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ba“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探讨

14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61648964
  • 上传时间:2018-12-0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947.44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关系化还是类别化:中国人“我们” 概念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探讨 杨 宜 音 摘 要:中国社会心理学在面对急速的社会变迁中,需要以变迁与文化的视角来选择研究问 题。而中国社会文化中群己关系的社会心理机制,即“我们”概念的形成机制及其转换的可能与 条件,正是一个体现着双重视角的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不仅有助于解释社会凝聚力、群 体行动的逻辑,讨论国家与个人、社会与个人、类别与个人的关系;也有助于培植社会转型时期 的社会心理资源和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从而促进社会合作。与以往单一机制的分析框架不同,通 过对两个个案的讨论,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即:中国人“我们”概念是在社会情境的 启动和价值取向等因素影响之下,经由相互交织的“关系化”与“类别化”双重过程形成的。 关键词:“我们”概念 群己关系 关系 关系化 类别化 作者杨宜音,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 100732)。 面对急速的社会变迁,中国的社会心理学必须回答、也有责任回答如何研究中国人社会心 理的问题。这里包含着两个相互关联的内容:变迁社会心理学和文化社会心理学。原因很简单, 我们生活在巨

      2、变的时代里,也生活在文化的传统中。然而,作为只有不足百年历史的中国社会 心理学,我们可以依赖的学术资源主要来自欧美,而这些学术积累既很少针对社会巨变,亦很 少聚焦东方,即便是近年来兴起的跨文化比较心理学的研究,也存在着方法论上的问题和简单 贴标签的做法。 实际上,中国社会心理学这种处境并非困境。与大多数社会科学学科相同,巨变的社会以 一种动态的形式为我们提供了最佳的捕捉问题、考问理论、生长创意的背景;深厚的历史文化 让中国社会心理带有自身鲜明的特征,便于与西方互为借镜,增加反观自身的学术敏感性。例 如,社会结构巨变过程中,社会群体的社会阶层身份定位与流动的心理动力间关系,国家及民 族概念的心理意涵,公共参与和社会合作的心理机制,社会制度与社会心态的相互影响,社会 价值观的碎片化,社会情绪与媒体传递,生存动力与信仰等等,这些鲜活的生活,携带着中国 千年社会文化的积淀和时代特征,已经把问题堆积在研究者面前,而寻找研究问题的路径就成 为当下中国社会心理学无法回避的任务。 本文希望以中国人“我们”概念为触角,探看作为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路径。因为,在 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政府、市场、社

      3、会的功能在逐渐分化,相互间的关系在逐渐生成 和协调。伴随着“社会”和“群体”概念发生着的深刻变化,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之间关 系的心理机制也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特征。探讨群己关系的特征和机制,探讨机制的转型及其 841 可能将关涉到社会转型的社会心理资源和社会心理支持系统,同时,也将从心理机制的角度来 丰富我们对中国人社会行为基本逻辑的解释。 谁是“我们”?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使用和感受到“我们”?“我们”和“我”是如何联系起 来的?社会价值体系对这种联系起到什么样的导向和规范作用?为什么当中国人经常批评自己 总是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缺乏公共精神和集体观念的时候,西方社会心理学家和跨文化心理 学家却总是以“集体主义”来描述东亚人特别是中国人的行为取向,认为中国人更强调“我们” 而不是“我”?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辨析中国文化中“群”与“己” 、 “公”与“私”概念的文 化含义部分地得到解答。在这里,我们选择从社会心理学群己关系的角度来寻找答案,看看 “散沙”或是“集体主义”之间是否存在悖谬。 梳理社会心理学有关群己关系的探讨,可以看到相互关联的两个研究脉络:其一以文化、 社会和个体的价值取向

      4、为关注角度,其二以社会心理机制为关注角度。价值取向这一脉络自20 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备受学界青睐。特别是跨文化心理学(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文化心 理学(cultural psychology)、本土心理学(indigenous psychology)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希 望从价值观的角度揭示不同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如何处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并且从 中发展出了文化社会心理的比较框架和解释框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霍夫斯泰德 ( G. Hofstede)在研究工作价值观时提出的有关“个体主义 集体主义”的理论框架 以及此后发展 出来的相关测量工具。 然而, 对此框架的质疑也很多。 近年来, 这方面有意义的进展是在大 量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使用元分析(meta2analysis)的手段,全面反省和讨论这一框架的得失并提 出的新框架。 从社会心理学的机制来看, 这是一个个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什么样的机制,建立了 怎样的心理联系,最后获得什么性质的“我们概念”及“我们感”的问题。作为社会心理学的 基本问题之一,这一问题既涉及从理论上回答中国人社会行为的文化社

      5、会心理原因(包括个体、 人际、群体、群际和宏观社会多个分析水平 ) , 又涉及回答现实中的群际关系(包括城乡关系、 阶层关系、代际关系等)、社会认同(包括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等)、群体行动和社会运动(包 括社会合作等)所经历的心理过程与机制的问题。社会心理机制这一脉络的研究坚持社会心理 学关于自我的研究传统,试图从自我概念的社会文化特性入手来解释群己关系。例如,“群体 941 关系化还是类别化:中国人“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探讨 金耀基:儒家学说中的个体和群体 一个关系角度的诠释,中国社会与文化,香港:牛津大学 出版社, 1992年;参见中国文化书院文化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9年,第80页;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 1985年,第2177页;孙隆基:中国 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第145168、340342页。 杨宜音:自我及其边界:文化价值取向角度的研究进展,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C.2Y. Chiu and Y.2Y. Hong ,Social Psychology of Culture, N

      6、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 2006 , pp. 14246. 参见G. Hofstede ,Cultures Consequences : International Dif f erences in Work2Related Values, Beverly Hills , CA : Sage , 1980. H. C. Triandis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Collectivism and Individualism,“ in U. Kim, H. C. Triandis , C. Kagitcibasi , S. C. Choi and G. Yoon , eds.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 Theory , Method and A pplications, Thousand Oakes: Sage Publications, 1994 , pp. 41265. 杨中芳:中国人真的是“集体主义”的吗? 试论中国

      7、文化的价值体系,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 价值观 社会科学的观点,台北:桂冠图书公司, 1994年。 D. Oyserman , et al. ,“Rethinking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Evaluation of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and Meta2Analyses ,“Psychological B ulletin, vol. 128 , no. 1 , 2002 , pp. 3272. M. B. Brewer and Chen Y2R. ,“Where (Who) Are Collectives in Collectivism ? Toward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of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Psychological Review, vol. 114 , no. 1 , 2007 , pp. 1332151. 我” 、 “独立性自我”和“互赖性自我”,同样成为许多研究采用的理论框架。 由于采用的是方法论个体主义的研究范式,对中国文化

      8、中的群己关系的探讨始终存在文化 意义上的误读。因此,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的三种研究范式的分析入手,对上述研究中反映出 的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理论预设进行讨论,然后以对两项定性(qualitative)经验研究资料做出分 析,总结中国人“群” “己”概念的特征,揭示中国人群己关系的社会心理机制,在此基础上提 出“我们”概念形成机制的理论模型。 社会心理学透视社会行为的三种研究范式 任何研究范式都有其背后的元理论(meta theory)。社会心理学的元理论,或者称为“元社 会心理学”(meta2social psychology) ,是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究竟为何的根据,因而,它 不是社会心理学本身,而是社会心理学理论建构的预设。 图1 社会心理学关注的 四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图2 情境化的“我们”概念形成机制 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上看,由以下四个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心理关系构成:即(1)我、 (2)他(你)、(3)我们、(4)他们,以及(1)人际关系(人己关系)、(2)群己关系、(3)群 际关系、(4)他群关系、(5)我与他们之间的关系、(6)他与我们之间的关系(参见图 1) 。 不同的元

      9、理论指导下的研究,对这些心理关系的研究视角不同,关注程度也不同。从当前 的研究中,可以看到以下三种研究范式。 1.以个人为中心的研究范式 北美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预设是个体主义的,因而也被称为 “方法论的个体主义”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这一方法论预设被西方社会科学的很多分支所采用,社会心 理学也不例外。例如,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 W. Allport)将社会心理学定义为理解 051 中国社会科学 2008年第4期 S. J. Breckler and A. G. Greenwald ,“Motivational Facets of the Self ,“ in R. M. Sorrentino and E. T. Higgins , eds. ,Handbook of Motivation and Cognition : Foundations of Social Behavior, New York : Guiford Press , 1986 , pp. 1452164. H. Markus and S. Kitayama ,“Culture and Self :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 Emotion , and Motivation ,“ Psychological Review, vol. 98 , 1991 , pp. 2242253. 杨宜音:自我及其边界:文化价值取向角度的研究进展,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卡尔 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杜汝楫、 邱仁宗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年,第6066、113页。 或解释 “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何受到他人实际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的影响” 的学科, 他的定义被称为最经典、影响最广泛、最持久的定义。 在这样的学术共识下, 主流社会心理学 从个体社会心理出发来建构学科内容,从个体出发关注自我和人际关系,即:从个体如何知觉 自我和他人(社会认知)、如何受到他人的影响(态度及改变、群体的压力、对权威的服从)到 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ba“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探讨》由会员第***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a“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探讨》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2022年小学体育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