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国家助学贷款操作规程》(XXXX版).pdf

  • 资源ID:88707271       资源大小:2.72MB        全文页数:8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0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0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国家助学贷款操作规程》(XXXX版).pdf

国家助学贷款操作规程国家助学贷款操作规程 (20152015 版)版)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三局 二一五年六月 前前 言言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 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 通高校资助体系, 加大对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 对于 加快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维护公民教育公平,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 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的支持下,在各地资助中 心和国家开发银行各分行的共同努力下, 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工作成效显著,“政府主导、 教育主办、金融支持”的助学贷款模式不断发展成熟。为指导各级资助中心和国家开发银行 各分行做好助学贷款工作,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操作规程包括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操作规程和高校助学贷款操作规程两大部分, 适用 于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开展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高校助学贷款工作。 请认真学习、 执行。 执行中发现问题或有意见建议, 请及时反馈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三局。 本操作规程为教育部门和国家开发银行内部文件,请妥善保管,不得向无关人员提供。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三局 二一五年六月 修订说明修订说明 一、修订目标 本次修订以提高规程可操作性和执行力为目标,进一步加强机制建设,巩固和完善“政 府主导、教育主办、开发性金融支持”的助学贷款模式,完善助学贷款信贷政策,优化操作 流程,强化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为指导各级资助中心和国家开发银行各分行做好国家助学 贷款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二、主要修订内容 2015 版国家助学贷款操作规程分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高校助学贷款两篇,按 照开展助学贷款工作的流程节点,包括基本要求、申请受理、贷款发放、贷后管理、本息回 收和其他工作 6 章内容。 后附文件列表、 网址电话和相关工作表格。 具体修订内容主要包括: (一)巩固机制建设成果,推动建立“县政府乡镇政府村(居)委会”、“县级资助 中心高中乡镇中心校”多级联动的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体系和催收机制。增加对高校的生 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绩效的考核评价工作要求,构建“校地联动”工作机制。探索发挥市 级资助中心的统筹、协调、组织和管理作用。修订完善首次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县级资助 中心的开办条件。 (二)根据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调整开发银行助学贷款额度上限,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 生每人每年贷款额度上限由 6000 元上调至 8000 元。 全日制研究生 (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 研究生)每年贷款额度上限由 6000 元上调至 12000 元,并更新还款案例。取消合同签订环 节捺印要求。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受理流程中增加公示环节。 (三)拓宽还款渠道,增加通过 POS 机刷卡还款使用规定和操作要求。 (四)进一步优化还款流程,取消提前还款申请时间的限制。借款人每天均可提交提前 还款申请,并在还款日前随时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主动还款功能或 POS 机刷卡还款。 (五)完善贷后管理,进一步明确县级资助中心和高校资助中心贷后管理工作内容,增 加贷后监控工作内容和征信管理有关工作要求, 规范开具非恶意欠款证明的工作流程, 取消 县级(高校)资助中心的专户报告。 (六) 为指导确定开展档案电子化工作的县级资助中心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增加档案电 子化工作要求,明确电子档案范围和归档流程。 (七)根据业务发展情况,更新文件列表、网址电话和部分附件表格。 目目 录录 第一篇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 1 第一章 基本要求 2 第一节 机构建设. 2 第二节 机制建设. 3 第二章 申请受理 6 第一节 高中预申请. 6 第二节 贷款受理. 8 第三节 合同签订与审查. 13 第三章 贷款发放 18 第一节 发放审查. 18 第二节 资金划付. 18 第三节 到账查询. 18 第四章 贷后管理 19 第一节 贷后监控. 19 第二节 毕业确认. 20 第三节 合同变更. 22 第五章 本息回收 25 第一节 学生自付本息回收. 25 第二节 财政贴息归集. 36 第六章 其他工作 38 第一节 风险补偿金归集. 38 第二节 档案整理. 38 第三节 档案电子化. 45 第二篇 高校助学贷款 . 49 第一章 基本要求 50 第一节 机构建设. 50 第二节 机制建设. 51 第二章 申请受理 53 第一节 需求摸底. 53 第二节 受理申请. 53 第三节 合同签订. 57 第三章 贷款发放 60 第一节 发放审查. 60 第二节 资金划付. 60 第三节 到账查询. 60 第四章 贷后管理 61 第一节 贷后监控. 61 第二节 毕业确认. 63 第三节 合同变更. 64 第五章 本息回收 67 第一节 学生自付本息回收. 67 第二节 财政贴息归集. 70 第六章 其他工作 71 第一节 风险补偿金归集. 71 第二节 档案整理. 71 文 件 列 表. 78 网 址、电 话. 79 附件 . 80 第一篇第一篇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本篇依据财政部 教育部 银监会关于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通知(财教 2008196 号)、 教育部办公厅 国家开发银行办公厅关于加强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 助学贷款管理工作的通知 (教资助厅20121 号) 、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要求县级教育行 政部门成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紧急通知 (教财200714 号)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普通 高校协助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有关工作的通知 (教财厅20104 号)和财政部、 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调整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相关政策措施的通知 (财教 2014180 号)等文件要求,以及国家开发银行有关制度规定,明确了开办开发银行生源地 信用助学贷款的基本要求以及县级资助中心(或高校)在贷款受理、发放、回收等环节的工 作内容和工作要求,适用对象主要是县级资助中心和高校,以及省(市)级资助中心和开发 银行分行, 是资助中心与开发银行合作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工作规程和业务指南, 同 时也是省(市)级资助中心和开发银行分行指导、培训县级(高校)资助中心的业务政策依 据和教材。 1 第一章第一章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第一节第一节 机构建设机构建设 一、省级领导小组 省级教育和财政主管部门与开发银行分行组成省级助学贷款领导小组或联合工作组, 主 要工作职责: 一是由教育部门牵头, 上报省政府在本省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请示 和实施方案; 二是协调下发本省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正式文件, 重点落实本省风险补 偿金和财政贴息政策;三是制定具体工作方案,领导和组织各地有关部门开展相关工作。 二、省级资助中心 省级资助中心主要负责会同开发银行对全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进行组织、 协调和 管理,指导、监督县级资助中心开展相关工作;建立与各高校的信息联结机制;同时负责财 政贴息和风险补偿金的归集财务工作。 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前, 省级资助中心应在开发银行分行开立助学贷款专用账 户,用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发放、本息回收。为便于管理,可另行开立专用账户用于归集 财政贴息和风险补偿金资金。 三、县级资助中心 县级资助中心负责收集、整理、汇总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需求等 信息;对贷款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调查、认定;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申请、 初审等管理工作; 接受开发银行委托与借款学生签订借款合同; 建立与贷款学生家庭的联系 制度,跟踪了解贷款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变化情况;受开发银行委托催还贷款;负责向省级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高等学校和经办银行定期报送贷款学生的有关信息等。 开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县级行政区,应按照教财200714 号和财教2008196 号等文件要求成立县级资助中心,加强县级资助中心机构建设,具体包括: 2 (一)办公场所和设备(一)办公场所和设备 县级资助中心应具备满足工作需要的办公场所和专用档案室, 配备电脑、 长途电话以及 打印机等必需的办公设备,具备开通使用助学贷款信息管理系统的网络条件和相关设备。 (二)办公经费(二)办公经费 按照财教2008196 号文件规定,省级资助中心应协调督促县级政府落实对县级资助 中心的经费保障。 县级资助中心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积极争取县级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经 费支持。 (三)人员配备(三)人员配备 依据教财200714 号和教助中心2012108 号文件的规定,县级资助中心应配备足 够的专职工作人员,人员编制从各县(市、区)教育部门现有教育事业编制中调剂落实;原 则上从事助学贷款工作的专职人员与新生录取规模的比例应高于 1:500,且熟悉助学贷款政 策和业务操作。 提示: 第二节第二节 机制建设机制建设 各地资助中心和高校要在政府的主导下, 通过机制建设, 将教育部门的组织管理优势与金融 机构的融资优势相结合,构建政府、教育部门和银行协同管理、权责分明、风险共担的生源地信 用助学贷款模式,夯实合作机制,加强机构建设,落实考核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进一步发挥基 层政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作用,推动“政府主导、教育主办、金融支持”的生源地信用 助学贷款模式健康持续发展。 一、建立合作机制 首次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县级资助首次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县级资助中心应中心应满足满足以下以下条件条件: 有编制部门批准成立县级资助中心的文件; 有县级资助中心法人代表的任命文件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有县级资助中心的组织机构代码证; 县级人民政府、县级资助中心和有关分行签订的县级合作协议; 具备以上条件的县中心可以向省中心提交开办申请。 3 省级资助中心(或省教育厅)与开发银行有关分行签订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省级合作协议 ,县(区)政府、县级资助中心(或教育局)与开发银行有关分行共同签订国 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县级合作协议 ,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建立生源地信用助学 贷款合作机制。 此外, 具备条件的可探索建立市级资助中心与开发银行有关分行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合作 机制,进一步发挥市级资助中心的统筹、协调、组织和管理作用。 二、夯实机构建设 省级资助中心推动并逐步落实县级资助中心法人资格以及县级资助中心开办生源地信用助 学贷款的基本条件,包括人员编制、人员配备和办公设备等;在开办业务后,定期实地检查县级 资助中心建设情况;对机构建设不完善的督促其整改。 三、落实风险补偿金奖励返还和亏空分担机制 省级资助中心会同开发银行有关分行按照有关政策制度, 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风险补偿 金奖励返还和亏空分担工作,落实风险补偿金的激励约束机制。 四、落实考核评价机制 省级资助中心会同开发银行分行按照有关政策制度要求, 开展对县级资助中心的考核评价工 作,落实考核激励机制;同时,省级资助中心要会同开发银行分行开展对高校的生源地信用助学 贷款管理绩效的考核评价工作,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生源地助学贷款借款学生还款情况、 高校基本 信息和账户信息维护情况、续贷组织和学生续贷声明填写情况、电子回执录入情况、诚信教育和 毕业确认开展情况、对县级资助中心的协助管理情况等,并建立相应奖惩措施。 五、建立诚信宣传教育机制 省级资助中心会同人民银行和开发银行有关分行等部门建立诚信宣传教育机制, 定期组织诚 信宣传教育活动,推进校园和社会诚信环境建设,增强学生还款意识。 六、推动建立“校地联动”机制 省级资助中心会同开发银行有关分行推动构建“校地联动”工作机制,将高校贴近学生,便 于开展集中教育,掌握就业情况的优势,与县级资助中心贴近学生家庭,便于联络学生家长的优 4 势相结合,强化信息共享和管理联动,组织高校和县级资助中心通力合作,相互协助,共同开展 还款通知和逾

注意事项

本文(《国家助学贷款操作规程》(XXXX版).pdf)为本站会员(小**)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分享当前资源【《国家助学贷款操作规程》(XXXX版).pdf】到朋友圈,您即可以免费下载此资源!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二维码
操作提示:任选上面一个二维码,打开微信,点击“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选择的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您可能感兴趣的------------------------------------------------------------------------------------------------------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