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课 走进汉语的世界 第二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 资源ID:86855948       资源大小:599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课 走进汉语的世界 第二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二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主题展示引子感悟“秀才买柴”汉语的演变活动探究要点归纳汉语的演变内容表现说明语音演变声调的变化古代汉语的入声调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已经消失,并入“平、上、去”等声调了韵母的变化古代汉语的韵母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带“­p/­t/­k”塞音尾的韵母都消失了,带“­m”鼻音尾的韵母也已经消失了词汇演变词语的词形变化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为主词语的消长变化词语的消长变化随着社会进步,出现了一大批新词语,同时一些旧词语退出词汇舞台,或者仅在复合词或成语中作为构词成分保留下来词语的替换变化现实中某类现象本身没有发生变化,而表达这类现象的词语发生了变化词语的引申变化词语的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或扩大,或缩小,或转移语法演变语序的变化古代汉语中疑问句和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放在动词前,在现代汉语中这些宾语都放到动词之后在动词前,在现代汉语中这些宾语都放到动词之后句式的变化古今汉语都有判断句,但表现形式不同。“把字句”古代没有,到近代才逐步形成词类的变化古代汉语中的词类常常可以活用,而现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基本上已经消失了1下面对汉语演变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言是很早以前的汉语口语,由于汉语的口语从古到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言也逐渐变成了一般人不懂的书面语。B汉语的演变包括语音的演变、词汇的演变和语法的演变。C语音的演变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以及音节组合规律的变化。D古代诗歌讲究“平仄”,“平”指平声字,“仄”包括上声、去声、入声的字。入声调在现代已经彻底消失,并入“平、上、去”等声调了。解析:选DD项,入声调在普通话里已经消失,但在粤语等方言里还存在。2下面对汉语语法的演变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汉语的语序和现代汉语有明显的不同,疑问句和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置于动词前,而状语常常要放到动词后,有时定语为了强调也放到中心词的后面。B许多句式古今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如古汉语判断句的基本格式是“者,也”,现代汉语必须用动词“是”;被动句,现代汉语一般用“被”,而古汉语却常用“为”和“见”等。C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是很普遍的,常见的类型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而现代汉语基本没有这种词类活用现象。D在汉语的演变中,语音、词汇比较稳定,发展变化慢,而语法则发展快,古今变化大。解析:选DD项,词汇相对不稳定,发展变化快。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汉语中“其”的一个重要用法就是作表示领有的第三人称代词,现代汉语里“各得其所、自得其乐、自圆其说、望其项背”等成语中的“其”就是这一用法。B“窥”在古代有“从小孔或缝隙里看”的意思,如成语“管中窥豹”。从这个意思还引申出了“暗中查看”的意思,保留在“窥测、窥察、窥度、窥视”等词语中。C“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是古代汉语特有的句子格式,“吾与徐公孰美”与现代汉语句子的格式也不相同。D“忌不自信”是古代的说法,现代的说法是“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解析:选CC项,“吾与徐公孰美”与现代汉语句子的格式相同。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语跟其他语言一样,语音、词汇、语法等也处在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B当人们用现代语音读古人的诗时,常常觉得它们的韵并不十分和谐。一般来说,这并不是因为古人用错了韵,而是因为古今汉语的语音已发生了变化。C古今词义基本相同的词,在全部词汇系统中只占少数,大部分词语都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D古代汉语表示行为的数量,一般是把数词放在动词的后面,如“又与之遇,七遇皆北”(左传),“七遇”是“交战七次”。解析:选DD项,应该是“把数词放在动词的前面”。5在下列空白处填上合适的内容。古代汉语中表示“行走”的词因使用场合和方式不同而有区别:在室中慢步走叫“跱”,在堂上中步走叫“_”,在堂上举足徐行叫“_”,在门外快走叫“_”,在中庭快走叫“_”,在大路上疾行叫“_”,在草丛山林中走叫“_”,在水中走叫“_”,等等。答案:行步趋走奔跋涉链接考点文言文阅读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汉语从古到今发生了什么样的演变,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哪些主要的区别。对应的高考考点主要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考点:(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4)了解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近几年,对文言实词的考查涉及面进一步拓展,复习过程中只注意考试说明规定的常用实词还远远不够,常见实词应引起高度重视。虚词的考查也相对集中,规定考查18个,另外也要注意一下规定外的虚词,如“见”“已”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很少直接设题。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文言文的翻译,分数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例(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三王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古者常有处橧巢窟穴而不恶,予而不取,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及三代作服,为益敬也。服之轻重便于身,用财之费顺于民。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是故明堂之制,下之湿润,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示民知节也。及其衰也,衣服之侈过足以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仇。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若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若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不平也。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藁邑。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敝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以不敢受也。”公曰:“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公曰:“然则曷以禄夫子?”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若此三言者,婴之禄,君之利也。”公曰:“此三言者,寡人无事焉,请以从夫子。”公既行若三言,使人问大国,大国之君曰:“齐安矣。”使人问小国,小国之君曰:“齐不加我矣。”(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注三王:夏商周三代之明君,多指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橧(zn)巢:用柴薪搭建的巢形住所。关市:指集市。讥:稽查,盘问。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说:同“悦”,高兴B土事不文,木事不镂 文:花纹C下之疾其上甚矣 疾:痛恨D宗君而处身 宗:尊崇解析文:名词活用为动词,绘上纹饰。答案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D项,连词,表转折,但、却。A项,副词,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或许”“大概”/代词,他们;B项,介词,对于/介词,从;C项,介词,拿、用/表目的连词,来。答案D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B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C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D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解析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可根据标志词或句式等断句。画线句子中“冠足以修敬”“衣足以掩形御寒”结构相似,“不务其饰”“不务其美”结构相同,“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结构相同,据此即可正确断句。答案A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晏子认为,古代圣王诚心诚意地爱护百姓,实实在在地对百姓行善,因此天下的人都感念其德义而归附他们。B晏子认为要想治理好国家,使天下归附,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已过时的古圣王制度,而是效法他们的节俭风尚。C面对景公的封赏,晏子并不领情,他毅然决然地予以拒绝,并且指出了景公穷奢极欲与穷兵黩武的危害性。D本文采用对话的方式,批评了景公治理国家的错误观点和做法,表达了晏子减少赋税、减轻刑罚等政治主张。解析本题从曲解文意的角度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已过时的古圣王制度”理解错误。原文中“不法其制”的意思是“不效法他们服饰宫室的形制”,而非“制度”。故选B。答案B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译文:_(2)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译文:_(3)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译文: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其”,代词,他们。“为”,搭建,建造;“以”,连词,为了。(2)“乃”,副词,却;“致”,使动用法,使到来,这里应翻译为“使归附”;“过”,错误。(3)“是”,这样;“虽然”,虽然这样;“独”,难道。答案(1)他们不再造柴薪搭成的巢居住,是为了避风寒;不再造土穴居住,是为了避潮湿。(2)您却还想让诸侯来归附,不是很难吗?您的话错了。(3)这样做是可以的。虽然这样,难道您就不想要富有和尊贵吗?参考译文:景公询问晏子说:“我想穿上古代圣贤之王的衣服,居住在圣贤之王的宫室,这样,那么诸侯们大概会来归附吗?”晏子回答说:“效法古代圣贤之王的节俭就可以;效法圣贤之王穿的衣服,居住在圣贤之王的宫室,没有益处。夏商周三代的明君穿不同的衣服而都能统一天下,不是凭借衣服招致诸侯。诚心地爱护人民,坚决地推行善事,天下百姓都感念他们的德行而归

注意事项

本文(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课 走进汉语的世界 第二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为本站会员(san****019)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