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修齐治平 4.2《中庸》节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22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60866175
  • 上传时间:2018-11-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06.50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中庸节选,中庸作为孔子思想的精华,却因人们的曲解和误解被“粗暴”扭曲,使它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中庸之道是目前全世界最为重视的合理主义。它注重人在处世的行为及态度上的“适度”,要求人们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辨察、修正其中的丑恶,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以求在为人处世上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中庸之道的关键是对人的思想及精神世界的构建,重在时时刻刻对人的灵魂进行洗礼,让灵魂保持纯洁、高尚以及正直。学习本文,要了解有关知识,深入理解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新课助读,自主梳理,子思(前483前402),名伋,字子思,孔子的孙子,战国初期鲁国人。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便是其中的一派。子思学于曾子,孟子学于子思,所以后世也把子思、孟子学派称作“思孟学派”,并尊称子思为“述圣”,孟子为“亚圣”。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又被追封为“述圣公”。,新课助读,自主梳理,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中庸是子思的著作。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

      2、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北宋程颢、程颐对其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作中庸集注,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 中庸系统而完整地阐发了儒家“中庸”的思想,内容丰富,不仅把“中庸”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而且还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它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和本性,需要后天的学习。它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做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书中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的精神。这些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注字音,2.解多义,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3.辨用法,新课助读,自主梳理,4.辨句式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判断句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介词结构后置句 恐惧乎其所不闻 介词结构后置句 中也者,天下之大

      3、本也 判断句 诚者,天之道也 判断句 5.分古今,新课助读,自主梳理,6.积名句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1.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点评:发展既然有规律,就必须遵循,可以不遵循的,就不能成其为规律,因此说道“不可须臾离”,可离则非道,因此君子在不睹不闻之时都要戒惧。不睹不闻不仅指别人,更强调自己独处时的思想行为。如果在已闻已睹之时才戒惧就晚了,所以特别提出“慎独”。在隐微之时戒惧,是防止意念不正。人受意念、情欲、血气、物我以及习俗等个人和社会外界的影响,表现出来就是喜怒哀乐。喜怒哀乐容易发生偏差,因此提出中和的标准。喜怒哀乐为人的本性具有,未发之前叫作“中”,这个“中”字是在内心的意思,属于“天命”,所以说是“大本”。发而中节属于率性修道的范畴,所以称“和”为天下的“达道”。致中和,指理解把握了事物的天命之性,又能遵行率性之道。做到了中和,天地自然就能正常运行,人也就是在帮助天地自然养育万物。,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

      4、赏,2.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点评:此句指出了人生修养的方法和途径,即好学、力行、知耻。一个人只有坚持不断地学习,才能具备智慧、知识和才能;只有踊跃地投身到社会实践当中去,接触生活,了解民众,才能懂得人与人应该互相关爱;只有明辨荣辱、是非、善恶、美丑,才能坚持正义,勇于同邪恶作斗争。做好这三件事,便可以达到较高的修养。,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点评:这几句重点论述人怎样做到择善并坚守善道。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属于好学, 说的是“好学近乎知”,属于“知”的层面;笃行说的是“力行”,属于“仁”的层面;“弗措”“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这种困知、勉行的态度和精神属于“勇”的层面。“一能之”“十能之”即上文所说的“学而知之”;“百之”“千之”即上文所说的“困而知之”。就其结果而言,“明”在于择善,是“格物致知”的结果

      5、;“强”在于“固执”,是“勇”的表现,是“力行”的结果。,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中庸不仅对学习过程进行了明确的阶段划分,而且还强调了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心理因素的重要性,肯定了勤奋学习,多下功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学习精神,这种精神能使人由愚钝变聪明、由懦弱变坚强。这套学习过程论,对中国封建社会学者的治学产生过深远影响,曾引起历代学者的普遍重视,它在中国学习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至今仍有借鉴的价值。,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1.中庸开篇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那么“性”“道”“教”的含义是什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提示:每一个个体生命在出生时就被赋予了天理,天理体现在每个人身上就是“性”;人们依照着天所赋予的正理行事就叫作“道”;进修“道”的做法叫作“教”。虽然上天赋予人们的“性”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每个人所接受上天赋予的“性”的情况不太一样,所以会造成过与不及的现象,这样就需要“修”。通过“修道”,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其完善。性、道、教三者是密切联系的。但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道”,因为“道”是“性”的具体表现,而“教”是用来“修道”的,“教”是为“

      6、道”服务的。,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2.“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的含义是什么?儒家为什么强调“慎独”? 提示:这两句话的意思:一些与“道”相背离的细微的萌芽在不为人所见的时候,人们自己已经知道了,而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在这时候就非常谨慎,要阻遏这种萌芽的发展,以免使自己越来越偏离正道。“慎独”,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求自己整个身心的活动,处处合乎规范,凭着高度自觉,遵循正道。儒家认为只有“慎独”,才能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3.什么是“中庸之道”?儒家的“中庸之道”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中庸之道”是儒家哲学思想的精髓。所谓“中”,即不偏不倚;“庸”,即平常。就是要求不偏不倚地模范地遵守社会规则和自然法则,要与身边的人和自然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中庸之道”的特点:“

      7、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中庸中的“人性论” 在中庸中,人性论是其理论的出发点和前提,中庸并没有直接解释“天命”是什么,但认为“天命”反映在人身上就是人性。而顺着人性去行动就是合乎天地之道的。也就是说,“道”就是人性的具体内容,而“天命”的内容必然就是“道”。那么,“道”是什么呢?“道”是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个不可离的“道”就是“日用事物当行之理,皆性之德而具于心,无物不有,无时不然”。,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中庸人性论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主体性的自觉和确立。中庸完全以人的意识修养为中心,主要指向是对人的心灵的发掘与构建,强调人的主体的内在追求意识,从而把人性提到了“天命”的高度,进一步再把“天”与“人”联结起来,奠定了人必须依靠本性的力量努力实现自己的善性的主体追求的依据,这也就是“道”及“修道”以至“性”的原委。中庸还把“人性”视同“天命”,并且以“天”之命来要求人的行为,故曰“至诚无息”,提倡:“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强调人为修养的主动性。人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完全的人。,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在中庸的体系中,教育过程的本质是人性的完善,是人的道德的延伸和扩张。教育的最高目标和理想,从内容来说,就是人的道德的实现过程,而从理论过程来说,又回到了本体的规定:“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它的指向并不是人在天地万物之外去作为,去改造、塑造天地自然的形象,而是人作为具有完善的本性,即具有天地之性的一员在天地万物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其根本意义在于肯定客观世界的自在性与主体存在的目的性的统一,从而肯定经由个体修养而达到主观精神的高扬,肯定人的至上和永恒的价值。,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修齐治平 4.2《中庸》节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由会员小**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修齐治平 4.2《中庸》节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2022年小学体育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2022年家长会心得体会集合15篇
     
    收藏店铺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