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8年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 专题四 第1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课件 新人教版

  • 资源ID:86359364       资源大小:3.59MB        全文页数:7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2018年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 专题四 第1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课件 新人教版

专题四 遗传、变异与进化,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1)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3.基因的概念:(1)说明基因与DNA关系的实例();(2)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 4.DNA分子的复制:(1)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2)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考纲要求,遗传的分子基础,构建网络,栏目索引,考点一 遗传物质探索的经典实验,考点二 DNA的结构、复制及相关计算,考点三 聚焦基因的表达,考点一 遗传物质探索的经典实验,重点提炼,命题视角,题组一 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考查,题组二 对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进行考查,题组三 对生物体的遗传物质进行考查,重点提炼,1.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2014·江苏,4D)( ) 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均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2013·新课标,5改编)( ) 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012·福建,2D改编)( )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2012·江苏,2A)( ),错混诊断,×,×,×,5.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2011·江苏,12A)( ) 6.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2011·江苏,12D)( ) 7.噬菌体能利用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2012·重庆,2B改编)( ) 8.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中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2011·江苏,12C)( ),×,×,×,命题视角,题组一 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考查,1.关于格里菲思和艾弗里完成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细胞内,使R型菌转 化成S型菌 B.R型菌转化后出现荚膜,反对者认为可能是突变所致,不 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C.艾弗里提取的DNA掺杂有非常少量的蛋白质,实验中没 有完全排除蛋白质的作用 D.艾弗里无法使DNA与蛋白质完全分开,故该实验证明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解析 由于技术所限,艾弗里未能将DNA与蛋白质完全分开,但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就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答案 D,2.利用两种类型的肺炎双球菌进行相关转化实验。各组肺炎双球菌先进行图示处理,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到不同小鼠体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B.F组可以分离出S型和R型两种肺炎双球菌 C.F组产生的S型肺炎双球菌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D.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A、B、C、D四组,解析 从图示实验过程看出,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F组加入了S型细菌的DNA,可以分离出S型和R型两种肺炎双球菌,而出现的S型肺炎双球菌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A组经煮沸、D和E组为R型细菌,均不能导致小鼠死亡,D错误。 答案 D,总结提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三个相关问题分析,(1)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其蛋白质变性失活;而DNA在加热过程中,双螺旋解开,氢键断裂,但缓慢冷却时,其结构可恢复。 (2)转化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了R型细菌的DNA中,即实现了基因重组。 (3)转化后形成的S型细菌可以遗传下去,说明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命题视角,题组二 对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进行考查,3.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个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不包括( ) A.选择化学组成和结构简单的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 B.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只将DNA注入其细胞中 D.噬菌体侵染时间过长,大肠杆菌会裂解死亡,解析 被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通过离心技术分析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的去向,进而分析二者在噬菌体繁殖中的作用,与大肠杆菌裂解无关。 答案 D,4.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C.用同位素32P标记的一组实验中,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 D.细菌裂解释放的噬菌体中,含32P的物质是DNA,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故A错误; T2噬菌体是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故B错误; 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离心后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所以沉淀物中放射性较强,故C错误; 噬菌体由DNA(组成元素是C、H、O、N、P)和蛋白质(组成元素是C、H、O、N)组成,所以细菌裂解释放的噬菌体中,含32P的物质是DNA,故D正确。 答案 D,技法提炼,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放射性分析的“两看”法,题组三 对生物体的遗传物质进行考查,5.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命题视角,解析 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并非“主要是”; 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细胞核内有染色体,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还有少量分布在线粒体内;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不含硫元素; HIV的遗传物质是RNA,水解不会产生脱氧核苷酸。 答案 B,6.下列有关核酸与遗传物质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B.有些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C.在真核生物中,DNA和RNA都是遗传物质,其中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核酸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其中DNA是主要的遗 传物质,解析 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 DNA和RNA两种核酸,但DNA是遗传物质,病毒只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其含有的这种核酸就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总之,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即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 C,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判断,技法提炼,考点二 DNA的结构、复制及相关计算,重点提炼,命题视角,题组一 对DNA的结构与复制进行考查,题组二 DNA复制的相关计算,重点提炼,1.DNA分子结构的“五、四、三、二、一” (1)五种元素:C、H、O、N、P。 (2)四种碱基:A、G、C、T,相应的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3)三种物质:磷酸、脱氧核糖、碱基。 (4)两条链: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 (5)一种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2.DNA复制的方式、特点及影响因素 (1)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模板链)。 (2)过程特点:边解旋边复制。 (3)影响DNA复制的外界条件,1.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2014·新课标,5B)( ) 2.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2014·新课标,5C)( ) 3.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链的基本骨架(2009·广东,24D)( ) 4.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2012·江苏,2C)( ),错混诊断,×,×,5.DNA复制需要消耗能量(2013·海南,4A)( ) 6.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2011·海南,25D)( ) 7.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2009·江苏,12C)( ),×,命题视角,题组一 对DNA的结构与复制进行考查,1.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解旋酶能使DNA双链解开,但需要消耗ATP B.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C.DNA分子的复制需要引物,且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向 是相反的 D.因为DNA分子在复制时需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 则,所以新合成的两条子链的碱基序列是完全一致的,解析 由图可知,解旋酶能打开双链间的氢键,且需要消耗ATP,A正确; DNA分子复制时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即半保留复制,B正确; DNA分子是反向平行的,而复制的时候只能从5端向3端延伸,所以两条子链合成的方向相反,C正确; 因为DNA复制是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的,所以新合成的两条子链的碱基序列应是互补的,D错误。 答案 D,名师点拨 分析示意图可得出下列信息:一是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二是解旋时有ATP的分解,说明需要能量;三是复制时需要引物;四是有两个反向的箭头,说明两条子链合成的方向相反。,2.如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 B.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 C.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 D.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速率,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有多个复制起点,但由于复制环的大小不同,所以复制起始的时间有先有后。 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酶的参与。 这种半保留复制的模式不仅保持了前后代的稳定性,而且每次复制都可产生两个DNA分子,提高了复制效率。 答案 A,总结提升,DNA复制的相关问题整合分析,命题视角,题组二 DNA复制的相关计算,3.(2014·山东,5)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一条单链与其所在DNA分子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下列正确的是( ),解析 A项,无论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C)/(TG)的值为多少,整个DNA分子中(AC)/(TG)都等于1。,B项,由于双链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故一条单链中(AC)/(TG)的值与其互补链中的(AC)/(TG)的值互为倒数。 C项,由于双链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故一条单链中(AT)/(GC)的值与整个DNA分子中(AT)/(GC)的值相等。 D项,由于双链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故一条单链中(AT)/(GC)的值与其互补链中(AT)/(GC)的值相等。 答案 C,4.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分子由5 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20%,将其置于只含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DNA分子中含有氢键的数目为1.3×104(个) B.复制过程需要2.4×104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 17 D.子代DNA分子中含32P与只含31P的分子数之比为13,解析 由题意可知,该DNA分子中,AT10 000×20% 2 000(个),CG10 000×30%3 000(个),则含有的氢键数为2 000×23 000×31.3×104(个); DNA复制3次形成8个DNA分子,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3 000×72.1×104(个); 子代DNA分子中含有32P的单链与含有31P的单链之比为17; 子代DNA分子中含有32P的分子数与只含有31P的分子数之比为2613。 答案 B,技法提炼,1.DNA分子中有关碱基比例的计算 (1)常用公式: AT,GC;AGTCACTG50%。 (2)“单链中互补碱基和”所占该链碱基数比例“双链中互补碱基和”所占双链总碱基数比例。,2.DNA分子

注意事项

本文(2018年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 专题四 第1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课件 新人教版)为本站会员(san****019)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