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古代慈善家的感人故事

9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86344167
  • 上传时间:2019-03-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精品文档 中国古代慈善家的感人故事以“仁爱”为核心内容的人本主义思想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文化性格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凭着兼济天下之心,我国古代的慈善家们做出了许多令人称颂的善行义举。这些流传已久的故事至今仍在诠释着中华民族爱人、助人的传统精神价值。中国古代慈善家的感人故事1三散千金的文财神:范蠡范蠡是春秋战国之际著名的政治家、谋略家。在有关范蠡的故事里,他的名字似乎更多地是与其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余年,并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的政治、军事活动联系在一起。然而历史上的范蠡其实还是一位非常富有并广布善举的慈善家。据史记记载,范蠡在帮助勾践雪会稽之耻,平灭吴国之后,便辞官引退,游走各国。范蠡颇具经商才干。他在行至齐国后,便以鸱夷子皮为化名从事商业买卖。很快,范蠡就积累下千金家财,成了齐国的首富。齐王得知范蠡的才能,便拜他为相。然而,手执相印的范蠡却想到了更多生活于贫困之中的百姓。于是他将财富全部接济穷人,辞去了相职,重以布衣之身前往陶地。陶地位于齐、宋、卫国的交界处,范蠡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与各国交通便利,在此贸易必可致富。于是他又化名陶朱公,再次开始经商。果然,陶朱公不久后便大获其利,家产

      2、第二次累至千金。但是他发现,陶地同样有许多人贫苦不堪。于是范蠡又一次将千金散尽,资助穷人。据说范蠡在十九年的从商经历中曾“三至千金”。他的才干使他几乎每到一地都能富甲一方,然而对天下穷人的悲悯却又让范蠡每一次都将千金巨富倾囊赠出。在布施财富之余,范蠡还不忘传授人们经商获利的方法,希望借此为穷人找到致富的门路。尽管史家已在典籍中将范蠡赞为“富好行其德者”一个与人们通常印象中“为富者必不仁”截然相反的评价,后世百姓还是以独特的方式在民间纪念着慈善家陶朱公在范蠡身后,人们已将他奉为文财神,以此企盼哪一天陶朱公也将财富和经商智慧散至自己的家门。中国古代慈善家的感人故事2捐宅兴学贵天下:范仲淹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在其名作岳阳楼记中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言明心志。这种以民为先的思想,既是范仲淹身为政治家所坚持的理念,也是文正公作为慈善家,实践于其一生善行中的大德。范仲淹自幼家境贫寒。少年读书于长白山僧舍的时候,范仲淹每天只熬一锅粥。待到第二天粥凝固成饼后,他便用刀将“粥饼”切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就着十数根咸菜,权当饭食。范仲淹幼时发奋于贫穷中的这段经历,不仅给后人留

      3、下一个“断齑画粥”的故事,也使范仲淹终生体恤穷人的疾苦。身居高官之后,范仲淹虽然薪俸丰厚,却依然勤俭。他把自己积攒下的大量家财拿出来,在家乡苏州郊外的吴、长两县购买土地近千亩,以地力所得救济当地的穷人,使他们“日有食,岁有衣”。这千亩田地因此被人们誉为“义田”。当地凡有人家婚丧嫁娶,范仲淹都会拿出钱来资助。对于鳏寡孤独之人,范仲淹还会定期给予周济。范仲淹的家乡因而也被人们称作“义庄”。除了扶贫济困,范仲淹还非常热心于赞助苏州的教育事业。,范仲淹在苏州南园购得一处草木葱茏,溪水环绕的好地。原本范仲淹是想在此建设自家的住宅。当房屋建好后,范仲淹请来一位风水先生。先生探查了一番,连夸此地风水好,称若久居此处“必踵生公卿”,也就是说范家住在这里可以世世代代出高官显贵。范仲淹听后却说,“吾家有其贵,孰若天下之士咸教育于此,贵将无已焉”(我家独享此处的富贵,不如让普天下的人都能来这里读书,这岂不是能出更多的贵人)。于是范仲淹毫不犹豫的将房地献出,奏请朝廷批准设立了苏州学文庙,以期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范仲淹捐宅兴学的举动在当时影响极大,以至当地富户纷纷效仿。据说“吴学”日后的兴盛即得益于此,并有了“苏

      4、学天下第一”的说法。中国古代慈善家的感人故事3驱蝗成神,舍粥济民:刘宰在江苏省金坛市著名的“金沙八景”中,有一处叫作“漫塘春水”。人们以“漫塘”为此景命名,便是为了纪念当地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慈善家,刘宰。刘宰,字平国,南宋江苏金坛人。传闻在刘宰出生的时候,他家门前池塘里的水忽然漫至岸上,刘宰日后便因此说,自号为“漫塘病叟”。据宋史.刘宰传记载,刘宰为人刚正仁厚,平生多为乡里谋福,是一个“见义必为”之士。南宋绍熙元年(1190年),刘宰举进士,随后被任命为江宁尉。当时江宁地方巫术盛行,民风颓然,人们遇事皆信鬼神,巫医术士大行其道。刘宰到任后,为了澄清民智,使百姓免受愚昧所害,立即着手批驳迷信,强令巫士改行务农。为此,刘宰还专门下令保伍之间互相纠察,有继续为巫或事鬼神者,一律严惩。刘宰的努力很快使当地风气焕然。然而令刘宰无法想到的是,在他逝后,人们却因感念其助民灭蝗灾的恩德而将他敬奉为神。传说有一次刘宰随军路过观城,恰逢当地遭遇蝗灾。眼见田里的庄稼即将不保,刘宰急命兵士帮助农民灭蝗,并终使此地庄稼免遭绝收。百姓们因感激刘宰,便在地方上修建庙宇,将刘宰敬奉为 “刘猛将军”。据说刘宰作为驱蝗灭虫

      5、的大神,其香火从江南一直延续到北方。直到清代,山东等地的方志里还记载着有些蝗灾频发的村庄供奉“刘猛将军”的事实。不知刘宰身后的这段历史会为他平添一丝无奈,还是遥寄一份欣慰。宋宁宗开禧年间(1205年-1207年),韩侂胄率兵伐金。尽管后代史家对开禧北伐多有道义上的褒扬,出于对百姓的同情,刘宰却认为韩侂胄在民用尚不足为继的情况下轻启战端,徒耗民力,因而反对北伐。后来,刘宰曾作开禧纪事和野犬行嘉定己巳作两首诗,诗中传达的尽是他对此时民情疾苦的体恤。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读中直称,这两首诗情之挚朴为当时少有。北伐失败后,刘宰因厌倦了官场,便辞官隐居故里。就在刘宰回到家乡后不久,嘉定二年(1209年),金坛发生饥荒。刘宰遂在当地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粥局,救济灾民。此后,在嘉定十七年(1226年)和绍定元年(1228年),刘宰又两次设立粥局。据史载,其间受其惠者,每日超过万人。此外,在隐居的三十年里,刘宰还在家乡设置义仓,创立义役,乡人凡有无地可耕、无处可居者,刘宰皆倾力相助并视之为己任。嘉熙三年(1239年),刘宰去世。在出殡时,当地百姓“罢市走送”,人群绵延数十里,“人人如哭其私亲”。朝廷

      6、为奖其善义,谥号“文清”。中国古代慈善家的感人故事中国古代慈善家的感人故事4舍糖灭瘟疫:李五李五,原名李英,字俊育,明代泉州晋江凤池人,因在家中排行第五,故俗称李五。李五是宣德年间福建著名的慈善家。他自小便随兄长经商,成年后继承家中产业,成为“富贾泉郡”的名人。据泉州府志载,李五虽家资巨富,为人却性情温和,好义乐施。遇有衣食不足者,李五常周济以钱粮。故而李五家乡的人都尊李五为“义长者”。李五曾多次为家乡泉州的建设慷慨解囊,由他出资兴建的庙宇、桥梁,很多至今尚存。李五靠生产、贩卖蔗糖致富。有一年榨季过后,李五将大量的蔗糖储藏在仓库中,正待择日外运出售,忽逢暴雨。连日的大雨把一座仓库冲塌。数日后,当李五清理废墟时,偶然发现一部分黑糖因被泥土覆盖而未被雨水溶解,然而糖的颜色却由黑变白,品其滋味,觉得比黑糖更为甘甜。于是此后,李五便在制糖的过程中加入一道覆盖黄土的工序,以此法制出的白糖,口感明显胜过黑糖。李五的生意因此日益兴隆。时人以李五的家乡命名这种糖,这便是著名的“凤池糖”。随着凤池糖声名远播,李五的生意也从福建做到了江西、浙江等地。明正统九年(1444年),李五贩糖至浙江宁波。一天,李五

      7、听闻鄞县买糖者突然增多,便调运大批凤池糖至当地销售。但是,当李五来到鄞县后却得知,此处正瘟疫肆虐,百姓盛传惟服用泉州产的凤池糖才可治病,故而购者日众,一时间糖价猛涨,凤池糖成为当地奇货。然而“商机”并未使李五的良知泯没。为了让无钱买糖的穷人也得到及时的救治,李五当即决定为民舍糖。人们闻讯后蜂拥而至,纷纷前来求糖。李五见需者太多,便索性在当地交通便利之处找到一口水井,每天将糖倒入井中,任民众自取服用。不久之后,瘟疫果然被根除,鄞县因李五施糖而重享安宁。李五的善行虽然少见经传,却写入民心。为了纪念慈善家李五,鄞县的人们世世代代将李五舍糖的那口井称为“李五恩公井”,直至今日,此井仍存。中国古代慈善家的感人故事5乞讨兴学,瑰行奇节:武训武训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人称颂的乞丐,他曾用乞讨兴学的义举,为后世留下了又一个有关中国仁善精神的传奇。武训,原名武七,清末山东堂邑人,自小家境贫穷,三岁丧父,故幼时起便以乞讨度日。每次讨来食物,武七都先侍奉母亲,因而被称为“孝乞”。七岁的时候,武七的母亲也去世了。此后,武七便一边乞讨一边为富人家做工。由于不识字,武七曾被一个雇主骗去工钱。这让武七决心兴办义学。为

      8、了积攒办学的费用,武七白天在街市上乞讨时不惜以丑态哗众以获施舍,晚上则为人纺织麻线挣取佣金。几年过后,武七攒够了六千文钱。一天,他来到当地一个富人家,跪在门外要见主人。这家主人让仆人用钱把武七打发走,不料武七却说:“若见不到主人,我就在这里长跪不起。”主人无奈,只好来见武七。武七说:“乞丐武七有求于贵人,请您一定答应我!”主人问:“你是想要钱吗?”武七答道:“不,我不是想向您讨钱,而是有钱要送到您这里!”这个富人感到非常奇怪。武七接着说:“我现在有六千文钱,想存到您这样的富贵人家里,由您经营,日后希望您能给我些利息。”这家主人见钱并不多,便答应了武七的请求。此后,武七每攒够一千文钱都存到这家,而他由此所获的息金也随之增加,本息积累终至白银几百两。光绪十四年(1888年),武七出资四千余吊在堂邑柳林庄办起了第一座义塾。他高薪聘请塾师授课,并到穷人家去跪求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免费读书。开学那天,武七拜见了每一位老师和学生,并摆下丰盛的酒宴款待他们。武七自觉身份卑微,不便入座,所以就请来了当地有声望的名人陪席。而武七本人则只吃些残羹剩饭。平日上课,武七也多到义塾去探视,见到老师勤奋授课,他便跪地拜谢,若是遇到塾师懈怠或学生贪玩,武七就长跪不起,流泪劝其勤勉。师生因此都对武七非常敬畏而不敢懒散。后来,武七又靠乞讨所得兴办了陶馆、临清两所义塾。山东巡抚张曜得知武七乞讨兴学的义举后,赐名为“训”,并奏请朝廷赐武训“乐善好施”匾。据说光绪帝甚至还赏武训穿黄马褂,以行表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五十九岁的武训在为家乡留下三座学堂后,长辞于临清义塾中。据清史稿记载,武训在弥留之际,还在听着学童们的诵读之声,直至含笑离去。近现代的很多名人,如梁启超、冯玉祥、陶行知等,都曾为武训撰文,讲述一个义丐乞讨兴学的感人故事,赞誉长传于世尚善尚仁的民族精神。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9

      《中国古代慈善家的感人故事》由会员小**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慈善家的感人故事》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2022年小学体育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2022年家长会心得体会集合15篇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