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膝关节翻修术ppt培训课件
42页1、人工关节新进展-人工全膝关节翻修术,北京大学关节病研究所,A C R C,膝关节翻修术的分类,1型:松动 2型:胫骨/股骨不稳 3型:旋转不良和髌骨不稳 4型:不能确诊的疼痛 5型:假体的损坏 6型:感染 7型:伸膝机制的损伤 8型:关节强直 9型:骨折,翻修的常见原因,感染:局部感染和深部感染糖尿病、RA、长时间服用激素DVT引发的蜂窝组织炎关节不稳无菌性松动活动度受限不明原因的疼痛:与临床检查不相符常见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术前评估方法,详细的病史和体征(初次置换前及置换后)初次置换的假体类型、手术过程膝关节正侧位X线(负重位)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CRP)膝关节穿刺培养: WBC 50,000且多形核90%骨扫描术中冰冻切片:5-10多形核白细胞/H,处 理 方 法,关节不稳、无菌性松动:I期翻修,效果较好急性感染:局部感染,无窦道形成,I期翻修扩创,取出假体,清洗后重新植入慢性感染:有窦道形成,与关节腔相通,II期翻修假体取出,清创后抗生素骨水泥支撑, 防止关节挛缩,3-6月后II期翻修,假体类型的选择后稳定型假体远端和后侧加深的股骨假体带楔形金属垫的胫骨假体和深盘型
2、衬垫固定铰链式和旋转铰链式假体,处 理 方 法,处 理 方 法,翻修术中骨缺损的处理包容性骨缺损:碎屑状异体松质骨移植或骨水泥非包容性骨缺损:金属垫块或结构性自体骨移植大块骨缺损:块状结构性自体或异体骨移植巨型假体,患者女性,62岁 术后1年因感染 引起假体松动 术前X片,翻修术后X片,患者女性,74岁,术后1年因感染行翻修术,术中所见,假体取出,骨水泥旷置术后三天X片,假体取出,骨水泥 旷置术后半年X片,行翻修术后的X片,讨 论,翻修膝关节的显露,原则防止皮肤坏死,保证膝关节伤口的愈合避免重要伸膝装置的损伤,尤其是髌骨和髌腱的损伤尽量选择原手术切口和经典的内侧髌旁入路 扩大的膝关节显露法胫骨结节截骨结合股内侧肌劈裂或股内侧肌下方入路胫骨结节用钢丝或螺钉固定 僵直膝的显露采用经股四头肌入路,股四头肌腱部分切断,翻修术三步重建手术技术,第一步:胫骨平台的重建,是翻修术的基础 第二步:屈膝900时屈膝间隙稳定性的重建股骨假体正确旋转位置的重建合适假体大小的选择关节线高度的重建,第三步:伸膝位上膝关节稳定性的重建 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完全伸直时膝关节无反张中立位机械轴线的恢复,即股骨头的中心和 膝关节、踝关节的中心成一直线有较满意的内外翻稳定性,翻修术三步重建手术技术,髌 骨 的 处 理,可以看作是膝关节重建的第四步保留固定良好的髌骨假体取出旧的髌骨假体重新置入新的假体取出假体后不予置换,仅剩下骨性包壳(切除成形)髌骨切除术,不同方法处理髌骨临床疗效评价,膝关节 活动度 上楼时困难 蹲/跪时困难 不满意程度(%)学会评分 (n0) 程度(%) 程度 (%) ADL 疼痛缓解使用新的髌骨假体翻修(n=53) 141 100 23 38 11 11 保留固定良好的髌骨假体(n=48) 142 99 25 42 12.5 14.5 髌骨切除成形(n=24) 124 91 46 67 29 37.5 髌骨切除术(n=10) 111 88 80 70 50 40 ADL=日常活动,术 后 康 复,术后康复方案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来确定采用铰链式假体的患者使用支具保护,限制膝关节活动范围鼓励病人早期活动,部分应力作用有助于植骨块和宿主骨界面的愈合,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A C R C,北京大学关节病研究所,
《人工全膝关节翻修术ppt培训课件》由会员aa****6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全膝关节翻修术ppt培训课件》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