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心肺脑复苏2010指南解读

  • 资源ID:88061960       资源大小:2.98MB        全文页数:11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30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心肺脑复苏2010指南解读

心肺脑复苏2010指南解读,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提 纲,心肺脑复苏流程,随着医学的发展,复苏的内容和概念已发生变化。,一、心肺脑复苏概述,过去的“复苏”主要是指“心肺复苏”(CPR),即针对呼吸和循环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以人工呼吸替代病人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从心脏停搏到细胞坏死的时间以脑细胞最短,人脑耐受完全缺血缺氧性损害的时限只有46分钟,超出此限度,大脑皮质细胞将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即使心跳、呼吸恢复,亦因脑死亡,变为有心跳、有呼吸、能进食、能排泄、无意识、无表情的植物人。,因此,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不仅是自主呼吸和心跳的恢复,维持脑组织的血液灌流也是心肺复苏的重点之一。故将“心肺复苏”扩展为“心肺脑复苏”(CPCR)。,心肺脑复苏(CPCR):指对心脏骤停病人采取的使其恢复自主循环和自主呼吸,并尽早加强脑保护措施的紧急医疗救护措施。它包括基础生命支持(BLS)、进一步生命支持(ACLS)、延续生命支持(PLS),心肺复苏的发展,1958年,Safar发明了口对口呼吸,1960年Kouwenhoven首先创立并倡导不开胸心脏按压术,1974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开始制定心肺复苏指南。分别于1980、1986、1992年多次修订再版。,2000年第一部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正式发表。,2005年修订2000年指南。,2010新CPR指南,心跳骤停(cardiac arrest) 是指各种原因所致心脏突然停止搏动,有效的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二、心脏骤停的病因、类型及表现,心脏骤停的原因,非心源性心跳骤停 呼吸停止 严重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 药物中毒或过敏 电击、雷击或溺水 麻醉和手术意外 其他原因,心源性心跳骤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最多见) 心肌病 主动脉疾病,心跳骤停,心肌收缩力减弱,冠脉灌注不足,失血、心包填塞、心瓣膜病,心律失常,过敏因子 心肌炎 心脏传导阻滞 麻醉药 酸中毒 缺氧 高碳酸血症 心肌缺血 心瓣膜病变 低温 迷走神经兴奋 交感神经兴奋,心肌梗死 酸中毒 麻醉药 缺氧 心肌炎 电解质紊乱,冠脉硬化 冠脉痉挛 冠脉栓塞 休克,2.1 心跳骤停的类型,(心跳骤停早期以室颤最为多见,约占80%),1. 心室纤颤 简称室颤,心室肌发生不规则而快速的颤动。 2. 心脏停搏 心脏完全失去活动能力,心电图呈一直线。 3. 心电机械分离 心脏有电节律活动,但无有效的机械功能。,1)心室纤颤:听诊无心音、心室肌快速、无规则、不协调地连续颤动,ECG上QRS波群消失,代之以不规则、连续的心室颤动波,200400次/分钟。,2)心脏停搏:听诊无心音、心脏处于停止状态,心电图呈直线或仅有P波(心房波)而无QRS波(心室停搏)。,3)心电-机械分离: 听不到心音,扪不到脉搏。ECG有间断出现、宽而畸形、振幅较低的综合波。,以上三种类型虽然在心脏活动方面和心电图表现上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但在血流动力学上却有着共同的结果:心脏丧失有效的收缩和排血功能,血液循环停止,引起相同的临床表现,因而均称为心跳骤停。,常温下,心跳停3秒钟患者即感头晕,1020秒昏迷,3040秒瞳孔散大并出现抽搐,60秒呼吸停止伴大小便失禁,心跳、呼吸均停止则称临床死亡。,2.2 心跳骤停的损害,2.3 心跳呼吸骤停的表现,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 大动脉搏动消失(如颈动脉、股动脉) 血压测不到,手术野渗血突然停止; 叹气样或抽气样呼吸,随之自主呼吸停止; 心音消失; 瞳孔散大; 面色苍白或兼有紫绀,1、主要依据:突然意识丧失、无呼吸或呼吸不正常(仅喘息)及大动脉搏动消失。 、次要依据:心音及血压消失、晕厥、抽搐、紫绀、瞳孔散大、反射消失。 、心电图:,2.4 心跳骤停的诊断,不要依赖听心音、测血压、做心电图等,以免延误抢救时机。瞳孔放大在循环完全停止后才出现,更不应等其出现后再确诊。,2.4.1 判断意识方法,轻拍病人肩膀 语言呼叫 掐人中,先生!你怎么啦!,2.4.2 判断呼吸方法,判断依据: 患者没有呼吸或没有正常呼吸(即只有喘息)则应立即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注意:喘息不是正常呼吸,它是一些无反应患者心脏停搏的信号,2.4.3判断循环方法,方法:触摸颈动脉 时间: 510秒 要求:不可用力,以免阻断A搏动 部位寻找:甲状软骨旁胸锁乳突肌沟内,1岁内婴儿检查肱动脉,方法:俯身、贴面、向下看 要求:默数数字(1001、10021008),时间510秒,实际不少于8秒,这个动作经典,3.1 CPR操作顺序的变化,C-A-B 即: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 A-B-C 即: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三、新版心肺复苏指南主要变化,理由1.: 绝大多数心脏骤停发生在成人身上,而在各年龄段的患者中,发现心脏骤停最高存活率均为有目击者的心脏骤停,而且初始心律是心室颤动 (VF) 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VT)。在这些患者中,基础生命支持的关键操作是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在 A-B-C 程序中,当施救者开放气道以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寻找防护装置或者收集并装配通气设备的过程中,胸外按压往往会被延误。更改为 C-A-B 程序可以尽快开始胸外按压,同时能尽量缩短通气延误时间。,理由2.: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没有由任何旁观者进行心肺复苏。这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但其中一个障碍可能是 A-B-C 程序,该程序的第一步是施救者认为最困难的步骤,即开放气道并进行人工呼吸。如果先进行胸外按压,可能会鼓励更多施救者立即开始实施心肺复苏。,3.2 生存链的变化,1、早期识别,激活EMSS 2、早期CPR 3、早期除颤 4、早期高级生命支持(ACLS),1、立即识别心脏骤停,激活急救系统 2、尽早实施CPR,突出胸外按压 3、快速除颤 4、有效地高级生命支持 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3.3 通气和按压的优先性,成人心肺复苏,首先开放气道,检查是否有正常呼吸,2次通气后再做30次胸外按压,如此循环,胸外按压先于通气,原因: 1、胸外按压能够向心脏和脑提供重要的血流量,研究表明,心脏骤停时,患者经过抢救的生存率要比那些未作CPR的高。 2、动物数据表明,延误胸外按压会减少生存率,所以被延误的情况应最小化。 3、胸外按压不受体位的影响,可以即时进行,而定位头部和进行嘴对嘴呼吸都需要花费时间。 4、在双人抢救时,C-A-B的优势更突出,在第一个抢救者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第二个抢救者施行开放气道。在开始做人工呼吸时,第一个30次胸外按压也就结束了。 5、不管是单人还是多人抢救,以胸外按压开始CPR不会推迟进行人工呼吸这点应该明确。,3.4 胸外按压频率,以每分钟100次的频率,进行胸外按压 =100次/分,以每分钟至少100次的频率,进行胸外按压。 100次/分,原因: 1.胸外按压的频率是影响正常循环和神经功能的重要因素。 2.在大多数研究中,胸外按压次数与存活率成正比。 3.作为CPR组成的重要部分,胸外按压不仅要把重点放在按压频率上,也要尽量缩短中断时间。,3.5 胸外按压的深度,成人胸骨下陷的深度至少 5,成人胸骨下陷的深度 4-5 4-5cm,原因: 1.尽管建议按压时要用力按,快速按,从几年来的实际操作情况看,多数抢救者按压深度还是不够。 2.此外,现有科学表明,按压深度至少5 时比4 更有效。 介于这个原因,2010AHA规定了CPCR胸外按压时的最小深度,3.6 取消“一听二看三感觉”,开放气道是实施CPR的前提。 气道开放后,通过“一听二看三感觉”来评估呼吸。 评估没有呼吸心跳后,再进行胸外按压!,CPR中不再有“一听二看三感觉”。 30次胸外按压后,单人抢救者开放被救者的气道,并给予2次通气。,原因: 按照心肺复苏术中C-A-B的顺序,对于没有意识、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的成人,应首先给予胸外按压。因此,呼吸作为心脏骤停后简要检查的一部分,应放在胸外按压,开放气道,2次通气之后 进行。 在检查是否发生心脏骤停时会同时快速检查呼吸。进行第一轮胸外按压后,气道已开放,施救者会进行 2 次人工呼吸。,3.7 强调胸外按压的重要性,没有区别抢救者是否受过培训。 仅建议旁观者可以在指导下行胸外按压。,明确:如果旁观者没有经过心肺复苏术培训,可以提供只有胸外按压的CPR。 即“用力按,快速按”,在胸部中心按压,直至受害者被专业抢救者接管。 训练有素的救援人员,应该至少为被救者提供胸外按压。如果能够执行人工呼吸,按压和呼吸比例按照30:2进行。 在到达抢救室前,抢救者应持续实施CPR,原因: 1、动物数据表明,延误胸外按压会减少生存率,所以被延误的情况应最小化。 2、胸外按压不受体位的影响,可以即时进行,而定位头部和进行嘴对嘴呼吸都需要花费时间。 3、在双人抢救时,C-A-B的优势更突出,在第一个抢救者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第二个抢救者施行开放气道。在开始做人工呼吸时,第一个30次胸外按压也就结束了。,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3.8 强调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 大多数急救系统和医疗服务系统都需要施救者团队的参与,随着各个施救者的到达来组成团队,由不同的施救者同时完成多个操作。例如,一名施救者启动急救系统,第二名施救者开始胸外按压,第三名施救者则提供通气或找到气囊面罩以进行人工呼吸,第四名施救者找到并准备好除颤器。,四、心肺脑复苏流程,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成人生存链,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快速除颤,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完整的心肺脑复苏术(CPCR) 包括三个主要环节:,(一)基础生命支持 ( basic life support BLS),(1)迅速准确地判断心肺功能衰竭或停止; (2)立即实施初级心肺复苏术,以从体外 支持病人的心泵循环和通气; (3)通过BLS,至少能维持人体重要脏器的 基本血氧供应,直致延续到建立高级 生命救护或恢复自主的心跳、呼吸活动。,基础生命支持主要步骤,C: (Circulation) 人工循环 A:(Assessment + Airway)畅通呼吸道 B:(Breathing)人工呼吸 D:(Defibrillation) 除颤,基础生命支持主要内容,1,启动EMSS,2,检查脉搏,3,胸外按压,4,开放气道,5,人工呼吸,6,电 除 颤,7,判断反应,一、判断反应,判断病人的意识、呼吸 排除危险,确保病人及医护人员安全,通过动作和声音的刺激判断有无意识、呼吸。,判断意识: 你怎么了?,二、检查脉搏,成人及儿童:检查颈动脉 婴儿(小于1岁):检查肱动脉或股动脉 检查脉搏的时间要少于10s,三、启动EMSS 1.呼救 一旦初步确定病人为心脏/呼吸骤停, 应立即招呼医生或其他医护人员前来协助抢救。,呼救: 救命啊!,2.将病人放置复苏体位,进行CPR时,正确的抢救体位是仰卧位(supine-face up) 。气道管理和胸外按压都需要在仰卧位下进行。病人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注意事项,1.动作轻柔,尤其是脊 柱骨折、脱位的的病人,2、取消“一看二听三感觉”,3. 就地抢救,四、胸外按压,一旦确定无颈动脉搏动,立刻开始胸外按压。,原理:胸泵机制,心泵机制。 心泵机制:心室受胸骨和脊柱的挤压而泵血。 胸泵机制:胸腔内压力的增减而泵血,类似心脏挤压。 有效胸外按压能产生6080mmHg动脉压,4.1按压部位 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过高:按压无效 过低:肝脾损伤、胃内容物反流 偏移:肋骨骨折、血胸、气胸、心脏损伤,定位方法:以食指和中指沿肋弓向中间滑行至胸骨下切迹,在切迹上置两横指,手指上方即为按压区,4.2按压手法,成人:用双手胸外心脏

注意事项

本文(心肺脑复苏2010指南解读)为本站会员(文***)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