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重型汽车研究报告

50页
  • 卖家[上传人]:郭**
  • 文档编号:572951
  • 上传时间:2017-04-0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44KB
  • / 5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重型汽车市场前景及新进入 企业的机会、风险分析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产业研究部 2002/11/29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产业研究部 国内外重型汽车的划分 国际重型汽车没有统一划分标准,不同地区和国家都有各自的标准。 欧盟 总质量 15t 相当于 载质量 8t 北美 总质量 相当于 载质量 67t 日本 载质量 5t 中国 载质量 8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产业研究部 国际重型汽车行业总体格局 在世界重型载货汽车制造领域, 戴 尔沃、菲亚特 卡 、航星、五十铃、斯坎尼亚基本 处于支配地位。 2001年全球重型载货车产量近 180万辆;产量超过 1万辆的企业有17家,占全球产量的59%。 规模最大的戴克 2000年产量为 001年为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产业研究部 目前国际重型车市场的特点 国际重型车的主要目标市场是公路运输。 国际重型车总体上处于饱和状态。 重型汽车销售的8090%以上用于旧车更新。 德国近几年重型车保有量变化情况05101520253035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

      2、00辆) 增长率(%)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产业研究部 世界重型车近两年的生产情况 宏观经济与重型车产销直接相关。 球经济 的恶化,使重型车产销量大幅度下降。 国际重型车生产能力大量过剩。 165170175180185190195200205210万辆2000 2001世界重型车产量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产业研究部 中国重型车行业在全球的地位 中国成为全球重型车行业唯一也是最耀眼的亮点。 2001年,中国重车占全球产量的 2001年, 一汽和东风重车产量居 2001年底5位和第 10位。 051015202530354045万辆美国 西欧18国 中国 日本部分国家重型车销量对比2000 2001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产业研究部 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动向 均将中国重型车市场作为其战略性市场。 但由于目前中国重型车仍以低档次、小吨位为主,因此,各公司认为到中国投资的最佳时机不完全相同。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低档次、小吨位的产品不是其专长。 高档次、大吨位的产品需求快速增长的时机何时到来。 针对中国关税水平其市场占有达到多大规模时才应投资。 其国外的剩余生产能力如何充分利用。 对合资

      3、企业的控制力有多大。( 50%的股比限制) 到中国建厂会不会导致技术流失。 中国能否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 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国际二层次的企业(如现代、日产、五十铃)选择进入中国投资,一层次的企业(如奔驰、沃尔沃)还在平衡利弊。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产业研究部 外资在中国重型车市场的动态 沃尔沃公司:项目已批,但战略重点改为在中国销车。 雷诺公司:借助于日产公司欲与东风公司建立联盟 。目前雷诺 曼公司:已与宇通建立生产重型客车底盘的合资公司,但目前未有建立生产载货车合资企业的动向。 日产柴公司: 1996年与东风公司合资; 2001年北汽福田买进日产柴技术生产福田欧曼。 现代公司: 2002年 3月与安徽江淮签订合同,引进现代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产业研究部 世界重型车发展趋势 大吨位:国外 载质量 160%左右。 50年代最大功率为 200马力 , 90年代末已达到 600马力。 高可靠性:已达到 100150万公里无大修。 安全性: 排放:目前欧 高技术含量及电子化:基于 。 舒适性:驾驶室有家一样的感觉。 024681012本公路运输平均单车装载质量50年代 70年代中国汽车

      4、技术研究中心汽车产业研究部 国际重型汽车生产两种模式 自产制的 生产模式 采购制的 生产模式 特点:掌握核心技术,引领行业发展,投入大,成本难控制。 特点:零部件外购,易于成本难控制,缺乏核心技术,只有匹配技术,投入少。 发展趋势:控制核心技术转移,提高核心部件能力,降低自制率、成本和投资风险。 发展趋势:增强对核心部件供应商的控制力,在成本领先同时提高核心技术能力。 目标:在夹缝中求生存。 目标:重型车市场巩固垄断地位。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产业研究部 国内重型汽车十年销售量变化 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销量同比增长(%)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产业研究部 国内重车十年产销变化特点 1999年后形成重车市场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 积极财政及扩大内需政策。 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投资。 大中城市的改造 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的速度加快。 货运周转量的增加。 进出口总额的增长。

      5、年份产量同比增长, %销量同比增长, %1992 我国重型载货车行业存在问题 国产重型货车的可靠性差,寿命低 。 已引进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应有能力和效益。 国内 低 价、低附加值、低利润重型车产品居多;缺乏高附加值、高利润的重型车。 国内缺乏功率在 360马力以上,比功率在 10马力/能适应高速公路发展的形势。 若提升国产重型货车技术水平 ,关键总成仍需引进。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产业研究部 国内重型车总体状况 2001年国内有 25家重型车生产厂家。总产量 全部载货车的 一汽集团公司 、 东风公司 、 中国重汽 、 重庆重汽和陕汽 5家占主导地位 , 其市场占有率 见右图 53%31%5%5%3% 3%一汽集团公司 东风公司 中国重汽 重庆重汽 陕西重汽 其它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产业研究部 国内高档重型车产品竞争格局 高档车: 单价 60万元以上。 发动机功率 320马力以上。 目前仍为欧、美进口重型汽车占据。 重型车分档次的市场需求构成4060万元 60万元以上2040万元20万元以下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产业研究部 国内中高档重型车产品竞争格局 中高档: 单价 40 60

      6、万元。 发动机功率 260 320马力。 目前主要为北方奔驰、东风日产柴、庆铃公司韩、东欧进口重型汽车参与竞争。 最大的北方奔驰销量只有 806辆。 20万元以下重型车的市场分布24%48%19%9%进口 北方奔驰 东风日产柴 庆铃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产业研究部 国内中低档重车产品竞争格局 中低档: 单价 20 40万元。 发动机功率 260 310马力。 有中国重汽、重庆重型、陕汽和长征汽车厂的斯太尔、引进技术总成配置的黄河、延安、红岩及太脱拉等系列重型车。 一汽 16依茨发动机); 东风 15明斯发动机); 西南铁马 15型车等参与竞争。 207%6%10%3% 1%19%一汽 东风 中国重汽 重庆重汽 陕汽 春兰 其它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产业研究部 国内低档重车产品竞争格局 低档车: 单价 11 20万元。 发动机功率 160 230马力。 一汽九平柴、三轴 9轴9汽集团经过技术改造的黄河飞龙 2000型车也将参与竞争。 20万元以下重型车的市场分布68%26%5% 1%一汽 东风 中国重汽 其它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产业研究部 重型载货汽车的进口情况 1999年后,我

      7、国重型汽车进口也出现乐快速上升,总质量大于20 2001年平均每车出口金额为 预计今后几年大功率、高吨位的进口车增幅将继续增大。 050010001500200025003000辆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进口重型车的分类构成14重型载货汽车的出口情况 我国重型车出口没有形成稳定的市场,出口量波动较大。 出口重车主要流向发展中国家。 出口重车以小于 20 2001年平均每车出口金额为 0200400600800辆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出口重型车的分类构成14重型车引进整车水平分析 引进 价格 竞争力年代 ( 万元 ) 分析1斯太尔系列1983七十年代末20 40 较强济汽、陕汽、川汽2奔驰系列1988八十年代初40 60 较强 北方奔驰3日产柴系列1996九十年代初40 60 较强东风、日产柴合资4五十铃系列2000九十年代中40 60 较强庆铃、五十铃序号产品名称相当国外水平备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产业研究部 重型车引进总成水平分析 引进 价格 竞争力年代 ( 万元 ) 分析1W D 615 系列发动机1983七十年代末4 5 较强潍柴、川柴、杭发2 速器 强 綦齿3F U L L E 强 陕齿4 美驰车桥 强济南美驰,强川汽、陕汽6斯太尔双桥1983七十年代末4 较强川汽、陕汽7 向机 强 川汽8 速器 1988八十年代初较强 北方奔驰序号产品名称相当国外水平备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产业研究部 重型车引进总成水平分析 引进 价格 竞争力年代 ( 万元 ) 分析9道依茨风冷发动机1985七十年代初较强渭阳、华北柴油机厂10康明斯 合资重庆康明斯康明斯 B 系列发动机1986八十年代初较强康明斯 C 系列

      《重型汽车研究报告》由会员郭**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型汽车研究报告》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