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耳穴刺血疗法的临床应用资料

  • 资源ID:94621354       资源大小:3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0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0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耳穴刺血疗法的临床应用资料

耳穴刺血疗法的临床应用 耳穴刺血疗法是耳穴疗法中的重要疗法之一。它与体穴刺络入血疗法同出一理,同属祖国医学独特的针刺疗法。其操作简便、良效、安全、经济,对许多常见病症和部分疑难杂症确有良好治疗和辅助效果,对某些急性症状往往还能显示出“术到病除”的神奇疗效。 1 耳穴刺血疗法的历史在人体表面经穴上放血冶疗疾病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医疗方法。早在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劳动和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身体某些部位刺或碰破出血,可以冶疗身体另一些部位的病痛,于是出现了最早的医疗工具-砭石。至今,“砭”字仍成为放血冶疗的代名词。内经全书162篇中有46篇对刺血络法的作用、部位、工具、操作、放血量以及注意事项作了精辟论述。自内经起,历代医书均记载有针刺放血疗法。世医得效方有“赤眼挑耳后红筋”的记载,就是现在还常用的耳背静脉放血治疗急性结膜炎之类的疾病。民间流传的放耳血治疗腮腺炎、感冒及针刺耳道口出血治疗胃病,耳背静脉放血治疗湿疹,甚至民间至今还知道当猪、牛、羊鸡发生瘟疫时,常用碎碗划破耳朵或用刀剪破耳尖放血治疗,也常取得神奇的治疗效果。 2 耳穴刺血疗法的原理、理论依据 耳穴刺血疗法符合我国古代“刺络放血”的基本理论,灵枢记载,古代称其为“启脉”、“刺络”,后世称刺络入血,俗称“刺血疗法”。它根据“血实宜决之”及“泻热出血”治疗原则而形成的理论。且尚有“治其病必先去其血”的论断。说明古代放血法治病的经验很多。 祖国医学认为,气血并行于脉中,充润营养全身。人体各项功能活动均依赖于气血正常运行,“血气者,人之神”,气血充足,运行正常,则精神饱满,抗病力强,生命活动正常,所谓“得神者昌”。反之,气血壅滞、不得宣通,素问?调经论篇有“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之说。刺络放血具有良好的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祛瘀等作用,能够促进气血正常运行,重点达到“通”的目的,所谓“通则不痛”就是这个道理。 现代医学认为,生命的基础是新陈代谢,而人体进行新陈代谢有赖于健全的血液循环。而营养物质和氧的运输则需要血液的流通运输,良好的血液循环能为机体营造良好的内环境,使之处于良性状态,从而保证人体健康。反之,循环差、血运不良,可使组织和器官缺氧,处于恶性循环状态,于是“百病乃变化而生”。实验研究和临床验证表明,运用耳穴刺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供血供氧、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耳穴刺血治病的原理与其它耳穴疗法相同,耳穴具有接受各种信息的功能,由各种传递途径将某种刺激信号传递到相关部位,如神经的传递作用和体液调节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目前,耳穴诊冶疾病的理论依据主要有经络学说、神经-体液学说、生物全息学说、胚胎倒置学说、免疫学说等。 3 耳穴刺血疗法治病的功能作用 耳穴刺血具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调和气血、镇静泄热、消炎止痛、去瘀生新等作用。素问?血气形志篇云:“凡治病,必先去其血”。凡属实热之证、血瘀、邪实、热盛等所致的许多炎症、发热、眩晕、疼痛等均可采用。临床用于退热、降压、止晕、止痛时,常有立竿见影的疗效。其功能主要有:退热、抗炎、镇静、止痛、消肿、降压、止晕、明目、清脑、预防、急救、美容、抗风湿、抗过敏等。 4 耳穴刺血法主治病症 耳穴刺血治疗疾病的适应症广泛,各科常见病症大多可以采用此法进行治疗和辅助治疗。临床验证可以治疗和辅助治疗以下病症: 发热:各种原因引起的高热、低热及无名高热。 各种眼病:急性结膜炎、麦粒肿、霰粒肿、早期白内障、青光眼、视力模糊、眼疲劳症、视神经炎、近视、弱视等。 五官科疾病:过敏性鼻炎、中耳炎、耳鸣、听力下降、咽炎、扁桃体炎、口腔溃疡、牙周炎、牙痛等。 影响头面部美容疾病:痤疮、黄褐班、扁平疣、酒渣鼻、脂溢性皮炎、斑秃以及面神经麻痹等。各类皮肤病: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牛皮癣、接触性皮炎、湿疹、带状疱疹,口、唇、鼻部疱疹,神经性皮炎、早期白癜风、盘状红斑狼疮等。脑血管、神经病症:头痛、头晕、失眠、高血压、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动脉硬化、脑震荡后遗症、精神病等。 儿科疾病:小儿高热、高热惊厥、上呼吸道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急救:如昏迷、晕厥、中暑、高热惊厥、高血压危象等。 预防保健:预防腮腺炎、流行性结膜炎、流行性感冒、流脑等传染病;并有健脑、明目、养颜等保健作用。 其它:各类痛症的止痛,如炎症性疼痛、神经性痛、内脏痛、手术后痛、肿瘤痛等;各类炎症的消炎,包括妇科炎症、外科感染、阑尾炎、胃肠炎等。此外,对诸如脉管炎、腮腺炎、丹毒、疮疡疖肿、坐骨神经痛、化脓性泪管炎、颈椎病、肩周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科杂症及部分疑难病症均有一定治疗效果。 5 常用耳穴刺血方法及其操作 5.1 常用针具及用品 刺血针具:注射针头、三棱刺血针、一次性采血针、自制刀片针(双面刀片制作)、尖手术刀片及其它代用品。 其它用品:酒精棉球、镊子或血管钳、消毒干棉球等。 5.2 刺血部位 常用的有耳尖、肝阳、上屏尖、肾上腺、肺、扁桃体、轮1、轮2、轮3、轮4、耳背沟(降压沟)耳背静脉、相应部位等,其它耳穴也可进行刺血治疗。但最为常用的为耳尖穴,因耳尖穴具有便于操作、敏感等特点,且能发挥出所有刺血疗法的功能,具有广泛代表性,因而常用来替代其它耳穴放血治疗。5.3 操作方法(以耳尖穴为例) 按摩耳尖部使其充血,常规消毒皮肤;左手拇、食指夹捏、固定耳郭上端,右手持针,对准耳尖穴迅速点刺,针尖刺入约1-3毫米深;以双手拇、食指轻挤针眼四周,使之出血如豆大,以棉球吸去,如此反复放血数滴;每次放血量视病情及体质情况而定,一般3-5滴为少量,6-8滴为中量,10滴以上为多量,最多可放1-2毫升;放血完丝,如还在出血,可放置少许干棉球或压迫止血片刻;一般隔日或每日治疗1次,慢性病可每周2-3次,急性症状可1日2次,一般取单耳,两耳交替,也可取双耳同时治疗。 5.4 注意事项 天气寒冷时,术前须局部按摩片刻,便于出血;注意无菌操作,以免皮肤感染,刺血针具应做到一人一针,重复使用时应严格消毒,最好用一次性采血针;各种出血性疾病、烈性传染病不宜采用;勤练操作手法,尽量做到动作轻、快、稳、准,以减少疼痛和不必要的损伤。 6 耳穴刺血疗法的特点 损伤极小、痛苦小、安全无任何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放血量微、经济实惠;操作简便、极易掌握运用和推广;显效快,一些急性症状常出现即时效果;适用范围广,具有一法多病,一穴多病的特点。 7 讨论与体会 实践证明,耳穴刺血疗法效果显著、适应症广、简便经济,越来越受到耳穴工作者的重视和患者的接受和欢迎,并已开始进入家庭,用于治疗一些家庭常见病、多发病;并已走向世界,目前已在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得以推广和应用。 耳穴刺血疗法极为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并在减轻日趋沉重的医疗费用、减少日益突出的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等方面充分显示出其独特的自然疗法优势。可以断言,在回归自然疗法的浪潮中,耳穴疗法将备受青睐。5

注意事项

本文(耳穴刺血疗法的临床应用资料)为本站会员(w****i)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分享当前资源【耳穴刺血疗法的临床应用资料】到朋友圈,您即可以免费下载此资源!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二维码
操作提示:任选上面一个二维码,打开微信,点击“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选择的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您可能感兴趣的------------------------------------------------------------------------------------------------------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