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二上学期地理复习资料 修订

8页
  • 卖家[上传人]:黯然****空
  • 文档编号:149417143
  • 上传时间:2020-10-2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4.19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初二上学期地理复习资料 1、中国疆域与人口 一、辽阔的疆域 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从大洲大洋位置上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由五带划分 看,我国绝大部分领土位于北温带,南部一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 带。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绝大 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热带,无寒带;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上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 与很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 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国土辽阔:我国的陆地面积是960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仅次于俄罗斯与加拿大两国。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和最南端纬度相差约 50 度,相距 5500千米;最东端与最西端经度相差约62 度,相距 5000 千米,我国陆上疆界20000 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 个。海上疆界长 18000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 个。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 多千米,邻国 14 个(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 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南部缅、老、越。)我国领

      2、土四至:最南是曾母暗沙,最北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 北纬度相差 49 度 5500 千米,因而生生了季节差异),最西是帕米尔 高原,最东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东西经度相差 60 度,距离相距 5000 千米,因而产生了晨昏差异);东部濒临的四 海一洋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省东部直接濒临太平洋。 台湾海峡属东海。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两个内海。东海有我国的 舟山渔场。渤海有我国的盐场长芦盐场。海域面积300 万平方千米。 海岸线长 18000 多千米,第一大岛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有六 个海上邻国(自南向北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 印度尼西亚)。 二、中国的行政区划 34 个省级行政区:我国的行政区域分为三级:省(包括自治区、 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包括自治县、自治洲、市)乡(民族乡、 镇)。我国共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23 个省、 5 个自治区、 4 个直 辖市、 2 个特别行政区。我国的首都是北京。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 过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云、桂、粤、台。 我国面积、邻国最多、位置最西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

      3、区,其简称是新。位置最北、最东的是黑龙江省,简称黑。跨纬度最 广的是海南省,简称琼。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最多的 是河南省(豫)。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是云南省(云或滇),省会是 昆明。陕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邻省最多(8 个)。四周临海或海峡的省是 台湾和海南,其简称是台和琼。我国人口最多的河南省。我国的两个 特别行政区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收回的时间是1997.7.1. ;澳门特别 行政区,收回的时间是1999.12.20 。 三、众多的人口 1、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12.95 亿,占世界人口 15 以上,我国人口增长较快。我国的人口政策是: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我国的人口2005年 1 月 6 日为止,我国人口为13 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 ,中国是世界 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5 人,是世 界人口密度的 3 倍多。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因为人口基数大,每年 新增人口 1200 万左右。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是西藏自治区,其简称藏。 人口密度的省是江苏省,简称苏。人口密度的省级行政区是澳门。 我国人口

      4、的国情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决定了我国人口政策 是计划生育。(人口密度=该地区的总人口数(人)/ 该地区的总面积 (平方千米) 2、人口地理界线: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此线 西北面积 57% ,人口仅占 6% ,此线东东南人口面积占43% ,人口占 96% 。 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东南多, 西北少。为了使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条件相 适合,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我国于20 世纪 70 年 代初期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 增长快。控制人口数量,提升人口质量,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 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四、多民族的大家庭 1、 民族构成: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 口数的 92% ,其它 55个民族占总人口的8% ,所以称为少数民族,少数 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600 多万人,人口 400万以上的民族 有: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壮族、彝族、土家族、满族、 苗族。 2、 民族分布: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汉族的分布最广,遍及

      5、 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 东北地区。 3、 民族政策: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 2、中国的自然环境 一、中国的地形 1、我国地形的特征:地形复杂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我国地形多 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有利 影响: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 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山区森林、草地、旅游、矿产等资源丰富, 不利影响:耕地资源不足,不利于发展种植业;交通不便,基础设施 建设难度大,不利于农产品等山区资源外运。 2、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我 国地势的特征的有利影响是: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 陆,形成降水,促动农业发展;另一方面使我国的江河滚滚东流,沟 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东部沿海地区 经济发展和内陆地区的大开发。第三,我国的大型水电站往往建在高 一级阶梯与低一级阶梯交界处,这是因为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水 利资源丰富。 3、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 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

      6、兴安岭、太行山 脉、巫山、雪峰山。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包括:青藏 高原、柴达木盆地;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 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掌握: 课本 4、五种基本类型都有,山地占1/3 ,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 崎岖高原部分)占2/3 5、我国的主要山脉: 东北 - 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 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 其主峰玉山(海 拔 3997 米)是我国东部峰。 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 最南列是南岭。 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南北 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 多在我国西部。 弧形山系,是世界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4.43 米,为世界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注意横断山脉是由很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它们由 北向南地势逐渐降低,山

      7、高谷深、山河相间,极大地防碍了东西交通。 6、我国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的大高原。高原上雪 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态的 写照。平均海拔在4000 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我国被称为“日光城” 的地方是拉萨。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的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很多地 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黄土高原表现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的状态。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形,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我国的四大 盆地: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的盆地,盆地内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是我国面积的沙漠。准噶尔盆地纬度位置最北,柴达木盆地在青海省 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有“聚宝盆”之称。四川盆地 号称“紫色盆地”,成都平原“天府之国”。我国的三大平原:东北 平原,是我国面积的平原。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素 有“水乡”“鱼米之乡”之称。 二、中国的气候 1、理解我国的三大火炉(重庆,南京,武汉),我国夏季平均 气温最低的地区是青藏高原,这是因为海拔高度高而造成的。我国夏 季气温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理解我国的五 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

      8、温带,青藏高原区) 2、我国的降水空间分布特点: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 减。我国降水的空间分部的规律是南多北少。根据一个地方的降水量 和蒸发量对比关系,我国四类干温地区是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半 湿润地区、湿润地区。东多西少降水最多(火烧寮)和最少(托克逊) 的两个地方。我国降水时间分布特点:全年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 水一般不足全年降水的10% 。夏秋多,冬春少。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 点是: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南北温差大。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 因是纬度位置,冬季风。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规律是:南北气温相差 不大,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3、我国的平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是我国农业发达、城镇集中、 经济繁荣的地区。 4、秦岭准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我国一月份0 度 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是我国800 毫 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半湿润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我 国北方和南方的界线。 5、我国重要的气候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 显著。 6、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 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9、为界。界线东南受夏季风的影响,属 季风区,界线西北夏季风很难到达,属非季风区,全年都较干旱。我 国东部的降水主要由夏季风带来的,主要降水类型是锋面雨。 7、阿拉伯半岛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位置大体相同,气候和景观 差异很大的原因是:两者的海陆位置不同,后者地处亚欧大陆东岸, 深受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的影响。 8、我国季风气候带来的各种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寒潮、台风、洪涝、 干旱。 三、中国的河流 1、我国河流绝大部分分布在东部的外流区内。这里河流多且长, 夏季易形成汛期。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冬季河流易结冰,普遍有结冰 期。我国水量河是长江,汛期最长的河是珠江,含沙量最多的是黄河。 结冰期最长的河是黑龙江。我国的一条惟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是额 尔齐斯河。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 2、我国东部外流河汛期变化的规律是:自北向南汛期越来越长。 我国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还。中的天是巴颜喀拉山,海 是渤海。凌汛出现在黄河的上、下游河段。黄河之害主要在于下游河 段的地上河决口改道,洪水泛滥。 4、地上河形成的原因: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一遇暴雨,大量泥沙入河,河水含沙量大。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道 变宽,流速变慢,大量泥沙沉积在河床,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 地上河。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面植被 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对地面的冲刷严重。 6、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增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 工作。修建水库和水利枢纽工程,在下游加固堤防,也是根治黄河的 重要手段。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长6300 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 河。 7、长江是水能宝库,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1/3 ,可利用水能资源 占全国的 1/2。其水能主要蕴藏在上游河段。从玉树到宜宾流经横断山 区,河水落差极大,长江流经重庆,江水深切巫山形成水流湍急的三 峡。现在正在建设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即位于此。 8、长江是黄金水道,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自宜宾以下四季 通航。为发挥长江的航运价值,治理了“九曲回肠”的荆江,本河段 的治理措施是裁弯取直。滩多流急的川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疏浚 了航道,增强了港口的建设。 9、长江上中游分界线是宜昌,中下

      《初二上学期地理复习资料 修订》由会员黯然****空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上学期地理复习资料 修订》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2022年小学体育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2022年家长会心得体会集合15篇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