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7 显微镜 的发明及细胞的发现

  • 资源ID:89121181       资源大小:17.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7 显微镜 的发明及细胞的发现

7 显微镜的发明及细胞的发现三.显微镜的发明及细胞的发现显微镜的发明大约可追溯到16世纪末期,当时磨制透镜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手工业。透镜主要用作放大镜,另外,也将其装在精美的眼镜框内,作为近视镜用。一个偶然的机会,荷兰的眼镜制造商Janssen父子作出了人类第一台显微镜。ZachariasJanssen是荷兰眼镜制造商HansJanssen的儿子。作为眼镜制造商,HansJanssen磨制了许多质地优良的透镜。他的儿子小詹森也经常拿这些透镜作为玩具。1590年的一个晴朗无风的早晨,十多岁的詹森在家中的楼顶上闲玩。无意中,他把两片凸透镜片装到一个金属管子的两端,并用这个管子去看街道上的建筑物。奇迹发生了!教堂高塔上的塔尖比原来大了好多,似乎伸手可及。这个意外的发现,使詹森高兴不已,他迅速地跑下楼,把父亲拉上楼来观看,一起和他分享这种新发现带来的愉快。老詹森抓住这个偶然的发现,经过认真思索,反复地把大大小小的凸透镜做各种距离不等的配合,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尽管这台显微镜十分粗糙,放大倍数及分辨力都相当低。但是,毕竟是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后来,经过了人们的不断改进,才使得显微镜成为今天这个样子。Janseen早期的显微镜都没有留存下来,但一个Middle-burg的博物馆却收藏着一部1595年的显微镜,上面刻有Janseen的名字。这个显微镜是用手拿着来观察的,当观察样品对焦时,可将套管滑进、滑出,当套管伸展到最长时,放大的影像可达原来样品的10倍。后来,荷兰的科学家AntonvanLeeuwenhoek进一步改良了显微镜,因此,VanLeeuwenhoek有时被认为是显微镜的发明者。列文虎克出生在荷兰东部一个名叫德尔福特的小城市,16岁便在一家布店里当学徒。列文虎克从小就迷上了用玻璃磨放大镜。正好他得到一个兼做德尔福特市政府管理员的差事,这是一个很清闲的工作。每天只要到时候开门关门,定时到钟楼打钟。所以他有很多时间用来磨制镜片。为了使用方便,他用两个金属片夹住透镜,再在透镜前面安装一根带尖的金属棒,把要观察的东西放在尖上观察,并且用一个螺旋钮调节焦距,制成了一架显微镜。列文虎克乐此不疲,先后制作了400多架显微镜,最高的放大倍数达到200-300倍。由于磨制的镜片质地优良,因此他做的这些显微镜是当时质量最高的。用这些显微镜,列文虎克观察过雨水、污水、血液、辣椒水、腐败了的物质、酒、黄油、头发、精液、肌肉。甚至连至高无上的女王也向他请求,提供了自己的牙垢让列文虎克观察。同时列文虎克认真阅读了当时的一些重要生物学著作,为他进行生物标本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他利用显微镜在液体标本中发现了许多微生物,他认为他所观察到的那些能动的物体是小动物。1673年,他把所观察到的结果写信报告给了英国皇家学会,他的报告在学会中引起了轰动,因为这是第一次观察到了过去谁也没有看到过的微小生物。此后,他又陆续把观察到的结果不断向皇家学会报告,先后共写了30几封信。报告了他的许多重大发现,如细菌、原生动物、轮虫和生殖细胞等。他还测量了一些细胞的大小,如红细胞为7.2m;细菌为23m。他认为能动的精子不是动物,而是精液中的正常成分。40余年中,他观察了节肢动物、软体动物、鱼类、两栖类、鸟类和哺乳动物(包括人)的精子。他在研究动物和植物生殖活动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虽然没有使用cell一词,然而他确实首先观察到了完整的活细胞。由于Leeuwenhoek所报告的都是一些重大发现,英国皇家学会把他的信件全部由荷兰文译成了英文,并汇编成了论文集,冠名为PhiosophicalTransaction(哲学汇报(16731724)。鉴于Leeuwenhoek在生物学研究中做出的卓越贡献,1680年他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699年获得了巴黎科学院通讯院士的荣誉称号。列文虎克活了91岁。直到逝世,他除了用自己制作的显微镜观察和描绘观察结果外,别无爱好。虽然他活着的时候就看到人们承认了他的发现,但要等到100多年以后,当人们在用效率更高的显微镜重新观察列文虎克描述的形形色色的"小动物",并知道他们会引起人类严重疾病和产生许多有用物质时,才真正认识到列文虎克对人类认识世界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英国学者罗伯特·虎克(RobertHooke16351702)对显微镜的原始设计做出许多重要的改进。当时的显微镜使用双凸物镜,置放在架子上,加上一个目镜,一个管子或调整型透镜。这样的组合导致透镜呈现出严重的色差与球形像差,得到的影像很不理想。于是,他设法在管道中间放置一小隔膜,来降低周围的光线,使影像更明确,以改进其所产生的像差,结果却造成非常暗的影像。因此,他将油灯的光通过充满水的玻璃,使光线扩散来照亮样品,可是得到的影像仍是模糊。1665年罗伯特·虎克发表了显微图谱(Micrographia),记载了对矿物、植物、动物标本的显微结构的观察结果。其中最出色的观察要算是对软木薄片里密集排列着小孔的发现,他详细地描述了观察的结果,并把这些小孔称为pores或cells。他推想这些小孔是为植物生长供应液体的通道。cell一词的词意是"囚室"或"小室",他在观察到软木的显微图象时把其中的小孔形象化地称为"小室"(cell)或"小孔"(pores)。Hooke对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很兴奋,他在描述时说:我一看到这种形象就认为这是我的发现。因为它确是我第一次看到的微小孔洞,也可能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发现。这显然使我理解了软木为什么这么轻的原因。从Hooke的表述可以看出,他观察到的是软木的物理结构,而不是植物组织的细胞结构。Hooke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只是植物死的细胞壁及其围成的腔隙,并没看到原生质体,更谈不到完整的活细胞了。18世纪初,仪器设计师改良了三角架显微镜,改进了更精密的对焦机制,不过透镜的设计一直跟不上,所以大多数的显微镜只能获得模糊的影像与不良的光学上像差。19世纪上半叶,由于消色物镜的发展,有效地降低透镜的球形像差,不会有颜色上的扭曲。20世纪由于分辨率、对比技术、萤光标示与数字影像等的大幅改进,和其他无数的创新,使得显微镜学已在各个不同的领域如化学、物理、材料科学、微电子和生物方面都掀起了革命。1999年。Intel和Mattel合作生产了IntelPlayQX3计算机显微镜,将显微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与19世纪的显微镜相比,现在我们使用的普通光学显微镜基本上没有什么改进。原因很简单:光学显微镜已经达到了分辨率的极限。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不能任意扩大。因为光的波动性将使你扩大放大倍数的想法破灭。光在通过显微镜的时候要发生衍射-物体上的一个点在成像的时候不会是一个点,而是一个衍射光斑。如果两个衍射光斑靠得太近,你就没法把它们分辨开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再高也无济于事了。对于使用可见光作为光源的显微镜,它的分辨率极限是0.2微米。任何小于0.2微米的结构都没法识别出来。提高显微镜分辨率的途径之一就是设法减小光的波长,或者,用电子束来代替光。根据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运动的电子具有波动性,而且速度越快,它的"波长"就越短。如果能把电子的速度加到足够高,并且汇聚它,就有可能用来放大物体。1938年,德国工程师MaxKnoll和ErnstRuska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透射电子显微镜(TEM)。1952年,英国工程师CharlesOatley制造出了第一台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由于电子的速度可以加到很高,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可以达到纳米级(10-9m)。很多在可见光下看不见的物体-如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现出了原形。电子显微镜下的蚊子用电子代替光,这或许是一个反常规的主意。但是还有更令人吃惊的。1983年,IBM公司苏黎世实验室的两位科学家GerdBinnig和HeinrichRohrer发明了所谓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这种显微镜比电子显微镜更激进,它完全失去了传统显微镜的概念。简单地说,扫描隧道显微镜不是直接"看到"原子。而是依靠所谓的"隧道效应"工作。这种显微镜没有镜头,它使用一根探针。探针和物体之间加上电压。如果探针距离物体表面很近-大约在纳米级的距离上-隧道效应就会起作用。电子会穿过物体与探针之间的空隙,形成一股微弱的电流。如果探针与物体的距离发生变化,这股电流也会相应的改变。这样,通过测量电流我们就能知道物体表面的形状,分辨率可以达到单个原子的级别。因为这项奇妙的发明,Binnig和Rohrer获得了198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年还有一个人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那就是电子显微镜的发明者Ruska。

注意事项

本文(7 显微镜 的发明及细胞的发现)为本站会员(小**)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