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依据新的教育理念,探索生活物理教学模式

24页
  • 卖家[上传人]:aa****6
  • 文档编号:48885918
  • 上传时间:2018-07-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0.93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依据新的教育理念,探索生活物理教依据新的教育理念,探索生活物理教 学模式学模式山东乳山实验中学 刘玉明新课程标准要求物理课程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为进一步贯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彻底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我们乳山实验中学物理组进行了为期四年的生活物理教学行为研究课题研究。我们依据认识论、系统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在新课改先进理念指导下,经过这几年的反复探索研究,我们构建了“发现探索应用创新”四环节生活物理大课堂的教学模式。即“走进生活发现物理课堂探究学习物理回归生活应用物理制作发明创新物理” 。一、走进生活 发现物理内涵:在学习一章或一节之前,首先让学生走进生活,发现、寻找相关的物理现象、实事和应用,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其中的物理规律,以达到提高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观察、

      2、探索,形成初步的感知阶段,为进一步学习打下感性基础。1广泛收集实验器材,为课堂探究做好充分准备其实生活中的许多日常用品都是利用了物理知识生产制造出来的,倘若我们善于将物理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实验的器材、课堂的教具便俯首可拾:一根筷子、一把汤匙、一支圆珠笔杆,甚至是手指都可以作为光学的教具;一个废旧牙膏皮和一块橡皮泥便可演示出物体沉浮的内涵;橡皮筋和松紧带可以做成简易的测力计;一次性纸杯可以做成土电话、照相机、也可演示小孔成像;用完油的圆珠笔芯可以演示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等等。试想一个喝完了水的矿泉水瓶又能帮助学生们做多少实验?弄清多少物理规律和问题呢?2集中收集测量工具,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物理的学习离不开测量,测量离不开工具。而生活中的测量工具又是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以刻度尺为例:单是卷尺也不下十几种,何况还有直尺、钢尺、木尺等。学生在收集到这些工具的时候,自然就会对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以致在收集的过程中急于探究它们的使用规则、制作原理,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习长度时间及其测量时,教师事先让学生分为两组,同桌两位同学分别回家寻找长度的测量工具和时间的测量工具

      3、。上课时,教师先让同学展示长度的测量工具:有皮尺、竹尺、卷尺、钢尺、木尺、丁字尺、塑料尺、三角尺、裁缝尺,还有木工自制的工具尺(拐尺)等等。在同学们展示的过程中,有的同学还能说出它们的使用方法:软尺可以测量人体的胸围,能测量园、曲的物体,拐尺可以检查角是否是直角;更有同学交流到:“皮尺”使用时不能用力拉、“钢尺”热胀冷缩时不准、 “木尺”受潮湿润时不准,谈的头头是道,这样为研究长度的测量工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展示时间的测量工具时,有同学谈到了时间测量工具的发展过程:从炊烟到立杆、再到钟表的发展过程,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操,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应用物理的能力。3收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为课堂学习准备第一手材料在物理课堂上,教师经常遇到这样的情景:在学习物理新概念后,老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与之相关的物理现象时,课堂上一片沉默,很少能举出贴切的例子,尽管老师努力创设情景,反复启发诱导,而学生还是茫茫然不知所以然,最后只好由老师举出相关的例子来。让他们用物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时,学生

      4、更是不会用物理语言来回答。而通过课前收集生活中的相关信息,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并且养成了虚心、好问、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05 年 9 月中旬,刚学过几节化学课的初三学生有一天突然问我:“老师,水是无色的透明液体,为什么用杯子盛水向下倒,形成水流的时候,好像这些水流是白色的呢?”我耐心的问;“你见过瀑布吗?瀑布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等到我们学到光学的知识,你就会明白的” 。给这个同学埋下了伏笔,果然后来学到光学的时候,这个同学学的非常好,并且向老师谈出了这其中的奥妙。今年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时,有一个同学忽然问我:“老师,小时候经常听老人讲见到鬼火时要把鞋子退下来倒过来穿,鬼火就追不上你了,这是不是也与流体压强有关?”我及时的启发,你自己根据学习过的知识分析一下,什么时候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什么时候空气流速慢、压强大?经过我们的一番讨论。这个同学高兴地说:“我明白了,老师,看来老人们还真有办法,虽然把鞋倒过来穿跑不动,但却能把鬼火给丢到后面了” 。生活中的好多现象、器具、用品都与物理息息相关:如:海市蜃楼、雨后的彩虹、茶壶盖上的小孔等等,只要你认真去搜集、总

      5、结,总是能给人以惊喜,给人以收获的。二、课堂探究 学习物理内涵:就是将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各种物理现象、日常用品等带入到课堂进行讨论、交流、探究。学生在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指导,就能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顺利的掌握物理的概念和规律,并能运用学习的物理知识解释相关的物理现象。1体现教师的主导,学生得主体作用课堂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必经之路。课前搜集的信息现象、器材、工具、用品等无一不是通过课堂的展示、探究来升华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教与学的分工上: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如:在学习长度、时间的测量 ,学生展示长度的各种测量工具的同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他们的共同点:都有“零刻线” ,每把尺都有各自的“量程” ,它们的“分度值”各是多少?进一步探讨它们的使用规则、读数方法,进而延伸到与其他测量工具的共性。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刻度尺的应用。然后结合教材了解比较精密测量的工具。再让学生测量一拃、一庹、一步的距离,脚与髋骨的高度,这样就可以在没有尺的情况下,凭借自身特殊部位的长度来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了。通过这样的课堂

      6、,促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既提升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又创新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必需的空间,进一步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2从生活中发现物理,从物理中理解生活物理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揭示的是自然规律。从生活中搜取相关的信息、器材,可以加强物理教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励学生从生活发现物理,从物理中理解生活的一条捷径。对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教师和学生首先利用搜集到的大量器材、事实,通过实验证明了气体和固体都能够传声后,激励学生自行设计“液体也能传声”的实验,同学们顿时来了兴趣,你一言我一语,设计的方案多种多样。其中一个同学交流道:找一条鱼,放在一盆水中,用手轻轻敲打盆壁,看鱼是否运动:若鱼运动,就说明鱼听到了敲打声,说明水能传声,进而说明液体能传声。一个同学马上站了起来:“老师,我认为他的方案不妥:若是条死鱼,任你敲打,它也不动;若是活鱼,你不敲打,鱼也能跑。 ”老师马上让同学们思考,他们争论

      7、的焦点是什么?是否明白各自的意思?又一个同学站起来;“老师,他们争论的焦点是鱼听到了敲打声是突然运动或是发惊的运动?”老师再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物理语言回答问题,设计实验的准确性进行指导,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从生活中的现象学习物理。3注重过程,更要注重科学态度和学习习惯科学的研究来不得半点马虎,在课堂探究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探究的过程,同时还要注重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一位同学对“液体也能传声”的实验是这样设计的:找一个水桶盛一些水,把响着的闹钟放入水中,若能听带声音说明水能传声。这个同学话音刚落,又一名同学马上站了起来:“不可,我认为这个实验设计有两点问题:一是听到声音也不能说明这声音就是水传播的,可能是桶底传播的;二是容易把闹钟浸湿了损坏闹钟。 ” “那么怎样让闹钟浸入水中又不与桶底接触”?同学们马上总结出:用塑料袋把闹钟包起来,再用细线把闹钟吊起来放入水的中央。这样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这个实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从而学会了在设计实验时,对实验的各方面考虑要周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拓展了学

      8、生的视野;既注重了探究过程又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山东乳山实验中学 刘玉明新课程标准要求物理课程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为进一步贯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彻底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我们乳山实验中学物理组进行了为期四年的生活物理教学行为研究课题研究。我们依据认识论、系统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在新课改先进理念指导下,经过这几年的反复探索研究,我们构建了“发现探索应用创新”四环节生活物理大课堂的教学模式。即“走进生活发现物理课堂探究学习物理回归生活应用物理制作发明创新物理” 。一、走进生活 发现物理内涵:在学习一章或一节之前,首先让学生走进生活,发现、寻找相关的物理现象、实事和应用,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其中的物理规律,以达到提高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观

      9、察、探索,形成初步的感知阶段,为进一步学习打下感性基础。1广泛收集实验器材,为课堂探究做好充分准备其实生活中的许多日常用品都是利用了物理知识生产制造出来的,倘若我们善于将物理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实验的器材、课堂的教具便俯首可拾:一根筷子、一把汤匙、一支圆珠笔杆,甚至是手指都可以作为光学的教具;一个废旧牙膏皮和一块橡皮泥便可演示出物体沉浮的内涵;橡皮筋和松紧带可以做成简易的测力计;一次性纸杯可以做成土电话、照相机、也可演示小孔成像;用完油的圆珠笔芯可以演示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等等。试想一个喝完了水的矿泉水瓶又能帮助学生们做多少实验?弄清多少物理规律和问题呢?2集中收集测量工具,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物理的学习离不开测量,测量离不开工具。而生活中的测量工具又是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以刻度尺为例:单是卷尺也不下十几种,何况还有直尺、钢尺、木尺等。学生在收集到这些工具的时候,自然就会对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以致在收集的过程中急于探究它们的使用规则、制作原理,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习长度时间及其测量时,教师事先让学生分为两组,同桌两位同学分别回家寻找长度的测量工具和时间的测量工具。上课时,教师先让同学展示长度的测量工具:有皮尺、竹尺、卷尺、钢尺、木尺、丁字尺、塑料尺、三角尺、裁缝尺,还有木工自制的工具尺(拐尺)等等。在同学们展示的过程中,有的同学还能说出它们的使用方法:软尺可以测量人体的胸围,能测量园、曲的物体,拐尺可以检查角是否是直角;更有同学交流到:“皮尺”使用时不能用力拉、“钢尺”热胀冷缩时不准、 “木尺”受潮湿润时不准,谈的头头是道,这样为研究长度的测量工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展示时间的测量工具时,有同学谈到了时间测量工具的发展过程:从炊烟到立杆、再到钟表的发展过程,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操,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应用物理的能力。3收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为课堂学习准备第一手材料在物理课堂上,教师经常遇到这样的情景:在学习物理新概念后,老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与之相关的物理现象时,课堂上一片沉默,很少能举出贴切的例子,尽管老师努力创设情景,反复启发诱导,而

      《依据新的教育理念,探索生活物理教学模式》由会员aa****6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依据新的教育理念,探索生活物理教学模式》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2022年小学体育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收藏店铺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