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浅论陶渊明的“淳真”思想境界》论文.20150930

  • 资源ID:92150267       资源大小:36.08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浅论陶渊明的“淳真”思想境界》论文.20150930

浅论陶渊明的“淳真”思想境界 回归心灵的最后一片净土专 业: 学生姓名: 准考证号: 指导老师: 2015年9月浅论陶渊明的“淳真”思想境界回归心灵的最后一片净土摘 要陶渊明是东晋末年著名田园诗人,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五柳先生”形象广为人知。他笔下的田园与桃花源,让后世诸多文人志士向往;一壶壶清酒,迷醉了他的眼、却浸亮了他的心;他执着的坚守,以最贫瘠的身躯蕴养出最淳真的灵魂。那么到底是什么?值得他以如此无畏的姿态,一往无前、甘之如饴?本文旨在追溯陶渊明性格和思想形成的原因,及其发展变化。论文主要内容将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阐述分析陶渊明生平事迹,来找出他最终归隐田园、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形成的原因;第二部分通过陶渊明安贫守拙的隐居生活,完善陶渊明的思想,并引出第三部分:陶渊明坚持的“淳真”的实质,以及陶渊明“淳真”思想的具体体现。第四部分通过后人的评价,来讨论陶渊明思想的影响,以及学习陶渊明精神对于而今社会的意义。关键词:陶渊明;思想;坚守;淳真;影响目 录第一章 引言 1第二章 陶渊明思想的成因与发展 22.1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22.2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3第三章 陶渊明的坚守之美 6第四章 陶渊明的“淳真”之美 7第五章 陶渊明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9注 释 11参考文献 11致 谢 12第一章 引言初对靖节先生好奇与敬仰,是源于高中时代的归去来兮辞,当时虽不求甚解,然拆文解字一番,却也能咀嚼出十之一二的好来。而今重捧书本,回忆当年感怀,才觉出原是农村长成的我,对自然、田园的亲近与喜爱之情被陶公之辞描绘的恰如其分、熨帖不已,仿佛那无以言表的情绪终有了突破口,可以被宣之于口,且一气呵成、酣畅淋漓,真有大喝三声“痛快”,尽浮一大白的冲动。情至此,自窃为先生之知己。也借此论文撰写之机,更全面、更深入的学习了解靖节先生的作品与思想,以慰自己渐被喧嚣浮世浸染的眼睛与心灵。初读陶诗,很容易便被其字里行间的真实、质朴、不假修饰吸引,于是着眼于一字一句的意义斟酌比对,拜服于广受好评的神来之笔;再读陶诗,感受且享受于诗中或冲淡闲静、或感伤暮年、或肆意洒脱的境界,情绪随之起伏,感慨始深;三读陶诗,才恍然觉出,原来所有隽永的辞藻、淳真的境界,都源自陶公一颗坚定的心。从古至今,世人熙攘,都面临着许多选择,通过不同的选择,成就不同的人生。圣人教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而陶公生于官宦世家,长于六经之中,虽后趋零落,然陶公骨子里对于先祖的历史与功绩实是激动自豪的(如命子),也曾慷慨激荡、斗志昂扬、期以建功立业、青史留名(咏荆轲、拟古其八),但陶公几次短暂出仕后却都选择回归田园,其后对友人、朝廷的种种规劝、邀请都不予理会,成为当时隐士之名大过诗名的真隐士。凡此种种,虽和当时政治黑暗、门阀横行的社会背景有关,但陶公坚定的取舍、坚持归隐到底的决心,却不得不使人为之动容与敬仰;文史昭昭,不乏多感慨悲歌之士,他们痛苦于案牍之劳形,但真正敢于舍弃功名利禄的有几人?而舍弃功名,真正于田园中享得自在的又有几人?幸而陶公爱上田园,田园也爱上陶公,反馈给陶公朴实、纯真、自然的生活与感悟;而陶公把这感悟流淌笔端,终凝成一首首沁人心魄的诗歌;也让我们今日得知,至今一千六百多年前,有这样一位隐士、诗人,曾经拥有如此美丽的思想的闪光。“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1而这,于魏晋乱世而言,也算得是另一意义上的“史家不幸诗家幸”了吧!第二章 陶渊明思想成因与发展2.1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陶公曾于诸多文中提及他的年少时光,从文境中揣度,那应该是诗人最随性自在、最值得留恋的一段时光。那时他只是单纯的因喜好而读书,自得其乐,充满憧憬,不拘泥于艰深晦涩的字句,“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园闾多暇”(闲情赋序),则洋洋洒洒“十愿”2,道尽铮铮深情;也不拘佛家道家,不论儒学玄学。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弊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饮酒其十六)诗人晚年回顾一生时,留下这样的诗句,我们暂且从沉沉诗境中脱开,看向诗人年少之时:有“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之单纯自在;也有“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拟古其八)之意气风发;还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之志存高远;就像我们每一个人的十八岁一样,充满激情,如蓄势待发的雄鹰,亟待冲破云霄,征服长空。而这些,都是诗人的家学渊源赋予他的本能。陶渊明,字元亮(或名潜),号五柳先生,谥靖节先生。江州寻阳郡寻阳县人(今江西九江市)。生于永和八年,即公元352年,卒于公元427年,享年76岁3。曾祖陶侃,东晋名将,以贫寒出身,获封长沙郡公,是东晋时代少有的务实之士,晚年位极人臣,却能“怀止足之分,不与朝权”,临终前辞归长沙。曾外祖为名士孟嘉,孟氏乃武昌望族,德行名声俱佳,虽于功业勋名无显赫昭彰,但其名士风范颇得当时士族贤士推崇赞誉。此两位的精神事迹都曾对幼年的陶渊明产生过深远影响,也是陶渊明“不慕名利”、情怀高远、体任自然的人生境界形成的重要原因。陶渊明在命子中这样提及曾祖:“桓桓长沙,伊勋伊德。天子畴我,专征南国。功遂辞归,临宠不忒。孰谓斯心,而近可得。”认为长沙公德行与功勋兼备,“功遂辞归”难能可得。对于这样一位与自己有着深刻血脉联系的先辈,或许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听着先辈的言行事迹被谆谆教导,从此孺慕、敬仰与青出于蓝的渴望定会融进诗人的梦想,成为诗人人格特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陶渊明曾于知天命之年母丧后为曾外祖孟嘉立传,有语如下: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 能间,乡闾称之。冲默有远量,弱冠俦类咸敬之。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 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每 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始自总发,至于知命,行不茍合,言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饮,逾多不乱,至于任怀得意,融然远寄,傍若无人。温尝问君:“酒有何好,而卿嗜 之?”君笑而答曰:“明公但不得酒中趣尔。”又问:“听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答曰:“渐近自然。”文中,陶渊明通过事迹赞美孟嘉有“孝友”之德,且“冲默有远量”、“温雅平旷”,待人接物中正平和,“行不茍合,言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谦谦君子莫若此;又超然物外、率性自然;如此描述,用以形容陶渊明自己也是恰如其分的;由此可见,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性情原是承自外祖孟嘉始。若说受先辈的影响是外因,那么陶渊明少时好读书,从书中所获得的养分则可以说是他人格特征形成的内因。陶渊明的读书不同于魏晋当时其他名士,这于其文论中也有佐证:“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在与子俨等疏中,自谓羲皇上人: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在尊崇玄学,老庄周易盛行、清谈蔚然成风的魏晋时代,陶渊明却于读书中找到了真正的快乐。他在自然中读书,追求身体的自在、精神的自在,此是读书环境与他人不同;他读书“不求甚解”,旨在会意,此读书方法与他人不同;文章于他是一种愉悦心灵的方式,“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超脱功利之外,他的朋友颜延之陶征士诔说他“学非称师”,此是读书的目的与他人不同。而不一样的读书观,终成就了拥有情怀高远、体任自然之思想的陶渊明。2.2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诗人虽一心徜徉书海、向往自然,但“弱冠逢世阻”(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弱年逢家贫,老至更长饥”(有会而作。二十岁时,逢世道艰难,家中愈发贫寒,诗人不得不时常离家谋生。太元元年,诗人二十五岁,离开园田居,移居市中,开始正式规划出仕,至义熙二年,诗人五十五岁时决定真正回到园田居隐居时,期间已过三十年4。陶渊明经历了几次出仕,均已辞官归隐告终,仕与隐的取舍始终存在。时至今日,我们已无法准确得知诗人当时的真实想法与感受,但据其文论、解其思想,我们不妨可做些许推测,以贴近诗人当时最真实的心境。出仕的重要原因之一,即是家贫;陶渊明常在文中提及家贫境况: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归去来兮辞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饮酒其十九陶渊明的朋友颜延之也说他:少而贫苦,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远惟田生致亲之议,追悟毛子捧檄之怀。初辞州府三命,后为彭泽令。陶征士诔序可见,家贫确实是陶渊明决心出仕的关键因素,且陶渊明曾祖曾为长沙太守,陶渊明幼时家境还算尚可,至弱冠愈下,此间落差,让诗人感受深刻,以致此后多有提及。其二,出仕的决定与陶渊明的少时壮志也有关系;虽然寄意山水田园,但身为长沙太守陶侃与一代名士孟嘉的后人,陶渊明的志向已在对两位先祖的赞颂之辞中表露无疑。在怀抱拳拳斗志的年纪、正逢家贫,先人的事迹还常在心头萦绕、六经中的道理也已融会贯通。出仕,成了理所应当的选择。其三,受当时时局所迫;陶渊明二十九岁起为州祭酒,“少日,自解归,州招主簿,不就。”史册中,这是陶渊明在政坛的初次亮相,获得无奈收尾。此后一直处于半隐居状态,名望有升;直到四十七岁时,受当时在江陵开府设盟的枭雄恒玄的礼召,终还是入了恒玄幕。此后恒玄起兵、改元称楚,后又败亡,期间不过六年耳。此后陶渊明的朋友颜延之形容此事为“世霸虚礼”,“世霸”即指恒玄,意谓陶渊明当时是不堪权势所迫,勉强就任。后陶渊明又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未尝不是为曾就任于恒玄幕下洗清嫌疑,约一年后,陶渊明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终因不堪为“五斗米折腰”,辞去。正式隐居园田居。随着起因复杂的几次出仕,陶渊明的思想也发生着一系列变化,逐渐与我们所熟知的那位寄意山水、任真自然的陶渊明重合,这转变的过程,我们且从这期间的作品中寻找些许蛛丝马迹。公元三八九年,时年三十八岁的陶渊明有感于其子

注意事项

本文(《浅论陶渊明的“淳真”思想境界》论文.20150930)为本站会员(206****923)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