陷于停产半停产的状态,勉强开工的企业,生产效率极低,人员相对过剩,就业供大于求的矛盾集中爆发。而这些矛盾是沿用了近三十年的统包统配制度难以应对的。,一、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三)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三结合”就业方针下,我国第一次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政策,1981年中共中央42号文件要求,出台一系列政策敞开全民、集体、个体“三扇门”,大力推进开辟多种就业渠道。 细数有:一是税收优惠政策;二是资金扶持政策;三是在场地、资源和原材料方面提供方便;四是允许个体户雇用帮手;五是允许集体企业实行灵活的工资福利政策;六是营造关心支持集体、个体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一、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三)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劳动服务公司的产生 1980年,中央召开全国劳动就业会议,明确要求建立劳动服务公司,具体担负介绍就业,组织生产、服务,进行职工培训等项任务,开展对待业青年和社会劳动力的劳动就业服务。从1979年提出建立劳动服务公司以来,到1983年年底,全国已有23900多所劳动服务公司,绝大多数城市和就业任务比较重的

      7、县都建立了劳动服务公司,一大批国营企业和事业单位也建立了劳动服务公司,到1983年年底,通过劳动服务公司组织起来的人员已达570万人。,一、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三)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3、企业用人制度改革,实行劳动合同制(1986-1994) 1986年7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招用工人、辞退违纪职工和待业保险等四个方面的暂行规定。1992年7月,国务院发布实施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一、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三)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改革前,我国实行的是一种固定工制度,公民被国家机关、国营企业、事业等用人单位招收以后,即被认作“国家职工”,在各单位固定下来,“能进不能出”,职务和工资待遇也都“能上不能下”。人们形象地描述为“铁饭碗”、“大锅饭”。,一、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三)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实行劳动合同制后,主要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招工、辞退方面的变化,赋予了企业在招工中的选择权,为形成劳动者与企业的双向选择关系打下了基础;二是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三是劳动力市场的探索。 劳动力市场的从无到

      8、有,标志着作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力资源计划配置体制,逐步被与社会主体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体制所取代,这是从计划经济用工向市场化就业迈出的第一步,而且是最重要的一步。,一、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三)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4、实施再就业工程,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1995-2001年) 1994年初,再就业工程在30个城市开始试点,国务院办公厅于1995年转发了劳动部报告,决定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内推进再就业工程。199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部置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的工作中,要求全国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解决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一、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三)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一是国有企业改革攻坚,造成冗员问题突出。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国有企业全面进入市场。但是国有企业进入市场后,发现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严重的问题。第一,资产质量不高。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第二,亏损严重。1989-1996年,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额年平均增长27%。第三,债

      9、务负担沉重。第四,经营管理不善。,一、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三)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二是大量富余人员开始下岗,需要分流安置。由于国有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一些中小企业关闭破产,国有大中型企业内原有固定工制度下造成的冗员问题突显,又正超上亚洲金融风暴,更是“雪上加霜”,国有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企业大批富余人员需要分流,形成了庞大的下岗职工队伍。国有企业从原来安置就业的主渠道,转变为向社会排发劳动力的发源地,企业内部矛盾开始向社会矛盾转化。在“八五”期间,全国城镇停产、半停产企业涉及职工经常保持在700万人左右,部分职工放长假在家达一年以上。,一、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三)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1993年4月,国务院出台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 同一个月,国务院还发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扩大了享受待业救济和获得再就业帮助的对象范围。 1996年1月,劳动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等12个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做好困难企业职工生活保障生产自救和分流安置工人的通知;,一、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三)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同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解决部分企业职工生稍大困难问题的通知,其中提出实行地方财政贴息、企业主管部门调剂一部分资金、银行提供一部分工资性贷款为确无工资支付能力的国有企业解决职工基本生活费问题,即大家所知的“三家抬”办法,提出要把实施“再就业工程”与解困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促进生活困难职工重新就业; 1997年9月,劳动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等10部门又发布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困难职工解困工作制度的意见,以此来继续推动解困工作,并逐步形成制度化、经常化的工作机制。,一、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三)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产生,再就业工程 八个方面的工作措施: 一是定期召开职业指导座谈会;二是鼓励失业职工、富余职工积极参加转业训练和转岗培训;三是鼓励、扶持企业和社会对失业职工和富余职工进行开发性安置;四是鼓励用工单位招用失业职工和富余职工;五是大力支持失业职工和富余职工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工;六是支持企业主管部门对富余职工进行行业、企业间的余缺调剂;七是用人单位招用富余职工可先进行了试工;八是大力兴办劳服企业和生产

      《2013创业扶持新政策问答-宁波市江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由会员繁星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创业扶持新政策问答-宁波市江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2022年小学体育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2022年家长会心得体会集合15篇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