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8届高考历史课时巩固过关练习16(有答案)

11页
  • 卖家[上传人]:【****
  • 文档编号:87823189
  • 上传时间:2019-04-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5.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课时巩固过关练 三封建文明的成熟宋元(35分钟85分:共12个小题,每题4分;共2个大题,37分。)1.(2016武汉三模)997年,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使掌管一路的大权。1007年后,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宋真宗这样做是为了()A.改变地方割据局面B.削相权以加强集权C.强化集体议事制度D.分事权以相互牵制【解析】选D。转运使与提点刑狱司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使都有财权,转运使的权力被分散,同时这些机构相互牵制,故D正确。【拓展延伸】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吸取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人称雄干政的教训,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因为文人不懂军事造成了军队战斗力低下。(2)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于中央。有利于统一,防止分裂,但导致地方行政机构办事效率低下,中央机构人浮于事,造成冗官局面。(3)发展科举制。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但也造成了官僚队伍的庞大。2.(2016株洲一模)自秦朝推行郡县制以来,为强化地方管理,汉代置州,唐代置道,宋代置路,元代置省。纵观这一现象,可知()A.中央对地方的

      2、管理纷繁杂乱B.疆域扩大导致管理难度上升C.县制是中央集权的坚实基础D.中央集权遭遇地方挑战倍增【解析】选C。从材料中可知变化的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是地方最高一级,而基层的县制没有改变,故C正确。【拓展延伸】元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元代行省权重,时人及后人的看法基本一致。行省虽然权重,但元朝统治者有两大对策。(1)中央全面控制行省权力,这是沿袭传统做法。从行政权上控制行省长官及其下属官员的任命权;从军事权上控制行省长官调动军队的权力;从财政权上控制行省70%的财赋收入;从司法权上审查行省的大案要案;从监察权上强化对行省长官的监督。(2)犬牙交错划界原则的全面实施。所谓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就是从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军事需要出发,人为地打破自然区域之间的山川之险,造成地方行政区域犬牙交错的局面。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地形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元朝行省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3.美国史学家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指出:宋朝得到选拔的官员中,有多于三分之

      3、一的人来自平民家庭,如此大的社会地位升迁比例是惊人的。下列各项中,与此现象的出现直接相关的是()A.宋朝尽夺藩镇之权B.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C.文官担任地方长官D.程朱理学的地位提高【解析】选B。尽夺藩镇之权涉及中央对地方集权的主题,与题干主旨无关,故A错误;科举制通过读书考试做官的路径,不论出身,给出身贫寒的人们提供相对公平的机会,故B正确;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属于中央对地方集权,不符合题干主旨,故C错误;程朱理学地位提高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需要,与题干材料无关,故D错误。4.(2016济宁期末)宋太宗曾“诏江南、两浙、荆湖、岭南、福建诸州长吏,劝民益种五谷,民乏粟、麦、黍、豆种者,于淮北州郡给之;江北诸州,亦令就水广种粳稻,并免其租”。宋统治者的这种做法()A.促进了南北作物品种的交流B.体现了政府以发展农业抑制商业的举措C.标志着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D.反映出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江南地区【解析】选A。鼓励江南种粟、麦,江北种粳稻,这促进了南北作物品种的交流,故A正确;材料与重农抑商无关,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精耕细作,故C错误;材料不仅涉及江南,也涉及了江北,未体现重心南移,故D错误。

      4、5.(2016海南单科)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解析】选D。东晋南朝时期的南迁主要是由于北方的“八王之乱”,唐“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导致人口南迁,五代及南宋时期是割据混战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南下导致战乱不断而南迁。由此,中国古代三次经济南移的主要原因都是北方战乱。人口大规模的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推动了江南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答案为D。A、B和C不是其原因,故排除。6.(2016晋中三模)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材料表明()A.教育的功能是使人成为圣贤B.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C.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D.明确学生的最高学术目标【解析】选C。根据材料“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可知,古代圣贤教育目的无非是

      5、讲求义理,以理修身,推己及人,关注道德,故C正确。7.程颢、程颐兄弟认为,不是物喜己悲之乐,而是悟本达源之乐、超凡脱俗之乐,这种至善圆满之乐是建立在觉悟“自心”基础上的。这反映出()A.理学对修身养性较为注重B.理学有教人消极处世之意C.佛道文化对理学影响至深D.二程彻底改造了传统儒学【解析】选A。二程的至善圆满之乐是建立在觉悟“自心”基础上的,反映出理学对修身养性较为注重,故A正确;这种至善圆满之乐,并非教人消极处世,故B错误;从材料无法推断觉悟“自心”源自佛道文化,故C错误;二程继承先秦儒学,对传统儒学进行部分改造,故D错误。8.(2016郑州模拟)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五代)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主要表明()A.唐朝时雕版印刷广泛流行B.北宋时期活版取代雕版C.活字印刷有助于提高效率D.印刷术促进了宗教传播【解析】选C。根据题目中“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故A错误;北宋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提高了印刷效率,但并未完全取代雕版印刷术,故B错误;根据题目中“其

      6、法用胶泥刻字极为神速”,故C正确;题目中只是说明北宋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印刷效率比雕版印刷时提高了很多,并未提到对宗教的作用,故D错误。9.(2016潍坊一模)(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顺德,集小以高达。周易正义材料二朱熹玉山讲义载:盖闻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故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缉言语,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张载在西铭中提到: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材料三清代末年屡次对外战争失利,中国人民遭遇了严重的民族危机。民族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时刻,传统文化更处

      7、在动摇之中。经过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人们发出了“新文化”的号召。于是儒学、经学、理学三位一体居于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基本结束了,中西文化的异同优劣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主要论题。新的文化传统虽然没有建立起来,但已开始酝酿了。张岱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演变及其发展规律(1)根据材料一,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体现的时代精神。(10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朱熹、张载思想的主要特点。(9分)(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传统文化发展的认识。(6分)【解析】第(1)题联系所学,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士阶层著书立说,积极入世,体现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不同阶层、派别的代表人物对社会发展提出不同见解,相互辩驳、融合,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体现了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第(2)题由材料内容可知二人注重通过研究获取真知;重视道德修养,自我节制,发愤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传统文化随时代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民族精神贯穿于传统文化发展过程的始终,联系所学,我们一直强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答案:

      8、(1)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士阶层著书立说,积极入世,体现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不同阶层、派别的代表人物对社会发展提出不同见解,相互辩驳、融合,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体现了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10分)(2)特点:注重通过研究获取真知;重视道德修养,自我节制,发愤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9分)(3)认识:传统文化随时代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民族精神贯穿于传统文化发展过程的始终;思想自由与文化开放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6分)10.宋史职官志记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材料说明()A.三省长官仍掌大权B.分化事权,提高效率C.皇权进一步得到加强D.皇权相权平分秋色【解析】选C。材料中显示出宋朝对宰相权力的抑制,“尚书、门下并列于外”,故A错误;材料反映了分化事权的特点,但没有涉及提高行政效率,故B错误;材料显示的是通过分割削弱相权来进一步加强皇权,故C正确;皇权

      9、相权平分秋色与材料意思不符,故D错误。【变式训练】元世祖继位后,废除唐宋以来的三省制而实行了只设中书省的一省制,并由皇太子挂名担任中书省的长官。此措施()A.削弱了丞相权力B.不利于皇权专制C.提高了行政效率D.违背了历史潮流【解析】选C。一省制下由丞相一人负责,这实际上是强化了相权,故A错误;皇太子挂名中书省长官,实际上相权变成了皇权的延伸,因而加强了皇权专制,故B错误;唐宋三省到元一省可以避免因相权分散带来的办事相互推诿、效率低下的弊端,故C正确;宋元到明清时期中国的历史潮流是加强君主专制,因而是顺应了历史的潮流,故D错误。11.两宋时期,田宅交易十分活跃,在人们的实践与政府的积极规范下田宅典卖逐渐制度化。南宋初年,政府规定田宅典卖者纳税印契,均价每亩约五贯,税率约8%,一次就征收到四千万贯。这种现象反映了()A.土地兼并的缓解B.自耕农经济的发展C.国家实力的增强D.商品经济繁荣【解析】选D。田宅交易频繁直接导致土地兼并加剧,故A错误;田宅交易频繁,土地兼并加剧,间接造成了自耕农的衰落,故B错误;田宅交易频繁、征收契税等,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这只是一方面,不能因此认为政府的实力增强;田宅交易频繁和制度化是商品经济繁荣的反映,故D正确。12.宋初明令禁止商人参加科举考试,到了英宗时期,“工商杂类,有奇才异行者,亦听取解。”商人同样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可以做官。材料主要反映了()A.宋代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B.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C.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D.商业成为国家的经济命脉【解析】选A。根据题干中对商人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到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现象的描述,可知到了英宗时期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故A

      《2018届高考历史课时巩固过关练习16(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历史课时巩固过关练习16(有答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TA的资源
  • 辽宁省本溪市2022-2023学年高中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美术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本溪市2022-2023学年高中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美术试题【含答案】

  • 第六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 (单元测试卷)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含答案】

    第六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 (单元测试卷)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含答案】

  • 江苏省无锡市2024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调研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2024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调研试卷【含答案】

  •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 江苏省泰州兴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泰州兴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小学六年级体育与健康测试题【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体育与健康测试题【含答案】

  • 2023年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年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江苏省南京市2024年中考数学模拟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24年中考数学模拟题【含答案】

  • 上海市奉贤区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海市奉贤区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小结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小结

  • 安徽省滁州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安徽省滁州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 部编九年级下册古诗词梳理及重点赏析

    部编九年级下册古诗词梳理及重点赏析

  •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正反比例综合素质达标 (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正反比例综合素质达标 (含答案)

  • 广西部分市2024届高三下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西部分市2024届高三下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 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综合测评卷【含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 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综合测评卷【含答案】

  • 2023年北京市通州区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年北京市通州区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4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测试)【含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测试)【含答案】

  • 苏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苏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 苏科版2024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苏科版2024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 点击查看更多
     
    收藏店铺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