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西汉时期的楚化和汉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形成的论文

  • 资源ID:86208002       资源大小:27.68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5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5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西汉时期的楚化和汉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形成的论文

西汉时期的楚化和汉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形成的论文摘要战国末期,秦、楚成为最强对手。秦虽灭楚,完成统一,但楚文化仍然保持其独立性,在地方民众间影响深远。秦帝国政治上的统一,迫使人们将楚、秦文化整合接受。秦短命而亡,代之而起的汉王朝则呈现明显楚化特征。楚、秦文化正式整合贯通,形成生机勃勃的汉文化。关键词楚文化 秦文化 楚化 整合 汉文化西汉代秦而兴,继承了秦的一些典章制度,但在思想文化、社会习俗、文学艺术及政治制度的一些层面上,却更多地表现为明显的楚化,以致有人称“汉文化就是楚文化”1。并且楚文化北上,与秦文化进行融合,使原来各自独立发展的南、北文化整合成了占统治地位的汉文化,从而促进了汉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形成。一、相对独立发展的楚文化在西周初受封的楚人,带着周文化的基因南迁,并把它与当地的土著文明融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楚文化。考古发现“从楚文化遗存中提取出的最重要的文化分子楚式鬲,是与殷式鬲、周式鬲平行发展的”2。这佐证了楚文化的相对独立发展。楚人的励精图治,使楚实力不断壮大,楚成为东周时代吞并诸候国最多的国家,并曾一度饮马黄河,问鼎中原,以至于“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3。随着楚的实力增强和国土扩张,楚文化圈不断扩大,进入长江下游,乃至今山东省境内,楚文化影响达半个中国,并在南中国起了主导作用。楚文化主要表现为自尊尚武的精神理念,幽运玄奥的道家思想和产生在以直观、想象为特征的“巫”式思想基础上的浪漫情愫。处于中原诸候和三苗诸蛮夹缝中的楚人,为了生存发展,培养了自尊尚武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但使楚国脱颖而出,而且使楚人“俗剽轻,易发怒”4,以至于汉代楚地仍盛产侠士,流行佩剑。楚地虽然开发较晚,但天然条件优越,“地执饶食,无饥馑之患,”5楚人生活作风因而相对独立,有较多的精力去思考哲学问题,逐渐产生了玄奥的道家思想。道家思想也反映了楚人的生活特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6。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及对自然的依赖,使楚国的社会发展突变性不强,保留了深厚的氏族社会文化遗留,巫风盛行,“信巫鬼,重淫祀”7。甚至楚王也“躬执羽绂,起舞坛前,以乐诸神”8,扮演起巫师角色。巫风炽烈,使楚地神话丰富,从而为楚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并推动了浪漫主义一脉的形成和发展。而此时北方的“巫”早已被“史”取代,讲求严谨求实、理性的“史”式思维,并形成了以诗经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一脉。因此楚文化与北方文化是相对独立发展的。北方社会早熟而较早进入阶级社会,使形成严密的宗法制度和严格的礼乐教化,呈现出伦理性、有序性、保守性。而南方的楚国则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及社会结构,而呈现出自由性、散漫性、进取性。后来,在中原地区经历了剧烈的“汤武革命”,引起了社会的和文化的相应明显变化,但“江汉地区依旧是楚文化的范围,商周文化仅仅是对它有一定的影响而已”9。楚文化一直按照自己固有的模式发展,未被中原文化所同化。二、秦、楚文化的对立与趋合之势战国以降,诸侯争伐,楚以强大的实力位列七雄,成为各诸侯国竞相拉拢的对象。“楚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10,实力在韩、赵、魏、燕、齐各国之上。与“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11的秦国相埒。风云未定之时,“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王”12,“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交争,其势不两立”13。可见逐鹿中原,鹿死谁手,抑未可知。楚、秦接壤而不断有摩擦,秦也屡占上风,然至秦攻楚之大决战中,仍需“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指秦将王翦,笔者注)”14,可见楚的实力之强。导致楚最终失利的原因,主要是楚错失吴起、屈原的改革之机,内败。而秦却不断巩固了商鞅变法以来的成果,使国势蒸蒸日上,最终灭掉六国,成就大统。随着秦的统一,秦文化上升为统治文化,推行全国。由秦族文化发展而来的秦文化,经历了秦族时期、秦国时期和秦朝时期三个阶段。秦文化的发展阶段表明秦文化由地方文化上升为中央文化,具有地域性又具有超地域性的双重品格。秦族自东夷溯河而上,关中又一度是周都镐京所在地,加之黄河的天然沟通和春秋战国的斗争交融,秦统一后,东西文化间的冲突逐渐减弱,集中表现为秦、楚为代表的南北文化的冲突和斗争。成为统治文化的秦文化推行到楚地时也不得不有所改变。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日书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日书,虽同属一个历史时期,有其共性,但又反映出了南北方各自不同的文化面貌。“如果说云梦睡虎地的日书反映了楚重鬼神而轻政治,代表楚文化的面貌的话,那么天水放马滩的日书则反映了秦重政治而轻鬼神,是纯粹的秦文化的典籍”15。同属一书流布两地,却各有差别,可见楚文化仍顽强地保留着自己的传统,影响着秦文化发生变化,秦、楚代表的两种文化短期内很难完全融合。北方形成的以法家思想指导的规范、有序、条理化的生活方式,与楚地自由、散漫、独立的生活方式相抵触。云梦睡虎地秦简虽然与北方秦简有明显不同,但也反映一个事实,就是秦的统治思想和规则已在专制政府的权威下推行到楚地,这对浪漫之风盛行的楚文化区无疑过于急躁。因为南、北文化的强制同化,会造成社会的极不稳定。秦的统治者显然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特别秦二世继位后,推行急政,“用法益刻深”16,这对自由散漫、浪漫之风弥漫的楚文化区,不啻加重了枷锁,“亡秦必楚”的预言很快就变成了现实。二世元年七月,戍卒陈胜、吴广等九百多人在大泽乡举起了“大楚兴,陈胜王”17的旗帜,掀起了反抗暴秦的斗争。并且了为增强号召力,使更多的人参加到起义队伍中来,他们还抬出两个人物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以“从民欲也”18。秦、楚人物被列在一起作号召,一方面反映了他们怀恋楚旧人的情结;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秦的正统合法统治地位也逐渐为楚人所承认和接受,秦、楚文化已呈现趋合迹象。三、汉王朝初期的楚化楚地一倡,六国残余纷纷出动,秦凭借其固有实力,在初期也进行了有效镇压。然而天下已是云集响应,秦的统治岌岌可危。纷起的局面仍然要打着“楚”这面旗帜进行反秦行动。正如范增说项梁时所云:“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而不反,楚人怜之至今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楚蜂起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19。可见“楚”在当时代表着人们群体心理的一种指向,只有打“楚”这张牌,才能收到好的反秦效果。楚仿佛又回到了战国时纵长的地位,六国的复立者在楚的旗号下行动。正如田余庆先生所讲,有秦至汉,其间必有楚的法统地位存在20。刘邦建立的汉王朝,仍在楚的旗下脱胎而来。以楚人为主干的汉王朝的建立,伴之而来的是楚风北上。中央和地方的实力人物,除刘氏诸王外,萧何、韩信、周昌、曹参、樊哙、王陵、周勃、陆贾、枚乘、严忌、周亚夫、司马相如、朱买臣等,都源自南方楚文化区内,新兴的汉王朝也因此呈现出楚化的特征,“设官多从楚制,置历一仍楚法,色尚和坐向悉遵楚俗”21。甚至连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显示出楚化倾向,“变其服,服短衣,楚制”22。出身于楚地的汉初君臣,炽烈地巫风对他们影响很深,他们热衷于利用巫文化。高祖在即位之初就在长安置梁巫、晋巫、秦巫、荆巫、九天巫、南山巫,掌祠天地、云中君、东君、司命、九天、南山等,从巫官的设置和掌祠的内容看,其中渗透更多的是楚文化的因素。刘邦在起义时称“赤帝子”、“帜皆赤”、“尚赤”等,也是与楚人崇火、拜日、尚赤、尊凤的原始巫文化有关。高祖病时曾斥医不治,认为“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23,甚至连在场的吕后也未加劝阻,这可能有刘邦的个性原因,但更符合楚人“疾病不事医药”24的普遍心理。刘邦在功成还乡时,自为歌诗大风歌抒怀,这和项羽的垓下歌是传颂千古的楚声短歌。楚歌是楚人表达感情和精神风貌的手段。项羽“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25,“四面楚歌”打跨了项羽的心理防线。汉高祖想改立自己偏爱的刘如意为太子,朝中大臣群起反对,无可奈何的刘邦对如意之母戚夫人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26。这位被后人视为流氓的开国之君,在开心和失落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依傍在楚文化的怀中。试想一个人在自己感情完全暴露时,所展现的何尝不是自己最钟爱的东西和潜藏的文化底蕴呢?由此我们也看到了刘邦、项羽身上所展现出来的那种楚人的浪漫气质,和楚文化在他们身上的根深蒂固。刘邦因其至高无上的特殊地位,使得人们不得不迁就,甚至迎合于他的口味,这更加强了汉政权的楚化倾向。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是汉初的指导思想。“萧、曹为相,镇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乱”27,“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28。在窦太后的影响下,“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29。产生于楚地的道家思想盛行,固然有矫正秦之弊的不得已,同时也是楚风北上的结果。汉初黄老之治思想是发展了的道家思想,但其主旨仍循着道家思想未改变。新出土的郭店楚简表明,道家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放弃努力,而是反对违逆自然的造作妄为,反对主体的狂妄自大和主观任性,而要求在与始源、自然的统一中去获取自由,即达到“无不为”30的境界。这更符合楚人的生活特征,也没有消极的意义,我们从文帝、景帝的勤政中可知“无为”之真正含义。此外,有汉一代的文学上盛行汉赋,汉赋直接承继楚骚而来,是楚的浪漫主义在汉的突出表现。“屈平、宋玉,导清源于前;贾谊、相如,振芳尘于后”31。可见楚骚对汉赋之影响。汉赋的铺陈夸张,所体现出的浪漫主义正是楚风北上的结果。正如鲁迅先生所讲:“汉兴好楚声”32。楚文化的馨香洋溢在汉朝廷内外,汉武帝左右亲信,如朱买臣等,多以楚辞呈进,司马相如的赋更深得武帝赏识。中央政府的这种文化倾向,无疑推进了楚风的蔓延和汉初的楚化进程。甚至史学著作史记也成了“无韵之离骚”33。汉的艺术也强烈体现着楚国浪漫精神的风貌,从汉画像石和汉代雕塑中,就可深切感觉到这一点,大胆的想象,写意的勾勒,丰富的神话。“从南方的马王堆帛画到北国的卜千秋墓室,两汉艺术展示给我们的,恰恰就是楚辞、山海经里的种种”34。总之,秦灭楚和汉代秦,并没有截断楚文化的传播。楚风北上,使楚文化对汉代文化的酝酿形成起了特别重要的影响。楚、秦为代表的南、北文化的融合,逐渐形成了规模恢宏、生机勃勃的汉文化。四、汉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形成秦帝国的建立,不但使中国在地域上南北正式统一,而且文化上也呈现趋合迹象。而汉代秦而立,则使楚文化北上,与秦文化一道融入中央的统治文化。汉初的楚化是楚、秦代表的南、北文化进行的重新整合,从而使汉帝国不仅在地域上南北统一,而且在文化上也由黄河流域扩展至长江流域,使南北方逐渐超越了体制特征和血缘基因的差别,形成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共同心理和文化认同感。 这为汉王朝的长期稳定和统一,以及此后中国大一统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的世纪,文化的激荡碰撞将更加剧烈,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文化在保持独立的同时必须吸纳新知,这样才能使中华文化保持生机和活力,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才会更加强烈,才有利于团结所有的海内外炎黄子孙,从而更好地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注释:1 34:美学三书·美的历程,第74、75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2 9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第80、78页,生活·读书·新知书店1999年版。3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4 5史记·货殖列传。6老子二十五章。7汉书·地理志。8 24七国考·楚杂祀。10 12史记·苏秦列传。11 13史记·张仪列传。14史记·白起王翦列传。15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

注意事项

本文(西汉时期的楚化和汉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形成的论文)为本站会员(F****n)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