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当代中国新闻语体变化的文化反思

7页
  • 卖家[上传人]:j****9
  • 文档编号:46009349
  • 上传时间:2018-06-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1当代中国新闻语体变化的文化反思【摘摘 要要】新闻语体在 15 年的新闻跨越发展中已经带来了新闻事业本身和社会文化事业的 变化与进步。本文从文化角度对这 15 年做一些思考,希冀能对进一步完善新闻评价、助力 社会进步有一些借鉴意义。【关键词关键词】新闻语体变化新闻语体变化;文化效应文化效应;文化反思文化反思自改革开放以后,当代中国媒体的发展就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从报纸、杂 志、广播的传统形态逐步发展到当前竞争激烈、和谐并存的五大媒体。随着网络与数字通 信的发展,新闻载体也由单一化发展到多元化。新闻的广泛传播,不仅带动了新闻传媒语 言载体的变化,而且,新闻随着数字电视、移动电视、博客、微博、手机等新兴媒体而成 为更多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当代新闻语体同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闻语体的变化从某 种意义上说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据此,笔者从文化角度做以下几点思考:三大突破三大突破突破了原有的话语形态和新闻风格。从 1998 年陈鲁豫凤凰早班车说新闻开始,一 反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方式,当代中国的说新闻就一发而不可收。从央视二套第一时间 “马斌读报”到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 ,再到河南电视台的

      2、打渔晒网和雷颖网 聊 ,从中央台到省市地各级地方台,说新闻节目可谓遍地开花。首先是话语形态的突破,其次是新闻风格的突破。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白话文运动 的深入影响以及新华社的中坚力量,中国的新闻语言是规范书面用语,语势凝练庄重,播 报铿锵有力,富有强大的积极力量。当时的新闻激发了人民建设新国家、追求新生活的热 情,增强了新中国的凝聚力。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新闻更是模式化、政治化,慷慨激昂。从说新闻这一形式开始,新闻语态从固定的政治化语态转向了开放的生活语态,从描 述性新闻转向了评述性新闻,从书面语态转向了口语语态,从冗长沉闷的叙述陈述国家大 政方针政策转向了短、平、快且富有鲜活生命力而且间接通俗的“用事实说话” 。这种突破 是新闻语体的本质性回归,也让新闻从政治教化走向了民生民本。突破了新闻的思维结构。新闻到底是什么,1943 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 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范长江也对新闻下了一个定义:“新闻就是广大 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1新闻,的确是个老生常谈的词语,但是当代中国晚 7 点黄金档的新闻联播 ,除了老 干部、高级别公务员和新闻专

      3、业从业者,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看新闻联播的年轻人却 是少之又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方面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是国家主要领导活动 出行的记录,当然是彰显国家宏观管理一个不能取代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新闻播报的传统 思维固定化的结果,还是弘扬积极价值观的需要,我们通常会看到歌舞升平的各种新闻。 与此同时,各类大量的说新闻节目,以其基于新闻事实、事关民生的立体多元的新闻选题, 脱离了政治教化、脱离了单向新闻文体、脱离了宏观世界,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而深受 平民百姓的喜爱。2受众接受心理的突破。新兴媒体出现以前,新闻总是一成不变的宏观政策与大事要闻, 民众的审美疲劳也是显而易见的。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发展的重点在经济,民众关注的焦 点在民生。这种认知需求的冲突也随着新闻语体的变化而弱化,无论是官方的还是非官方 的,纸质的传统媒体还是新兴起的数字电视、网络、手机,都随着电子科技的革命而出现 了信息爆炸的状态,人们对新闻新知信息的需求也出现了不同层次的要求。更加人文、更 贴近生活实际的新闻事件和轻松愉快的欣赏要求也更为广泛。新闻语体的变化与发展也满 足了民众对微观新闻的渴求,像 2011 年的最美妈妈,

      4、舍身救人的年轻妈妈的故事就在我们 身边,也许是邻居小妹,也许就是自己的孩子,这种新闻视角既拉近了民众的心理距离, 也体现了民生之要。也许细微平常、也许琐碎重复,但却实实在在增加了民众的社会安全 感。三大促进三大促进说新闻已经发生了 15 年,这 15 年里,由新闻引发的蝴蝶效应即对社会文化、社会管 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了大众参与公共管理。中国民众的爱国传统由来已久,中国民众不缺社会责任感, 缺乏的是表现社会责任感的平台。可以说各种说新闻节目对民众的影响,不仅是重新唤起 了民众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更是唤醒了民众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除了说新闻这类节目外, 其他如微博、网络新闻等也同样给予了民众参与的机会。有这样一则新闻:“17 日,一名 叫河源启一郎的日本男子在武汉沙湖附近的汉街丢失了价值人民币达 1.6 万元的自行车。 他只好报警找车。 ”媒体报道两天后,日本环游世界旅行者丢失自行车的新闻传遍网络,有 5 万多人转发微博,很快案件告破。其他诸如小悦悦事件、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都可以看 出民间积蓄的一股正气,也可以看出民众的热忱与社会爱心。同在华夏大地,谁不希望国 家强盛、民族

      5、繁荣。促进了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功用。说新闻的风格是亲民的风格,是针砭时弊、嬉笑怒 骂皆文章的锐利,也是民众认知社会的重要平台。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认为,风格是 思想的浮雕,它在文体中表现的人文性和个性,永远是独创的。这种独创也是对新闻人业 务素养的尊重。新闻的筛选、整理、评议、播出过程是新闻工作者再创造的过程,也是对 新闻从业人员社会良知、对社会问题关注度、社会责任的检验。许多公共事件中都离不开 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新闻媒体的深度参与,扩大了民众的社会知情度,推动了社会事件 的合理解决,既起到了针砭时弊之责,又加大了新闻舆论的监督范围和监督力度。促进社 会进步。民众的积极参与、媒体的良性引导会最终促进社会的进步。在最近的陆港之争中, 香港一些资深媒体人和文化学者的评价角度很值得学习和推广,一个文明的社会,一个发 展中的社会,一个需要进步的社会,应该在客观冷静的心态下展开讨论、共同学习、互相 尊重,只有这样,才会最终形成香港媒体人邱震海先生所言,在一个自由、民主、开放、 多元、理性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每个人都能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 不再围观,一起讨论。2如果三分之二的

      6、民众能做到这一点,或者二分之一的民众能有如 此修养,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进步,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文明。同时,民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度不断扩大,新闻媒体在社会事务中若能更为理性、客 观地搭建沟通平台,合理引导民众的各种情绪,换言之,能实现民众在公共事件中情绪的3合理宣泄和疏导,也同样能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三大文化效应三大文化效应随着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手机、电视的普及,各种新闻形态随着 3G 手机、移动通信的广泛使用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这对当代中国文化产生了不可磨灭 的影响。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 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一只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就可能造成遥远的 国家一场飓风!处在文化传播平台中心的新闻节目亦是如此。说新闻的出现、发展、壮大、 普及过程中对新闻语体的巨大影响,对社会生活的深度参与,对民众参与公众事务的唤醒 与引导,同样具有历史性的意义。新闻本是一种传媒的介质,对平民百姓的生活而言,是 了解世界的方式之一。但很多百姓越来越离不开新闻,因为新闻走进了他们平实的生活

      7、里, 在影响和改变着他们的现状和未来。故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功效的放大,是新闻语体 变革的结果。说新闻从根本上拉近了新闻受众与新闻的心理距离。 诗经有云:“如切如 磋,如琢如磨。 ”每一档好新闻的精雕细琢,在新闻事件中融入新闻工作者缜密的思考、对 社会事件的正确把握、对社会舆论的正确驾驭,细微之处见功夫,也有“随风潜入夜,润 物细无声”的教化。鲇鱼效应(Catfish Effect)。鲇鱼效应对于“沙丁鱼”来说,在于缺乏忧患意识3。在中 国的文化形态中,不乏危机和忧患意识之士。但更多的人一旦进入中年,进入稳定的发展 期后,思想和行为范式就会逐渐固定而不愿意变化。这也是数千年来中国文化积淀很深的 原因之一吧。很多人在固守着已有的成就,按部就班甚至一成不变。尤其在经历“文化大 革命”之后,更多的人有强烈的明哲保身的意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心态,这种固 守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逐渐地改变了。革新使中华古老大地焕发了青春朝气,外来的文化 影响也促进了新闻事业的改革,同时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加快了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 改变,解放了人们多年的精神束缚。时代影响着新闻,新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使他们

      8、有 了更多感悟,继而改变了民众的社会认知,改变和形成符合中国文化的社会评价体系。驴子效应。即围观,也就是鲁迅先生曾经痛斥过的“看客” 。其实从某种角度看,围观 是一种关注,总比“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逃避稍有进步,更重要的是如今在网络上 围观的人,不再只作壁上观,而是开始参与其中,转发、评价甚至伸出援手。在网络这个 无声的世界里,更多的人表露了真实的内心感受、所思所想。围观也会有所触动、有所反 思、有所教益。这也会在无形中推动文明进程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反思存在的问题与反思所有的事物发展都有两面性,当中国大地无论大江南北还是东北边塞,各地市电视台 纷纷出炉说新闻类节目时,在饱赚了民众眼球之余,我们发现,一些电视频道由于各种原 因也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不符合新闻原则的节目。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表现:娱乐新闻。有些节目主持人以自己的个性化方式把新闻娱乐化。我们说新闻终究是新 闻,真实客观是新闻的第一要务。有些节目就出现了调侃、讽刺甚至戏谑的语言,这其实4是对新闻的不尊重,是有悖于新闻原则的不足取的做法。尤其是一些网络媒体,在新闻事 件的选择和解读上都不够全面,也缺乏足够的冷静和客观。媒体责任

      9、弱化。有些节目的新闻取材纯粹是为了迎合一些消费者的低级趣味,也有些 新闻从业人员夸大事实、断章取义,甚至道听途说。例如一则孕妇产子的所谓“缝肛门事 件” ,其间媒体的责任不容小觑。对个人的人身伤害暂且不论,就这一事件的社会影响,何 其恶劣。医患关系问题本身已经成了中国社会关系中最为紧张的一种,这种只见树木不见 森林的新闻写作,岂不是造成了更严重的恶性循环?故而媒体的社会责任必须加强。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新闻的示范作用必须加强。媒体对社会问题的分析、评价、表 述方式都要有一个可以量化的评判标准,一些媒体特别是地方媒体和网络媒体对于社会问 题的预见、分析问题的能力、深度解析能力都有待提高,相关的管理也亟待规范。结结 语语新闻语言体系的变化是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进步,其总体风格体现为灵活自由的个性 化评价,心态更为开放的社会认知方式,形成了更为透明和完善的社会评价体系。新闻语 言体系的变化突破了传统的新闻结构模式,促进了文化多元化的更快发展,增强了社会管 理的开放度,也给了民众和新闻从业者对社会事务和公共管理更多思考的空间和思考的自 由,增大了民众对社会理性的包容阈限,也能通过构架更多的沟通平台而让我们的社会更 为和谐。(作者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参考文献:1百度百科EB/OL.http:/ ,当代新闻编辑仍然存在着方方面 面的问题,从而导致新闻编辑工作者缺乏创新意识。在提高编辑工作者自身素养的同时, 如何为编辑工作者构建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关键词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创新环境创新环境随着科技、信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媒体电视和报纸受到越来越 多的挑战,观众在接受网络、电视、报纸等传媒的时候,越来越倾向于选择网络,网络对 于青年一代具有更大的吸

      《当代中国新闻语体变化的文化反思》由会员j****9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中国新闻语体变化的文化反思》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2022年小学体育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2022年家长会心得体会集合15篇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