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1.资源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发展与研究体系

  • 资源ID:88150471       资源大小:955KB        全文页数:4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1.资源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发展与研究体系

资源 · 环境经济学,目 录,第1 章 资源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发展与研究体系 第2 章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第3 章 经济效率理论 第4 章 外部性理论 第5 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6 章 循环经济理论 第7 章 资源与环境价值理论,第8 章 一般化资源的稀缺与供求原理 第9 章 公共资源的最优利用 第10 章 非再生资源的最优利用 第11 章 可再生资源的最优利用 第12 章 自然资源利用与管理制度 第13 章 污染控制手段 第14 章 污染防治与控制 第15 章 环境经济评价 第16 章 环境经济政策 第17 章 环境核算 第18 章 国际环境经济问题,6个问题: 基本概念 资源与环境问题 学科在西方的演变 在中国的演变 定义内容 发展趋势,第1章 资源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发展 与研究体系,一、资源与环境的基本概念,(一)资源的基本概念 1、资源的概念 广义:将对财富的形成所起作用的要素统称为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 狭义:自然资源,资源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们所发现的有用且稀缺的物质、能量及其功能的总和。,广义资源 辞海:资财的来源。一般指自然的财源。 两个范畴:自然界赋予的自然资源;来自人类社会、经济、技术因素。 西方经济学把资源称之为生产资源,认为一切产品都是由各种生产资源配置而成的,把资源分为土地、劳动、资本和管理四大类,称为生产的四大要素。 狭义资源 1972,UNEP“资源是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英国大百科全书: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以及生成这些成分的环境功能。,2、资源的分类 按资源存在的形态分类 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环境资源。 按资源是否可更新特征分类 非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 按对资源的控制方式分类 专有资源、共享资源,可再生资源包括:一不受人类行为影响的资源(恒量资源);二是可以自我再生,但受人类影响,有临界点。 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之间有密切关系: 非再生资源可以来源于可再生资源; 许多可再生资源可以成为非再生资源; 非再生资源可以形成另一种非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只有在适度利用和合理保护前提下可再生。,3、资源的基本特性 动态性 天然性 整体性 地域性 资源的多用性 数量上的有限性和发展潜力的无限性,地域性: 各地带之间资源状况的差异性; 不同资源分布地区有不同的承载力; 矿产资源分布差异性极为明显; (中国资源分布具有地域性)。,4、资源与经济发展 资源是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基础(原材料、能源); 资源的存在与开发决定经济的空间布局; 资源开发过程也是产业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二)环境的基本概念,1、环境的概念 人类和其它生物赖以生存的客观物质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一个整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二)环境的基本概念,2、环境的类型 自然环境:指人类活动周围的各种自然元素的总称; 人工环境:指人类以自然环境为依托,根据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建设所形成的环境。 3、环境与生态系统,自然环境具有四种竞争性的用途: 公共消费品的供给者 自然资源的提供者 废弃物的接受者 生命支持系统。 四种功能间相互竞争,同一功能相互竞争。 问题: 研究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优化配置问题; 研究如何使自然资源与环境在不同用途之间和同一用途不同使用者之间配置最优。,(三)资源与环境概念间的关系,将自然资源放在环境中研究 环境的概念中已经包括了自然资源。 将环境放在自然资源中研究 环境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影响自然资源供给的数量和质量 环境的自净能力,影响自然资源的供给 将环境与自然资源并列研究 环境与自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人类的生命支持系统。,二、资源与环境问题,1、人类对资源环境问题关注的历程 资源与环境问题,主要是指自然资源短缺和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 人类对资源环境问题关注经历的三次浪潮,2、当代资源经济问题 工业化、城镇化能源、资源短缺 资源的供应能力同人类需求之间矛盾 资源浪费、大量开采、过度消耗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经济学家需回答以下问题:,(1)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是怎样的关系? (2)如何缓解资源稀缺问题? (3)有限的资源怎样才能得到经济有效的利用? (4)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5)资源利用与管理政策会对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等。,3、当代环境经济问题 从性质上划分环境问题 (1)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生物污染; (2)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问题; (3)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沙化碱化、生物多样性消失等; (4)资源耗竭问题。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耗竭问题; (5)固体废弃物问题等。,从介质上划分环境问题: 大气环境问题 水环境问题 土壤环境问题等。 从地理空间划分环境问题: 地区环境问题 国家环境问题 区域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十大问题:,(1)土壤资源遭到破坏。 (2)气候变化,温室效应威胁着人类; (3)生物的多样性在减少; (4)森林面积日益减少; (5)水污染和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6)化学污染日趋严重。 (7)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混乱的城市化; (8)海水污染、海洋生态危机加剧; (9)空气污染严重; (10)极地臭氧空洞在扩大。,经济学家需回答环境经济问题:,(1)经济发展中怎样做到可持续发展? (2)怎样克服(负)外部性,选择经济发展模式? (3)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控制污染保护环境? (4)在经济决策中的环境评价问题? (5)选择什么样的环境经济政策? (6)环境核算问题? (7)国际环境经济问题等?,三、西方资源环境经济学的演变,分为四个阶段 1、古代社会至前资本主义时代 早期:人口稀少,开发利用资源的基本方式是“适应利用索取”。 中后期:人口急剧增加,对资源过度开发和掠夺性利用,破坏生态环境。 产生了朴素的“经验基础上的保护生态和适应利用自然资源观”。如古希腊、罗马时代。,2、资本主义社会初期至20世纪30年代(土地经济学) 威廉·配第:“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大卫·李嘉图:差额地租论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也叫“区位地租论” 马克思、恩格斯: 马歇尔:土地是指自然为辅助人类而自由赋予的陆、水、空气和光、热等各种物质与能力。 产生土地经济学 伊利和莫尔豪斯(美国)土地经济学原理(1924) 早期、逐渐衍生为“资源经济学”。,3、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产生资源经济学) 1931年哈罗德·霍德林(美)发表可耗尽资源的经济学,提出了资源保护和稀缺资源分配问题。 西方经济学家: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稀缺资源的利用与分配的科学。 西方大学:相继建立了资源经济专业或开设了专业课程 郎(O.Lange)和罗宾斯(LRobbins):把资源的开发利用视为经济学的同义语。,4、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资源环境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产生,资源与环境相结合的资源环境经济学迅猛发展。 20世代60年代末:环境经济学 美.塞尼卡与陶西格:环境经济学 1974。 20世代70年代初:米都斯受罗马俱乐部委托,发表增长的极限。 戈德·史密斯(英)生存的蓝图、只有一个地球 1972。 20世代80年代初:资源环境经济学。 阿兰·兰德尔:资源经济学从经济学角度对自然资源和环境政策的探讨 1981 。 美.安东尼·费舍尔(ACFisher):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1981 。 汤姆·泰坦伯格(Tom Tietenberg):(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 1981。 俄.哈恰图洛夫:自然利用经济学 1982 ,从生态经济角度研究自然资源有计划、合理利用问题。 美.威廉·J·鲍莫尔等:环境经济理论与政策设计 1988。 英.罗杰·珀曼和马越: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1999。,四、中国资源环境经济学的演变,分为四个阶段 1、古代至新中国成立以前萌芽与土地经济学产生 周易:“阴阳五行”、“天人合一” 齐民要术: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中国古代:形成了以天、地、人的整体系统观看待人与自然和利用资源的观点。 1949年前,中国的大学中开设过士地经济学课程,引用伊利等人的土地经济学原理。 张德粹:专门编著过土地经济学(中央大学)。,2、新中国成立至1980年研究中断阶段 1949年以后 由于受前苏联影响 计划经济、资源国有 未能进行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 已经在大学中开出的土地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也被迫中断,3、1981年至1990年初步研究阶段 1984:刘书楷编著农业自然资源经济学研究生教材。 1984:牛若峰主编资源经济学与农业自然利用的生态经济问题,介绍西方及前苏联关于资源经济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南京农业大学 1987:甘泽广环境经济学概论陕西省环保局; 1989:刘书楷农业资源经济学 1988:黄奕妙资源经济学河北廊坊农业部农经学院; 1990:陈迭云农业资源经济的理论与方法等。华南农大,4、1991年至今形成与发展阶段 自然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在资源经济学方面: 万建中、1992、农业自然资源经济学西北农学院 王锡桐、1992、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经济问题西南农业大学; 杨秀苔、蒲勇健、1992资源经济学重庆大学 汪丁丁、1993、发表资源经济学若干前沿课题北大 曲福田、2001、资源经济学等。南农,在环境经济学方面 程福祜:1993、环境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院 王金南:1994、环境经济学:理论、方法、政策 厉以宁和章铮:1995、环境经济学北大 姚建:2001、环境经济学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姚志勇:2002年、环境经济学北大 覃成林和管华:2004年、环境经济学等。河南大学,资源环境经济学方面 张帆:1992、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人大 杨云彦:1999、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武大 鲁传一:2004、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清华 马中:1999、环境与资源经济学 杨昌明:2002、资源环境经济学地大 陈大夫:2001、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人大 汪安佑、雷涯邻、沙景华:2005、 资源环境经济学等。,张帆,马中,1954年3月6日生,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经济学博士。 领域:环境政策、环境管理体制、经济手段、湿地生物多样性、经济评价等。,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方面: 刘思华:1998、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中南财大 曲福田:2000、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选择 洪银兴:2000、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等。,五、定义与研究内容,1、含义 含义:运用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供给、需求、配置、利用、分配和保护等问题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可定义为: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中资源环境需求与资源环境供给之间的矛盾过程中,资源环境在当前和未来的配置及其实现问题规律的学科。,2、研究内容,4篇 资源环境经济学导论 资源环境经济学基本理论 自然资源环境经济学基本问题 环境经济学基本问题,18章,第1章 资源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发展与研究体系 第2章 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的关系 第3章 经济效率理论 第4章 外部性理论 第5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6章 循环经济理论 第7章 资源与环境价值理论 第8章 一般化资源的稀缺与供求原理 第9章 公共资源的最优利用,第10章 非再生资源的最优利用 第11章 可再生资源的最优利用 第12章 自然资源利用与管理制度 第13章 污染控制手段 第14章 污染控制与防治

注意事项

本文(1.资源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发展与研究体系)为本站会员(繁星)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