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哲学]第三章+第一节

42页
  • 卖家[上传人]:tia****nde
  • 文档编号:70634810
  • 上传时间:2019-01-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15MB
  • / 4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现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教学要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社会形态与社会发展 革命和改革 科技与社会发展 人民群众与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社会历史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水岭,又是人们社会实践中的根本问题,所以它构成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唯物史观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心史观坚持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这是两种对立的历史观。,(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 1、社会存在 就是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包括政治、法律、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式和各种社会心理。,(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1)地理环境对社会意识的影响 例1:世界三大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世界三大宗教创立的时间、地点虽然不尽相同,但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均起源于古代重要的国际商道附近。,佛教于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恒河流域。当时的印度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西方人眼中,它是“一个富庶的文明社会“。 基督教最早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该地区地处中东的心脏地带,扼守三条国际交通线之咽喉,犹如连接东、西方的一座桥梁,自古就有国际交通枢纽之称,历来即为兵家必争之地。 伊斯兰教兴起于7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当时,这是一块荒凉的不毛之地,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游牧经济在半岛的大部分地区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不同的地理环境又是形成不同的宗教信仰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自然条件特别险恶艰苦,宗教的神秘性和信徒信教的狂热性就会表现得格外明显。而自然条件优越的环境下形成的宗教,可能会是一种和他们的经济、文化状况相适应的重内省的多维哲理思想。,佛教创立于自然环境优越、经济富庶的恒河流域,人们对本土之外的外部世界并无多大奢望。反映到宗教上即是重内省、宁静勿动,渴求能远离尘世、超凡脱俗,摆脱世俗杂念,专心修行,以获佛果; 基督教自诞生之

      3、日起,就一直在一种风雨飘摇、时局动荡的环境中成长、发展,所以,它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格外强,其宗教信仰的最大特点是能在动态的社会环境中抓住普通大众的心理; 伊斯兰教产生于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阿拉伯沙漠地带,对美好环境的渴求,对舒适生活的向往,构成其宗教信仰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它的教义从表面上看虽然浅显易懂,但却对穆斯林具有极强的感召力。,例2:地理环境对中日文化的影响,在地理上,中国东临大海,西北是戈壁和沙漠,西南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青藏高原以及云贵高原。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碍,给农业民族无法突破的限制。这种一面临海,其它三面陆路交通极不方便的地理环境,使中国形成了一种与外部世界半开放半隔绝的状态,使中国文化大体上是在本土上独立成长,虽偶尔有外部文化传入,但都无法改变中国文化的相对封闭性和独立性。,中国地处温带大陆,温带气候适中,就使中国民族形成温和的性格,在天人之际和人伦的关系上采取持中的中庸态度。对人谦让,对上尊敬,不喜欢与人发生分歧和争吵。,日本的“岛国文化”,1、日本僻处一隅,地域狭小,其岛国特征制约了其文化发展。 2、日本文化特征:忧患意识;双重性格(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

      4、而顽固、服从而不驯) 3、恬淡静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凶狠决绝的“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2)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生产方式,生 产 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法和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生产方式,基本制度,阶级结构,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点,发展水平,决定,社会存在和发展,(四)、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1)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 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在阶级社会里其某些形式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 社会 意识 具有 相对 独立 性,含义,有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和发展规律,主要 表现,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历史继承性,各种形式之间

      5、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最突出 表现,能动性,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 社会进步和发展,落后的或反动的社会意识 阻碍、延缓社会历史发展,中西文化比较,严复: “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 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 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 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 其于财用也,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 中国追淳朴,而西人求欢虞。 其接物也,中国美谦虚,而西人务发舒; 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1918年李大钊在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文中指出:“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是也。 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也; 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 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 一为依赖的,一为独立的; 一为苟安的,一为突进的; 一为因袭的,一为创造的; 一为保守的,一为进步的;,一为直觉的,一为理智的; 一为空想的,一为体验的; 一为艺术的,一为科学的; 一为精神的,一为物质的; 一为灵的,一为肉的; 一为向天的,一为立地的; 一为自然支配人间的,一为人间征服自然的。 东方之道德在个性灭却之维持,西方之道德在个性解放之运动。”,陈独秀分析中西文化差异,1. 战争本位与安

      6、息本位 西方文化:战争本位;好战健斗 中国文化:安息本位;中国文化好安息 2. 个人本位与家庭本位 西方文化:个人本位:西方文化自古至今都是彻底的个人主义,拥护个人的自由权利和幸福。,中国文化:家庭本位:中国社会为宗法社会,以家庭为本位,个人无权利。 家庭方面讲孝,实质是家人听命於家长;国家方面讲忠,实质是国民听命於君主。 这种社会的缺点为:损坏个人独立自尊的人格;窒碍个人意志的自由;剥夺个人法律上平等的权利;养成依赖性并减低个人的生产力。,3. 法治,实利本位与情感,虚文本位 西方文化:法治,实利本位 西方文化重法治、实利,国家、社会及家庭无不如此。不但商业上对法律的信任多於对人的信任;甚至亲戚、家人及夫妇等关系,亦以法律为基础。 西方表面上有刻薄寡恩之嫌,但结果却形成每个人的独立的人格,不相侵害,是“以小人始,以君子终”。,中国文化:情感,虚文本位:中国文化重情感,虚文,人与人关系以情感为基础。 中国表面上风俗淳厚,但实际上却造成人的依赖性,减低生产力。,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认为: 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奋斗的态度) 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

      7、神的”(超脱的态度) 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随遇而安的态度),他认为这三种文化系统代表了人类文化发展循序而进的三个阶段,并得出结论说:西方文化的路已经走到了尽头,紧接着“便是中国文化复兴成为世界文化的时代。” 他比较的对象是以西方、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三大文化。 由于意欲各异,所以产生人生三大问题: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宇宙间的因果法则,其间意欲具有一种方向性,因此又衍生三个路向:向前面要求、调和持中、反身向后面要求。,我们可以列表的方式把握住这个方向性: 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 印度文化 文化分期: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关注问题:人与自然 人与他人 人与宇宙因果法则 意欲方向:向前面要求 调和持中 反身向后面要求,意识 结构,二、社会的基本结构,1、社会经济结构:生产力系统和生产关系系统; 2、社会政治结构:建立在一定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又称政治上层建筑,国家政权是其核心。,(三)社会意识结构,社 会 意 识 构 成,主体,内容 层次,与上层 建筑 关系,不反映特定经济基础、 不为特定经济基础服务, 不具有阶级性,个体意识,群体意识,社会心理

      8、,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其他社会意识形式,自觉反映特定或经济基础、 并直接为之服务,属于 思想上层建筑,有阶级性,其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这个社会精神的标志,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结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旧社会残留意识形态;未来社会萌芽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内容: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反对形而上学的理解: 绝对适合或绝对不适合。 只要生产力变化了,生产关系就会自发变革。,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提出的客观要求: 我国生产关系是先进的,基本适合生产力,但经济体制存在不适合生产力的方面。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

      9、式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以适应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必要的也是正确的。,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同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 内容:政治上层建筑、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表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服务的方向,服务的方式,服务的效果,保护自己,排除异己,对社会生活进行控制,促进作用,破坏作用,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三)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基本内容:经济基础的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形式和发展方向;上层建筑的变化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发展要求。 方法论意义:观察和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基本理论依据;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反思,近年来,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张,征地拆迁引发矛盾接连不断,在拆迁制造了这一系列惨剧之后,是该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行政强制法等的修改及 “土地财政”深入反思的时候了。,中国城市化发展目标带来了大量的拆迁和建设,对于城市内部拆迁,政府、开发商与被拆迁户之间的矛盾多半产生的原因是补偿不足,因此而引起了公共利益和商业利益的巨大争议。 对于农村拆迁,则不仅仅是补偿过低的问题,城市化拆迁对农村和农民而言还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入侵。城市化强行推向农村,往往是对农村资源的一种掠夺,这种行为很有“帝国主义”的意味,可以想象,随着目前城市化推进的速度,农村式的生活方式将迅速消失,或者被挤压在很小的空间。,目前制度的不合理使得强制拆迁、暴力拆迁引发的冲突越来越大,在利益的诱惑下,已经形成的复杂的拆迁利益链条。 我们政府在城市化发展过程当中,把城市化发展当成一个公共利益,也不区分公共利益和商业利益了,然后政府主导来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哲学]第三章+第一节》由会员tia****nde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第三章+第一节》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2022年小学体育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2022年家长会心得体会集合15篇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