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的疏狂心态

  • 资源ID:80710335       资源大小:73.3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的疏狂心态

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的疏狂心态阅读苏轼,发现他常常自称疏狂或疏、狂。如全部苏词中,疏字24见,其中自况者 次1;狂字14见,自况10次2;疏狂合用次,均为夫子自道:满庭芳“我自疏狂异趣,君何事,奔走尘凡”;满庭芳“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苏轼诗、文中疏、狂或疏狂大约百余见,如和子由初到陈州见寄“懒惰便樗散,疏狂托圣明”。我又注意到苏轼以疏狂自况,多是在疏离朝政中心而外任或谪居岁月中。这就更加引起我的思考:何谓疏狂?苏轼为何喜欢以此自况?其中蕴含着何种生命意蕴、文化意趣和历史内涵?一、疏狂宋人所谓疏狂3,是一种与独立人格意识、自由人生观念、审美生活情趣密切相关的精神形态, 是个人化、自由化的生活意向。其哲学基础近于道家,其行为特征是疏离社会主流和中庸,放纵生命之本真。具体而言, 主要是疏远仕途,超越名教,贴近自然和自我,张扬个性和才具,放纵个人兴趣、欲望。从使用习惯看, 疏狂通常是自况性的审美范畴。宋人说的疏狂与孔子的“狷者有所不为”,在疏于仕事这一点上近似;与庄子鄙弃功名富贵、追求精神自由略同;与楚狂接舆之凤歌傲俗、屈原之露才扬己、宋玉司马相如之文采风流、竹林名士之漠视名教、陶渊明之委运任真等历史文化原型有着内在的联系。宋人之疏狂并不像魏晋名士那样自毁形骸、佯狂避世,也不像屈原那样固执于一端。他们心仪于唐代才子风流倜傥、潇洒任性、率真自得的审美生存精神,尽可能在仕途以外的人生中寻求、创造和享受生活的诗意与自由,用审美的追求与获得来冲淡仕途功名的得失。他们比前人还多了几分旷达。苏轼之疏狂就堪称典型。苏轼一生屡遭贬谪,乃融道、释诸家哲学以自救,故对传统文化中的疏狂精神深有会心。他常常称许前人或同时人的狂或疏狂,从中可见他对疏狂的理解和认同。楚狂接舆是后世文人疏狂之祖。苏轼和刘道原咏史(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第一版P333。以下凡引苏诗均依此本,只注P次)诗云:“仲尼忧世接舆狂,臧谷虽殊竟两亡”。此诗乃通判杭州时和刘道原诗三首之一,后为“乌台诗案”之证据。据施注、王注,刘道原乃博学强识而淡漠仕宦之士,为官有直气,与王介甫异论,遂弃官归养。苏轼曾有送刘道原归觐南康(P259)诗,把他比作孔融、汲黯,称赞其“高节万仞”。此又以三诗盛赞之,前首和刘道原见寄云:“敢向清时怨不容?直嗟吾道与君东。坐谈足使淮南惧,归去方知北群空”。第三首和刘道原寄张师民称刘为“高鸿”,并用杜诗“无处告诉只颠狂”典,说刘“颠狂不用唤,酒尽渐须醒”。细审三诗,可知苏轼以接舆喻刘道原,乃取二人狂傲疏仕之意。苏轼晚年作真一酒歌(P2361)亦言及楚狂:“湛然寂照非楚狂,终身不入无功乡”,仍取其疏仕狂歌之事。对于自称“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的李白,苏轼也深表敬仰。李太白碑阴记4云:李太白,狂士也。士以气为主,方高力士用事,公卿大夫争事之,而太白使脱靴殿上,固已气盖天下矣。使之得志,必不肯附权幸以取容,其肯从君于昏乎?夏侯湛赞东方生云:“开济明豁,包含宏大,陵轹卿相,嘲哂豪杰,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介。雄节迈伦,高气盖世,可谓拔乎其萃,游方之外者也”。吾于太白亦云。又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P1994):天人几何同一游,谪仙非谪乃其游,麾斥八极隘九州,化为两鸟鸣相酬,一鸣一止三千秋,开元有道为少留,縻之不可矧肯求。西望太白横峨岷,眼高四海空无人,大儿汾阳中令君,小儿天台坐忘身,平生不识高将军,手污吾足乃敢嗔,作诗一笑君应闻。又闻钱道士与越守穆文饮酒,送二壶(P1745):一纸鹅经逸少醉,他年鹏赋谪仙狂。又再次韵答完夫穆父(P1431):免使谪仙明月下,狂歌对影只三人。又念奴娇词: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苏轼所赞美的李白之狂,主要是“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介”的清高,“游方之外”的洒脱,自比大鹏的狂傲,醉酒狂歌的放纵。这正是接舆式的疏狂。苏轼认为庄子也是狂人。次韵答邦直子由五首其二(P740):城南短李好交游,箕踞狂歌不自由。又詹守携酒见过,用前韵作诗聊复和之(P2083):箕踞狂歌老瓦盆,燎毛燔肉似羌浑。庄子·至乐篇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方箕踞鼓盆而歌”。这则故事的哲学含义是超越生命之局限性,以实现精神的自由和快乐。苏轼显然深知其中的要义是自由,但他又特别强调庄子与众不同的“狂”,强调狂的行为与自由精神的内在关联。魏晋名士之疏狂也受到苏轼的赞美。阮籍啸台(P83):阮生古狂达,遁世默无言。犹余胸中气,长啸独轩轩。高情遗万物,不与世俗论。登临偶自写,激越荡乾坤。醒为啸所发,饮为醉所昏。谁能与之较,乱世足自存。此诗乃嘉祐五年(1060)苏轼居母丧后自蜀返京路过尉氏县凭吊阮籍啸台时所作5,用阮籍的一生来注释“狂达”的含义,正合本文所论疏狂之义。除阮籍之外,魏晋名士中被苏轼目为狂士者还有孟嘉、徐邈、谢奕、山简、谢灵运等:孟嘉嗜酒桓温笑,徐邈狂言孟德疑。P1088太守徐君猷、通守孟亨之皆不饮酒,以诗戏之楚狂醉乱,陨帽莫觉。P2658龙山补亡可怜吹帽狂司马,空对呆舂老孟光。P505明日重九,亦以病不赴述古会,再用前韵高会日陪山简醉,狂言屡发次公醒。P593平山堂次王居乡祠部韵犹胜江左狂灵运,空斗东昏百草须。P1712次韵景文山堂听筝三首其一此皆一时名士而有放情山水、流连诗酒之风流佳话者,苏轼心仪之,乃以“狂”相许。唐代除李白外,还有一些被苏轼赞许的狂人,如贺知章、高适、杜牧:差胜四明狂监在,更将老眼犯尘红。P1684次韵林子中、王彦组唱酬狂客思归便归去,更求敕赐枉天真。P1774四明狂客千古风流贺季真,最怜嗜酒谪仙人。狂吟醉舞知无益,粟饭藜羹问养神。P1554送乔仝寄贺君六首其六谁怜寂寞高常侍,老去狂歌忆孟诸。P1646去杭州十五年,复游西湖,用欧阳察判韵杜牧端来觅紫云,狂言惊倒石榴裙。P2609会饮有美堂,答周开祖湖上见寄闻道分司狂御使,紫云无路追寻临江仙(自古相从休务日)以上三人,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李白对酒忆贺监称其“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高适作封丘尉时亦曾以狂野自况:“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施注引)”。杜牧是晚唐名士,有风流狂放之名,孟棨本事诗·高逸载杜牧事:杜为御史,分务洛阳。时李司徒罢镇闲居,声伎豪华,为当时第一,洛中名士咸谒见之。李乃大开筵席,当时朝客高流,无不臻赴。以杜为持宪,不敢邀置。杜遣座客达意,愿与斯会。李不得已,驰书。方对花独酌,亦已酣畅,闻命遽来。时会中已饮酒,女奴百余人,皆绝艺殊色。杜独坐南行,瞪目注视,引满三卮,问李云:“闻有紫云者,孰是?”李指示之。杜凝睇良久,曰:“名不虚传,宜以见惠。”李俯而笑,诸妓亦皆迴首破颜。杜又自饮三爵,朗吟而起,曰:“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忽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迴。”意气闲雅,傍若无人。杜登科后,狎游饮酒,为诗曰:“落拓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杜牧这些风流韵事,宋人常常提起。贺知章、高适、杜牧自称“狂”,无疑是自负文采风流,自诩不拘绳检之意。苏轼深许之,亦取此意。唐诗人中以狂自许而对苏轼影响最大者是杜甫和白居易。苏轼对杜甫很崇敬,称他是“集大成”的诗人6尤其感慨他“在困穷之中,一饮一食,未尝忘君,诗人以来,一人而已”7。杜诗渊博丰富,而苏轼特拈君臣之义,反复申说,这或许有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之意。王定国诗集序作于谪居黄州期间,正是苏轼“流落饥寒”之际,而“一饭未尝忘君”,恰恰也是苏轼忠义之气的真实写照。苏轼次韵张安道读杜诗(P266)有“谁知杜陵杰,名与谪仙高。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逃”之叹,也包含着自己的人生体验。同是穷苦奔逃的诗人,苏轼注意到了杜甫较少被人关注的一面疏狂。杜甫狂夫诗云: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筱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这是杜甫闲居成都草堂时的诗。这里的疏与狂,既是自嘲,也含有自傲、自愉、自赏之意。疏远了功名富贵甚至“厚禄故人”,自不免清贫孤独,然而也乐得享受一份清静、清闲、清高。苏轼对杜甫疏仕闲居时期的疏狂情态心存偏爱,书子美黄四娘诗8云:子美诗云:“黄四娘家花满溪”。东坡云:此诗虽不佳,可以见子美清狂野逸之态,故仆喜书之。“清狂野逸”通常是古代文人自许或相互欣赏时常用的词汇,与杜甫自己说的疏和狂近义。谪居的苏轼从闲居的杜甫那里找到了审美共鸣:既疏于仕宦,则不妨狂放些。自由的获得是以疏仕为代价的,因而弥足珍贵,当充分享受才是。苏轼多次在作品中以疏狂或老夫狂或老狂自况,可见其对杜甫疏狂的受容。如: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密州作)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狂夫老更狂。十拍子(黄州作)野人疏狂逐渔钓,刺史宽大容歌呼。P321再和(,杭州作)嗟余老狂不知愧,更吟丑妇恶嘲谤。P693送碧香酒与赵明叔教授(密州作)春色岂关吾辈事,老狂聊作坐中先。醉吟不耐欹纱帽,起舞从教落酒船。P806坐上赋戴花得天字(密州作)观前人之注疏,多未注意到苏轼与杜甫的精神联系,然细参苏轼写作这些诗句时的处境,当可理解其有意无意地以杜甫自况的心态。白居易“中隐”于洛阳时期,在很多诗篇中称自己是“闲居”的“狂夫”、“狂翁”、“狂宾客”、“狂客”、“狂叟”“狂歌老”,他常用“老狂”、“酒狂”、“诗狂”、“狂歌”、“老狂词”、“狂吟”、“狂言”、“狂取乐”等一系列“狂”字形容自己的生活和精神状态9。苏轼不太喜欢白诗(另文论述),但对白居易的“中隐”和“狂取乐”却深有同好,诗词中常用白诗此类典故10,如西斋诗并诸家注释(P630):西斋深且明,中有六尺床。施注:白乐天小院酒醒诗:好是幽眠处,松阴六尽床。病夫朝睡足,施注:白乐天重题(今白居易集978页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五首其四)诗:日高睡足犹慵起。危坐觉日长。白居易奉和裴令公新成午桥庄绿野堂即事诗(白集3235)远处尘埃少,闲中日月长。昏昏既非醉,踽踽亦非狂。施注:白乐天效陶潜体诗:且效醉昏昏。杖藜观物化,亦以观我生。万物各得时,我生日皇皇。施、王(十朋)注:陶潜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兮欲何之?西斋是苏轼知密州时所居官舍。苏诗频用白诗意,且于陶渊明之疏仕隐居亦有同好。然而白与苏均不学陶之辞官归隐,苏轼对白的“吏隐”或曰“中隐”倒是颇有会心。通判杭州时就有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五(P341)云:“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我本无家更

注意事项

本文(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的疏狂心态)为本站会员(自***)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