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农村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尴尬

  • 资源ID:84841113       资源大小:93.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8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8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农村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尴尬

农村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尴尬:理想与现实的反差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尴尬    教育部推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需要,势在必行。它符合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新课程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保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不可否认,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尤其是新课程的理念深入人心。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目标有了很大的改变,即由过去注重书本知识的获得及一般学习技能的形成,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标,在重知识能力的同时更加关注人文性,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呈现出多维的目标体系。 然而新课程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令人尴尬的现象。尤其在农村中小学,这种令人尴尬的现象尤为突出。纵观近年新课程改革后,很多农村中小学的学生素质是整体下降了,而不是提高了,不仅自主探究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反而连一些基础知识都没能学好。以本人所在的学校为例,作为一所省级二类达标学校,这两年高一年新生的录取分数线竟然达不到200分(中考总分450分),而那些不列入中考的考查科目成绩更是一塌糊涂,这样的入学成绩对高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当然,这不是新课程改革的错,但了解新课程改革当中出现的尴尬现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改革。 尴尬之一:背弃传统的尴尬 一些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和老师没有很好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将新课程改革与传统教育教学完全对立起来,一讲改革,就大肆批判传统教育“误尽天下苍生”,似乎传统教育一无是处,认为新课程改革就是从“新”开始,从“零”开始,是对传统的彻底否定,以致在教育教学中陷入混乱。实际操作形式化,课堂教学流于形式,看似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质为活动而活动,表面热热闹闹,实质乱七八糟。学生畅所欲言,课堂教学秩序失控,老师该讲的没讲,学生该掌握的没掌握。有些老师为了贯彻新课改的“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意识,将“启发式”教学片面理解成“问答式”教学,课堂大部分时间都在向学生提问问题,而且生怕冷场,专提一些浅层次的简单问题,表面看学生积极性很高,实际上学生一无所获。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要区别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事实上传统的教育教学也有很多优秀的东西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新中国成立后,基础教育课程已经经历了七次改革,在这些改革实验中涌现了许多好的教学改革典型,为我们新一轮课改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背弃这些基础,我们的改革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过:“种子就是生命的基础,没有了这种能延续下去的种子,生命就不存在了。文化也是一样,要是脱离了基础,脱离了历史和传统,也就发展不起来了。因此,历史和传统就是我们文化延续下去的根和种子。”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又是传承文化的主要手段,如果完全背弃了传统,同样只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尴尬之二:环境条件的尴尬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就是“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这种互动的师生关系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互动,即强调由过去的教师教和学生学,逐步改进为师生之间的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它除了有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外,更多的则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也就是新课程理念提倡的合作学习理论。然而这样的互动在现实课堂中尤其是在广大农村中小学往往是“动”不起来。一者是大班授课的形式局限,一个班级五六十个学生甚至更多,教师根本不可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进入到预定问题的探讨中,由于孩子的好动天性,可能更多的是在聊天搞其他小动作,教师也很难融入其中。一者传统的惰性思维定势,学生的阅历和见识的局限,也很难让他们对较深层次的问题碰撞出火花来,提出具有启发性的见解。而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的限制,也不可能过多地浪费时间在这环节上,因而导致了互动的流产。至于以虚拟网络、多媒体作为媒介的课堂互动,对于多数农村中小学来说,更是一种奢望。新课程理念下的现代课堂教学,要求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教学所基于的手段、技术等要有较大的变化,形成一种多功能、多技术、多媒体结合起来的课堂教学新形式。比如某小学设计课文北京亮起来了教学案例,教师安排学生进入教学虚拟网站,上网浏览新北京的美丽景象。在要求学生进行人机互动的同时,要求学生结合所见到的景象,互相交流自己的感想,强调交流时注意突出重点,说自己最感兴趣的景象,并谈谈所见到的景象说明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通过这样的互动安排,学生一方面获得了大量的知识信息,即对北京建设的发展有了很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学会了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更为主要的是,在互动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价值的相互碰撞中,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可是这样的教学形式在绝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是可望而不可及,徒有羡慕的份。 政府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农村义务教育的公用经费很多地方是“零预算”,更别说属于非义务教育的高中教育。很多县经济不发达,地方财政紧张,除了保证教师工资,再没任何教育经费的投入。学校的校舍建设与维修,办公用品的添置,都得学校自己负债。一所农村初中校添置一台电脑,为的是能按上级要求收发文件,却得负债两年,这样的现象恐怕不是农村学校的特殊个例。教学设施设备严重不足或缺乏是农村学校的普遍现象。学校的现实条件和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对教学条件提出的要求很不相配,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尴尬。 尴尬之三:活动课的尴尬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步建立,课堂教学环境有了进一步的开放和拓展。传统的课堂基本上是趋于封闭式的,学生的最大活动空间是教室。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已经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室空间,很多课的教学,光靠在教室里已不能满足其需要,而需要扩大到教室之外的广阔空间甚至走上社会。如进行某项统计指标的调查,为了了解某一特定写作对象所要进行的实地采访,综合实践,社区服务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一项具体目标就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在课程结构的调整上,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为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由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构成,增进儿童对社会的了解,构筑儿童活生生的世界,使学校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育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也不再局限于学校,它要求学生走上社会。可是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学生的安全,采取了简单的一刀切,严禁学校教师带学生集体外出活动包括参观旅游,否则谁出问题谁负责。规定要外出集体活动必须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可申请了最终也没人敢签字,因为谁也负不了责任,教师更负不起责任,最终这些课程只能形同虚设。 尴尬之四:评价的尴尬 目前的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仍在起作用,分数仍是评价学校和学生好坏的重要标准,家长对学校的要求还是看升学率,考上全国重点大学多少人,有没有状元。新课程改革的评价标准不被社会所认同,传统的考试、评价制度已根深蒂固,校长、教师、学生都脱离不了现实。对学生而言,考高中一分之差上不了重点,择校费就是数千元;对教师来说,每次考试排名依旧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对校长来说,上级的量化等级评估处处可见。一些教师新课改做得比较好,上课理念新、手段高、方式活,很受学生欢迎,但由于不搞加班加点,结果考试成绩落在其他教师之后,反而要受领导批评;一些学校提倡新理念,倡导新课改,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但升学率一下子排到后面,被不搞新课改的学校耻笑,还要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久而久之,那些积极投身新课改、热心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便丧失了上进的动力和信心,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不容忽视的尴尬。尴尬之五:教师的尴尬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最终要落实到教师头上。能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将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但目前的教育现状有很多因素严重打击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这对教育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教师的工资待遇和地位偏低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据2009年4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9229元,日平均工资为111.99元。如果分四大区域看,平均工资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东部、西部、东北和中部,分别为34316元、25602元、25101元和24390元。而按单位类型看,2008年机关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33869元,事业单位平均工资为29758元。而笔者所在的县区在闽南,应该属于东部地区,可是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的中学二级教师的月工资仅有不到2000元,一个教龄18年的中学一级教师月工资也仅有不到2500元,可以看出教师的平均工资还不到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而在当地,一个普通农民制茶工人每天的工钱是100元以上,还包伙食费;一个税务机关的普通公务员年薪大概在6万元左右,一个电力公司的普通员工年薪也在5万元左右,说明教师整体工资水平偏低。 而教师的社会地位更低。听听街头巷尾对教师的揶揄:“教师最小气尖酸”“教师吃肉用线穿,数块数”,“教师买什么东西都斤斤计较,最不喜欢做教师的生意”教师天生就小气吗?如果不是他的工资收入比别人低,他犯得上斤斤计较吗?看看近些年来的报纸:某某老师带学生救火导致了学生的死亡而被判刑;某某学校一个学生在家自尽,学校老师赔偿5万元;某某学校学生星期天到校打球,回家路上死于车祸,老师受到经济、政治上的双重处罚;“未成年人”是需要得到保护,可是老师不知如何保护。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得,脸色给不得,提问少不得也多不得,开除不得,处分不得,那些稚嫩的心灵一丁点儿伤害不得,否则,会出走,会跳楼,会骂你,会在课堂上回敬你耳光,会邀约哥们、家属上门寻仇,会在半路上拦截你。一位班主任劝诫学生集中精力学习,不要恋爱,被一位女生拍桌大骂,不依不饶;一位班主任收了课堂上的传递爱意的纸条,被学生挥拳相向;学生放假游泳淹死了,家长要与学校老师对簿公堂,说平时没有作好安全教育;平时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甚至于打过老师骂过你,甩门扬长而去的,你还得上门走访赔不是未成年人是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可谁来保护教师合法的权益? 目前的职称评聘制度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 实行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本意在于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可如今正相反,反而打击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原因在于每个学校的高级职称中级职称都有一定的职数限制,这本无可厚非,有竞争才有效用。问题在于职称的评聘也像官场的职务一样有升无降,一旦评上了,聘上了,就高枕无忧了,而后面的同志职数没了对不起你等着吧。于是在学校里就形成了这样的怪现象,高级职称的轻松教甚至可以不教,干一些后勤轻松的吧,中级职称的努力教,聘高级才有希望,聘上就轻松了,初级职称的拼命教,谁叫自己资历浅呢?可是一旦看到升级无望了,看着领高工资的人轻松自在,自己拼死拼活成绩比别人出色却只领到别人一半的工资水平,你说还有谁会去拼命努力吗? 继续教育的制度也让教师怨声载道。 中小学教师每年都要参加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素质这本来也是好事,可是每年的继续教育都要教师自己掏腰包,而且一些继续教育的基地师资力量包括设施设备严重不足,培训走过场,随便请一些教师上课了事,甚至

注意事项

本文(农村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尴尬)为本站会员(xiao****1972)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