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三物理中考专题复习

174页
  • 卖家[上传人]:101****457
  • 文档编号:45694002
  • 上传时间:2018-06-1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7.58MB
  • / 17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1 初初 三三 物物 理理 中考专题复习中考专题复习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测量测量 运动运动 声声 【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 1会粗略估测物体的长度,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2会由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3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知道各单位间的换算 4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5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6会判断一个物体相对参照物是静止还是运动的。 7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理解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及公式。 8知道什么是变速直线运动,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及公式。 9知道对速度公式变形的意义,灵活运用速度公式,计算简单的实际问题。 10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11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12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3知道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的原理 14常识性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要素 15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16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动幅和距发声物远近有关系 17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同 18常识性了解噪声和它的危害以及减弱噪声的途径 【知识重点与学习难点知识重点与学习难点】

      2、重点:重点:1掌握长度测量方法,正确使用刻度尺; 2机械运动 3匀速直线运动和速度的概念 4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是解释各种声现象的基础 难点:难点: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平均速度 3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的原理 【方法指导与教材延伸方法指导与教材延伸】 1测量是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的第一步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极好机会. 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测量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最小刻度,这不仅对刻度尺,而且对其它2 测量工具来说,也是适用的。要注意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 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而在我们平常生活中说一个物体静止,另一个物体在运动都是指它对于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来说的,这个用来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结论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3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的概念 速度是展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快,我们就说速度大,一个物体速度大,即表示运动快,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就必须给它下个定义,这就不能只看物体运动的路径,也不能只看运动的时间,要综合

      3、路程、时间两个因素,即看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从而引出速度的定义,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径。 从速度定义、综合速度公式tsV ,V 代表速度,S 代表路程,t 代表时间,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单位是米/秒,读做米每秒。 4怎样理解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大小随时间不断变化,因此,要精确地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状态,应将它每个时刻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表示出来,这就比较麻烦,有时为了粗略地表示作变速运动的运动快慢,可以把它当做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也就用tsV 表示它的运动快慢,这个速度叫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5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渠道,声音是怎样发生和传播呢? 通过对发声现象的观察知道发生体在振动,观察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同学们初学物理,对实验的观察和概括能力不强,因此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确观察目的,培养观察能力。 例如观察“音叉使悬吊着泡沫塑料球弹开”的演示实验。同学们应先注意观察吊着的泡沫塑料球接触不发声的音叉时,球并不跳动;将音叉敲响,再使悬吊的泡沫塑料球接触音叉,这时泡沫塑料球跳动

      4、,且随音叉声音的停止而停止跳动。通过前后实验现象的对比,同学们应思考:球在什么情况下跳动?它为什么跳动?尽管我们没有直接看到音叉振动,但可以从泡沫塑料球的跳动推想出发声音的音叉在振动。这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为了直观地观察到发声物体怎样运动。且形成对振动的感性认识,同学们可以找一根橡皮筋,拨动拉紧的像皮筋,使之发声。就可以通过实验认识到拨动后的橡皮筋的这种往复运动叫振动,从而得出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的结论。 “一切”两字有其广泛性,如发声的喉头、鸟、蟋蟀的发声器官、锣、鼓等乐器的发声。因此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要通过媒质,真空中不能传声实验是其论据。因此要仔细观察“真空铃”实验并记清楚。先让电铃持续发声,开动电动抽气机,这时听到电铃的声音逐渐减弱,直到听不见。停止抽气后,向玻璃3 141516厘米17罩内逐渐放入空气,这时电铃的声音又逐渐增强。 液体和固体也能传播声音,同学们可结合自己熟悉的事例,或通过课本上的小实验来体会。 声音的传播有反射回来的现象,很有趣。要学会利用回声测距、测深度的道理、学会计算。但要注意:时间往往给的是声音一次来回时

      5、间,求距离往往是发声物到某一目标的单程距离,因此要把时间除以 2,这点在计算中有些同学常常疏忽大意。 6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的学习使同学们知道声音的高低用音调表示。女高音就是音调高男低音就是音调低。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声源 1 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它反映振动的快慢,频率高,物体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 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还与离声源距离有关,越远声音越弱。 音色也叫音品,是发声体的不同而造成的,我们可以根据音色不同,从而区别不同的声音。 7噪音 凡是妨碍人们学习、工作、生活和其它正常活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声的计量涉及到声强的单位分贝。了解噪声的危害,减弱噪声可以下方面着手: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处减弱 c、在耳朵处减弱 【例题选讲】【例题选讲】 例例 1 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_cm, 木块的长度是_cm. 解:解:最小刻度是 mm(即 1 小格)一大格为 1cm,被测物体长准确值为 2.4cm 估计值为 0.07cm,所以木块长为:l=2.47cm. 例例 2 甲、乙、丙、丁四个同学分别用四把毫米刻度尺测量一木块长度,记录结果如下:甲:18.5c

      6、m,乙:18.50cm,丙:185mm,丁,1.85dm,他们记录的数据是否正确? 答:答:只有乙是正确的,初看起来四个同学测出的木块长度通过换算后,似乎都一样,实际上从测量要求来说,记录数据时,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和单位,由题目可知四位同学用的毫米刻度尺,只能精确到毫米,毫米后还要估计一位,根据这个规则只有乙的记录才是正确的. 例例 3 下列单位换算是否正确 (1)4.5m=4.5m100cm=450cm (2)456mm=4561001=0.456m (3)36cm=36100m=0.36m (4)64dm=64101m=6.4m 解:解:只有(4)的答案才是正确的,单位换算应注意:熟记同一物理理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换算的中间4 过程只要写结论单位即可,因此本题中(1)错在中间过程多写了单位,(2)错在中间过程中没有写单位,(3)错在中间过程中的单位换算. 例例 4 什么叫参照物?如何选择参照物? 答:答: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可以任意的,但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应选择最合适的参照物,一般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

      7、作为参照物,在研究运动着的车厢中人的运动时,可以选择运动着的车厢作为参照物,但要注意,参照物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因为机械运动是相对“另一个物体”的运动,选研究对象本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只可能处在唯一的静止状态。 例例 5 如何理解运动的绝对性,静止的相对性? 答:答:整个宇宙是由运动着的物体组成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所以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体的静止只是相对的,平时我们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参照物选择得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例如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人,如选择车厢为参照物,则人是静止的,如选地面为参照物,人就是运动的。所以,确定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选什么物体作参照物。 例例 6 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在向上运动,你能判断,甲、乙、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吗? 答:答:这题判断结果是:甲、乙两电梯都相对地面向上运动,而丙电梯无法判断,因为电梯中的乘客观看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时,是以自己所乘的电梯为参照物。甲看高楼向下运动,那么要以高楼当参照物(高楼固定在地面上,相当于选地面为参

      8、照物) ,甲电梯一定向上运动,乙电梯是以甲电梯为参照物,同理可得,乙相对甲是向上运动,因为甲相对地面在向上运动,所以乙相对地面也向上运动,只是运动得比甲快,对于丙,无论是静止,还是向下运动,还是比甲、乙都慢的向上运动都能观察到甲、乙两电梯向上运动,所以丙电梯的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不能确定究竟是哪一种。 例例 7 在直线运动中,公式tsV 与tsV 的物理意义有什么不同? 答:答:tsV 表示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这个定义中,应注意理解在任何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相等,或每一时刻速度都相同。 例如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第 1 秒钟通过的路径是 5 米,利用公式tsV ,得它的速度为 5 米/秒,表示该物体在第 2 秒钟,第 3 秒钟,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是 5 米,即速度大小是不变的(方向还是沿原直线运动) tsV 表示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在时间 t 内通过的路程是 S,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或在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ts,它描述的并不是运动物体在某时刻的真实运动速度,只是粗略地描述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一段路程内平均的运动的快慢,如果选择的

      9、时间间隔或路程区段不同,则平均速度的数值一般也不相同。 5 BCBA5S 5s4AVA1V1V2(乙)(甲)tt例例 8 公共汽车从甲站经乙站开到丙站,甲、乙两站相距 S1=1200m,乙、丙两站相距 S2=2160m。汽车从甲站开到乙站经历时间 t1=2min,在乙站停车 t0=1min 后开往丙站,再经 t2=3min 到达丙站,求:汽车从甲站到乙站,从乙站开到丙站,从甲站开到丙站这三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解:解:从甲站开到乙站的平均速度 smsmm tsV/101201200 min21200111从乙站开到丙站的平均速度 smsmm tsV/121802160 min32160222全程的距离:S=S1+S2=1200m+2160m=3360m 全程所用时间(包括停车时间) t=t1+t0+t2=120s+60s+180s=360s 所以从甲站开到丙站的平均速度 smsm tsV/3 . 93603360例例 9 一列 200m 的火车以 10m/s 的速度,匀速通过 700m 长的山洞,求:从火车头刚要进山洞到火车尾刚离开山洞共需要多少分钟? 解:解:S=Vt min5 . 190/10700200ssmmm vst 例例 7火车在钢轨上作匀速运动,钢轨每根长 12.5m,车轮滚过钢轨接头处要发生一次撞击声,通过数撞击声的次数就可测得火车行驶的速度,某人从听到第一次撞击声时开始计时,25s 内共数得 51 次撞击声,则该火车速度应为多少? 解:解:因为听到第二次撞击声时,火车轮子只滚过一根钢轨,听到 51 次撞击声时,车轮只滚过 50 根钢轨,即火车行驶的距离是:S=12.5m(51-1)=625m smsm tsv/2525625 例例 8骑自行车的人从 A 地向 B 地行驶,速度是 15km/h,在他行驶到全程的51处后,以 20km/h 的速度驶完全程,所用时间比以 15km/h 的速度驶完全程的时间少 10min,求:A、B 两地的距离。 解:解:首先画出物体运动的示意图,借助示意图找

      《初三物理中考专题复习》由会员101****457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物理中考专题复习》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收藏店铺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