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题讲解
计 算 机 网 络 复 习 题 安徽财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 目 录 第1章生活在以网络为中心的世界- 1 - 第2章网络通信- 4 - 第3章应用层功能及协议- 11 - 第4章传输层- 17 - 第5章OSI网络层- 24 - 第6章网络编址IPv4- 31 - 第7章数据链路层- 38 - 第8章物理层- 44 - 第9章以太网- 49 - 第10章网络规划和布线- 55 - 第11章配置和测试网络- 64 - 第1章 生活在以网络为中心的世界 第1章 生活在以网络为中心的世界 1.1 选择题 1. 在主要使用文本相互通信的两人或多人之间,他们使用的哪种通信形式属于基于文本的实时通信 A. 网络日志 B. 维基 C. 即时消息 D. 播客 E. 协作工具 答案C 2. 哪种网络为客户提供对企业数据(如库存、部件列表和订单)的有限访问 A. 内部网 B. 外联网 C. 网际网络 D. Internet 答案B 3. 出于管理数据的目的,需要使用什么来权衡通信的重要性及其特征 A. 网络管理 B. 网络流量 C. QoS 策略 D. 网络评估 答案C 4. 对网络通信采取哪些处理后才能使服务质量策略正常发挥作用(选择两项) A. 根据服务质量要求对通信分类。 B. 对应用程序数据的每个分类分配优先级。 C. 始终对Web 通信分配高优先级处理队列。 D. 始终对数字电影分配高优先级处理队列。 E. 始终对电子邮件通信分配低优先级队列。 答案AB 5. 网络体系结构有哪两个部分(选择两项) A. 构成以人为本网络的人 B. 通过网络传输消息的编程服务和协议 C. 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 D. 支持网络通信的技术 E. 运营和维护数据网络的企业 答案BD 6. 在当初开发Internet 时,放弃面向连接的电路交换技术出于哪三个原因(选三项) A. 电路交换技术要求将单个消息划分为包含编址信息的多个消息。 B. 早期的电路交换网络在电路出现故障时不能自动建立备用链路。 C. 电路交换技术要求即使两个位置之间当前并未传输数据,也必须在网络端点之间建立开放电路。 D. 通过面向连接的电路交换网络传输消息无法保证质量和一致性。 E. 建立多路并发开放电路获得容错能力成本高昂。 答案BCE 7. 开发Internet 时使用数据包交换无连接数据通信技术出于哪三个原因(选三项) A. 它能快速适应数据传输设施的丢失。 B. 它能有效利用网络基础架构传输数据。 C. 数据包可同时通过网络采取多条路径传输。 D. 支持按建立连接的时间收取网络使用费用。 E. 传输数据之前需要在源设备和目的设备之间建立数据电路。 答案ABC 8. QoS 在融合网络中的作用是什么 A. 确保丢弃高于可用带宽水平的所有通信 B. 确定网络中不同通信的传输优先级 C. 针对所有网络通信确定精确的优先级 D. 允许网络中的其它组织共享未使用的带宽 答案B 9. 将左侧的选项和右侧的对象连线,使网络体系结构的特征与其定义相匹配。(并非所有选项均适用) A.收敛A.限制硬件或软件故障的影响并提供故障恢复机制 B.可扩展性B.支持网络基础架构的扩展,从而支持增加用户和应用 C.安全性C.提供连贯一致的数据传输,满足用户期望 D.容错能力D.防止机密信息和企业关键信息失窃或篡改 E.服务质量 答案D-A,B-B,C-D,E-C 10. 网络安全威胁可归类为与网络基础架构安全性相关或与内容安全性相关。将左侧的安全 威胁分类,用线连到右边的类别上。 A. 管理员拔下了重要网络设备A. 网络架构安全性 B. 心怀不满的员工修改了客户数据库中的信息 C. 施工人员在挖掘时意外挖断了网络电缆 D. 竞争对手通过未加保护的无线网络访问敏感信息 E. 秘书回复了冒充其上司所发的电子邮件,发送了机密信息 F. 黑客连接到网络设备并更改了其管理软件中的设置B. 内容安全性 答案A,C,F-A; B,D,E-B - 70 - 第2章 网络通信 第2章 网络通信 2.1 选择题 11. OSI 模型各层从最高层到最低层的正确顺序如何 A. 物理层、网络层、应用层、数据链路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 B. 应用层、物理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表示层 C. 应用层、表示层、物理层、会话层、数据链路层、传输层、网络层 D.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E. 表示层、数据链路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物理层、应用层 答案D。考查体系结构分层模型,最简单和最基本的知识,迅速扫描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可确定。 12. 什么是PDU A. 传输期间的帧损坏 B. 在目的设备上重组的数据 C. 因通信丢失而重新传输的数据包 D. 特定层的封装 答案D。考查对协议数据单元的理解,和是否损坏无关,无源和目的之分,与是否丢失无关。 13. 请参见图示。所示网络属于哪一类型 A. WAN B. MAN C. LAN D. WLAN 答案C。考查对网络的基本认识,它不是广域网,城域网和无线网络。 14. 第4 层端口指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A. 标识本地介质中的设备 B. 标识源设备和目的设备之间的跳数 C. 向中间设备标识通过该网络的最佳路径 D. 标识正在通信的源终端设备和目的终端设备 E. 标识终端设备内正在通信的进程或服务 答案E。端口是传输层使用的地址,用来标识源或目的端进程。 15. 哪一层负责将数据段封装成数据包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答案C。数据段是传输层PDU 的专用术语,对它进行封装的只能是和它相邻的下层即网络层。 16. 以下哪种特征正确代表了网络中的终端设备 A. 管理数据流 B. 发送数据流 C. 重新定时和重新传输数据信号 D. 确定数据传输路径 答案B。终端设备是数据流的发源地或者终结地。 17. 请参见图示。下列哪组设备仅包含终端设备 A. A、C、D B. B、E、G、H C. C、D、G、H、I、J D. D、E、F、H、I、J E. E、F、H、I、J 答案E。根据上题的结论不难做出选择。 18. 数据链路层封装添加的报尾信息有何主要功能 A. 支持差错校验 B. 确保数据按照顺序到达 C. 确保送达正确目的 D. 标识本地网络中的设备 E. 帮助中间设备进行处理和路径选择 答案A。考查对帧结构的掌握。帧最后字段是FCS,使用CRC 校验码,用于差错校验。 19. 下列哪三项陈述是对局域网LAN 最准确的描述(选择三项) A. LAN 通常位于一个地域内。 B. 此类网络由由一个组织管理。 C. LAN 中的不同网段之间一般通过租用连接的方式连接。 D. 此类网络的安全和访问控制由服务提供商控制。 E. LAN 为同一个组织内的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和应用程序访问。 F. 此类网络的每个终端通常都连接到电信服务提供商TSP。 答案ABE 。考查对LAN 的理解。LAN 和服务商无关,不需租用他方的连接。 20. 选择关于网络协议的正确陈述。(选择三项) A. 定义特定层PDU 的结构 B. 规定实现协议层功能的方式 C. 概述层与层之间通信所需的功能 D. 限制了硬件兼容性 E. 需要取决于协议层的封装过程 F. 杜绝厂商之间的标准化 答案ABE 。考查对协议的理解。协议是通信双方同层实体通信共同遵守的规则,排除C,协议和硬件兼容性无关,排除D,协议不能杜绝厂商有自己的标准,排除F。 21. 哪种设备被视为中间设备 A. 文件服务器 B. IP 电话 C. 笔记本电脑 D. 打印机 E. 交换机 答案E 。考查对中间设备的理解。中间设备是信息的中转站,不是信息的发源地和归宿地。 22. 请参见图示。IP 地址为10.0.0.34 的“手机A”已经与IP 地址为172.16.1.103 的“IP 电话1”建立了IP 会话。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哪个设备类型是对无线设备“手机A”功能的最准确描述 A. 目的设备 B. 终端设备 C. 中间设备 D. 介质设备 答案B 。考查对终端设备和中间设备的理解。从图可看出,它不是目的设备。所以排除A。 23. 下列哪些陈述正确指出了中间设备在网络中的作用(选择三项) A. 确定数据传输路径 B. 发起数据通信 C. 重新定时和重新传输数据信号 D. 发送数据流 E. 管理数据流 F. 数据流最后的终止点 答案ACE 。考查对终端设备和中间设备的理解。BDF 是终端设备的特点。 24. 请参见图示。下列哪三个标签正确标识了图示网段的网络类型(选择三项) A. 网络A -- WAN B. 网络B -- WAN C. 网络C -- LAN D. 网络B -- MAN E. 网络C -- WAN F. 网络A – LAN 答案BCF。 考查对LAN、MAN 和WAN 的认识。图中A、C 属于LAN,B 属于WAN 连接。 25. OSI 模型哪两层的功能与TCP/IP 模型的网络接入层相同(选择两项) A. 网络层 B. 传输层 C. 物理层 D. 数据链路层 E. 会话层 答案CD。考查两个最常见模型对应关系。TCP/IP 模型中网络接入层对应OSI 下两层。 26. 请参见图示。哪个网络术语描述了图中所示的数据交替发送过程 A. 通道 B. PDU C. 流传输 D. 多路复用 E. 封装 答案D。考查对多路复用技术的了解。图中两路信号使用共同的介质传输,故选D。 27. TCP/IP 网络接入层有何作用 A. 路径确定和数据包交换 B. 数据表示、编码和控制 C. 可靠性、流量控制和错误检测 D. 详细规定构成物理链路的组件及其接入方法 E. 将数据段划分为数据包 答案D。考查对接入层功能的理解。A 和E 属于网络层功能,B 和C 描述不完整。 28. 请参见图示。哪个术语正确判断出了包含于绿色区域中的设备类型 A. 源 B. 终端 C. 传输 D. 中间 答案D。考查对中间设备的理解。A 和B 显然是错误的,C 描述笼统,不准确。 29. 在封装过程中,数据链路层执行什么操作 A. 不添加地址。 B. 添加逻辑地址。 C. 添加物理地址。 D. 添加进程的端口号。 答案C。考查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的掌握。A 和D 错误明显。逻辑地址也不在数据链路层使用。 30. 通过检查网络层报头可以确定什么 A. 本地介质上的目的设备 B. 用于到达目的主机的路径 C. 将要通过介质传输的比特 D. 创建数据的源应用程序或进程 答案B。考查路由知识。根据网络层报头中的目的主机的地址,路由器可以选择转发路径。 31. 封装的关键功能是什么(选择三项) A. 供传输前修改原始数据 B. 标识数据片段属于同一通信 C. 为通信提供统一的网络路径 D. 确保数据片段可以转发到正确的接收端设备 E. 实现完整消息的重组 F. 跟踪终端设备之间的延迟 答案BDE。考查封装知识。选B 是因为ID 字段,选D 是因为封装时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