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医中药]饮 证

70页
  • 卖家[上传人]:tia****nde
  • 文档编号:70632542
  • 上传时间:2019-01-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55.81KB
  • / 7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痰饮,廊坊中医院 王茂生,概 述,痰饮,一 定义,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病证。痰,古通“淡”,是指水一类的可以“淡荡流动”的物质。饮也是指水液,作为致病因素,则是指病理性质的液体。为此,古代所称的“淡饮”、“流饮”,实均指痰饮而言。,二、历史沿革 1 内经论 积饮,素问六元正记大论篇 : “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 “湿淫所盛 民病积饮 。” 素问气交变大论篇 “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 饮发中满,食减。”,内经无“痰”之证,而有“饮”、“饮积”之说。如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论述了正常的水液代谢。素问还认为脾肾功能失调,湿邪淫溢,可发生停饮之病。这些论述,是对痰饮认识的开端,又为后世痰饮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二、历史沿革 2 金匮要略论 痰饮,首创 痰饮 病名。 广义痰饮是诸饮的总称,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留饮、伏饮等。 狭义的痰饮专指饮留肠胃。 “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

      2、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治则: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二、历史沿革 3 千金要方论 痰饮,“一曰留饮,停水在心下; 二曰澼饮,水澼在两胁者; 三曰痰饮,水在胃中; 四曰溢饮,水溢在膈上、五脏间; 五曰流饮,水在胃肠,动摇有声。”,立论悉本仲景,而治法方药则颇有发明,如治胸中痰澼,用吐法以祛其邪;治“澼饮停结,满闷目暗”,用中军候黑丸(芫花、巴豆、杏仁、桂心、桔梗)以温下。,二、历史沿革 4 儒门事亲论 痰饮,病因有五: “有膹郁而得之者,有困乏而得之者,有思虑而得 之者,有痛饮而得之者,有热时伤冷而得之者。饮 证虽多,无出于此。” 治疗观点: “治病有先后,不可乱投,邪未去时,慎不可补也,大邪新去,恐反增其气,转甚于未治之时也。” 认为:“饮当去水,温补转剧。”,二、历史沿革 5 景岳全书论 痰饮,“ 痰之为病,必有所以致之者,如因风因火而生痰者,但治其风火,风火清而痰自息也。如因虚因实而生痰者, 但治其虚实,虚实愈而痰自平也。未闻治其痰,而风火可自散,虚实可自调者,此所以痰必因病而生,非病之因痰而致也。故内经之不言

      3、痰者,正以痰非病之本,而痰为病之标耳。今举世医流,但知百计攻痰,便是治病。竞不知所以为痰,而痰亦因何而起。”提倡审证求因,辨证论治。,二、历史沿革 6 程门雪论 痰饮,金匮痰饮,着重在饮,后来发展,着 重在痰。一切怪病多生于痰,认识痰饮, 是辨证上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严用和提出“气滞”可以生痰饮。如济生方痰饮论治中说:“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调摄失宜,气道闭塞,水饮停膈。”从气与水的关系来论述本病的病机,明确阐明了气滞津凝则生痰饮,甚为精辟。 杨仁斋所著仁斋直指方首先将饮与痰的概念作了明确的区分,提出饮清稀而痰稠浊。 清叶天士总结前人治疗痰饮病的经验,重视脾、肾,提出了“外饮治脾,内饮治肾”的大法。,三、范围 (类似于),痰饮:胃潴留、幽门梗阻、胃肠神经官能症。 悬饮: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膜 炎等。 溢饮:心源性水肿,肾性水肿。 支饮: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本篇讨论以金匮要略痰饮病内容为主。,病因病机,病 因,外感:六淫(风寒湿暑燥火),疬气,秽气 内伤:饮食不节,劳倦,情志,房劳,病理 产物 体虚:老年,宿疾,久病,劳役、它病,先 天不

      4、足,一、病因,外感寒湿 肺失输布 饮食不当 脾失运化 劳欲所伤 蒸化失司,三焦气化失宣 阳虚水液不运,痰 饮,病 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 五经并行。”,胃,脾,运化布散水谷精微,肺,通调水道, 敷布四肢百骸,肾,蒸腾气化, 主司开合,膀胱,尿液,饮 食 水 谷,病 机,正常生理: 三焦者,决渎之官。 肺主治节,通调水道。 脾主运化,转输水谷精微。 肾主开合,分清泌浊,主蒸腾气化。,病 机,基本病因为感受寒湿,饮食不节,体虚劳役(体质 虚弱)。 总的病机为三焦气化失宣,肺脾肾三脏运行水液功 能失调。三脏之中,脾运失司,首当其要。 病理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而中阳素虚,脏器 不足是主要病理基础。,三、预后,痰饮为病,主要在于肺脾肾三焦气化失宣,若施治得法,一般预后较好;若饮邪内伏或久留体内,其病势多缠绵难愈,且易因感外邪或饮食不当而诱发。 痰饮的转归,主要表现为脾病及肺、脾病及肾、肺病及肾。肾虚开阖不利,痰饮也可凌心、射肺、犯脾。另一方面,病程日久,有寒热虚实之间的转化。,一、诊断依据,应根据四饮的不同症状特征确定诊断

      5、。 痰饮:心下满闷,呕吐清水痰涎,胃肠沥沥有声,形体今瘦昔肥,属饮停胃肠。 悬饮:胸胁饱满,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卧,或有肺痨病史。属饮流胁下。 溢饮:身体疼痛而沉重,甚至浮肿,当汗出而汗不出,或伴咳喘,属饮溢肢体。 支饮:咳逆倚息,短气不能平卧,其形如肿,属饮邪支撑胸肺。,二类证鉴别,悬饮与胸痹,溢饮与风水证,3、支饮、伏饮与肺胀、喘证、哮病,相同:均有咳逆上气,喘满,咳痰等表现。 联系:肺胀在急性发病阶段,可以表现支饮证候;喘 证的肺寒痰饮两证,又常具支饮特点;哮病又属于伏饮范围。 肺胀:是肺系多种慢性疾患日久积渐而成 喘证: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重要主症; 哮病:是呈反复发作的一个独立疾病; 伏饮:是指伏而时发的饮证 支饮:是痰饮的一个类型,因饮邪支撑胸肺而致,三、相关检查,四饮所涉及的疾病颇多,临床应结合有关检查确诊。 痰饮胃镜检查、HP测定、便常规等。 支饮、悬饮胸部X光片及B超探查、ECG、有关心功能检查、胸水检查。 溢饮尿常规、肾功能等。,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辨部位:区别哪一种饮证。 辨标本主次。 掌握阳虚阴盛,本虚标实的特点,即分清虚实之主次。 辨病邪的兼夹。,辨 证 论

      6、 治 一辨证要点虚实,实证 虚症 有邪 无邪 外邪七情饮食 脏气损伤 起病急 起病慢 病程短 病程长 病势急迫, 祛邪乃愈 反复发作, 祛邪症重,二、治疗原则,痰饮的治疗以温化为原则。 饮为阴邪,遇寒则聚,得温则行。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但要根据病邪的兼夹及表里虚实来辨证施治。 水饮壅盛者当治标,阳微气衰者当治本; 在表者当温散发汗,在里者当温化利水; 正虚者补之,邪实者攻之; 邪实正虚则攻补兼施,饮热相杂者当温清并用。,三、分证论治,痰饮 脾阳虚弱证 饮留胃肠证,1、症状: 主症:胸胁支满,心下痞闷,胃中有振水音,泛吐清水痰涎,饮入易吐。 兼症:脘腹喜温畏冷,口渴不欲饮水,头晕目眩,心悸气短,食少,大便或溏,形体逐渐消瘦。 舌脉:舌苔白滑,脉弦细而滑。 2、证机概要:脾阳虚弱,饮停于胃,清阳不升。 3、治法:温脾化饮。 4、主方: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前方温脾阳,利水饮,用于胸胁支满,目眩、气短;后方和胃降逆,用于水停心下,脘痞,呕吐,眩悸。,脾阳虚弱证,苓桂剂的加减证治,苓桂剂,指伤寒论中以茯苓、桂技为主药的方剂,其中包括苓桂术甘汤、苓桂姜甘汤、五苓散等方剂在内

      7、。苓桂剂主要是用来治疗水气上冲证的,散见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方论,张仲景提出了以苓桂为主药的一类方剂的相应治法。但文中的苓桂诸方证,分列于不同的疾病篇章,水气的概念,古人对水气的概念,认识也颇不一致,有人认为水气是水之寒气,如成无己注水气上冲时说:“水寒相搏,肺寒气逆”;也有认为水气即水饮,如钱天来注:“水气,水饮之属也”。上述两种不同的见解,似乎各自说了一半,因为水与寒、水与饮,往往协同发病,水指其形,寒指其气,饮则指其邪,二者相因,故不能加以分割。水气的概念,应是既有水饮,又有寒气,这样去理解,则比较恰当。,水气上冲的证机,水气上冲的证机是和心、脾、肾的阳气虚袭有关,而心阳虚衰,又为发病的关键。若心阳不足,坐镇无权,则使寒水上泛,而发为水气上冲。同时,脾气之虚,不能治水于下,水无所制,也易上冲而为患。另外,肾主水而有主宰水气的作用,如肾阳不足,气化无权,不能主水于下,则亦可导致水气上冲。由此可见,水气上冲,实与心、脾、肾三脏阳气之虚有关,其中尤以心阳虚不能降伏少阴而为前提。 水气上冲的起点有二:一是由“心下”气往上冲,一是由“脐下”气往上冲。由心下气往上冲的,多因心脾气虚,由脐下气往

      8、上冲的,多因心肾气虚之所致。至于对此证的辨认,典型的则可出现明显的气由下往上冲动的感觉,不典型的,虽不见明显的气冲之感,但从下往上依次出现的或胀、或满、或悸等等见证也十分明确,故也不难辨认为水气上冲证。,心下的水气上冲证,心下的水气上冲证:由于水寒之气先犯心下的胃脘部位,则胃中胀满,若再上冲于胸,则自觉憋闷;胸又为心肺所居之地,水寒之气犯胸,则心肺必蒙其害,若肺气受阻,则咳嗽、短气;若心阳被凌,则心悸不安,若水气再上冲于咽喉,则气结成痹,尤如“梅核气”状,自觉一物梗喉咙间,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如水气再往上冲,必冒蔽清阳之气,证见头目眩晕,动则为甚。头面部的眼、耳、鼻、舌,皆属清窍,藉赖清阳之气的温养,则耳聪目明,鼻闻香臭,口知滋味。今浊阴之气冒蔽清阳,清阳之气不能温养清窍,则往往出现耳聋、目障、鼻塞、口失滋味等证。因此,水气上冲每有眼、耳、鼻、喉等证出现,务须注意。,脐下的水气上冲证:由于心肾阳虚,以致水寒之气得逞,遂发为水气上冲之证。此证因水与气搏,其先驱症状必见脐下悸动,而小便不利。如不及时治疗,则气从脐下上冲咽喉,来势突然,其行甚速,凡气所过之处,或胀、或悸、或窒塞,皆历历有征,

      9、古人叫“奔豚气”。犹以冲至咽喉,每每使人憋闷、窒息、出冷汗,而有如面临死亡的一种恐怖感出现,然少项则气衰下行,其证也随之而减。,除上述两种水气上冲的特点以外,还可从色诊、脉诊,进行诊断,这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色诊 水为阴邪,上凌于心,心之华在面。今阴邪搏阳,营卫凝涩,心血不荣,故其人面带虚浮,其色黧黑,或出现水斑(额、颊、鼻柱、口角等处,皮里肉外,出现黑斑,类似色素沉着)。,(二)脉诊 仲景认为,水气上冲脉当沉紧,质诸临床,紧当弦体会为是。盖弦与紧,古人有时互相借用。沉脉主水,弦脉主饮,两脉皆为阴,故可反映水寒之邪为病。 以上所述水气上冲之证,如见一证两证,而色脉相应时,便可辨为水气上冲,大可不必诸证备。,水气上冲的证治 苓桂术甘汤,凡水气上冲,从心以下而发的,治当温阳降冲,化饮利水,方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茯苓在方中有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甘淡利水以消阴;二是宁心安神而定悸;三是行肺之制节之令而通利三焦;四是补脾固堤以防水泛,故为方中主药,列于首位。,桂枝在本方则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通阳以消阴,二是下气以降冲,三是补心以制水,亦为方中主要药物,列于第二位。 此方如有茯苓而无桂枝,则不能化气以行津液,如有桂枝而无茯苓,则不能利水以伐阴。以苓桂相须相成,而缺一不可。至于白术则协茯苓补脾以利水,甘草助桂枝扶心阳以降冲。诸药配伍精当,疗效确实,故为苓桂诸剂之冠。下边的加减诸证皆从此方证衍绎而来。,苓桂杏甘汤,苓桂杏甘汤,即于上方减白术加杏仁而成。此方治水气上冲,迫使肺气不利,不能通调水道,而见小便困难,面目浮肿以及咳喘等证。,五苓散,苓桂术甘汤减甘草、加猪苓、泽泻而成。此方能治“渴欲饮水,水入则吐”的水逆证(为水气上冲之一),以及“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痫”的癫痫证。,苓桂味甘汤,即于上方减白术、加五味子而成。此方一是治疗肾气素虚之人,因误服小青龙汤发动肾气,引发肾气不摄,气从少腹上冲于胸,甚或为上厥巅疾,头目眩

      《[中医中药]饮 证》由会员tia****nde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中药]饮 证》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2022年小学体育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2022年家长会心得体会集合15篇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