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传统文化考试

58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8522491
  • 上传时间:2018-07-16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228.55KB
  • / 5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二、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第一,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 势力,专制时间漫长。第二,农耕经济基础稳定。第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第四,对人身控制严密三、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在传统社会政治结构中,宗法制度和君主制对中 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制度 的正面影响是: 1、使中华民族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上至群臣,下 至百姓,既要忠君又要报国。 2、在严密的人身控制之下,人们只能生活在一定 的圈子内,处理好人际关系,处理好家庭关系,成 为人一生中的主要任务。 3、在宗庙祭祀制度的熏陶下,各层人士都得尊祖 敬宗。 1.专制主义缺乏民主,使中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 ,这是造成中国人奴性化人格的根本原因。 2.中国人往往对个人(主要指统治者)的权威和权力 存有盲目的崇拜心理,因此“官本位”现象一直是困 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严重阻力。 3. “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以及“存天理,灭人欲” 等封建枷锁使人的个性解放受到极大的束缚和阻 碍。 4.狭隘的自身自利的小农意识又使得中国人缺乏进取 意识,自我满足,妄自尊大。 负面影响 时代教育机构选士制度夏商周国学、乡学春

      2、秋战国官学、私学、如辟雍、泮 学 秦汉中央、地方、私学、如太 学察举制(孝廉、贤良方 正、茂才)魏晋南北朝中央、地方、如国子学、 太学九品中正制隋唐中央、地方、如六学二馆科举考试制宋元中央、地方科举考试制(元中断)明清中央、地方、如国子监科举考试制(乡试、 会试、殿试)还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 育三者并重和有机结合。 二是注重教育方式的灵活性,采用 灵活的因人因事而异的教育方式。 三是德智结合,突出德育、美育重 要性。 四是强调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五是 重视人文教育,文史哲不分家。 由博返约是强调教学中正确处理广博与专精的关系。 孔子:非常重视博学,又强调用一贯之道去 驾驭广博的知识。 孟子:提出学习深造的途径,不仅要博学而且 还要善于由博返约。 荀子:认为缺乏广博的知识,就失去了专精的 基础,而没有专精的功夫就会散乱无章,一无 所得。 王夫之 :认为广与专、博与约不可偏废,由 博 返约,以约驭博,教学效果才可以提 高。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 因 原因之一,是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 原因之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原因之三,

      3、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第四节 中国传统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1、诗歌的发展历程: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建 安七子、(李白、杜甫、白居易)唐诗、宋词、 元曲。 2、散文的发展历程:尚书、历史散文、诸子散 文、史记、汉赋、骈文、古文运动,功能:叙事 论说,抒情 3、叙事文学的发展历程:小说:上古传说,史传 作品,魏晋志怪小说,轶事小说,唐传奇,宋话 本,明清章回小说;戏曲:汉百戏,唐参军戏, 宋金诸宫调,元杂剧,明清传奇,京剧。三、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及永久魅力 永久魅力:1、爱国忧民的情怀 2、具有永久魅力的艺术形象 3、脍炙人口的语言:音韵之美,具有强烈的表现力 现代意义: 1、是传统文化中最易接受的形态 ; 2、是沟通现代人与传统文化最直接的桥梁 ; 3、是其它文化背景的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最佳窗 口。 第三节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 代落后的原因 一、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1、实用性 (1)在天文方面:一是统治

      4、者顺应天意和农业立国。二 是农业生产离不开历法 。 (2)在数学方面: 地理情况的了解、地图的测绘、土地 的丈量、赋税的计算,包括制定历法,观测天象 2、整体性(辩证整体性) 天的运动与人类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将天、地、人 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 能体现辩证整体性的是中国古代医学。 二、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 1、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 其一是重实用,轻理论。 其二,重印象,轻分析。 2、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 3、封建制度的扼制 一是知识分子热衷功名仕途,科技人员社会地们 低下。 二是明清两代的锁国政策、文化专制及其腐败的 官僚政治,使得中国近代科技发展渐渐与世界脱 节。近代化特点: 机械化、自动化、专业化和都市化程度的提高; 非生物性能源的广泛使用; 经济持续增长;职业分工复杂; 教育的高度普及;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 率发展的趋势; 个人自主性和理性思想的增强。 (二)文化现代化的内涵 第一,宗教、哲学、科学等主要价值体系的分化; 第二,伴随着这种分化的,是传统主义与文化创造的自主性的对抗,并形成传统,反传统,文化、科学自主三极文化力量。文化精英、文化组

      5、织与活动,大多围绕这三极而发展; 第三,教育的普及与世俗化、专门化,信息媒介的扩展,社会沟通与交往的扩大; 第四,在文化取向上,现代文化注重于社会的改良 与进步,注重科技知识的普及与传播,认为科学是 社会发展的力量,强调发挥人的创造性;在伦理取 向上,现代文化注重人的情感的自我表现,突出个 性的培养与塑造,强调人的尊严和兴趣的广泛发 展。 文化的现代化,不是对传统的全盘否定,而在更大 程度上,是对传统的转化,是传统在现代的再生。 (三)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主题 落实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一个回避不了 的主题,便是西学与中学或西方文化与中 国文化的冲突。 从长过程来看,中西文化双方在巨大的冲 突中,也存在着各个层面上的融合,尤其 是中国文化一方,更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吸 取近代西方文明的长处而使自身得以更 新。 二、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 (一) 西方的挑战与中国文化的危机 1、明清之际中西文化间的遭遇与碰撞此时的中西文化交流基本上是在 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最明显的表征, 就是当时在“西学东渐”的同时,还存在 一个逆向的“东学西渐”,耶稣会士不断 地而且是带有几分惊奇地把中国古老文明 介绍给欧洲大陆

      6、。 2、鸦片战争后的文化危机 李鸿章 “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与“数千年未有之强敌”鸦片战争后的文化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华夷之辨”的儒家传统世界秩序观的崩 溃。惟我独尊的华夏文化非但没有受到国际社会 太多的恭维,反而摆在“落后”的位置,被“洋 人”所轻视 二是儒学中心地位的逐渐丧失。儒学逐渐脱离其中心位置,对时代的 精英再无昔日的吸引力,他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 都纷纷远离这种正统思潮,而成为其叛逆。 3、两次中西文化冲突的情景差异 鸦片战争后的“西学东渐”过程是与“西 力东渐”过程相联系的 。 正是由工业革命所激活的巨大生产力、组 织力、创造力,以及与之紧密相联系的政 治经济制度、价值观念、思想意识。文化 形态(即“西学”)融汇成一股气势磅 礴、无坚不摧的“西潮”,滚滚东来,对 东方农业民族形成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威 胁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民族的基本生存 方式和社会组织框架,当然也包括其千百 年来所形成的传统文化。 (二)近代中国文化的三层次演进 一是物质层面的转型。它包括从魏源的“师夷之长 技以制夷”到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所倡导的 “开铁矿、制船炮”的洋务运动,再到私人民间

      7、企 业的创办,各类事业开发活动的兴起。 二是制度层面的转型。它始于康有为、梁启超领 导的戊戌维新运动,这一运动的实质和关键,即 是将工艺-科技的物质层面改革推向改造政治经 济制度的更深层次。 三是社会心理和思想观念层面的转型。直到“五 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才于根本的政治革命之外 ,发生了较为正规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三)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动因 1、西方文化的冲击 “冲击反应”论是探讨中国传统文 化向近代转型的外部动因的代表理论,它 认为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 内部缺乏活力的惰性体系,它长期停滞不 前,只有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才被迫作 出反应,被迫向近代转变。从中西文化交 流的角度来探寻中国文化转型的原因,是 有一定道理的。 2、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因素 (1)经世思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变易思想 “穷变通久” (3)民本思想 “民贵君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活力因素还有自强不息 的进取精神、深沉的忧患意识等,它们都 在近代文化变革中起了重要作用或有重要 发展。 3、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文化变革 的根本原因(四)中国文化现代化 的模式与论争 1、“中

      8、体西用”论 这种理论一面主张引进西方的物质文化,以之为 “用”,一面又要捍卫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以 之为“体”,前者为后者服务。张之洞在劝学 篇外篇中曾这样解释“中体”和“西用”的 关系:“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 ,西学治世事。” 2、“中国本位文化”论 “将我国固有之道 性智能从根救起,对西方发明之物质科学迎头赶 上二语,实足为中国本位文化建设之方针也。 ” 3、“全盘西化”论 表现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对于西方民主政治的 热烈追求,具有反对封建复古主义、反对国民党 文化专制主义的积极意义。它在理论上的合理因 素主要是分析了文化的整合性,强调了物质文明 和精神文明的统一性。 4、新民主主义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文化民族性的深刻内涵:民族性不仅表现在应该 有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上,而且表现在吸收外来文 化时的主体性上,而这种主体性不仅表现在吸收 外来文化时的主体选择性上,而且表现在消化外 来文化的能力上。 所谓科学的,一是说内容是科学的,一是 说方法是科学的。内容是科学的,是说“ 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 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 践一致的”;方法

      9、是科学的,主要是讲辩 证的方法。 所谓大众的,“即是民主的”。这就是说 ,新民主主义文化必须具有民主精神,而 这种民主精神首先就表现在使人民群众享 有文化权。 三、中国文化的现代展开 (一)文化改造 首先,文化事业从由少数人掌握、为少数 人服务转变为由多数人掌握、为全体劳动 人民服务,因而极大地解放了文化所蕴含 的精神生产力。 其次,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而来的中国 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为指导的,因此必然要批判封建 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旧文化,同时又要善于 从人类过去创造的文化成果中吸取有用的 东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提供养料。 (二)“文化大革命” 所谓“文化大革命”,实质上是一场摧残、毁灭 文化的非理性运动。矛头所向,所有中国历史上 形成的文化传统都是封建主义的,都是反动的, 都是所谓“革命”的对象。同样,西方文化是资 产阶级文化,也是反动的,也要彻底消灭。这种 极“左”的做法造成了严重后果:既导致了创造 性地转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断层,也造成了批判吸 收西方文化传统的断层。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的 苦难和创伤,不仅把国民经济推到崩溃的边缘, 而且使人民正当的民主权利丧失殆尽。在“知识 越多越反动”的口号下,我国的科学技术、文化 教育事业在“”期间遭到了毁灭性破坏 ,国民经济陷入了崩溃的边缘。(三)80年代的“文化热” 1、80年代的“文化热”的形成 它是在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应运而 生的,是改革开放的巨大社会变革在人们思想深 处引起共鸣的必然反映。 2、80年代的“文化热”的表现与特点 80年代的“文化热”的特点之一是它的广泛性。80年代的“文化热”,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 文、史、哲研究的学科范围和领域,成为全民族 关注、参与的

      《中国传统文化考试》由会员飞***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考试》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TA的资源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精品【考试直接用】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精品【考试直接用】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实用)word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实用)word版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及答案(夺冠)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及答案(夺冠)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典型题)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典型题)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精品(a卷)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精品(a卷)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及答案【精品】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及答案【精品】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考试直接用)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考试直接用)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带答案(培优)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带答案(培优)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含答案(精练)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含答案(精练)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及答案【各地真题】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及答案【各地真题】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及完整答案【名校卷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及完整答案【名校卷 】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考点精练】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考点精练】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重点)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重点)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模拟题)word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模拟题)word版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附答案(预热题)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附答案(预热题)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附参考答案(b卷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附参考答案(b卷 )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答案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答案下载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含答案【夺分金卷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含答案【夺分金卷 】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含完整答案【网校专用】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含完整答案【网校专用】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及答案(最新)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及答案(最新)

  • 点击查看更多
    最新标签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2022年小学体育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2022年家长会心得体会集合15篇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